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神道 (自挂西南枝)



对于天仙宫的这种时不常的利民方式,这长安城附近的百姓可以说是慢慢的变得习惯,不掏钱看病的方式可以说是让那些身体小有疾病的百姓欣喜了好久,时间一长之后,更是对天仙宫的道人们产生了感激之情。

这人嘛,多少都有些个病痛,医生,药物又是患者所期望的,很多百姓家境并不富裕。平日里身体不舒服,无非是一咬牙一跺脚的挺上一挺, 这一挺要是挺的过去,那顶多也就是身体虚弱一下,可要是挺不过去,那就是要命了。这时候,一个感冒要是处理不好都能成为瘟疫。归根结底还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抱着挺着的心思,在加上营养跟不上,身体虚弱。时间一长了,整个人酒杯病拖倒了。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而天仙宫的道人们一下山,这种情形当即逆转了起来。天仙宫的道人们不像是医馆当中的医者。收费高昂。只要是来看病多少给两棵草药就权当是诊金了。这开药一起是全免费的。大家你拿一点药,他拿一点药。谁都感觉不到压力。这时候草药还是遍地都是的。百姓们又是淳朴的可爱,每次遇到天仙宫医道义诊,总会拿出很多草药,这样一来,用百姓们自己的草药给百姓们开药,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黄俊明刚从太极宫里出来,见天色还早得很。方向一转,向着长安城的西面策马跑了出去。天仙宫的位置位于长安东侧,这长安城的西面是个什么样子,黄俊明还真没走过。今天本来就是个清闲的日子,前来看看风景,那也不错。

顺着长安城向西跑了半个时辰,一个不大的村庄浮现在黄俊明眼前。打马跑进村口,却不见半个行人。这让黄俊明十分的纳闷,这大过年的,多少也应该有些走亲戚,串门子的人啊。这村子离长安城又这么近,怎么就见不到行人了呢?

黄俊明狐疑之下牵马顺着路向村里走去,这一走除了道路两侧的狗吠和鸡鸣,还真听不到半点声音。气氛诡异的让黄俊明有些警觉了起来。在村子中间有那么一个相当大的院落。看上去应该是村长家的住房。只是这门并不是顺着路开的。黄俊明走来只能看到一面院墙。待到绕过来,黄俊明可是被吓了一跳。

安西村并不大,只有一百二十户的人口。不过胜在离着长安城近,又在长安城西侧的路旁,往来的行人多少都会在这歇脚,生活水平可以说也是比较好的了。这从整齐的房屋和村长家的大院就看的出来。

黄俊明绕过来,只见这村中最大的院子却是个“凹”型构造,这凹下去的部分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一个个安静的抻着脖子向最里面看去,只是人太密。又高矮不同,黄俊明在最外是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的。

好奇之下的黄俊明对着身旁的一位老大妈轻声问道:“大娘。这里面干嘛呢?看样子是整个村子的人都聚过来了吧?” 黄俊明对着这位裹得严严实实的大妈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那大妈听到声音。用拢在袖子中的手搓了搓耳朵,狐疑的打量着黄俊明,见黄俊明身穿道袍,牵着马。眼睛忽然一亮。甚是亲切的抓着黄俊明的手说道:“这位小道长才来咱们长安要去东边的天仙宫挂牌吧?大娘跟你说啊,你们这些小道士啊,就该去天仙宫学习学习。你看着里面,就是两个天仙宫的医道再给咱们免费看病哩!咱们大伙啊,就稀罕这天仙宫的道人。你呀,可别学那些走街串巷忽悠人的道士,那些遭天杀的都侮辱了你们那身青袍。大娘跟你说啊。天仙宫的道人。。。。”

黄俊明听这大娘这么一说。顿时不知道是哭是笑,自己这一个天仙宫的大头头站在这却被人看成了想要去天仙宫挂牌的道人。不过还好从这位大娘的嘴中也是可以听得出,天仙宫的道人们在外面的声誉有多么好了。

见那位大娘一开口就有停不住的架势,黄俊明轻轻的开口说道:“大娘,小道也是天仙宫的,只是不是医道,是个文道罢了。这次下山主要是给别的宫观送信的,平日里在山上研究经典还真不知道这医道的师兄们在山下有这份成就。。。”黄俊明扯了一个小谎,还装作羞涩的挠了挠头。看上去还真有那么一份书呆子模样。

大娘听完黄俊明的话一愣,又是一阵喜笑颜开,拍着黄俊明的肩膀说道:“小道长,对不住了。嘿嘿,大娘我还真没看出来,原来你也是天仙宫的道人,不过你既然是文道,那一定知识广博!大娘问你个事儿,成不?”

