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毕竟左伯发明出来是一回事,想要大量制造又是一回事,其中牵涉的东西太多太多,也不是三两天就能理清。反正刘尚已经封了左伯作为工官,专门负责造纸,所有的技术活自有左伯费神,他只需偶尔过问罢了。
财政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豫章其他的各项措施也渐渐的提上日程,尽管时间短暂,该做的,刘尚决不少做一件,通过与华歆等人连续数日讨论,日后影响深远的一系列法令也渐渐开始在豫章各处施行。
首先是劝农令,不管豫章的商业如何兴旺,但是农业才是刘尚的根本,豫章存在大量的荒地,这些都需要人前去开垦,而且正在使用的农地,因为江南地处偏远,很多种植手段比起北方来明显差了许多,为了发展农业,刘尚可是费尽心思,不但大量招募北方流民进入豫章,更是严令各处地方官员必须把农事作为第一要务,大量的耕牛从各地流入豫章,然后被刘尚统一调配,分给各地的官员,以备来年春耕所用,更有的新式种植技术也开始广为流传,传统的丝织业作为农业最重要的副产品,刘尚更是下令每户农家必须种植桑麻,
紧跟着劝农令一起施行的,还有开垦令,刘尚根据后世的经验,兴平二年末正式颁布了后来被称为三世一身法的垦荒令,所谓三世,就是指,凡是豫章新开垦的土地,准许开垦百姓三世占有,三世之后才会收取赋税,凡是利用原来的荒地重新开垦的百姓,允许终身占有,终身不收赋税。
这条法令的颁布,不但刺激了豫章所有百姓的热情,还吸引了荆扬两地的流民大量涌入豫章,到了豫章,他们亲眼见到了豫章的兴旺,又纷纷给各自的亲朋好友去信,诉说豫章的好处,这样一来,又带动了更多的流民往豫章涌来,整个豫章境内,到处都是涌动的流民,他们怀着希望,往往不顾天寒地冻,远走豫章荒野之中,开辟出大量的良田,只等来年春季,就要洒下希望的种子。
如果说开荒令的颁布得到了众人的一致拥护,那么鸿都门学的重立却给刘尚惹来了不少的非议。盖因鸿都门学是宦官最先设立的,他们为了对抗日益壮大的太学生对自己权位的威胁,曾经在桓灵之时专门设立了鸿都门学,教授各种杂技,可以说,这个学校完全就是培养各种专门技术人才的摇篮,后来随着十常侍的失势,加上董卓之乱,诸侯混战,鸿都门学也被众人打上了阉党的烙印,不得不中止办学。
刘尚知道技术的力量,当然不想放过每一分壮大实力的机会,他花了三天时间,同刘晔鲁肃两人详细商讨了恢复鸿都门学的事宜,鲁肃表示支持,刘晔也不反对,但是到了正式下令的时候,豫章的读书人却坚决发对,更有激动的老儒在鸿都门学之外提笔大书“阉党余孽”四个大字。刘尚面子被扫,心底当然不悦,当即令人把此人逮捕,随后又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命令各处县令务必详查各地有才士人,依照才能大小,分别举荐。更在湖口、武昌两地设立了两座华丽的求贤馆,馆内设立千金亭一座,亭子里放置黄金千两,只要自认为胸中有才之人,皆可前去求贤馆求官,此令一出,虽然还有许多人对鸿都门学耿耿于怀,到底大多数看到刘尚招贤,纷纷转移目光,前去求贤馆一试身手。
原本平静的豫章之地,也因为刘尚的这一连串举动而瞬间沸腾起来,整个内政自有华歆等人料理,还有刘晔鲁肃总揽全局,也不会出什么太大的乱子。决绝完内政问题,刘尚最紧要的就是关于军事方面的改革。
他的军队数量虽然众多,也大多按照自己设定的新式训练法训练过了,但是时日毕竟太短,还没有形成定制,加之各地的驻兵良莠不齐,最小的十二三岁就嚷着入伍,最老的五六十岁还不肯离开,刘尚又施行的一日三餐制,饭食也是颇为丰盛,不光是豫章百姓羡慕,涌入的流民,但觉身体强壮的都想当兵,虽然刘尚还没有招兵的打算,但是每日围着军营的壮汉也不再少数。
眼看豫章政务开展的热火朝天,军队中当然不能一潭死水。刘尚当即找来奋威中郎将甘宁、奋武中郎将太史慈,徐晃刘尚早就见过,又令其同太史慈甘宁打过,其武艺虽然略微不如,也能坚持七十余合不败,刘尚大感满意,知道徐晃之才在于领军,而不在于冲阵,所以封徐晃为领军中郎将,统领自己的三千马军,其余祖郎、梅乾、雷薄、陈兰、彭虎、牛四等人济济一堂,也算是将才成群。
等到众人坐定,刘尚首先开言,道:“现今豫章虽然稳定,但是江东孙策依然是个巨大的威胁,还有江夏黄祖,其人背后有刘表撑腰,也是不可小视,为今之计,只能先发制人,抢先攻打黄祖,才可占据主动。只是我军人马虽众,到底驳杂不堪,军士战力虽强,却是各自为战,不易指挥,所以我欲下令整顿军队,把大军一分为四,勇猛者为锐士,随我征战沙场,强壮者为守军,保卫豫章疆土,羸弱者分遣边境各处,使其屯田自食,年老者发遣回家,按功劳大小赐予不同田地,使其复为良民,不知你等以为如何?”
