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风 (戒念)


蜀国公主说道:“是的,今天早上王静辉差人给颍王府送了一篇策论和几首诗词,皇兄看过后非常高兴,所以到他那里去讨论学问了。”
英宗赵曙听后奇怪的问道:“你大哥不是很喜欢这个年轻才子的文章吗?怎么回来到我这里来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的,到底怎么了?”
蜀国公主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其实那王静辉给皇兄送策论来不过是个由头,他们讨论的是另外一回事——濮议。”
英宗赵曙听后心中一动说道:“这个才子能够把你皇兄气的够呛,肯定是反对追封濮王为皇考的读书人吧?”说完他就叹了口气,最近英宗赵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原本以为能够轻易达成的事情,居然被御史台和两制官员给搅浑了,朝堂上的百官也站在对立面上。这些还不算,最重要的是曹太后那一纸诏书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最有分量的反对意见,曹太后的诏书虽然是在谴责韩琦,但谁都知道这是迫英宗赵曙就范!要不是英宗赵曙对追封自己生父封号的问题上出人意料的强硬,估计韩琦早就落荒而逃不知道那里去钓鱼了。
蜀国公主看到父皇那个憔悴的样子,心中不免一痛,终于鼓起勇气说道:“父皇,王静辉不是反对追封濮王皇考的封号的,他用策论把皇兄引去是为了告诉他如何快速平息朝堂上关于濮议的争论的办法的!”
英宗赵曙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王静辉把颍王引去居然是告诉他如何快速解决濮议争论的?这怎么可能?濮议都快有一个月了,大臣的反对出乎意料的强硬,连枢密使富弼这样的威望盛隆的老臣都莫名其妙的反对,这濮议如何才能快速平息?
蜀国公主赵浅予看到自己的父皇听后脸色大变,但眼神中透出一种期待的神情,所以便大胆的说下去:“王静辉和我们谈起濮议的时候,帮助皇兄分析了濮议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状况,还分析了各个大臣心中所想的事情,指出了解决濮议的关键,并给皇兄出了上下两策建议!”

