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乡村搞产业 (廖不十)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以他多年的研究课题来看,这种特种猪是有可能培育成功的。
  林平摇头微笑道:“杨主任,我小看你了。”
  杨振宇谦虚道:“林教授言重了,我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农业方面的书,脑子也喜欢胡思乱想,突然就有了这个想法,我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听到县里发文说你们要来清江县建实验农场,就去求了乡长,让他再去求县里介绍你们过来的。”
  杨振宇没有说出系统给出的特种猪的培育方程式,即便他说出来,林平教授也不一定承认他的方法,实验科学讲求严谨性,想必在林平教授的眼里,他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有想法有胆量的年轻人,并不会在科研话题等技术层面上承认他的观点。
  杨振宇这样讲,无非是想让林平知道,杨家湾村是一个开放的、创造性强的村落,在寻求出路的同时也极其渴望先进技术的支持,并不是那种看着项目就想拆迁卖地的村落,以此想打动林平。
  林平听了杨振宇的话,有一定感悟,这次要建的实验农场和前几次的性质有些许不同,这次是带着高校扶贫的任务的,像杨家湾村这样自身奋斗欲望很强的村落,更能体现出实验农场的助农效果来。
  两人一起走进屋,杨振宇的奶奶王秀英从灶头里面铲了一些碳火过来烧着取暖。
  林平道:“辛苦了,大姐。”
  王秀英拿着铲子笑道:“不辛苦,领导,你们聊,我去给你们泡茶。”
  林平回头问杨振宇一个非常重要且实际的问题,土地问题。
  杨振宇的答复是不敢完全保证村民们不涨价,但是尽量用实验农场带来的好处去说服村民们配合。
  林平对杨振宇的态度是满意的,严肃道,“杨主任,我相信你的觉悟和工作能力,但是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必须寻求解决方案。
  我们对这个实验农场的初步规划是一百亩左右的规模,之后会根据研究内容和需求逐渐扩大。
  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实验农场,现在规模最大的超过1000亩,最小的也有五百多亩,这就意味着村里以后很多耕地会被实验农场利用,如此一来,村民们的种地面积减少了。
  我刚刚和张支书一起参观了一下,你们村的种植业现在发展的还不错,是否要牺牲那么多耕地来建造这个农场?或许你和全体村民都应该想明白。”
  杨振宇陷入了思考,他心里早有了答案,但是杨家湾的村民未必想的清楚。
  杨振宇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林教授,你说的耕地问题我之前想过了,未来的杨家湾村肯定要搭上高新技术发展的快车。
  不瞒你说,我想过在未来建造植物工厂。”
  林平刚刚接过王秀英送过来的茶水,吹了一口气,准备喝,听到“植物工厂”这个词,再一次惊讶地回头看着杨振宇。
  他想象不到今天会在这个偏远山区的村里,从一个村主任口中听到建造“植物工厂”的想法。
  就算是一些技术性的农业发展公司,也不敢轻易尝试植物工厂的发展模式。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太大了。
  林平再次笑道:“杨主任,我还是小看你了。”
  杨振宇微笑道:“林教授,植物工厂代表未来农业的方向,杨家湾迫切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


第244章 条件优越
  杨振宇提到的植物工厂是通过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
  工厂内部利用智能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工厂内的植物生长发育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植物工厂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
  如果杨家湾村在未来建造植物工厂,林平教授提到的耕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村民们也可以从传统的农耕模式中走出来,去从事第三产业,也就是杨振宇规划中的旅游服务行业。
  植物工厂需要的资金、技术、装备,对眼下的杨家湾村来说,有点异想天开,但并不代表以后没有那个能力。
  杨振宇再次向林平表达出了对先进技术的渴望。
  林平教授喝着茶水,短暂走了神,他也在跟着杨振宇的思路去思考,实验农场对杨家湾村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杨振宇见林平教授沉默不言,也保持冷静,不再讲话了,让老教授好好想一下。
