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那年那兔)



不过彻底说服胡卫东的,还是苏霍伊的这么一段话,“xìng能比敌人明显好出一截就足够用了,过分追求xìng能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而中国飞机的敌人是rì本的飞机,它们同样采用的是气冷发动机,所以咱们用气冷发动机就足够了,毕竟我们有涡轮增压器,发动机xìng能相当的情况下,rì本人的飞机赢不了我们!”

说到涡轮增压器,其实历史上二战期间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仅有美国研制成功可以大量应用的型号,而且xìng能与后世的成熟产品远远无法相比,仅仅在高空效果不错,而且比起需要额外占用发动机功率的机械增压器,优势也并不是很大,比如p51“野马”战斗机就没有选用涡轮增压器,却依然成为了二战期间公认最成功的战斗机。而在低空的话,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涡轮增压器甚至会降低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只是影响比机械增压器小一些而已。

并且历史上二战期间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还有着结构复杂、可靠xìng差、成本高昂人工和材料都贵等一系列的缺陷,这自然不能令胡卫东满意。但是胡卫东对于发动机仅有着泛泛的了解,虽然他以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而且强度极大的坦克炮管钢材料衍生出来的耐高温低合金钢材料降低了稀有金属用量、省去了一些与耐高温xìng能无关的热处理步骤、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足以满足涡轮增压器的需要、而且成本相对低廉,但是没有良好的设计还是白搭。胡卫东原以为成熟的产品至少也要两三年后才能拿出来,但是来华后已经创造了一系列奇迹的老妖怪尼古拉.特斯拉却再次显示出了他的神奇之处......

第三百零四章三大工程学

特斯拉在电磁方面独步天下的造诣胡卫东早就知道,但在轮机领域他同样是难得一见的逸才,当年特斯拉还没背上一身债务的时候就曾经造出过一种至少超越时代上百年的无叶涡轮发动机,虽然由于材料要求太高、直到21世纪也无法工业化生产,但也足以说明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因此当胡卫东根据记忆说出涡轮增压器的原理与大致结构,并提供了一些超时代的耐高温材料后,特斯拉只用了一天就确定了基本设计,并在短短十天之内拿出了样品。更令胡卫东惊叹的是,这第一台样品的xìng能就超越了历史上二战时期涡轮增压器的最高水平,不但体积与重量小了很多,工作效率也强了一大截,如果用在飞机上,哪怕是低空飞行,速度也比没装时更快,高空飞行时的效果更是令人惊喜......

虽然因为特斯拉年纪老迈jīng力有限,又一向对枯燥繁冗的细节修正缺乏兴趣,而且胡卫东还给他提供了不少更有意思的课题,因此他取得突破后便不再花费jīng力研究,而将其丢给了自己几个新收的弟子慢慢改进,但有了现成的模板,又被指出了正确的研究方向,难度总归是小了很多。如今他们不但给边区装备数量较大的各型飞机都设计了可用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型号,而且xìng能也在一次次改进之后不断改善,到1938年底的时候即使是在低空,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飞机的功率与扭矩也可以增大10%。而到了次年年底的时候更是超过了20%,几乎达到了二十世纪末的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涡轮增压器的型号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光是飞机,船舶乃至车辆也都先后用上了涡轮增压器,动力大大增强,唯一遗憾的是这种装置只对汽油机与柴油机有效,否则要是两艘万吨重巡的动力也能加强四五成涡轮增压器体积越大,效能就越强,历史上二战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了能将船用柴油机功率提升40%的大型废气涡轮增压器。只是由于材料成本太高,直到二战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话,那可就太bt了......

相处rì久之后,胡卫东也渐渐发现,特斯拉不但创造力出类拔萃,技术的整合能力更是强得令人发指,每次他提供了思路和需要的一些条件之后,特斯拉总能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设计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秀产品,这是胡卫东这个兼具穿越者与顶尖科技专家双重身份的家伙都做不到的。对此胡卫东的评价是。特斯拉虽然之前没有学过系统工程学,但他天生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大师。想到历史上那些系统工程学的经典作品。比如米格25之后,胡卫东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似乎老毛子的科学家这方面特别擅长,对了,特斯拉是塞尔维亚人,一样是斯拉夫人啊,莫非斯拉夫人在系统工程学方面有特殊天赋?不过咱们中国人也不差就是了,107火箭炮虽然技术含量不高,同样也是系统工程学的杰作啊!”

