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风 (戒念)


正当汴都城中的百姓都相继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平民医馆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宰辅韩琦的管家,他是奉了他的主子韩琦来给王静辉下贴子的,要王静辉明天早上务必到韩府一行!这个名叫韩安的管家也是第一次在韩琦当了七年相位后如此郑重的邀请一个七品官员到家中来,如果按照“宰相门前七品官”的说法儿,他可是宰辅韩琦的管家,怎么也要从五品才行,来给个校正医书局的七品编修送贴子,这着实的让他郁闷了一番。
王静辉在书房中拿着这张有着韩琦签名的贴子,心中不住的翻腾着:韩琦果然是北宋名相,在这个紧要关头居然还有闲心来重视他这个不如流的官员写的奏章,这种心胸果然不是一般中国官员所能具有的,怪不得他能在北宋政坛上独领风骚数十年!
不过这次王静辉可实在是太高看韩琦了,如果放在平时没有什么突发的大事的时候,韩琦看了他的奏章后可能会去着手处理,但在濮议这个紧要关头,他能够重视王静辉的奏章并且打算接见他已经是他所能够给王静辉最大的重视了。毕竟现在在濮议的角斗中,他作为支持追封濮王的皇考派当中的绝对主力,所受到的打击也会是最大的,尤其是太后下诏谴责他的时候,朝堂上的百官心中都在考虑像韩琦这样的最高等级的官员如果放到某个地方去钓鱼是否合适的问题了。
好在英宗赵曙和宰辅韩琦走运,碰上了王静辉这个熟知这段历史因果的家伙,从而不用重复历史上那漫长的十八个月的煎熬。韩琦在得到英宗赵曙紧急召见他入宫的消息后,就立刻穿戴好朝服,很不地道的扔下满心盼望的王静辉急匆匆的赶到了皇宫,他在路上的时候已经做好成为濮议牺牲品的心理准备了,毕竟太后刚刚还政不到一年,这个老太婆的威势还深刻的影响着朝野的动向,英宗挺不住的话也只有拿他当挡箭牌来平息太后的怒火了。
进入宫中见到英宗赵曙后,皇上的表现却让已经奸猾似鬼的韩琦多少有些摸不到头脑:英宗赵曙居然很轻松的和他打招呼!这让一直为濮议劳心劳力的韩琦在心中多少腹诽一下赵曙:难道今天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经过英宗赵曙的一番解释后,韩琦终于清楚无误的认识到原来这个世界还是正常地,赵曙的轻松源于他找到了平息濮议的钥匙。最让韩琦纳闷的是:这把钥匙的主人居然是正等着自己接见的校正医书局七品编修王静辉。
但不管怎么样,这些对于韩琦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静辉的意见终于点亮了英宗赵曙和韩琦那近乎绝望的心。不过王静辉的计策虽然获得了这两个人认可,但这条计策本身是很粗糙的,但在韩琦这个政治油条的手里,这一条简单的建议便迅速补充完整变得极具可操作性了,君臣两人商议妥当后不禁心中送了一口气: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关键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在韩琦的眼中其实施成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但在他心中还是有个疑惑:王静辉这个最近一年来汴都开封最火的词人怎么会想到这些?如果以一个普通读书人的心理来推算的话,王静辉这样的举动无非是谋取个官职步入仕途。不过韩琦在推荐王静辉的时候早就做过一番了解,发现从王静辉的一系列举动当中,他当官的欲望不是很重,出于怕他屡召不起的考虑,韩琦推荐的是校正医书局的编修职位。如果王静辉知道了韩琦的想法后,就要佩服死他的眼光了。
同样赵曙也对王静辉这样异常的举动感到有些迷惑,他可是通过自己的儿子颍王赵顼和蜀国公主在没有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时候从正面了解到王静辉对步入仕途的真正想法的,但今天王静辉的举动又不能不让他怀疑是不是这个年轻的才子在往日都在做表面功夫呢?
君臣二人用同样疑惑的目光相互对视了一下,韩琦开口对赵曙说道:“陛下,臣刚才接到陛下旨意要我进宫的时候,我正准备接见王静辉,他给臣呈送了一本奏章,不过不是与濮议有关系,而是建立防止瘟疫流行的预防控制体系的奏章。老臣看过后觉得他写的很有道理,并且这样的体系一旦建立起来,那百姓将会受益颇多。尽管知道此事是件好事,但臣现在正在忙于朝堂上濮议的争论,也没有办法大力推行此事,只能把他叫进来勉励一番后劝导他把此事先放下。还没有见到人,陛下的旨意便到了,我就先到这里来了。”
英宗赵曙由于快速平息濮议争论的希望在即,今天晚上的心情格外痛快,便让韩琦叫人把他留在府第里王静辉的奏章拿过来。韩府距离皇宫很近,没过一会儿功夫,那篇王静辉费尽心机要朝廷实行的构建城市防疫体系的奏章便以这么一个怪异的渠道流到了英宗赵曙的手里,这是王静辉做梦也想不到的,不知道如果此时他看到这一幕是不是该高兴。
英宗赵曙虽然对医学并不是很了解,但宰辅韩琦既然是校正医书局的发起人兼任先在的提举,手中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再加上王静辉在这本奏章中语言平实简练,就算是英宗看了,他也应该能够读出奏章中的大致意思。
英宗赵曙听过韩琦讲解了这份奏章后,本来就对奏章所叙述的建立城市防疫体系的方法很满意,也是赶上王静辉给英宗赵曙解决了面前最大的难题,赵曙对这本奏章更是注重有加,所以他才会特意嘱咐韩琦要认真对待此事,这也是为什么深更半夜王静辉会接到韩琦签名请帖的原因。
其实英宗赵曙之所以重视这本奏章,这与王静辉选择的对象是瘟疫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古人的理解当中,瘟疫与蝗灾对古代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的破坏力使得人们把它们当成上天对统治者施政失德的惩罚,这样大的一顶帽子,试问赵曙和韩琦哪能够不重视呢?
英宗赵曙也希望韩琦明天接见王静辉的时候,想要弄清楚这个年轻的才子心中到底想要些什么,是什么东西能够促使他要这么费尽心机的把颍王引到他哪里商议濮议?

