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神剑倒戈后.兵变军的前途似乎堪忧.一些正在观望的高骈旧将如海陵镇遏使高霸和地方豪强如曲溪人刘金、盱胎人贾令威都纷纷投奔到杨行密的大旗下.他的兵力也膨胀到一万七千余人.足以和扬州的兵变军一较长短了.大军正式向扬州挺进然而天算不如人算.虽然秦彦在半路受到前苏州刺史张雄部将赵晖的强力阻击.但仍赶在杨行密之前抵达扬州.
杨行密被迫开始进行一场艰苦的围城战.
这场战斗非常艰苦.好几次胜负几乎易手.杨行密顶住巨大的压力后.终于在半年后迎來了久违的胜利.在这半年中.秦彦、毕师鐸大小数十战.多半失利.而且还杀掉了高骈.但是对外宣布的却是高骈病故.不过依然使得杨行密白白获得了道义上的优势.这种形势下.扬州再也坚守不下去了.秦彦、毕师鐸率残部逃往东塘.
原本繁华的扬州受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战前扬州有户七万七千一百五.人口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七.但战后仅剩数百家.而且都被饥饿折磨的如同活骷髅一般.残暴的宣州军把活人象猪羊一般屠杀充做军粮.城里到处都是尸骸和积血.扬州变成了地狱.
杨行密对此残状.用自己的军粮赈济难民.可谓是劫后善政了.扬州正在重现繁荣的景象.只要长此下去.看來他淮南王的宝座是沒什么问題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杨行密暗自庆幸时.他一生中最大的刹星就快到了.五代最大的吃人大魔王秦宗权在和朱温的较量中屡屡失利.决定再來淮南换换手气.这次他是下了大本钱的.全军共有五万余人.主帅是骁将孙儒.來势汹汹.
由于杨行密对秦宗权沒加提防.加之所部已是久战疲卒.被迫龟缩于扬州.
此时秦宗权抵挡不住罗侯.房文种.程知远三州的凌厉攻势.只得下令招回孙儒部.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孙儒知道秦宗权已经成不了气候了.想在淮南自立门户.借机杀了秦宗衡的传令官.随孙儒出征江淮的另一员秦宗权的部将安仁义则向杨行密投降.
残暴的孙儒在富庶的淮南大烧大抢.实力暴增到数万人.蔡州刁兵中唐就以强悍著称.现在又有骁将孙儒为帅.给杨行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孙儒军沿运河运动.高邮(今属高邮)全城被屠.海陵(今属泰州)的形势一时也亟亟可危.扬州外围的几个要冲纷纷告急.如果外围全被扫平.扬州就会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死城.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 江淮离乱
杨行密终于顶不住孙儒的强大攻势.向长安求援了.在现在这种危如累卵的情况之下.也只有如此.方才是上上之策了.这时谋士袁袭再次建议杨行密早寻退路.于是杨行密把大量的物资积极地运转移到庐州.这样做.一则可避敌锋芒.扬州久战残破.人心还未归附.在此决战有可能全军覆沒;二则庐州本是龙兴之地.城池完好.而且将帅都是庐州人.虽然经营时间不长.但已小有根基.扬州一旦形势不利.仍可有退守之处.
文德元年,三月孙儒扫清了扬州外围的各个据点.再次把战火烧到扬州.扬州也再一次变换大王旗.杨行密听从袁袭的建议退回了庐州.然而庐州也不是太平地.庐州离扬州太近.全军新败之余.士气异常低落.只要孙儒追击过來是很难挡的住的.怎么办.只有先往南展.避开孙儒的锋锐.再凭借江南交错纵横的水网凭险而守了.只是在展方向上杨行密和袁袭产生了分歧.杨主张攻打洪州(今属南昌市)的钟传.而袁袭主张向宣州(今属宣城市)的赵锽寻找机会.
袁袭指出钟传平定江西已久.并不易取.而赵锽在宣州根基还浅.容易下手.还有可能得到和州孙端、上元张雄的支援.拥有一名对形势洞若观火的军师真的是幸福啊.但如果不能被采纳还是等于白搭.杨行密则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他总能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长江南岸.湖口.此地驻扎着十万大军.统军节度使就是赵鍠.自从孙儒來到淮南.军中士气一蹶不振.每日巡戈江防的士兵也是懒洋洋的.这可怪不得他们.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力主战的将军都在战场之中被孙儒被杀了.士兵们还有什么精神.
巡戈江防的士兵正虚应其事地应付着差使.忽然见一支舰队自上游驶來.船头高挂着杨字大旗.巡戈舰立即驶回大营.落帆闭寨.杨行密的扬州水师每日也要例行巡江的.双方以长江中线为界.各巡一方.一向相安无事.不过自从孙儒过江之后.每逢杨行密巡江.赵鍠的水师都要回避一下.免得被那嚣张的扬州水师士兵挑衅.今日他们也以为是扬州水师照例巡江.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今天有些与往日不同.
这支水师舰队实在是太庞大了.沒有一个藩镇会这么烧包.日常巡江会派出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插桅林立.巨帆蔽空.舰队浩浩荡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从湖宣州水师面前大摇大摆地驶了过去.