相比并行工程学与系统工程学。三大工程学中在历史上对新中国贡献最大的逆向工程学在这个时空却显得没那么光彩夺目,连带着这方面极具天赋的吴运铎沈鸿对于三大工程学都有极佳的天赋,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主持较大的科研项目了,这一点比吴运铎强得多。也因此没能作出胡卫东期待的巨大贡献,更多地是作为一个顶级技工而存在。究其缘由却令人有些无语,这个时空一方面咱们不像历史上建国后那样长期受到封锁,大部分技术直接引进就行了。用不着对成品进行逆向推演;另一方面则由于胡卫东这个穿越者的贡献,不少科研项目甚至走到了列强前面,因此可以大大加强山寨能力的逆向工程学自然就没历史上那么大的用武之地了。不过即便如此,胡卫东也并没有因此忽视这门学科的人才培养。须知后世山寨产品最多的,其实不是中国,而是科技水平本身极高的美妖,可见不管对哪个国家来说,山寨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不钻进牛角尖,光顾着山寨,而忘记了创新就行......

回过头来继续说飞机,轰-1的原型是二战期间英国的“蚊”式战斗轰炸机,它使用的是液冷的梅林发动机,飞换成气冷发动机虽然也获得了成功鬼子小家子气,发动机的体积普遍较小,反倒因此可以装得下,一般来说气冷航空发动机的直径是要比液冷的大一些的......,但或许是因为硬凑上去的缘故,xìng能与原型机相比差了一截,尤其是最大速度还不到520公里/小时,虽然与各国现役的飞机相比已经相当之快,但与历史上“蚊”式战斗轰炸机第一种型号超过600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相比却差得远了,因此修改设计方案势在必行,好在有两位飞机设计大师在,这方面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虽然眼下名气还是图波列夫这位师父更大,但历史上的苏霍伊在苏-2攻击机的设计中就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而且他无论是在轰炸机还是战斗机的设计方面都有世界级的水准,因此“蚊”式战斗轰炸机这款历史上第一种战斗轰炸机的设计方案交给他来修改,显然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而苏霍伊虽然因为因为年轻时所患猩红热留下的后遗症导致发声困难,连话都说不太清楚,因而形成了现在沉默内敛的xìng格,但出于对设计师这个职业的热爱,苏霍伊还是鼓起勇气以含糊沙哑的嗓音当面向胡卫东指出战斗机的设计方案也有问题,希望胡卫东让他同时主持两个项目。

胡卫东一听不禁有些惊讶,须知歼-1的原型是可是二战后期苏联的拉-5战斗机,该型战斗机及其改型拉-7战斗机设计上变化不大,主要是加强了发动机与武器应该说是历史上二战时期最好的木头战斗机了,而且用的也是气冷发动机,设计应该挺完美才对,怎么苏霍伊竟然对其很不满意?

ps:今天第二更,继续拉票^_^

第三百零五章留在中国

苏霍伊吐词不清,胡卫东又是个外行,一时间很难解释清楚,但胡卫东出于对这位大师能力的信任,还是同意其对歼-1的原定设计进行重大修改,这令苏霍伊十分感动。他那难得一见的激动表情令胡卫东突然心中一动,他想起历史上苏霍伊设计的苏-2攻击机因为技术以外的原因没被苏联军方选用,反倒是综合xìng能不如它的伊尔-2轰炸机在苏德战争中大放异彩,被誉为二战期间最好的攻击机,而类似的例子在苏霍伊设计局创建后的最初10年中远远不止这一个,设计局甚至还一度遭到被关闭的厄运,直到苏霍伊后来于垂暮之年设计出经典的苏27系列后,才一举奠定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想到这里,胡卫东心中不觉生出一个念头,“搞不好这家伙根本不是什么大器晚成,只是长期被人打压了而无法出头......”

胡卫东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因为苏联国内的同行之中,恰恰有一位跟苏霍伊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而那个家伙不但才能出众,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绝对够硬的后台,这位仁兄便是苏联米格设计局的创始人——阿尔乔姆.米高扬......

在历史上,几乎是同时创建的米高扬设计局与苏霍伊设计局虽然同样都是世界顶尖的战斗机设计局,但在前二十年里米高扬设计局的发展却远比苏霍伊设计局顺风顺水得多,与其说是米高扬的才能比苏霍伊强。还不如说是因为他有个在苏联权势熏天的哥哥......

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苏联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政治家(虽然没当到老大,但活着的时候一直屹立不倒,而且死后也留下好名声的,大概只有此君一人,地位有点像咱们的周公。),从列宁到勃列rì涅夫时期,他在苏联政界最高层中雄踞各种要职达55年之久。有这位老大在,哪怕他没有发话为他弟弟寻求照顾,主管领导为了示好。也肯定会对他另眼相看,加之米高扬本身就是一位天才的设计师,脱颖而出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直接的竞争者,苏霍伊自然就难有出头之地,或许他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米高扬死得比他早了几年,否则只怕他最后一款作品苏27都有夭折的可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