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福州县城的大街小巷,招商银行租了几十辆小卡车每天兜兜转转,车身贴着闪电贷广告和二维码,大喇叭一喊,半个街区都能听见。”
“这还算高科技手段,您再看广袤的农村,刷墙才是王道。”
“什么京东阿里拼多多,恨不得承包所有粉刷工程,按墙体面积收费,每平米收费十到十五,只要你家房子在路边,每月轻轻松松大几百块。”
“村里、乡道、省道、国道……就没有刷不到的地方。”
丁薇见老板皱眉,赶紧道:“当然现在这种玩法越来越少,各地政府出于建设美丽乡村的考虑,开始逐步杜绝狗屁膏药广告,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刷墙您不让,超市总管不了吧?”
“在村里所有小超市免费给人家装一个液晶屏,每天滚动播广告,特别是汽车和金融,获客成本是线上的三分之一不到。”
“什么4A全部滚蛋,文案要多土有多土,必须接地气,绝对不玩文艺!”
沈锋瞬间脑补一幕场景,农村一亩三分地上,小卖部夫妻店绝对是妥妥的八卦集散地。
闲着没事晒着太阳,七大姑八大姨嗑着瓜子,东家长西家短,简直了!
“当然现在最火的还是短视频,快手曾统计过用户画像,大部分来自三线以下城市,最高学历低于高中。”
“刚好和现金贷用户、消费分期有极高重合度,前几年互金平台各种砸钱,后来被媒体曝光才收敛很多。”
“这两年吸收经验教训,总结出一条成熟的金融广告产业链。比如抖音,先从头条建立即合平台,上面筛选合适的代理商。”
“然后在平台上提需求,代理商直接接单,有点像滴滴打车的模式,既精准又隐蔽。”
“如果推严肃新闻,获客成本20元到100元都有可能。但换成什么这头牛撞死了谁……牛跟狗怎么打架这种内容,成本十块钱都不用。”
沈锋摇摇头,没办法,华夏闲人还是多。
趣头条、拼多多、抖音快手……
哪个不是靠这群人白手起家的?
“现在跟4A出来的人聊天,各种抱怨生不逢时,说什么以前拍广告必须追求创意、必须脑洞大开、必须高级有格调……”
“现在呢?”
“越生活化、越真实、越接地气,效果反而就越好?”
沈锋陷入沉思,不得不说现在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人们的品牌意识正在苏醒,消费升级的意愿也越来越强。
这意味着流量相对优质,但无论是谁想要进入一个陌生且广阔的市场时,必须心怀敬畏。
早期看不起农民的玩家全都死透了,甚至绝大多数让巨头深恶痛绝的羊毛党,十有八九都是田间地头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老头老太太们!
打发走丁薇,让李南君收集相关行业资料,很快厚厚调研报告出现在自己手里。
海尔空调买的对,老婆才让抱着睡!
东风吹战鼓擂,我开三菱怕过谁?
隔壁的孝子都给爸妈买荣耀七了!
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
360家庭卫士,防火防盗防家暴!
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
养猪种树铺马路,发财致富靠百度!
收入稳定离家近,没车也能跑滴滴!
看完所有文案,沈锋笑喷了!
“比起城市写字楼动辄十几万元每月的广告,农村平均三百元一面墙,随随便便三个月。”
李南君笑道:“现在国内最大的刷墙项目叫村村乐,创始人胡伟曾经说过:我们最大特点叫村里有人,村里有人好办事。”
沈锋拿出项目调研,好家伙,创业十年,从海南刷到东北、连青藏高原都没有放过?
覆盖全国百分之五十的农村!
“比起专注刷墙十年的村村乐,另一个项目农广传媒更高大上点,垂直于安装室内电子广告屏。”
“一块22寸的屏共有12个广告位,主要装在农村小超市里面,十几个小时滚动播出。”
“创业三年多,业务分布在河北广西,广告收益跟商超老板分成,目前已经融到B轮。”
“最头部玩家地平线传媒,去年新三板挂牌!”
第211章 论人尽其用
沈锋浏览完报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以墙体广告为例,华夏六十多万个行政村,按每个村刷十面墙来计算,就是六百万面墙。
如果每个广告保留一个月,每面墙每天10个人经过,这个广告最少也有三千次曝光率。
三千乘以六百万!
而成本每月才三四百?
“从去年开始农媒体概念,顾名思义做农村市场的媒体平台,包括小卖部的店招广告、店内海报、村口喇叭、县乡村公交车广告、发传单、广场舞冠名、农村电影映前广告、地推产品展览、试乘试驾品鉴试用、道旗广告……”
“农广传媒之所以跑的快,就是借鉴58的站长模式。号称全国三十万站长,都是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通过他们作为网点,连接着村子与县城。”
李南君认真道:“不得不说的确是一块潜力无穷的蓝海!”