众将自无不可,谁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兵马精锐一些,能够剔除老弱那是再好不过。刘尚见大家没有意见,于是命太史慈为巡阅使,前往豫章各地,检验士卒数量,甘宁为副手,也随同前往,至于徐晃,刘尚更是不遗余力,把豫章所有的马匹收集起来,更有五千余匹,全部交给徐晃,令其选择军中最精锐的士卒组成骑兵大队,并且给予徐晃便宜行事的权利,规定,凡军中都伯以下者,只要徐晃看上,皆可编入骑兵之中,同时,提升骑兵待遇,规定凡入骑兵者,职位等同都伯,赐良田十亩。徐晃初投刘尚就能得到如此厚待,心中也是感激莫名,只得兢兢业业,努力为刘尚训练出一直堪战的骑兵。
之后不久,太史慈甘宁二人巡阅士卒完毕,总计豫章全境,加上各种降卒在内,刘尚有兵八万余人,抛出三万屯田兵,还有一万老弱伤残不能再战者,还有兵四万余人,加上各地守备之兵,豫章真正能够调动的兵马只有三万人。而这三万人,也就是刘尚军中的全部精华。其中鄱阳等地的悍匪占了一万,江夏的降兵占了一万,其余各处挑选的勇士以及山越壮汉占了一万,说起来,刘尚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就属一开始就追随他的千余丹阳精兵,然后就是随同祖郎等人归降的各处山越之人,这些人打起仗来作风勇猛,悍不畏死,刘尚依仗极多。
清点完士卒,刘尚正式把这些精锐分成三军,徐晃以领军中郎将的身份统帅五千骑兵,号为破军营,专为刘尚冲锋破阵,甘宁深得水战精髓,刘尚又选水战精熟士卒万人,由甘宁统领,屯驻鄱阳湖,防备孙策来攻,号为靖海军,其余一万五千人,刘尚令祖郎统兵五千,牛四为副,屯驻湖口,守卫鄱阳,兼招诱山越之民。太史慈领兵一万,号为定难军,屯驻武昌,加紧训练,准备来年进攻江夏之用。
随后,针对士卒的各项体能训练也速度开始流传,原来因伤不能再战的勇猛士卒,刘尚也是物尽其用,选了许多熟悉新式训练之法的人赶往各处军中担任教官,专一负责训练新兵,留强去弱。豫章流民渐多,很多人都想加入军队,刘尚也不可能一概拒绝,令众人寒心,所以,虽然财政吃紧,刘尚还是从中精选了一万预备队,有这些伤兵训练,饭食虽然没有减少,军饷却是一个不发,并且规定,只有通过训练,正式加入军队后,他们才能享受与现役军人同样的待遇。尽管如此,前来投军者依然络绎不绝,更有江淮盗贼头目雷绪,原是梅乾旧交,听闻刘尚招贤,也引男女万口前来相投,刘尚也令其留在军中,位同梅乾。
就这样,刘尚军中正式形成了以屯田客为前提,以预备军为基础,以城防军为守备,以定难、破军、靖海三军为主力战斗队伍,加上各种军功赏赐,良田。金银刺激,刘尚的军队初次露出了强军的影子。
第四十九章 蕲春李通
兴平二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这一年,原本平静的扬州因为两个年轻人的强势崛起而变得沸腾起来。江东剿匪进行的如火如荼,孙策所到之地,各处匪兵望风披靡,孙策恨极了这些趁乱而起的盗贼,大军所过之处,一片腥风血雨,所有投降的匪兵,孙策都会命人甄选出被挟裹的良民,命其返回家园,安心过活,对于那些真正的匪兵,孙策也不会全杀,而是令其站在一排,每五人杀一人,余者既往不咎。绕是这样,整个江东也笼罩在血色之中,被杀之人超过万人,半个扬州哭声一片,提起孙策之名,小儿不敢夜啼。百姓被心中更加恐惧,许多人远走他乡,迁往交州等地,而近在咫尺的豫章,也涌入了大量的江东百姓。
比起江东的杀气震天,豫章的地面也显得极为的热闹,往来的商旅络绎不绝,垦荒的流民的随处可见,原本荒凉的豫章也因为突然涌入的大量人口变得热闹起来,尤其是湖口、武昌两地,前者乃是天然的良港,方便船舶停靠,后者更是刘尚的治所,也是商贾云集,豪族蚁附。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第一盗 (雪山飞狐) 穿越到北宋初年,战幽燕、征南越,定西夏,扬威天下……他能盗取百万军心,也能盗取美人芳心; 他以一代...
-
夺天下 [精校] (避世的麒麟) 他是扰乱天下的黑手?他是整治天下的善心人?家门不容,师门不容?是卑鄙小人?还是铁血汉子? 六百年的大夏倾倒,天下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