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实验农场的投资少则百万,多则千万也是有可能了。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开销,就是土地问题,如果选址地区的村民借机高高喊价,无疑是增加了实验农场建造的成本。
这样一来,或许西农校方就会考虑偏向土地价格比较低的地区。
和修路拆迁是一个道理。
如果说西农实验农场选址在杨家湾村,杨振宇手上的系统培育方案就有很大的可能获得成功,不仅如此还会带来很多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肯定首先考虑杨家湾村。
最重要的一点,杨家湾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现在村委会和奔腾农贸有限责任公司中,能够算的上是人才的,或许只有王春燕和刘娟这两个正规本科院校毕业的。
杨振宇这个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水平,也算是高学历。
所以和高校合作,更有利于以后引进人才。
虽然在科研方面,杨振宇一窍不通,但是在生意圈子和政府圈子里混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后,眼界和格局还是很长远的。
他此刻非常期望西农的专家团队来到杨家湾村实地考察。
马乡长在县里有一些关系,他很少动用这些关系,想的是到必要的时刻再去动用。
现在为了杨振宇的事情,他提前动用了。
他想的是,既然杨振宇非常看重西农的这次考察,说明在杨振宇的心里已经有了规划。
如果说这些规划得以实现了,杨家湾村发展起来了,甚至成为市里的典型村代表,他的政绩也就不言而喻了,到时候也不用再去动用这些关系。
原本没有把杨家湾村纳入考察名单的西农专家团,在县政府的引荐下,同意来杨家湾村看看。
杨振宇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异常兴奋。
马上开了一个短会,安排工作,“杨松通知村里的卫生员把村里的卫生彻彻底底的做一遍,肉眼不能看见垃圾。
杨姐这边做好接待工作,该贴的欢迎标语要贴,吃饭这些都安排好。
张支书的工作任务繁重,陪同县里领导和专家团的任务交给你了,另外这两天得提醒村民们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听风就是雨,以为又来了一颗摇钱树,乱造谣乱喊价。
无论如何,杨家湾村一定要给考察团留下好的印象。”
村委班子集体点了头。
周一上午,县政府的两辆公务用车开进了杨家湾村。
杨振宇和张明康带着村委班子在门口迎接。
这次由县农业局领导和政府办领导带队,专家团由西农的林平教授和试验中心主任刘光标带队,其他成员分别是学校的博士生和研究生。
张明康面带微笑走上去和考察团握手,“欢迎,欢迎。”
“你好!”
“你好!”
张明康邀请道:“林教授,刘主任,我们里面坐吧!”
林平道:“张支书,坐就不坐了,麻烦你带我们参观参观杨家湾村。”
张明康点头道:“好的,林教授,刘主任,这边请。”
刘光标回头对其他成员嘱咐道:“你们去提取土壤标本。”
两位研究生点了头。
杨振宇听见了他们的谈话,等到张明康带着考察团去参观之后,杨振宇上去对两位研究生说:“我是杨家湾村的村主任杨振宇,我带你们去吧。”
“感谢杨主任。”
杨振宇开着面包车带着两个研究生去了后山沙地。
这片地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沙地,但是已经是被灵蚯改良过后的土壤,以灵蚯的繁殖速度和土壤改善能力,这片土地应该已经非常肥沃了。
两研究生在提取土壤标本的时候,杨振宇站在他们旁边道,“去年我在这片土里种了二十亩西瓜,收成非常好,而且西瓜的含糖量超过了10%。”
两研究生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有了兴趣,偏头看着杨振宇,“能有这么高的含糖量?”
杨振宇肯定道:“我买了仪器测算的,正是因为含糖量高,味道甜,十几万斤西瓜全部卖出去了。”
带着眼镜的研究生道:“西瓜的甜度跟气候和土壤肥力离不开关系,这块沙地的肥力应该很强。”
杨振宇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和两个研究生聊,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撬了撬土,刨出几个洋芋来,“你们看,现在还不是洋芋成熟的时间,地里的洋芋已经这么大了,估计也可能是和这块土的肥力有关。”
研究生点了点头,“杨主任,我们把土壤标本拿回去检测之后,就知道这块土的肥力了。”
杨振宇笑着道:“辛苦你们了。”
两研究生微笑道:“这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
张明康那边带着考察团参观了村里的酒厂、李子种植以及正在动工建造的洋芋粉厂,这些产业都是拿给县里领导看的。
林平教授看重的是农户家里养殖的两头乌。
林平好奇道:“张支书,你们村都养这种猪吗?”
