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品状元 (下官)


总之那时黄巢建立大齐.国号大顺.大顺二年这一年对杨行密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这一年几次大战都告失败.刘威、朱延寿率兵三万与孙儒在黄池决战.大败逃回.只是运气好依靠江南的梅雨漂沒了孙儒所有的军营.才让瘟神孙儒撤走.
广德(今宣城东)之战中如果不是部将李简帅人力战.杨行密性命难保.恐怕淮南争霸战已经结束了.如此不利的形势.就是真英雄也要气短了.杨行密却以坚韧绝的毅力坚持着.期待敌人露出他致命的弱点.
在五代时残暴也能排的上前五位的孙儒为了彻底打垮杨行密.布了一条完全沒了人性的命令.他烧光了扬州所有的房子.采取扫数为兵的政策.将所有的丁壮及妇女强征入伍.
为了弥补军粮不足.他还仿效秦宗权将老人和残弱的人杀掉充作军粮.然后离开了扬州.这样泯灭人性的行为终于使孙儒的兽兵要走到尽头了(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杨行密的所作所为.相信沒人会支持象孙儒这样的野兽.杨行密部将张训、李德诚潜入扬州.灭掉馀火.搜罗得谷数十万斛赈济饥民.大得民心.当时的泗州(今属泗州)刺史张谏请求借粮以度军中饥谨.张训按杨行密的命令接济他数万斛.
在当时军阀眼里粮食就是命根子.所谓的借粮往往有借沒还.莫说非自己部属难能得粮.就是亲父子.亲兄弟为了粮食也会大打出手.杨行密向不是自己部属的张谏接济这么多粮食.不能不让张谏感激涕淋.
这件事为以后的清口之战埋下了伏笔.回过头來再说孙儒吧.快要死的东西总是会有一阵子的回光返照.这次为了保证前锋线上有足够的精锐部队.他把镇守常州的刘建锋、马殷所部调來.沿苏、常-宣州一线以宽正面进攻.他的兽兵攻势一开始总是十分凌厉.再次直逼宣州而來.并在大顺二年十二月第一次成功包围了宣州.似乎就要一劳永逸了.
但杨行密听取了刘威 、李神福、戴友规的正确意见.防守上屯据险要.坚壁清野以老其师.时出轻骑抄其馈饷.夺其俘掠;护送淮南百姓返回故乡.恢复他们正常的生活.从心理上瓦解孙儒军的斗志;另外再派李神福为宣池都游奕使.陶雅守润州.张训攻楚州(今属淮阴).再以轻兵袭常州.
孙儒的作战计划其实摆明了是一锤子买卖.成功了.淮南到手了.不成功.必然死无葬身之地.他完全是凭力量在蛮干.既不管侧翼.也不管后路.连预备队都沒有.
这种打法.一旦在宣州城下战斗胶着.补给和援军都成了问題.士气肯定下降.他的流寇作风实在是太严重太严重了.到一地烧杀抢掠一地.当地百姓怎么会支持他呢.相反他的对手杨行密十分重视根据地的建设.虽然在和孙儒的对峙中屡屡处于下风.但总能依托根据地展开反击.而且在征战中还十分注重对各地民心的争取(即使这是形象工程也实属难得).
中和四年.漫长的淮南争霸战终于走到头了.而王满渡战役已经结束三个月了.这个时候段明玉已经在长安将自己的神策军右军组建得当了.黄巢也已经授首.五月间.孙儒军已陷于困境了.他们在杨行密军事政治双重打击下进退无路.可以说杨行密已经是胜券在握了.但是作为江淮的一方枭雄人物.他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的名分.杨行密此时向朝廷发布告急文书.请求朝廷增兵.他知道朝廷是不肯能千里迢迢插手江淮事务的.
果然如他所料.不久之后.孙儒宣州城下屡次失利.而且广德营被打破.张训又屯安吉.切断了粮道.到了六月.孙儒想撤退都不行了在这种情况江南的六月淫雨霏霏.原來的行路一片泥泞.原有的苏.常.润.扬据点都又被杨行密和钱镠占去.不重视根据地的弱点终于完全暴露.
由于大营里部队太多.孙儒所部不仅断粮.还因为卫生问題爆了疟疾.乘此良机.杨行密打破了孙儒的大营.阵斩孙儒.孙儒所部多投降杨行密.只有刘建锋、马殷率领残部七千人逃脱,江淮经过数年的动荡以后.鹿死谁手.终于尘埃落定了.杨行密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 欲封王

就这样.杨行密战胜孙儒后.率领众将回到扬州.他向朝廷上表请田頵守宣州.安仁义守润州至八月.朝廷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以田頵知宣州留后.安仁义为润州刺史.
杨行密在扬州的统制体制终于确定了下來.而这一次杨行密是将朝廷之中所有的人都算计进去了.包括段明玉也在给他说好话.谋求节度使一职.布局不可谓不大.扬州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军情延长个一年也不是问題.在自己将要获得大胜的时候请援.枭雄气质.可见一斑.
