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锋打开视频,不用胶水全用榫卯结构搭建的华夏馆……
给孙子制作的小猪佩奇玩具,不用电池就能让它动起来……
四十分徒手搭建一座桥……
老外都看傻了!
“三个月前,李子柒粉丝正式破千万。”无聊君感叹道:“对于国内的抖音快手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国外……”
“被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播的CNN订阅数目前才1020万,比李子柒的粉丝要少整整100万!”
沈锋又打开李子柒的主页,随随便便每条破五百万,千万也不稀罕。
平心而论虽然很多人质疑她在作秀……背后有专业团队……人设都是洗白的……
但能把传统文化强势输出给老外这一点,
不得不服!
“美国甚至还有一名李子柒的粉丝,按其视频风格,拍摄一段自制菜刀视频,并在刀背刻上她的名字,上演一出真实版的“给偶像寄菜刀”情节。”
无聊君笑道:“当然人红是非多全世界通用,前几日被网友疯狂吐槽的越南博主Bp Trên nh i,就几乎照搬李子柒的视频风格。”
“视频中顶着同款造型,用过于相似的拍摄角度表现乡间生活。李子柒养狗她也养……李子柒重要人物是奶奶,她的视频中也有一个奶奶角色......”
“被很多人骂是……”
“东施效颦!”
沈锋哈哈大笑,这可不是国内,你丫的公然抄袭?
“在反对的声音看来,他们觉得李子柒的视频是有团队包装制作的,过于美化,并不是真正的乡村生活。”
“还有人认为外国人之所以喜欢这种视频,是迎合对农村经济落后的刻板印象。”
“甚至文青认为网红视频与文艺作品有别,不应传达这种价值引导……”
无聊君满脸不屑道:“都是屁话!”
沈锋点点头,好容易有人愿意以短视频形式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吸引更多老外对华夏产生兴趣与好感,你丫的蹦出来装逼?
不仅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制作,还有印染、笔墨纸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没有外文字幕,却能让外国友人在屏幕前静静欣赏。
既有输出又有接收,何尝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后来也出来为李子柒打call,至少小姑娘作为一个被外国人喜爱的样本,能本事讲好华夏文化,让更多的人爱上她的生活,爱上华夏。
你行你上啊!
“全球下载量排名第一、拥有着三亿用户的语言学习的Duolingo上,有超500万用户学习中文。这些学习者中超过三分之一在美国,其次是英国、加拿大、印度和澳大利亚。”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学中文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一项自我投资。”
“前几天韩国人气偶像林允儿就分享自己通过汉语四级的好消息,基本交流没问题,经常用中文与粉丝互动,号称偷偷跑到三里屯电影院看过《少年的你》。”
沈锋笑出声,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好像贝克汉姆曾展示自己的中文纹身……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NBA球星艾弗森将“忠”字纹在右侧脖子上,简约而帅气,体现着忠诚在他人生信条中的重要地位。
也有很多被纹身师坑翻车的明星,比如肯扬马丁在左臂上纹上四个大字:
患得患失?
据说当时纹身师跟说的是: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意思。
结果姚明笑喷了!
第376章 留给巨头的时间也不多了
打发走无聊君,让他安心好好干,什么时候油管粉丝破千万,奖励三环一套房。
“滴滴和美团又开始撕逼了?”沈锋看完调研报告笑道:“这次终于轮到电动车?”
“哈啰电单车平均日单量约为 400 万,而滴滴和美团的电单车日单量分别达到 300 万和 100 万左右。”
李南君道:“滴滴美团不用说,反而是哈啰16 年成立,在共享单车之战从低线城市包抄并壮大,成为最后幸存者,背后是蚂蚁金服。”
“这场战役它才是是守城者。”
沈锋品口茶,曾经骑过市面上的共享电单车,大多为助力设计。外观和普通共享单车相似,在座垫下方装有电池。骑行时电机会提供助力,减少骑行阻力。
记得当年一二线城市不允许这种车?
