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习三的应诺,王诩又把目光投向郭景修,郭景修自然会意,“既然习三没意,就把签判的意思转达下去吧,我们还要在秦州待上一些时日,过几日你处理好了来找我便是。”
习三连忙点头,窦老九却在心里盘算着哪样划算,自己能做哪样。四人又谈得一阵,王诩和郭景修才告辞。
直到出了菜园堡,郭景修才对王诩说道,“邵牧,这事恐怕会花费甚多,你……”
王诩淡然一笑,故作无事道,“这事都是一个我在汴京城认识的一个商贾提议的,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牵线搭桥罢了。他愿意做,对兵丁们又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其实,王诩在心头已经选好了自己在西北的替身。
郭景修这才放心下来,他没做过生意,自然不会去算这里面的账,“明日就要赴游知州的接风宴了,到时候可能也能见着种师道种知军,这事邵牧还得和他多亲近亲近,还得他点头才行。”
北宋名将种师道,王诩心里已经期盼着要和此人见面了。
知州府地处秦州城一处清净处,并非在繁华的商业区里,古朴的宅门口早早地就已经停了好些车马。
“游知州早年跟随关学始祖张载学习,深得其学说的奥秘。于英宗治平元年中进士,亦是除授了边官,说起来和邵牧的经历还颇有几分相似。”
经过几日的接触,郭景修渐渐地和王诩熟络了起来,二人感情渐深,几乎无话不说。
“这就是知州府?”王诩看着低矮古朴的宅门,有些不敢相信,这宅子从外面开来,莫说汴京城,就连江南的一个富户的宅子都比不上。
第一百五十七章 文斗?武斗?
“花甲知州,一生为国,殊为不易,看眼前应不甚宽裕,却为我王诩劳师动众,真是让邵牧汗颜。”王诩这些天和郭景修接触,也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北宋的边将乃是文武皆修的儒将,游师雄便是其中翘楚,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便是其在绍圣元年为赵煦策划御敌要略六十条,当时谓之《绍圣安边策》。
“哈哈哈,原来邵牧是担心这个,伯永还以为邵牧出身江南豪族,是嫌弃知州府。”郭景修心头的担心被打消,又继续道,“邵牧不必担心,这接风宴非是游知州一人办置,借知州府做个东,咱们都有出份子钱。”
“伯永兄,这也太……”王诩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一个状元的名头,居然能这么大的影响力,在德顺军的种师道也来了。
昨日,郭景修对王诩说起种师道时,王诩才知道,种师道亦和游师雄一样,不仅是一员儒将,还是同出张载门下,不同于游师雄的是,种师道以祖官荫补三班奉职,算是乘了前日栽树的阴凉,但是后来,因为在熙宁年间,曾通判原州提举秦凤路常平时,议论王安石新法中的免疫法害民,被贬知德顺军,直到现在。
“邵牧你可听过此话: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此言虽有些过,但大抵是这样的。”郭景修笑着道。
王诩不禁有些唏嘘,收复燕云之功,在时人看来竟然不比一个状元。宋人重文轻武严重得一至于斯。难怪自己这个状元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郭景修将王诩的表情看在眼里,接着说道,“不知邵牧可知陈康肃公之典故。”
“陈康肃公?”
“陈尧咨。”
“伯永说来听听。”王诩有些好奇。
“陈尧咨真宗咸平三年状元,欲就节度使职,其母竟然命人杖责他,并说:‘你乃是今科状元,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却想叨窃厚禄,贻羞于阀阅,忍得下心吗?’”