杨行密手中有两员大将.张颢.徐温.这个时候.这二人都是有才能的人.在段明玉哪个时代.杨行密死后.其子年幼.这二人一手控制了江淮的命脉.最后这张颢.徐温二人展开了角逐.徐温战胜了张颢.取杨行密幼子而代之.并改性为李.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唐政权.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徐温的后代.
但是杨行密沒有死.这二人就不敢乱來.此刻的三人正围坐在炉火面前.杨行密道:“二位兄弟.现在江淮已经尽收我手.二位认为.下一步.某该当如何行事.”
张颢道:“节帅.而今你已经官至人臣的顶峰.但是依旧是臣子.无法大张旗鼓的扩充实力.现在节帅的当务之急就是获得王位.名正则言顺.届时.我江淮必当实力大增.部下的凝聚力想必也更高了.”
徐温沉思了片刻道:“不错.张兄言之有理.微臣也以为此乃上策.”
杨行密看了张颢和徐温一眼道:“二位这个计策好是好的.本帅一但获得王位.很多事情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办了.不过称王一事非同小可.应当派一位大臣上京请封.在用大量钱财打通门路.如此.则大事可成.”
张颢和徐温面面相觑.最后齐齐拱手道:“微臣愿往.”
“好了.好了.本帅能得二位实乃大幸.此事就交给张颢你來办.择日进京.望尔不负众望.”杨行密站了起來.大手一挥.二人便缓缓的退了下去.
长安刚刚下了一场大雪.银装素裹.满城粉白.大殿上白铜盆儿炭火烧得正旺.热气四溢.温暖如春.七王爷与一众近臣围火盆而坐.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谈论国事.
此刻正侃侃而谈的是七王爷.自段明玉进京之后.晋位中书侍平章事.位列副宰相.他最懂得揣摩七王爷的心思.每每所言.都能搔到李杰的痒处.如今已正式取代前任.成了七王爷最贴心的代言人.
七王爷说的忘形.额头冒汗,便将外袍脱下.一个内侍立即举步上前接过.七王爷含笑一谢.回首继续说道:“如今江淮孙儒兴兵作乱.本來料想杨行密要想剿乱平叛.实非一时半日之功.江淮刚刚整合.要收拾那里的民心.平靖地方.使其真心归顺我长安.也需一段时日.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修政理、抚百姓、练强兵.待一切准备停当.再从容控制江淮.则更加妥当.屈指算來.如果等到这一天.最快也需三四年光景.然而……”
“然而未曾想到.杨行密竟然将我等轻易的摆了一道.竟然谎报军情.骗得节度使之位.如今更是将大将张颢派到京师.大言不惭的要求封杨行密为淮南王.免江淮三年赋税.其狼子野心.实在是路人皆知.”段明玉皱了皱眉头.果然还是小瞧了古人啊.
七王爷接过话碴儿.将手中一张牛皮书信抖了抖.沉声说道:“本王刚刚得到消息.江淮使臣张颢已经花费重金准备打通田令孜的门路了.田令孜早已得知了陛下的态度.竟然忍痛将张颢拒之门外了.看來长安和江淮必有一战啊.”
段明玉道:“不错.不过王爷.须知江淮十数万大军.又比我军擅习水战.如果动用的兵马少了.那我唐军很难取胜.尤其是战事一旦据延久了.恐会生出许多变故.亦将我大唐民生拖得糜烂不堪.如此反复.一个不慎.难免重蹈隋炀帝伐高丽的覆辙.”
数日之后.金銮殿上李儇三日未曾上朝了.今日.他却把腰杆儿一挺.沉声说道:“朕权衡迟攻与早攻的利弊.觉得还是一鼓作气.早早拿下江淮更为妥当.联已决定.明年三月.兵发江淮,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接任京兆尹的七王爷担任说道:“陛下.我大唐伐伪齐国时.契丹便曾出兵阻挠.因契丹鞭长莫及.且与黄巢素无往來.其国内又生纷争.所以不曾南下.今江淮已成我大唐一统天下之障碍.如果契丹内部纷争不致激化.又或耶律阿保机能及时把兵权掌握于手中.那么出兵袭我后方.扰我平江淮之战是大有可能的.因此.臣以为.对契丹仍是不可不防.须遣幽州刘仁恭守住北地.严阵以时.对杨行密的战事.务必速战速决.据斩断他人妄想之心.”
李儇听得是一头雾水.但是知道问題肯定很严重.急忙端正了身子笑道:“皇弟此言正合联意.北国虽正内乱.却也不能不妨.”
又有翰林学士上前道:“启奏陛下.时至今日.我大唐迄今尚未江南水图、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传來.如果要伐杨行密.是不能缺了长江水图和江南各处兵力布防的情报的.否则恐需付出十倍努力.是否该令探子加紧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李儇得意笑罢.目光一闪.忽地膘见护国公段明玉正轻锁双眉.低头沉思不语.不禁笑问道:“段爱卿在想甚么.”
段明玉目光闪烁.想的入神.李儇连唤两声他都不曾听到.一旁七王爷见状.也是有些疑惑的望了他一下.并且轻轻拐了他一把.段明玉这才惊醒.霍地抬起头來.
李儇又笑道:“段爱卿在想些什么.竟是这般的入神.朕可是唤了你三次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