那还等什么?
沈锋二话不说,马上联系农广传媒和村村乐的创始人,自己亲自跟农广传媒聊,毕竟已经是B轮玩家,基本的尊重必须有。
让丁薇去跟刷墙的谈,算是练练手。
“现在我们的团队主要是地推,差不多八十多人。”下午就见到胡伟,农广传媒创始人,公司就在京城。
“一块屏幕的硬件+安装成本一千五左右,屏幕分布大约一个县城每三千人一台。后端服务客户的产品主要是品牌宝和导流宝,前者服务全国性的大客户,后者则服务当地的中小店家。”
胡伟面对沈锋还是很紧张,虽然已经融到B轮,但面前坐着的可是传说中的大神!
“以一个京城附近某个县城为例,五年前当地电视台广告业务外包一年二百五十万,代理商的营收至少要做四百万,而去年喊到五十万都没人投。”
“最原始的发DM单都不行,一本册子印刷成本三毛钱,人工 120元/天,发几百份很难监控效果,分佣更难激励店主的积极性。”
“所以过去由这些媒介承担的广告投放需求也急需新的渠道,这就算我们项目解决的最大痛点!”
沈锋点点头,方向不错,的确能够实时监测广告在什么时段、投放到哪些区域、主要的人群画像是怎样的。
相比传统刷墙、喇叭车、电线杆广告,投放更精准、效果更可控。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是我们的忠实客户,比如淘宝、京东、苏宁、北汽……”
“两年发展前端屏幕、后台投放系统已基本跑通,接下来的重点是通过自营+加盟的模式,快速扩张屏幕的分布数量和区域……”
“融资主要是扩大地推团队,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规模化地获取代理商资源……”
面对胡伟的自信,在沈锋看来媒介买卖本质是一个连接媒介主和广告主的双边市场。
对于媒介加盟商而言,平台的吸引力在于能分到大客户的媒介预算,因此平台获取大客户的能力是能否快速扩张代理商资源的关键因素。
对于大客户而言,屏幕分布足够广泛、数量足够多、覆盖人群足够广,同时还能精准投放,才是对平台的要求。
“五千万投资!”沈锋拍板道:“至于你们最需要的地推团队……”
“万利铁军的应该可以帮你!”
这边搞定农广传媒,丁薇那边两千万也入股村村乐,剩下就是整合资源,把MCN流量和地推结合起来。
对于这个切入点沈锋挺满意,巨头有千亿市值分众传媒,背后是阿里百亿投资。
新潮传媒也百度亲儿子,也虎视眈眈。
还有其他野心勃勃的挑战者,
城市广告竞争太激烈。
不是说不能搞,
而是太费力。
包光头说的对,MCN的光环只能支撑到借壳上市,就算背后有华兴红杉甚至腾讯,未来也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布局农村是个好故事,现在又是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别的不多说,支撑万利传媒百亿市值绝对妥妥的!
老宋离开,正好把丁薇培养起来,万利传媒赚钱不赚钱无所谓,万亿大佬岂能没有自己的媒体话语权?
几天后,可儿满载而归,看着面前七八种清酒,沈锋哭笑不得道:“打劫了?”
可儿拿出三份合同,展示道:“三家酒厂华夏独家代理权。”
“剩下时间又跑了几个地方,什么京都、北海道、尤其是静冈,号称有全岛国最顶级的酒厂。”
说完打开一瓶,慢慢倒进玻璃酒杯里,递给沈锋道:“如今岛国清酒超过1300种,用蔡先生的话说:经济起飞的八九十年代,之所以出现所谓的大吟酿,就是因为岛国人看到法国红酒眼红,非造出自己国家的贵酒不可。”
“尤其是这瓶十四代大吟酿,相当于茅台国酒,被蔡老奉为清酒第一的好东西,不折不扣的顶级货!”
沈锋接过酒杯,轻轻晃动,仔细打量清澈如水的颜色,用鼻子一闻,真挺香。
相似小说推荐
-
从向往的开始制霸娱乐 (剪发大叔) 起点VIP2020-09-24完结向往的制霸娱乐,单女主,不后宫。在横店打拼数十年的龙套演员,苏落意外来到平行世界,从蘑...
-
大国制造 (黑头大王) 17K VIP 2020-09-26完结1629440字 3614544人次阅读工业天才钟白意外来到1981年……这一年,法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