如果有一员大将在这里.见此异状必然已判断出真相.当机立断下令出兵了.扬州水师摆了一字长蛇阵.宣州军占据地利.只要突出奇兵从中截断.这支扬州水师必然被硬生生截断.首尾不得兼顾.然而.此时的宣州将领只想息事宁人.
扬州水师浩浩荡荡而下.宣州长江防线的最前沿阵地湖口.未发一矢便被扬州水师“突破”了.
随后.宣州前沿的屏障大城.阜州守将安世明闻讯立即大开城门.牵牛赶猪地去搞劳扬州军.面对扬州大军.阜州守将一直就是这么干的.慰劳扬州大军.原也合情合理.只是.往常扬州军收了酒肉就会高高兴兴地离去.而这一次他们却如狼似虎地扑了上來.瞧那架势就像一群饿极了的难民.不止要吃猪牛.连人都要吃.
安世明大吃一惊.在扈兵的拼命搏杀下.安世明只身逃出.待他逃到远处勒马回缰扭头回望时.只见阜州城头飘扬着的已然换了杨字大旗.
不宣而战、闪电战、突袭战.接蹬而至.断邦交、递战书、约战期、堂堂正正而战的臭规矩.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失传了.兵不厌诈才是王道.杨行密汇合了孙端、张雄的部队.打败了敌人外围部队.顺利包围了宣州.在持续的围困下.宣州粮尽.城内生了人吃人的惨剧.赵锽被部将周进思赶走.在逃亡途中被俘虏.宣州军心不稳.士兵们活捉了周进思而降.在开城投降后.杨行密的部将徐温煮粥赈济饥饿的难民(不要小看了这种做法.在五代多骄兵暴兵的情况下.杨行密和他的军队这么做简直就是仁义之师了).
通过上下的齐心努力.人心慢慢归附到杨行密的旗帜下了.宣州本是大州.全盛时有户十二万一千二百四.人口八十八万四千九百八十五.现在人心既附.杨行密的实力大增好事总是和坏事并行.
前线传來消息说孙儒遣兵攻打庐州.守将蔡俦投降了.这预示着蔡州刁兵大规模进攻就快來了.困守孤城是沒有出路的.必须能相互呼应.宣州才守的住.杨行密趁孙儒军还未进攻.攻下了常州(今属常州市).宣州.常州东 西遥相呼应.
预料中的进攻开始了.在扬州养精蓄锐已久的孙儒军兵锋甚劲.渡过长江后.连 陷常州和润州.宣州告急.这时传來了一个好消息.孙儒本是秦宗权的部将.所部多是淮西兵.淮西兵一直是朱温在河南的死敌.虽然秦宗权已被打跨.但朱温决不允许淮西兵卷土重來.现在他又打得感化节度使时溥沒有还手之力.能腾出手來插手淮南事务了.
朱温那个时候还沒有被段明玉和李克用的联军所击溃.王满渡之战也沒有开始.朱温对于富裕的江淮从來沒放弃过.他派大将庞师古率领大军从颍上(今属阜阳市)趋淮南.声称 支援杨行密.攻打孙儒.朱温和杨行密两人因为共同的敌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联手.大顺元年.声势浩大的庞师古军沿庐、寿、滁一线接连攻下天长和高邮.孙儒军回师來救.双方在陵亭大战.
结果庞师古军战败.被迫撤退.虽然庞师古军战败.但却为杨行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 谁主沉浮?
利用孙儒军回救的有利机会.杨行密重新调整了部署 .乘虚攻陷了润州(今属镇江).常州.苏州(今属苏州).
不过蔡州刁兵的强悍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在赶走了碍事的庞师古军后.孙儒再次动了进攻.其强大的攻势使得杨行密辛苦建立的防线垮得如多骨米诺牌一样快.润州.常州.苏州都再次失守.
孙儒总是选择先在东面动手是有其道理的.润州.常州.苏州都是大州.让杨行密扎下根來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从扬州渡江.可以沿运河运输兵力和物资.军队可以以逸待劳.
东线解决了.杨行密就会成为瓮中之鳖.因为从地形上看.宣州以东的固城湖.石白湖.南漪湖挡住了他往东北逃跑的线路.三湖中间仅剩的两条路只要控制住溧水(今南京东南).当涂(今属当涂县)要点就行了;往东南方向撤.可以选择经宣州-宁国-杭州一路.可是杭州的钱镠正因杨行密前曾攻陷常州结仇.对杨行密这样的恶客恐怕不会手下留情;往西可经宣州-池州入长江.然后或走湖北黄州或走九江入江西腹地.只是割据武昌的杜洪和洪州的钟传都不是善男信女.这种痛打落水狗的事十有**不会错过.
完成东线攻势后.孙儒军象旋风一样横扫而过.各地城戍都望风奔溃.前军已进至溧水-黄池(今属安徽当涂县)一线.幸赖大将李神福指挥得当.乘敌人立足未稳夜袭溧水敌寨.这才勉强挡住了孙儒军的前进.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精校] (官笙) 起点vip完结 不结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灯前共剪西窗烛,镜里齐修举案...
-
宋医 (沐轶) 起点2011-01-17VIP作品 一个医科大学生穿越到北宋一个小县城,在一家濒临倒闭的药铺里当坐堂大夫,开始了他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