正文 044章 目的

“哦?那个王静辉真的能够想出朝廷中那些大臣心中的想法吗?居然还有上下两策来快速解决濮议争论?这个年轻人倒是很有意思嘛!予儿说来听听!”英宗赵曙听赵浅予说得越来越有意思了,不禁开始催问了。毕竟他从去年便开始策划为生父追加封号了,先是由他和宰辅韩琦唱了个黑白脸,让韩琦主动上书提出濮王封号的问题,他以仁宗大祥未过为理由拒绝做出姿态,现在才提出来打算一战功成,不过没有想到朝堂百官反应这么强烈。最近太后下诏谴责韩琦更是使此事解决无望,他都快为此事烦透了,此时却听到自己女儿说有人居然有两种方法能够快速平息这件事,他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样有些迫不及待了,只是不知道这根稻草能不能救命。
赵浅予说道:“王静辉说御史台和两制官员反对追封濮王为皇考也是希望父皇能够收拢天下的民心,维护朝堂百官的内部团结;而宰辅韩大人等人之所以支持父皇追封濮王为皇考是因为……”说到这里的时候,赵浅予突然想到这句话却是有点胆大,所以停顿了下来。
赵曙说道:“怎么不说了?前面说得挺好的嘛!”
蜀国公主说道:“父皇,下面的有些是王静辉的胆大之言,不说也罢!”
赵曙笑着说道:“这个才子有什么胆大之言,但说无妨!”
蜀国公主继续说道:“他说宰辅韩大人等人之所以支持您追封濮王为皇考是因为父皇您才是现在皇权的代表,大宋的代表,他们深知仁宗已经过世,虽然这件事会伤到太后的感情,但皇上才是他们一心一意拥戴的人!”
英宗赵曙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那个才子王静辉虽然这几句话是有点诛心之言,但说得也是实话!予儿,说说他那两条上下建议!”
赵浅予看到父皇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她很清楚虽然王静辉说的那些话是有点胆大,但父皇还是不会在意的,所以心中长舒一口气继续说道:“他说宰辅韩大人曾经巧妙的说服太后还政,这上策便是请宰辅韩琦韩相公出面再次劝说太后。不过王静辉说过韩相公说服太后还政是占了大义,所以并不是很困难。但这一次濮议一方面朝中百官大部分都是站在反对派这一边,不像上次那样能够占住大义;另外一方面也涉及到了太后对仁宗皇帝的感情,很难让太后松口!”
英宗赵曙听后默默点点头心中想到:这个方法虽然诚如他所说不容易成功,但自己和身边的大臣一开始就以为此事定能速战速决,就冒然提出来遭到反对后就乱成一麻了,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方法,可见自己已经乱了阵脚,在这方面这个年轻人倒是旁观者清能够看到太后才是此事的关键,这点儿倒是很难得!赵曙心中想着一边问道:“这也是个办法,虽然不可行,但终归也是条路,那他的下策呢?”
听到父亲问道自己王静辉下策的蜀国公主刚想张口回答,但马上就闭嘴不说话了,因为皇兄赵顼听到下策时候的反应刚刚过去不久,赵浅予当然对父皇听到下策的时候的反应要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在圣贤书中,王静辉的做法终究是不道义的!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让蜀国公主在这关键时刻闭上了自己的嘴巴,毕竟自己的父亲是皇上,王静辉很可能因为这一句话而遭到莫名之灾,她内心中对这个年轻的才子非常担忧,也非常关心……
事实上蜀国公主赵浅予对英宗赵曙倒是有些误解了,赵曙现在的出境是犹如架在火上烤,他从颍王赵顼反常的表现上和所谓的“下策”称呼上,心中早已明了这所谓的“下策”肯定是上不了台面的计策,但此时的他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只要计策有效并且不是很伤国家元气的话,赵曙都会接受的!
英宗赵曙也注意到了自己女儿赵浅予的表情,会心一笑后说道:“予儿,既然是‘下策’,终究是有些地方不是很好,但如果能够快速平息濮议争论便是有利于国!说吧,就算说错什么,父皇也是不会责怪他的!”
蜀国公主听到赵曙那近乎于保证的口吻说的话后,心中也不禁轻松了许多,缓缓的说道:“王静辉的下策便是用‘非常方法’取得太后在诏书上的签名,然后用带有太后亲笔签名的诏书反过来给朝堂上持反对意见的御史台和两制官员与其他百官以釜底抽薪!”
英宗赵曙听后也不禁一愣:这个方法不是不行,不过也有点儿太……蜀国公主说完后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盯着赵曙脸上的表情,但赵曙可比他的儿子在这方面强得太多了,居然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但他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内心中的感受:一丝喜悦、一丝明了的眼神。蜀国公主也注意到英宗赵曙眼神的变化,内心中也不禁松了口气:父皇没有怪罪他!赵浅予的心中不知怎的觉得很放松,也多少有了这么一点儿甜蜜的感觉……
蜀国公主紧盯着自己的反应举动当然没有瞒过英宗赵曙,他不禁对女儿的举动感到一阵好笑,笑着对她说道:“这个才子的主意虽然偏门了点,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颍王赵顼在今天的举动,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你皇兄啊!终究还是太嫩了点!”
正是由于颍王赵顼在面圣的时候的反常举动惹起了英宗赵曙的注意,从而才会有这一段英宗父女之间的这一段谈话,反映到王静辉身上的时候变成了让他沮丧的一幕:快要见到宰辅韩琦的时候,韩琦却莫名其妙的被紧急召进了皇宫面圣。王静辉不知道正是蜀国公主在英宗赵曙那里帮了自己一个天大的忙,历史原本以正常速度运转的齿轮终于因为这个小小的偏差开始缓慢的转变行进的速度。
而此时的王静辉还正在犹豫是否要拜访欧阳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看到天色已晚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再说自己也来不及准备上门的礼物了。自己的奏章和礼物都已经通过韩琦的门房交到韩琦手里了,韩琦也正是看到了自己的奏章才会在这个对他来说极为不利的境地中还会接见自己。在这一点上韩琦不知道他的这一个对他来说是个正常反应的举动在王静辉的心中给打了一个高分。
王静辉现在也只能打道回府又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今天一天的遭遇是他自来到这个时空后所从来没有过的挫折,这让他多少有些沮丧,不过令他稍微安慰一些的便是宰辅韩琦肯定是看过他写得关于构建城市防疫体系的奏章了。如果有机会他能够见到宰辅韩琦,把如何快速平息濮议的方法告诉韩琦,凭借着韩琦百官之首的身份来推动此事的发展,那无论在速度上还是效果上都要好的多。
由韩琦来推动防疫体系建设的效果要比由颍王赵顼来干这件事要好的多,但其中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王静辉恐怕就要暴露在朝堂上了,历史上曹太后被韩琦和欧阳修骗得了诏书的签名,没有什么办法把怒火撒到这两个既有名望又有实权的大臣身上,但要是折腾折腾王静辉,那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对王静辉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麻烦!
不过如果付出一定的代价让慈寿宫里的曹太后撒撒心头郁闷之火而促成了防疫体系的建成,这对于王静辉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但王静辉最不需要的便是惹起朝堂上百官的注意,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毕竟做生意的时候和朝廷保持一定的关系有很大的好处,如果靠的太近了,那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的系数也会越来越大,在历史上不乏与官员勾结的商人最后被出卖从而落得家破人亡的惨象,这一幕即便是到了一千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也在不断的上演,这对于王静辉来说并不陌生,毕竟多少流行的影视片都在以这个主题不断翻着花样的来勾引收视率的上升,他就是再痴呆看过几部片子后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以精明著称的中国商人却似乎无视这个现实,面对这个大坑前赴后继乐此不疲的争着往里面跳,这恐怕也是中国商人的悲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