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真是万亿大佬 (雅玩居士)


  骂一次还不过瘾,找机会继续骂说:美的天天从格力偷人,还一度住在格力电器附近的酒店里。
  上个月差点被绑架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年事已高,基本不回应。但董事长方洪波忍不了,反击称:“只要是珠海那家企业的人,我们绝不会用……”
  “现在家电产业竞争环境不太好,牛鬼蛇神太多了。”
  想到这里沈锋好奇道:“小偷我明白,没有信用是什么鬼?”
  “还不是因为奥克斯。”丁薇解释道:“第十八届企业领袖年会董明珠谈到19年举报奥克斯说,原本跟美的、海尔约好一起举报,等格力举报时他们当缩头乌龟了!”
  沈锋都醉了,原来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举报奥克斯,格力不是在单独行动,而是蓄谋已久?
  有合伙有同谋,是合纵连横,想把奥克斯往死里整?
  在自己看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都在一个省,一个位于珠海,一个位于佛山,两家公司最多不过100多公里,分别是国企和民营企业的代表。
  618当天格力直播销售额达到102.69亿元,超过董明珠此前创造的65.4亿元的直播带货记录。
  美的宣称系全网总销售额突破125亿元,斩获智能大家电销售冠军,同比增长53%。
  毕竟董小姐本身就是大IP,三次直播效果炸裂,美的618之前14天大促都不如格力618一天的销售额。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沈锋眼里格力是一艘航空母舰,美的是一支舰队。
  将一个单一品类做到极致,并保持高速增长,空调业务就是格力的航空母舰。
  相比格力空调的一骑绝尘,美的在更多业务领域取得成功,冰箱、洗衣机、各类小家电的营收都在业内位列第一梯队,甚至它还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巨头库卡。
  这也是格力最大危机所在,
  产品太单一!
  虽说一招鲜吃遍天,但毕竟任何行业都有天花板,空调又不是快消品,随随便便用个七八年用换新的吗?
  当空调市场处于上升期,空调营收占比高是件好事;当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对空调依赖度过高,必然成为发展劣势。
  空调行业处于下行状态已无可避免,曾经坚持从不打价格战的格力也撑不住开始打脸,去年双十一打响价格战。
  无论是百亿大让利,还是亲自下场与各个平台的直播合作,大降价都已成为格力最为常见的营销手段,甚至引起线下经销商的强烈反弹。
  但格力真正的问题还是因为多元化始终没有做起来。从13年成立大松生活电器,主推小家电产品,到14年明确提出将格力电器从一个专业生产空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性企业。
  发展热水器、净水器……再到后来入局手机、新能源汽车、芯片行业……
  有病乱投医的感觉?
  在专业投资眼里,格力涉足领域都是重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行业,而且多元化布局缺乏逻辑,说白了只会跟风追热点!
  相比之下美的营收结构更加健康,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三大业务收入日益增长,第二三产业赛道羽翼丰满,未来想象空间更大。
  沈锋很期待未来董小姐如何力挽狂澜?
  只有一艘航母的格力,未来又用什么去跟美的这支舰队竞争?


第358章 梅开二度?
  “这里是创作室……”
  “这是健身房,平时让他们运动运动……”
  “这是小天台,有花有草有绿色……”
  沈锋看着刚重新装修一新的编剧工作室,原本想直接买下一层,但胡方这小子居然不同意?
  说什么有钱必须用在刀刃上!
  无所谓,既然是内部创业,胡方作为实际创始人的意见必须尊重。毕竟人家也是专业人士,以后跑腿全靠他。
  跟十几个编剧打完招呼,来到办公室,胡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茶叶,彩虹屁道:“老板,您看如何?”
  “嗯,还不错。”沈锋点点头,认可道:“环境挺温馨,比较适合开发脑洞。”
  “英明!”胡方一挑大拇指道:“还是您慧眼识珠。”
  沈锋一瞪眼,笑骂道:“说点实在的!”
  胡方赶紧拿出下一阶段的计划书,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沈锋大致听完挺满意,思路很清晰。
  已经用金手指锁定六七个潜力股,版权全部搞定,剩下就看编剧能力,如何把剧情写好看。
  “这两天张颂文的房子又把老戏骨这个话题带上热搜,这一次大家讨论是他们的待遇。”
  谈完工作,胡方开始吐槽道:“他就是隐秘角落里面演朱爸爸的演员,一个演技精湛,入行超过20年的资深老戏骨,居然现在只能在郊区租房,一住就是十一年。”
  “管自己叫99.5%的演员,充分母的那种,和所谓0.5%的那一挂艺人完全不同。每天工作18小时,更谈不上衣食无忧。”
  沈锋没有惊讶,这种事很正常,演员本身就是贫富差距天壤之别的代表。
  一线年入几亿,
  十八线连吃饭都困难。
  “哎,所谓一部爆款让老戏骨翻红也是走狗屎运,有几个苏大强?”
