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民天王 (今来)


  而青贮窖封口不久,大窖面积大,每个大窖堆放的青贮,至少都是两三千吨。
  这么多秸秆,发酵时间很长,不能马上开窖,不然一通风就全烂了。
  不得已,杨元一边加急订购青贮袋,一边扩大规模,重新开始做袋装青贮饲料。
  原来的十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杨元直接在村里用广播用的大喇叭喊了句,原本早就看着杨元亲戚挣钱眼红的村民,一股脑就来了。
  现在做青贮的至少有七八十个人,村里凡是闲着的劳力,大部分都来了。
  打谷场忙不开,杨元在大溪坪碾了块地,在这里又开了个摊子。
  总之是一片热火朝天。
  平日里秋收后,村里大核桃树下纳凉唠嗑的人,坐一大堆。
  现在就几个老头老太太,坐在树下哄孩子。儿媳妇早就忙着挣钱去了。
  虽然四台收割机去了福田镇那边,但原来的那八辆三轮车,杨元也没解散,让他们各村跑着收秸秆。
  原来的秸秆不够用!
  长长的整秸秆拉回来,一捆捆的塞进铡草机里,切成短块,然后再混合青贮发酵剂后,装袋压口密封,第二天卖出去了。
  武灵县及周边的那些养牛场养羊场,原来买青贮,不是跑豫省,就是去蒙省,被长途运输费用就心疼惨了。
  现在本省就有做青贮的,哪有不积极的。
  到后来不仅云州市,其他市的养殖场也来买青贮饲料。
  原本还有几个想杀杀价的,可看到别人一车一车的往走拉,
  顿时心慌了,那还顾得上讲价,简直和土匪似的,抢了就走。
  至于价格,二百就二百!
  怎么着也比去外省便宜,光是运费就省出来了。
  邢八里见到这个场景时,那个纠结!
  原本看杨元是新做这个的,肯定不太懂行情,打算150一吨连锅端,然后再转手挣个差价。
  大赚一笔!
  没想到杨元一直没有联系他,等他得到消息,杨元已经快买脱销了。
  邢八里给杨元乐呵呵递烟的时候,啥价钱都没提,直接让装车,一连拉了两三趟,生怕再来青贮卖完了。
  现在已经深秋了,地里的秸秆大部分都枯了,就说明青贮做不了几天了,
  能做出来的青贮就这么多,迟了哪还有。
  他哪知道杨元挖了十个大窖,里面堆的满满的都是青贮。
  这些才是皮毛!
  不过这些,杨元不打算现在卖。
  等过了年,明年初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出手,绝对比现在还好卖。
  自己开车比坐班车快多了,不用走走停停的,等人上下车。
  一个多小时,就回了杨庄村。
  路过村中心的时候,李良材见村里冷冷清清的,没几个人。
  按说现在都收完秋了,人们都闲下来了啊!
  他可不知道大家都在打谷场和大溪坪做青贮。杨元也没提。
  杨元准备直接送李良材回家,路过村委会的时候,李良材摆摆手,让杨元放他下来,说是有点事。
  杨元把他搀扶下车,坐上轮椅,李良材开了村委会办公室的门,进了办公室。
  掏出钥匙又开了办公桌后面的文件柜,李良材从里面抽出一份文件,放在桌子上,推给杨元。
  “你不是说要承包二龙山那里的荒山林地么,县里林业局已经批了,这是承包合同!
  本来早就下来了,当时出了这事儿,也没来得及和你说。你瞧瞧合同,看看有没有问题?”
  杨元听闻这话,顿时一喜,他找李良材承包林地,早就一个多月了。
  原本李良材说一个星期就能下来,没想到先是遇到国庆放假,后来李良材受伤住院,一直拖到现在!
  杨元接过承包合同,一字一句的细细看下来,看了十多分钟。
  “合同没有问题!”
  “那你签字吧,盖了公章后,那里就随你折腾了!”


第56章 结算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霜降过后,原本穿着短袖还嫌热的天气,骤然冷了下来。
  尤其是温差变得很大,早上和傍晚的时候,在户外穿着厚外套都觉得冷。
  早上起来出门,能看到菜地里的大白菜上,蒙上一层薄薄的白霜。
  今天杨庄村村委会很热闹,门口排了一长串人。
  村委会那间简陋的会议室,原本开会用的桌子重新摆放,对着门拼成一长排。
  桌子上放了一个账本,一台验钞机,还有一摞摞成捆未开封的红彤彤的钞票,整整齐齐的码在一侧。
  杨向东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妇女,低头从账本上找了找,开口道“杨二妞,你一共32个工,2560块!你看看工时对不对的上?”