  另外一边,刘光标和县领导跟着张明康参观完村子后,直接去了农家乐,杨凤仙提前在那里安排好了伙食。
  林平接到电话通知,起身微笑道:“杨主任,那边在叫吃饭了,我们一起过去吧。”
  杨振宇笑着点头。
  林平回头对王秀英感谢道:“大姐,感谢你的茶水。”
  王秀英笑了笑,送他们到门口。
  农家乐的饭桌上,刘光标实事求是地对杨家湾村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杨家湾村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不错,交通也比较便利,二级路修通之后,半小时就能到县城,最重要的是,杨家湾村的村民致富的积极性很高,从村里的产业发展就能看的出来。
  我们这次要建造的实验农场本身带着助农的任务,我们校方也非常愿意和杨家湾村这类的村落展开合作,让实验农场的研究成果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本当地甚至是全国的农村地区。”
  一行人为刘光标讲的话鼓掌。
  张明康和杨松他们跟着笑,觉得刘光标说出这样的话,实验农场的项目就有可能落在杨家湾村。
  杨振宇感觉不一样,刘光标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更像是在应付这样的场合。
  他的目光一直在林平的身上,等到其他人都讲完了,林平才开口道:“实际上,你们都没有看到杨家湾村最优越的条件。”
  估计也只有他这样的老教授才有资格在饭桌上用这种语气说话。
  考察团和县里领导纷纷看向林平,想听听他的看法,林平伸手指着杨振宇道,“杨主任才是杨家湾村的宝藏。”
  评价非常高。
  就连杨振宇自己听到这句话,也愣住了片刻。
  众人先是反应了一会儿,才笑着回头看着杨振宇,说了一些赞扬的话。
  刘光标隐约地感觉到,在林平和杨振宇私下交流的这段时间里,有可能发生了一些让人惊讶的事情,他作为林平的老搭档,太熟悉林平的性格了,很少会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林平接着道:“杨主任脑子里面想的东西让我佩服,他对科学技术的渴望也让我很感动。”
  这两句话的分量相当重了,对县领导的想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要说的就这些,吃饭吃饭。”林平说完露出了笑容。
  “吃饭吃饭!”张明康笑着邀请道,“今天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来杨家湾村考察,我代表杨家湾村的村民们敬各位一杯。”
  “张支书客气了。”
  “张支书,我陪你喝一杯。”
  饭桌上恢复了应该有的热闹气氛。
  吃完饭,考察团和县领导都要离开,张明康和杨振宇带着村委班子去送行。
  林平上车前走到杨振宇面前说了一句鼓励的话:“杨主任,不管结果怎么样,一定要坚持你的初心,我相信你脑子里的那些想法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谢谢林教授。”杨振宇和他握手道。
  送别考察团之后,杨松好奇问,“杨主任,你给林教授讲了什么?他好像对我们村的合作意愿很高?”
  张明康道:“小杨,你觉得这事儿能成不?”
  杨振宇摇头道:“难说,如果林平教授能够做决定,我觉得成事儿的可能性很大,不过还得看西农校方和县政府的意见。”
  张明康点了点头,似乎明白杨振宇的意思了,也不再多问。
  ……
  西农专家考察团回去之后,对各村提取的土壤样本就行了精密的检测。
  实验农场的建造对当地的土壤要求是比较高的,这是基本条件。
  实验室中,负责在杨家湾村提取土壤样本的两位研究生一致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两人再次对杨家湾村的土壤检测了一遍,最后拿着检测结果匆忙跑进林平教授的办公室。
  “教授,你看看这个数据。”研究生把记录表送了上去。
  林平接过看了一眼,微微皱眉,研究生重复刚刚记录的数据,道:“教授,从检测数据和我们在现场勘探的结果分析,杨家湾村的旱地达到了高度肥沃的标准。
  我们勘探的后山沙地具有上虚下实的土体构造,耕作层疏松、深厚,质地较轻。心土层较紧实,质地较黏,有利于通气、透水、增温、促进养分分解,有利于保水保肥。
  实验室检测数据显示,该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达到16克千克,全氮含量达1.3克千克,速效磷含量达到10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180毫克千克,阳离子交换量24摩尔千克。
  另外,该土壤的物理性非常好,有较多的水稳性团聚体,大小孔隙比例1:2.8,土壤总孔度52.1%,通气孔度一般在13%,具有良好的水、气、热状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