  胡方感叹道:“张颂文的经历彻底戳破这个美丽的泡沫,虽然这两年影视圈虚热消退,实力派演员越来越多地重现,说明《白夜追凶》《人民的名义》《破冰行动》似乎都在昭示着戏骨们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但要说老戏骨们是真的焕发第二春了?”
  “都是扯淡!”
  沈锋品口茶,这小子虽然整天混娱乐圈,但内心还是对所谓流量不屑一顾,毕竟是点评电影出身,基本审美还是在线的。
  过去五年大IP大行其道,绝大部分老戏骨几乎都处于停工状态,一是没有收入,二是因为接不到戏只能被迫与经纪公司解约。
  目前市场上老戏骨大部分也是个体户,这就导致在他们在选择作品和议价权上几乎没有发挥空间。
  公司不签是因为很好找,一抓一大把的老戏骨,只要不是太出名,真要签约还要运营,多出一项成本谁愿意?
  看似活儿多了,但大都还是给流量做配,并非主咖。一部作品辛辛苦苦熬半年多,税前片酬撑死也就是几十万。
  “上个月上面发话:电视剧网剧制作成本将控制在一集400万以内,摄制人员酬劳同步降低30%,编剧、导演、男女主演片酬最高不超过制作成本的10%。”
  胡方笑道:“这也就意味着以后男女主角单集片酬不能超过40万,虽然相比巅峰时期已经大大回落,但头部演员们的单集片酬依然能抵得上老戏骨们一整部剧的收入。”
  “我专门统计过去年播出剧集351部,由老戏骨担纲主角的只有《老酒馆》《外交风云》《老中医》《因法之名》寥寥几部。”
  “排名前十剧集里只有三部主演里有老戏骨,比如《庆余年》《安家》和《新世界》……”
  “只有《庆余年》在前四番给了老戏骨空间,对象还是陈道明和吴刚……”
  “都说陈建斌、董勇、郝平的《三叉戟》口碑炸裂,但其实有效市占率仅为2.74%,小年轻根本没人看!”
  沈锋摇摇头,口碑这东西跟收视率永远不是一路人。
  在金主爸爸眼里,只有最具备招商能力的才能演一号。他们从来不会考虑上面戏骨不戏骨的,眼里全是观众的接受度、普及程度以及煽动消费的能力。
  因为真正肯花钱的还是那些被人诟病的粉圈!
  这种顺应市场和资方的想法网剧会更加明显,电影观众用脚投票也是市场导向。在沈锋看来导致老戏骨们无法登上真正主角舞台的,反而是现在的媚年轻人导向,因为后者是最具消费力的,谄媚了他们,也就谄媚了市场和资本。
  “哎,现实题材不好拍,您看看以老戏骨们为主角的剧,通常含有一定的宣传功能,因此审查一定程度上限定主创们的动作幅度。”
  “在这种背景之下,能够把现实题材做出品质的制片方,我敢说恐怕不会超过10家!”
  沈锋听丁薇说过,今年年初的某部现实大剧,虽然前期口号打得很响,也有官方做背书,但最后无声无息地扑了。
  就是因为那是一个转手多次的关系剧,挂名编剧虽然声名赫赫,但到那位编剧手里的时候,该剧已经多易其主,剧情已经稀碎。
  这一届年轻观众早已经被《绝命毒师》那样的剧养刁胃口,品质不够宣传来凑?
  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去年看过两集的《老酒馆》,宝国老师是好演员,但平心而论他的艺术黄金时代真的过去了。
  年龄在那,表演那个味道就不太对。跟演技无关,就是观感不好。
  剧本服膺于时代,生命力有限,每一代演员的表达方式也有其赏味期限。现在观众能接受的实力派最多上溯至中生代,再远……
  真不合胃口喽!
  “用to C的模式破局!”
  沈锋分析道:“剧集市场一直是to B的买卖,影视公司卖给平台,平台为了稳妥往往选择基础胜率更高的题材,玄幻、古装、甜宠,压根没老戏骨什么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