  杨二妞翻开手里攥着的纸张,瞅了眼上面的数字,连忙点头“对哩!对哩!”
  杨元见状,伸手拆开一叠红票,数出25张,然后拉开抽屉,从里面的零钞里抽出几张,递给杨二妞道“你数数!”
  杨二妞接过钱站在一旁,沾了口唾沫数了两遍,没问题。
  刚要装进兜里,想了想,又将钱放在验钞机里,呼啦验了验,见没有弹出假币后,这收好钱。
  然后接过杨向东递过来的笔,歪歪扭扭的写上自己的名字,兴高采烈的出了门。
  “李栓柱,28个工……”
  今天是杨元给干活的村民发工资的日子。
  因为没有个合适的地方,杨元和李良材说了声,开了村委会的会议室,借用一天。
  收秋已经结束半个月了,前几天青贮饲料也终于全部做完了。
  杨元的收秋队伍,从秋分开始,不间断的整整干了一个多月。
  在这期间,原来的收割小队,从两台收割机,四辆三轮车,六个人,变成后来四台收割机,八辆三轮车,十二个人的大队伍。
  这个收割队伍,最后在整个武灵县都掀起了一股风。
  不过尽管收割机小队没日没夜的干了一个多月,但是对于整个武灵县的十多万亩地来说,依旧是九牛一毛。
  而且后面买的两台收割机,整整迟了半个月。
  最后加起来,四台收割机也只收了六千亩左右。
  如果只是靠收割机收玉米的话,杨元今年绝对拿不回本钱。
  但是半路杀出来的青贮饲料,却给了杨元一个大惊喜。
  在这一个半月内,加上十口大窖,杨元把全村的闲工都用上了,一共做了近四万吨的青贮。
  而到目前为止,已经卖出去一万吨了。
  两百万的毛收入!
  看的杨元眼差点花了。
  不过成本也很高,四台收割机成本50多万。两台大型铡草机加上三轮车6万,柴油16万,人工近30万,
  还有做四万吨青贮需要的秸秆发酵剂,花了近60万。
  到最后加上收割机的收入,纯利润还剩七十五万。
  昨晚杨元在家里算到大半夜,最后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把杨妈激动的一晚上都没睡!
  尽管见到青贮销售的火爆情况,杨妈还是没想到能挣这么多钱。
  要知道南谷沟还有十个大窖装的满满的啊!
  所以当今天杨元取了三十多万的现金,给村民发工资的时候。
  杨妈半点也没心疼,而是乐滋滋的站在村委会门口和几个妇人唠起家长里短。
  看着排队的百十号人,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杨元真的是体会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了。
  整整三个小时,才将这一百多号人的工资发下去。
  碰到有的人工时对不上的,还要花时间按日子一天一天的对账。
  倒不是杨元计较那一天两天的工时,现在杨元也算腰大膀粗了,还真懒得算那一两百。
  但是这种事,一是一,二就是二。
  要是杨元敢大手一挥说,不用对了,就按照你记的来。
  那今天甭想发完这些人的工资。
  不是杨元恶意揣测乡里乡亲。而是世人大多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要有一个开头的,那后面的都不用对了,肯定都对不上!
  好事可能就办成坏事了。
  看着最后一个人出去,杨元手按在桌子上,另一只手使劲揉搓着发胀的手指。
  张嘴叼住杨向东递过来的烟,在杨向东帮他点着后,用力的吸了两口。
  “哎呀!现金就是麻烦啊!现在手机转账这么流行,可硬是数了三个小时的毛爷爷!手指头都肿了!”
  杨向东也乐了,他清闲,就喊个名字,报个工时和工资,最多照着工单和有疑问的人对对工时。
  “呵呵,你给他们发手机上,他们都不知道这钱往哪花!”
  杨元也就是抱怨抱怨,在村里也就是小年轻会用手机上的金融软件。
  其他人还是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发到手里才踏实。
  “都发完了么?看看有没有漏的?别还有人有事儿没顾上来!”
  杨向东打开账本,找到最下面的合计条目,摇了摇头道“没有,全发了,大人顾不上,也让孩子来领了。
  账单上一共发了二十五万三千八百六十块。你看看现金对不对的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