“嘶…可是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所著的《卖油翁》中之陈康肃公?”王诩忽然想起了这篇古文,开篇便是: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邵牧果然博学多才,正是其人。”郭景修笑着答道,他没想到王诩竟然连这轶事都知道。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王诩觉得即便欧阳修有所夸张,但是陈尧咨文武双全应当是毋庸置疑的。这样的文武全才。若是朝廷以此为典型,大力推广武术武学。而不是流传一段被其母杖责的段子,可能北宋王朝今天会是另一番样子。
“郭指挥,为何到了知州门口都不进来?这位是……”一个笑颜挂面,身材适中,却是鼻宽耳肥的中年笑着问道。
“容伯永为俞勾当介绍,这位就是今天的正主,今科三甲头名,王诩王邵牧。”郭景修不无骄傲地向中年男人介绍道。
中年男人依旧是一副不改的笑颜,“眼拙眼拙,失敬失敬,原来是状元公。”
郭景修接着向王诩介绍道,“这位是秦凤路转运司勾当公事俞沁尉俞丰帛。”
“俞勾当。”王诩拱拱手,他记得鲁克峰说过,和李勉来往密切的便是这个俞勾当。
王诩来北宋之后,多多少少知道了些官职机构构成和作用。比如转运司俗称漕司,其职权是,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悉数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事。
转运司下设转运使、转运副使以及转运判官。转运使为长官。俗称“漕臣”,以朝官以上并实历知州以上的官员充任。如以两省五品以上的官员充任,或掌管两路以上者,成为“都转运使”。资历浅者称为“权转运使”、“权发遣转运使”。副长官为副转运使或转运判官,以朝官以上并实历通判以上的官员充任。北宋时期,一般河北、陕西、河东诸路设置转运使两员,副使者两员,其余诸路置转运使一员,判官一员。转运使和副使皆兼劝农使。
除了以上三人,转运司还有勾当公事、勾管文字官,以及文臣准备差遣、武臣准备差遣、指使等官,若干员。
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仅河北、河东、陕西及广东、广西等路常置安抚司)称为外台,类似于皇帝所委派的钦差,直接对皇帝负责,与州府衙门没有从属关系,但是职权又相互侵扰,机构冗叠,造成大量的冗员现象。
“客气客气,咱们进去?”俞沁尉带笑做请,随着二人一道走进了知州府。
进的知州府,王诩才发现,这知州府不仅外面简朴,里面也是如出一辙。不过,聚集在庭院里的热闹宾客多多少少地弥补了排场的不足。
王诩在郭景修的引导介绍下一一认识了在场的大小文武,皆是陕西五路的文武官吏,或是因公务不忙,专程前来打秋风瞻状元风采的人,或是因公务前来,被游师雄邀请赴宴的人。
“邵牧,这位就是游知州。”郭景修引着王诩穿过层层人群,终于见到了游师雄。
“邵牧见过知州。”王诩看着面带疲色,长眉白须的花甲知州,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状元公行此大礼,游某哪里受得起呐。”游师雄扶着王诩,将其让入席中。
待众人坐定,游师雄举杯站了起来,鹰目一扫不大的庭院,朗声道,“诸位,今次所设之宴,不仅是为状元公接风洗尘,更是为祝我大宋开边之策一如既往的稳固。游某坚信。不久的将来。诸位会带着我大宋男儿踏平西贼,收复故土,光耀门楣!”
“呼啦”一声,在场的所有官员齐声起身,举杯高和:“踏平西贼,收复故土,光耀门楣!”
众人皆是干净利落地一仰头。喝了个见底。
王诩看着这场面,心中也不免跟着兴奋,有了这帮众志成城,豪情满怀的文武官员,何愁西夏不平,一场战争最关键的便是人。一个人最关键的便是心。
游师雄的开场说完,文武官员的神情就都放松了下来,不过几时,陆续地有人来给王诩敬酒,好在这酒还不是江南的新出的烈酒,还是王诩初到北宋时候喝到的酒,所以多少杯下肚也无甚大碍。
“邵牧,游某在秦州先截了他章质夫的人。去了渭州可要多给游某人说些好话啊。”游师雄笑着打趣道。
王诩知道游师雄说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章楶。也自然是知道此话乃是玩笑之语,刚要答话。忽然听得一个浑厚如钟夹着些醉意的声音道,“状元公才学自不必说,不知来武的行是不行。”
“陈守义,你喝多了,来人扶陈军使下去。”游师雄不悦地看着陈守义。
“游知州,陈某没喝多,只是想和状元公亲近亲近,看看状元公的本事。”陈守义脚下有些虚浮,一个踉跄,险些栽倒。
“此人是秦州马军军使,骁勇善战,秉性耿直,但却嗜酒,喝醉了就要由着性子来,所以虽然屡立战功,但是目前都还只是个马军军使。”郭景修在王诩身旁小声的解释道。
马军军使宋朝军队低级指挥员。隶属都(连)一级统兵官,即由指挥使,副指挥使管辖,位置在仅在十将、军头上。
“对啊,咱们也想看看状元公的本事。”说话的却是俞沁尉,澄明的眼神,脸上却是挂在虚假的酒意。
俞沁尉的话引来了不少的附和声,王诩看得明白,早在他进秦州城时,郭景修就告诉了他西北势力复杂,他知道自己的到来挡了某些人的升迁,引得一部分人妒恨。
转运司和州府没有隶属关系,对于俞沁尉的话游师雄也不好怎么驳斥。
相似小说推荐
-
伐清 (灰熊猫) 《伐清》是灰熊猫继《窃明》、《虎狼》之后的第三本历史军事类(穿越)小说。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奔放豪迈的笔...
-
大枭雄 (茗澈) 纵横中文网VIP2014-01-24完结人生如戏,有一种人,注定成不了英雄。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美人身下的半尺江山。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