“共享电单车原本是小玩家战场,经过三年多市场更迭,只留下少数幸存者。但随着政策松动,环保绿色出行,这个市场今年真正热了起来。”
“毕竟商业逻辑清晰可见,使用高频且客单价高。相比共享单车,投放共享电单车带来的收入增长高过成本增长。”
“我查过行业内部数据,若将生产和运维成本以三年折旧平摊计算,共享电单车成本每年约为共享单车的四倍。”
“当然使用定价约是单车的两倍:起步价为 1.5 元/30 分钟,电单车为 2 元/20 分钟。如果是月卡差价更大,单车月卡 25 元无限骑行,助力电单车月卡 84.9 元,每天 4 次前 30 分钟免费。”
沈锋看着具体数据,无论制造成本还是运营成本,电单车都是普通的两倍,的确是一笔更烧钱的生意。
“由于速度更快、骑行省力,再加上投放规模较少,目前共享电单车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共享单车。”
李南君分析道:“宁波交通部门的一项数据显示,去年年底该市共享电单车的使用率是单车的 25 倍多。普通平均每 7.5 日被使用一次,而共享电单车平均每日被使用 3.4 次。”
沈锋眼前一亮,难怪连巨头都蠢蠢欲动。
按照这个数据预测,共享单车死活都是亏,但电单车真有可能盈利!
“哈啰内部人士爆料其电单车业务已经盈利,不过这个盈利计算并没有一次性扣除生产投放新车的成本,而是将采购成本按时间均摊。”
“16 年共享单车兴起之时,领头的摩拜和 ofo 都称之为稳赚不赔的好生意。但随着资本大笔进入,大量投车、大量补贴,两家公司均背负数十亿元债务。”
“至于现在……”
沈锋没有说话,共享电单车面临的情况类似。在没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它被证明是个可持续的生意。
但现在更多的玩家、更多的资源已经涌入……
又是一场烧钱大战!
当然三家打法各有差异,哈啰更关注利润率,强调精细化运营。滴滴美团关注点更多在规模上,只要保持在盈亏平衡线上就可以。
越是这种行业,越考验精细化管理。看看摩拜为什么能活下来,而OFO死了?
“根据线报这几个月滴滴的两轮车是扩招最多的部门,程维的要求是占据 40%的市场份额,三年做到 50%市场规模。”
“美团老王也弯道要超车,喊出无论多少个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李南君笑道:“虽然共享单车的教训让从业者明白烧钱换规模的方式不可持续,但这招对于巨头快速开拓市场时依然奏效。”
废话,千亿美金市值还在乎这个?
巨头之战没有妥协,只有生死!
打发走李南君,沈锋饶有兴趣研究行业报告,预测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运维侧哈啰毕竟是老玩家,去年开始按件数向运维师傅支付薪酬。而滴滴美团都是底薪加提成。
计件制成本高,好处是能够充分调动师傅的积极性,提高车辆运营效率。但也会增加工作量、加快运维师傅的流失。
用户侧肯定还是烧钱各种补贴,美团更狠,直接喊出:百天争行业第一的口号!
车型居然大部分是有踏板和大坐垫的?
笃定未来不会遇见天雷降维打击?
也能理解老王的焦虑,对巨头来说,电单车还有生态完善和战略上的意义。
滴滴布局电单车是对两轮出行平台渗透到四轮的一种防御,现在网约车与短途两轮用户大量交叉,重合度高达九成。
网约车的需求之所以减少,是因为一部分被两轮车分流了。
这是一场不能言败之战。
哈啰从两轮拓展到四轮是非常自然的逻辑,现在它的整体用户数和滴滴几乎在同一量级上,也在通过聚合平台提供打车服务。
如果两轮失守,对滴滴网约车业务影响巨大!
美团要的是流量,从而打造它的超级应用。单车小程序停止运营,只能用美团应用扫码骑行。
上个月更是直接强化平台建设,将原 LBS 平台下属两轮事业部调整至美团平台,妥妥的战略大调整。
最后竞争关键还是在于各地政府允许的投入量。
从三年前的不鼓励,到去年的放开口子,电单车正式合法化。一二线态度很暧昧,但三线以下可是嗷嗷待哺。
特别是小城市只能容纳一到两家共享电单车品牌。如果超额,一是政府不允许,二是难以盈利。
说白了就是一场看谁更快的闪电战!
不用说还是老套路:所谓联营就是在平台不能准入的城市,找有政府资源或资金的企业合作,平台和合作方 2:8 分成。
相似小说推荐
-
从向往的开始制霸娱乐 (剪发大叔) 起点VIP2020-09-24完结向往的制霸娱乐,单女主,不后宫。在横店打拼数十年的龙套演员,苏落意外来到平行世界,从蘑...
-
大国制造 (黑头大王) 17K VIP 2020-09-26完结1629440字 3614544人次阅读工业天才钟白意外来到1981年……这一年,法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