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林教授。”,杨振宇道,“只有说服西农校方改变想法,就有可能说动青江县政府。”
林平点头,“是的,这件事决定权还是在西农校方。”
杨振宇道:“林教授,我想了一晚上,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林平盯着杨主任,情绪有些激动,他实在不想错过杨家湾村这么好的条件,“杨主任,怎么合作?”
杨振宇道:“改变实验农场的性质,杨家湾村和西农校方联合成立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从原来的研究机构走向市场,共同获利。”
林平思考着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两个单位共同出资成立农业科技公司,降低了校方的投资成本。”
杨振宇道:“林教授,如果西农校方愿意和杨家湾村一起合办这个农业科技公司,杨家湾村愿意以用土地入股。”
征用土地的开支正是实验农场考虑的最大问题。
西农只要点头,他们在土地上面的开支就节省了,比龙胜村的优惠还要大。
当然,西农在杨家湾村征用的土地会按照征用费用的标准折算到公司股份中去,短期来看,杨家湾村做出的牺牲是很大的。
但是长远来看,不管是人才技术的引进,还是农业科技公司研发的专利产生的收益,对杨家湾村来说,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杨振宇就是抓住了西农校方对投资成本控制的想法,直接给出了最大的优惠。
这次的实验农场挂着“高校助农”的任务,西农肯定不会像之前几个农场投资那么大,因为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
但是现在如果选择和杨家湾村成立农业科技公司,性质就变了,成为了市场的主体,主要目的是盈利。
杨振宇觉得西农校方没有拒绝的理由。
林平叹服杨振宇的气魄,“杨主任,你又让我对你有了新的认识。
既然你都有这样的勇气,我也不要这张老脸了,再去帮你争取一下。”
杨振宇道:“辛苦你了,林教授。”
两人起身重重地握了握手。
“杨主任,你回去等通知吧,我先去找刘主任聊聊。”林平道。
杨振宇点头,离开了林平的办公室。
林平亲自写了一份材料,带着之前的土壤检测样本去找刘光标。
刘光标此时已经在做实验农场的项目方案了。
林平坐下道:“刘主任,关于实验农场选址的问题,我这里有一些新的想法,想和你聊聊。”
刘光标微笑道:“可以,林教授。”
林平把准备好的材料递给他道:“这里有两份材料你看一下,其中一个是之前的土壤检测样本,另外一个是杨家湾村提出的合作方法。”
刘光标放下土壤样本,直接看了合作方案。
看完惊讶道:“杨家湾村愿意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林平道:“我也非常佩服杨主任的气魄,他敢和我们下这一盘棋,是基于对我们西农在农业研究方面的成绩的信任。
我个人认为,这种合作方法更适合西农校方。
刘主任,你的意思呢?”
刘光标点了点头,“校方在投资的时候当然会考虑收益,合办公司能够让收益最大化,如果杨家湾村真的愿意用土地出资,我想上面也会考虑的。”
林平道:“那就辛苦刘主任再跑几趟了。”
刘光标笑着道:“应该的,林教授。”
在他记忆中,林平还是头一次对他如此客气。
像林平这类搞技术的人才往往不太喜欢他们这类搞行政的人。
平时表面上看着关系不错,私底下相互不对付,但是彼此拿对方没办法。
刘光标为了和林平搞好关系,愿意再去跑一趟,把杨家湾村的合作方案报上去。
……
杨振宇回到村里,村委班子都在等着他的消息。
“杨主任,有信儿了吗?”杨松问。
杨振宇实事求是地说:“能做的我都做了,能不能成,听天由命吧。”
张明康走过来拍了拍杨振宇的肩膀,“你已经尽力了。”
第247章 奠基仪式
西农校方评估小组对杨家湾村提出的合作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同时以林平为首的技术专家阐明了杨家湾村优越的自然条件。
合作方案在研讨会上通过。
县里尊重西农的选择,最终这个实验农场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落地杨家湾村。
钱文学心情舒畅了不少,他应该感谢杨振宇为他出了一口气。
杨家湾村委看到县里发文之后,集体兴奋了起来。
“终于定下来了。”
“杨主任,这次你又是头号功臣。”
“总算是从县里抢到了一个优秀的项目。”
杨振宇跟着笑,西农实验农场的到来,标志杨家湾村正式进入新型农业发展时代,他脑子里面的规划也将一步步实现。
实验农场的征地范围较大,杨振宇原本以为村民们会有很大意见,令他没想到的是,几个组的村民都热情欢迎实验农场入住。
用张明康的话讲,村民们的思维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杨振宇上任村主任之后做出来的一系列成绩。