“您说!”黄俊明连忙应承下来。

“是这样的。”大娘又将声音压低了一层,用相当轻的声音问道:“大妈问你,前列县是那个县啊?”

黄俊明听到大妈的这个问话不由得一愣。不敢置信的问道:“大妈,您慢点,您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

“大妈问你,前列县是那个县,刚才听前面那个医道对俺们村长家的儿子说,前列县正在发盐。俺也想去领点。只是不知道这前列县,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你说大妈我在这安西村也住了将近四十年了,长安城附近的县哪个不知道,这前列县还真没请说过。”

————————————————————————————————————————————————————

我没太监!

正文 no、265 黄俊明的恶趣味

no、265 黄俊明的恶趣味

前列县发盐?!黄俊明听到大妈的这句话不由得有些头疼,如果西南写的是二次元的话,大家或许可以看到这黄俊明额头上的井字符和三条竖线什么的了。

说真的这前列县发盐这种想法还真让黄俊明下了一大跳,不过这话也让神经一直比较紧绷的黄俊明不由得起了一点点的恶趣味:“大妈,这前列县呐可是个远地方,离咱这太远了。在典籍中记载道,吟道产盐,有妇人言盐洁,又有白姓郎中以盐入药。悬壶济世。某年某月某一日,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上食之曰,好!赐名,吟道盐。又三年,有县曰前列县。县令嗜盐如命。尤爱吟道盐。然外族围城,城中盐尽,忍痛发盐于民。遂胜。此役之后,常有人言,前列县食吟道盐者乃壮士也。如此,吟道盐为前列县之至宝,每逢围城之祭皆发盐于众,以此纪念。”

黄俊明胡诌八扯的凑了篇故事,不过这大妈倒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好像是自己也是那前列县中吃过吟道盐的壮士一般。这大妈稍微有些发福的身体虽然惹眼,不过那嘴边的些许口水亦是十分的晶亮,让人不敢直视。

“小道长真是博学,这一个前列县这样一个地名都能让您说出这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来。”那大妈擦了擦嘴角,对着黄俊明继续说道:“只是小道长,咱们大唐不是只划分了十个道么?这吟道在那?大妈没有你学问高,跟大妈说说呗?还有那围城之祭是个什么时候?有时间大妈也想去凑凑热闹。”

这大妈却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目的,看样子黄俊明要是说出一个地方,大妈还真没准背着口袋去找盐去。对于这点,黄俊明可就朕编不下去了,只好言语不详的说道:“大妈,您看小道也是刚下山。这书中记载的地方小道也没去过还真不知道在那。这围城之祭的日子小道道士知道,书上说是十二月二十一日,只是这都到了元月了,恐怕您老啊还要等上一年。”

“哎,那就算了吧。大妈也不瞒你,这一听前列县发盐呐,大妈真想去背上几斤回来。虽说这些日子家中富裕了。可这盐比米贵啊!穷日子过怕了。能省则省啊。大妈真不是那种占小便宜的人。真不是。。。”那神采有些发福的大妈讷讷的说着,一句有一句反复的自顾自说着。让黄俊明倍感头疼。趁着大妈不注意,悄悄的扯了一下马缰绳向后退了出去。

“大妈真不是贪小便宜的人,谁让盐价太贵呢。这一两盐钱都能买二两米了。。。。诶!小道长?小道长??”大妈终于从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走了出来,这时候哪还有黄俊明的身影?就连自己身边的人也早都空出了一半,跑到前头看病去了。而大妈孤零零的站在雪地上,颇有几分祥林嫂当年的架势。

黄俊明骑在马上,直径奔着长安城跑去。说句实在话,这自己的恶趣味还真让人有些好笑,不过这在好笑时间一长要是把自己装进去了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了不是?话又说回来,这大妈说起前列县发盐的时候那认真严肃的表情,还真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感觉。可是转过头来一想,大妈是有这个占便宜的心。可这归根结底不还是物价太高的事么?

初唐很穷,黄俊明虽然一直在大唐的贵族层面上,但对这些东西还真有耳闻,粮价低是强制的,没办法这国家不能让百姓饿死。只有粮价低了。国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产出,有源源不断的兵员,整个社会才能稳定的运作起来。可是除了粮食,布匹也是可以用来交税的。百姓们除了自家所需的布匹,大多数都折抵了粮食作为税收交了上去。

至于其他的东西,盐、铁、茶、酒。这四类是国家专卖的,其他人要是私弄了些酒水,盐茶之类的。自己吃喝那是没问题的,但是想要销售。那就是万万不可的。哪怕是一滴酒水,一粒盐粒子都不成!至于铁?那就更不用多说了。铁农具损坏了都是要去官府报备的,更别说私自买卖出售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