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皇商 (癸卯年)


“如果以绵织品代替绢帛布匹纳税和和买,官府会要吗?”
“当然会要,而且官府还会很乐意,说不定出价会更高。”夏桑继续说道:“邵牧还记得我说过的陕西毛织品吗?”
“记得,怎么了?”
夏桑笑道:“之前我说的那些地方所产的纺织品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御寒功效甚差。唯独陕西的毛织品除外,但毛织品受畜牧所限,出产少,而且很贵。所以若能有地方大量地出产棉织品,不仅能赚很多钱,也能帮助朝廷解决一个大问题。”
“边境的士兵入冬御寒?”
“邵牧所言正是,光是解决边境士兵御寒一项便花费甚巨。元佑年间,西北战事复起,夏淮还成入中过一些纺织品。不过…”夏桑话锋一转,摇头道:“虽然棉织品优点甚多,并且木棉种植和采摘也比之桑蚕容易得多,但是不易纺织。”
王诩哈哈一笑道:“邵牧此来便是要找你商议此事,我有一法,能使棉纺织变得简单。”
“哦?邵牧莫要绕弯,快快说来才是。”夏桑急急地说道。
王诩在心中暗想,夏桑果然是很喜欢此类技艺。
于是王诩便将纺车简单地说了一遍,夏桑抚着下巴,一边点头,一边认真地听着。待王诩叙述完,夏桑颇有些心弛神往道:“邵牧能不能让我见见纺车。”
“当然可以,但是现在还在制作,恐怕要过些时日了。”
夏桑有些遗憾地说道:“那也就只能再等等了。”
王诩笑着安慰道:“放心,到时候一定让你见着,还可以送你一台。不过,现在我还有事要请夏桑你帮忙。”
针对不同的人,王诩认为要按其喜恶,投其所好,才能尽快拉拢彼此关系。
果然,作为着迷于此类技艺的夏桑一听,随即展颜道:“邵牧有何事?”
“杭州城以及左近草市有多少纺户?”
“大概有纺匠五百余人。”
“为商贾所雇?还是自给自足?”
夏桑笑答:“五百余人均是为商贾所雇,我们王家和黄家各占一半。若是自桑子蚕的纺户,估计逾千户。”
“所出之量如何?”
“虽说品质较差,但量亦不少。熙宁年间,两浙上贡帛九十八万匹,至如今绍圣年间,和买绸绢也应该逾百万匹了。”
“如果保证品质的话,量会下降多少?”
“三成,不过,品质会大大提高。”
王诩心想,既然在东南和买和课税已经成为了负担,而且品质年年下降,不如以棉带丝帛绸缎。一来能大大减轻百姓的负担和压力,二来朝廷也会欣然接受,三来有品质保证的丝绸也会在北宋全境有竞争力,就算比不上北方的布帛丝绸,远销海外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王诩决定,用棉织品代替丝绸织品,将丝绸织品由日用品变成奢侈品,提升品质,增加价值。
“目前的纺织品价格又是如何?”
夏桑想了想,说道:“各地都有不同,就两浙目前而言,绢是一匹一贯五百文足。缎是四贯七百文足。纱一贯八百文足。丝一斤六百文。锦是有多种彩色花纹的提花丝织品,是丝织品中的珍品,产量有限,所以价格昂贵,一匹十贯四百文足。”
“麻织品布的价格低于丝织品,主要是苎麻布,一匹也大概是五百文左右。”
夏桑说万苎麻布忽然顿了顿,认真看着王诩道:“棉织品价格甚高,好者可与锦比肩。价格也在每匹六贯左右,因北方御寒多用毛织品,而南方甚炎,因为产量很少,所以用量也不多。”
夏桑的意思王诩自然知晓,虽然其中隐藏着巨大的财富,但是目前已经错过了木棉的种植时节,而且要买大量的土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能不能再将目前为王家提供丝帛布匹的织户扩大一倍?”王诩估算着,丁强和苗阖应该也能带回不少木棉。
“应该不是问题。”夏桑保证道。
现在在没有固定木棉产量的情况下,王诩也只能先试试棉织品推出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二人说完了纺织品,王诩也同样关心瓷器方面的事。
“瓷器的买卖又是什么样的?”
“瓷器出产量也大都集中在北方。河北的定窑和磁州窑,江东的景德窑,陕西的耀州窑,京西的钧窑。定窑瓷器有色彩白、红、黑、土四种,白定、红定都是珍品。”夏桑面放异彩道。
“而南方的汝窑属于龙泉窑,位于处州,所出也是不凡。是故这些年,我都奔波于北方,很少回到杭州。”夏桑的话中虽有一丝忧伤,但更多的是自豪和喜悦。
“这些窑场商人们去了便能够买到瓷器吗?”
“除了定窑和磁州窑为朝廷烧造御用之物,商人很少能得外,其他几个窑场都是准许商人买卖的。”
二人又谈论了许久,王诩从夏桑的口中得知,商人们贩运买卖的瓷器价格均是不菲,而且远销海外,如果说在宋朝,商人们所售的纺织品是日用品的话,那么瓷器就是高利润的奢侈品了。
夏桑应诺了王诩,着手开始在草市招募纺户,而王诩也准备着要在文学院创立自己的学术学派了。