接下来的一个月,西农的专家和县里的领导平繁到来,确定选址,讨论建设方案。
张明康和杨振宇也在继续和西农校方商讨合作细节。
双方最后达成共识,杨家湾村以五十亩旱地以及二十五万元现金作为入股资金,占股43%,西农校方投资三百万且提供技术支持,占股57%。
升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
这也是青江县首次与高校合作创办的农业科技公司,县里发文称,要举办奠基仪式,朱书记要亲自出席奠基仪式。
杨振宇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兴奋,正好借着这次奠基仪式让青江县的一把手好好看看杨家湾村的发展状况。
奠基仪式当天。
县里来了很多人。
有县里的领导、电视台的记者还有一些知名的社会人士。
杨家湾村的村民们都来看热闹,在他们的记忆里,杨家湾村还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排场。
朱书记上台致辞。
村民们热情鼓掌。
杨振宇以奔腾农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身份上台,和西农试验中心刘光标主任握手,面对媒体记者的镜头微笑。
下面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台上下来,主要负责人拿起铲子,铲了一铲土掩埋石碑,完成仪式。
奠基仪式完了之后,钱文学对朱书记说,“朱书记,来都来了,要不再去看看杨家湾村的其他产业?”
杨家湾村和杨振宇这个人在县里还是很有名气的,不过并未得到朱书记的过多关注,他的心思基本上都在龙胜村开发区,毕竟那是做给市里看的。
朱书记笑着道:“早听过杨主任带着全村村民办企业的故事了,今天就麻烦杨主任带我参观参观。”
杨振宇笑着道:“朱书记,请。”
“好!”
杨振宇带着县里领导参观道:“这是正在修建的洋芋粉制造厂,估计这个月月中就能完工,最迟月底能够投入生产。
今年杨家湾村的洋芋种植面积超过了一百亩,村民们都等着洋芋粉厂投产。”
朱书记点头道:“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模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产品质量和产品卫生安全。”
杨振宇道:“朱书记放心,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保证产品质量。”
接着带着书记参观。
“这一片是规划出来的养殖场用地,初步规划是五百头的规模,我们已经引进了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之后会和西农共同培育更优质的品种,进一步提高养殖收入。”杨振宇道。
朱书记先看了杨振宇一眼,再回头看了钱文学一眼,笑着道,“我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钱县长会为你们争取这个项目了。
西农的实验农场确实非常适合你们村现在的农业发展模式。”
杨振宇和钱文学跟着笑了笑。
杨振宇最后带着朱书记去了酒厂,酒厂的五期扩建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雏形已经呈现出来了,加上之前的四期,现在的酒厂规模非常大。
朱书记惊讶道:“这应该是我们县里最大的白酒生产商吧?”
张明康在这方面是行家,笑着应道,“暂时还不算,等到五期扩建和生产线引进完成之后,在我们东南几个区县内,都算是最大的。”
钱文学道:“朱书记,我们县里采购的酒就是他们这里生产的。”
朱书记点头道:“看来是我的工作没做好啊,一心只想抓全局发展,反而忽略了杨家湾村这样的优秀乡村。”
回头道:“钱县长,像杨家湾村这样的乡村,也要纳入县里的重点扶持对象。”
钱文学道:“朱书记说的是,产业扶贫产业致富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杨家湾村在这方面就树立了榜样,值得推广和学习。”
朱书记问杨振宇:“杨主任,你们村生产的产品有稳定地销售渠道吗?”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掌控全球 (秋刀鱼的滋味) 17KVIP2020-06-24完结叶城在大学入学前一晚上睡去,第二天再次睁开眼睛时,就会直接回到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并且就...
-
成名从电台开始 (铁怀) 起点VIP2021-10-06完结141.83万字 2.47万总推荐靠着碰瓷混进地方电台,结果没想到,他竟然出名了…&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