正文 045章 试探

其实英宗赵曙在心中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王静辉最终的目的可能就是这本奏章,从王静辉的一贯表现上来看,这种可能性非常高,不过他还是希望能够让韩琦去试探一下他,看看这个年轻人心中到底是为了什么,毕竟偷改诏书这样的主意实在是太臭了,这也让英宗等人对王静辉的人品有些怀疑。
第二天早上,王静辉穿戴整齐后便乘坐马车赶往韩琦的住处,这一次他见到韩琦要比昨天容易的多,向门房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后,门房居然直接就领着自己进入了韩府。走在韩府的院落中,王静辉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园林,虽然他对园林并没有什么研究,但从韩府的园林中他还是看到了天下的权势和低调朴实的完美结合。他看到的不过是韩府园林的一角,但已经很让他震撼了。
在韩琦的书房,王静辉又再一次近距离的见到了这个名满天下的北宋名相韩琦,此时他正穿着一身便服坐在书案后面看一本奏章,那正是王静辉昨天呈送给他的关于构建城市防疫体系的奏章。
王静辉看到韩琦后恭敬的向前行礼,说道:“晚生王静辉参见韩相公!”
韩琦站起来走到他身旁轻轻的扶起他,笑着说道:“改之,昨天皇上紧急召见老夫入宫,所以半途爽约,这是不好意思!”
韩琦的客气确实让王静辉感到很惊异,毕竟像他这样不如流的官品,就算韩琦半道爽约也不算是什么过分的事情,今天再次召见自己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今天韩琦对他这么客气,但口中还是说道:“晚生不敢,相公身负国事重担,晚生这点儿事情当然要为国事让落!”
韩琦笑着说道:“改之,昨天你呈送上来的这篇奏章我已经看过了,写得非常好,也非常清楚!我昨天也将这份奏章带进了宫中,皇上他也过目了,下旨给我要按奏章所写的照办!今天老夫把你叫来一是昨天匆匆而别没有听你的解说;二是皇上非常重视这份奏章,老夫今天请你过来也是想听你详细的讲讲,好把这奏章上所写的事情办好,这也是为了大宋百姓着想,望改之务必要讲清楚些!”
虽然王静辉不知道昨天晚上韩琦进宫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使他对自己这么客气,甚至把昨天刚刚呈送给他的奏章转送到英宗那里去,但这些对于王静辉来说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奏章终于引起了高层统治者的注意力。王静辉不管他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大力推行此事,但只要能够在雨涝灾害到来前在汴都开封先把这个防疫体系建设起来,到时候百姓死亡的人数将会降低到一个很低的程度!
于是王静辉和韩琦走到书案前,面对他所写的这份奏章详细的给韩琦讲解了每一个部分,务求细致。当中韩琦也不断发问,但这份奏章是王静辉的心血之作,当然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都给韩琦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也使韩琦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不过韩琦心中对瘟疫还是很有顾忌的,他也忧心冲冲的提出:“改之,你的这份奏章写得非常好,听你讲解后更是如此,但关键的是瘟疫到底有没有办法得到医治,我观你的奏章更多的是控制和预防瘟疫两方面,对治疗方面还是比较少,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办法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