张明康实事求是地说:“暂时是试养阶段,如果试样成功之后,才会大规模引进。
刚刚我们路过的那块空地就是规划出来的养殖场。”
林平点了点头,“两头乌属于江浙一带的品种,虽然川渝大部分地区和江浙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但是由于地势等原因,气温和降水量是有很大区别的。
气候条件对两头乌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没有人大量养殖两头乌的重要原因。
你们村的想法很大胆啊,不过考虑事情很全面,没有冒然行事,先引进一批进行试养,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张明康听不太懂林平的话,他只知道林平说的是赞扬的话,笑着道,“实际上这些都是杨主任在负责。”
“杨主任?”,林平道,“是刚刚和你一起来的那个年轻人吗?”
农业局的领导插话道:“就是他,林教授,这个杨振宇在县里面的名气很高。”
林平笑着道:“我现在很想和这位小兄弟好好聊聊。”
张明康微笑道:“林教授,我打电话让他过来。”
立马给杨振宇去了电话,杨振宇得知林平教授想见他,满心欢喜,这是一个说服西农专家团绝佳的机会。
第243章 语出惊人
林平教授在国内生殖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声望,被誉为刘以训院士的接班人。
西农的实验农场计划就是他提出来的,并且亲自参与了多个实验农场的建设。
从实验农场走出来的专利技术超过300个,被广泛运用于国内的农业发展。
清江县这个新的实验农场建在哪里?林平教授有很大的发言权。
杨振宇开着车赶过来,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你好,林教授。”
“你好!杨主任。”林教授握手道。
林平回头对刘光标说:“刘主任,你和各位领导接着参观,我去和杨主任好好聊聊。”
刘光标点头道:“好的,林教授。”
刘光标知道林平教授不太喜欢这样的场合,也不强求他过多参与,两人分工明确,林平负责技术上的指导,他负责和地方官员沟通。
今天一行的县领导也非常尊敬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室外气温低,害怕老前辈承受不了,嘱咐杨振宇道,“杨主任,你带林教授去办公室取取暖。”
杨振宇笑着点头。
陪同领导的事情继续由张明康负责。
等他们走了之后,林平甩手笑道:“每次出来考察,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一群人跟着,不自在。”
杨振宇微笑道:“林教授,要不去我家里坐坐吧?
那里安静,烤烤柴火。”
“好,麻烦杨主任带路了。”
杨振宇带着林平往家里走,路过猪圈门口的时候,林平停下脚步往猪圈里看了一眼,随即转身走进去。
杨振宇跟了上去。
林平一眼看出了杨振宇的用意,“杨主任,你准备培育杂交品种吗?”
杨振宇点头:“有这个想法,但是培育过程太复杂了,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不敢冒然着手培育。”
林平回头道:“野猪和土猪的杂交培育可操作性很高,安全性也很高,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养殖户自己就在培育,你去新华书店买一本相关的书籍,照着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杨振宇当然知道野猪和土猪培育简单,但是他要培育的是特种猪,他也没准备瞒着林平,实事求是地讲,“林教授,你今天去村里考察的时候应该见到农户们家里养殖的两头乌了吧?”
林平笑道:“我正想和你聊聊这个两头乌,杨主任,你引进两头乌的做法很冒险啊。”
杨振宇道:“我知道,所以才尝试引进,先看看养殖效果。但是我的真实用途并非以饲养两头乌为目的,我想培育一种带有野猪血统的两头乌。
我预想中的这个品种既有野猪的抗病能力,也有土猪的体型,还能有两头乌的肉质,如果这个品种能够培育成功,村里即将建造起来的养殖场会成为杨家湾村的重要经济支柱。”
林平听完惊讶地看着杨振宇,原本觉得杨振宇引进两头乌已经很大胆了,没想到他脑子里还有这样的想法。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掌控全球 (秋刀鱼的滋味) 17KVIP2020-06-24完结叶城在大学入学前一晚上睡去,第二天再次睁开眼睛时,就会直接回到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并且就...
-
成名从电台开始 (铁怀) 起点VIP2021-10-06完结141.83万字 2.47万总推荐靠着碰瓷混进地方电台,结果没想到,他竟然出名了…&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