第五十九章 经世致用

九月高秋,凉风吹乱了薄云柳叶,日头高起,给慵懒的杭州带来了一抹精神。刻意穿着了一番,王诩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和周密筹划的思路来到了书院门前。今天,他要给北宋思想界播下一颗种子,甚至是引导一场变革,在程朱理学之前,替代王安石的新学成为今世之官学,主导北宋甚至可能是之后数百年的文坛和思想界。
王诩深吸了一口气,迈过书院高高的门槛,他深知一条轰动士林通往庙堂的路便从脚下开始了,而这条路的起点便是百年后属于顾炎武经的经世致用之学,但是在今天将有了一个新的缔造者的名字——王诩。
史高儒早早就站在了文学院门口,将王诩迎进了足以容纳百人的大讲堂,他自己则站在了门边,似乎亦想听一听王诩的见解。
王诩看着底下因《孟子集注》而带着崇敬神色的学子们,裂开一个自信满满的笑容,“在下王诩王邵牧,不才因史老不弃,能站上这一尺三寸之台和诸君共论,实乃邵牧之幸。”
寒暄过后,王诩问道:“不知诸君所学者何?”
“自然是四书五经!”一个学生急切切地答道。
王诩一笑,继而又问:“为何学四书五经?”
“听圣人之言,行圣贤之事,怀天理,存仁心。”头束白冠的学子起身答道,他的话音一落,底下响起一阵附和。看来二程的学说已经很有市场了,王诩暗自琢磨,眼下硬来是不行了,此学子既然能起身直言,并且得到响应,料想应该是学生中间的出类拔萃者。既然这样,那就“擒贼先擒王”。
“所言极是,不知邵牧能否一问高姓?”
面色微黄的学生有些得意,“学生姓冉名清水,字白石。”
“好名,好字。诚如白石所言,学四书五经乃是为听圣人之言,行圣贤之事,怀天理,存仁心。那何为天理何为仁心?”王诩负手在台上踱步,并不等冉清流回到,便自答道:“子曰: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此是否圣贤之言?”王诩故意只截取论语的一句问道。
“自然是,孔子此言是说,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冉清流慨然答道。
王诩又问:“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又该何解?”
冉清流对答如流:“先派定各方面的官吏,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
“很好。”王诩点点头,见冉清流昂首阔步地走入自己的套中,心中暗笑。
“那邵牧是否能如是解读圣贤之言,若做不好民,食,丧,祭四件事,则江山社稷堪忧?”王诩依旧是对着冉清流发问。
“山长所言丝毫不差。”
“那该如何做好这四件事呢?”王诩抛出了已经有答案的问题。
冉清流有些不解道:“山长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如何才能做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三项。”
“自然是需要贤能有德的人。”
“从何而来?”
“书院科举而来。”冉清流越答越糊涂,不知道王诩为何要问这么浅显的问题,若不是有《孟子集注》在前,他甚至理都不想理王诩。
“在座诸君现在便是在书院,以后更是要参加科举。请问,你们遵不遵圣贤之言,效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之行,做民、食、丧、祭四事?”
“这是自然。”王诩见自己的断章取义见效,心中安稳了不少,他很是不愿意北宋的学子跟着程朱理学走上一条存天理,灭人欲的道路,没有人欲,哪有进取之心,无进取之心,谈何社会进步。而后世更甚者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
空言误国,所以王诩决定要让经世致用之学现世,让这些还没有完全受理学禁锢的学子们挣脱出来。
“不仅圣人之言,圣人之行亦是如此,孔孟积极入仕,在政治上都有自己的主张。《礼记·大学》更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怀天理?入仕以谏时弊,督皇权为社稷。为官以利百姓,弭灾害教礼仪。入行伍戍边塞,免山河生灵涂炭。此为怀天理。什么是存仁心?尽己之所能,为社稷尽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诩神采飞扬,慷慨陈词,激昂的语调犹如当头棒喝,重重地敲击在这群思想学术尚未成熟的学子心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