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这次的事情,刘永胜几个有的受了。
尤其刘永胜,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了,一刀给李良材砍了个重伤,要不是杨元挡了一下,手上都沾着人命了。
正如李良材所说,至少在里面蹲几年了。
这也省的杨元想办法收拾他。
“元子,这是我让你大娘刚取出来的,你看看多还是少?”李良材小心的伸手,从枕头下取出一个黑塑料袋,裹的紧紧的。
杨元不知什么东西,接过一瞅,是一叠现金,上面的封条还没拆封。
“大伯,这是干什么?你快收起来。这次您的医药费我出了,您别担心,好好养伤就行。”
杨元连忙给他塞回被子里。
“哎呀,元子,你快拿着,哪能让你出钱?这来来回回的,你都花了多少钱了?我说了,我这伤与你没干系,花你的钱算什么。”
李良材摸着被子,就要往出掏,被杨元拦住:“大伯,你快别动了,别崩着伤口了。这钱我真不能拿,留着让大娘给你买点营养品吧。”
“实话和你说吧,我今年养猪挣了不少钱,这点钱真不算啥。你不看我都买了两台收割机么,两台二十多万,真的不差这点钱,你就安心养伤吧,别想这些。”
杨元见他还不消停,故意有点得意的说道,李良材这才不在争了。
“你小子……哎,村里所有人都不瞧好你,说你小子好好的大学生,不在外面上班,竟然跑回村里养猪。但是你小子现在二十多万的机器都买回来啦!了不得!了不得!”
其实杨元这半年多也没挣这么多钱,买收割机还是用的那五十万报酬。
不过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
还以为是杨元养猪挣得呢。
其实以杨元猪场现在的价值,这点钱真不算什么,只不过这些价值还没有兑现而已。
杨元陪着李良材聊了会儿天,李大娘洗完水果回来,李良材吃了不少,看起来精神不错。
“好了,元子,你回去忙去吧。都在这儿守了我好几天了,这正收秋呢,你也忙不开。我这儿也没啥事儿了,有你大娘照顾着就行。”
杨元已经找医生确认过,李良材没有什么危险了,好好养着就成。
李小春、杨向东和杨二龙三个人在李良材醒来后,第二天就回去了。
现在村里的地已经收割完了,现在收割机小队已经在后堡村收玉米呢。
杨元见他在这里守着确实也没啥用,有李大娘照看着就成,准备乘下午的车回去,临走时,把李大娘叫出来,硬塞了一千块钱,让给李良材买点营养品。
这几天杨元也没怎么好好睡觉,上了回去的班车,买了票,车还没走,就躺在座位上呼呼的睡着了。
结果坐过了一站,到了南阳村的时候,杨元才醒来,连忙下了车。
南阳村是杨庄临村,距离杨庄村五里地,不算远,杨元懒得等返回的班车了,顺着公路沿儿往回走。
走了会儿,太阳晒的难受,杨元干脆下了公路,到路边的小河边,洗了把脸,也不上公路,顺着河道树下小路往上走。
这条河和杨庄村中间的那条河是同一条,源头就在杨庄村。
没多大会儿,就回了杨庄村地界,眼前都是一片片收割完的田地,光秃秃的。
只是快进村的时候,路边有一大片地堆满铡短的玉米秸秆。
枯黄色和绿色夹杂在一起,像是迷彩色。
这里是杨庄村旧打谷场,上面堆着的正是杨元收回来的玉米秸秆。
村里收回来的玉米秸秆大部分堆在这里了,还有一部分堆在大溪坪的地里。
现在收割机在别的村,来回拉秸秆太费劲,而且杨元也用不了这么多秸秆喂猪,所以就让他们把收割机的收集秸秆的功能关掉了,秸秆直接扔地里了。
这样一来,收割机还能省不少油。
至于价格,杨元已经提前说好了,现在虽然不收秸秆了,但是也不好再提价,所以就按照原来的价格。
只能看明年看情况提价了。
杨元也没事,上了打谷场,抓了一把秸秆看了看。
由于收割的时候,很多玉米苗都还没有枯死,大部分还是绿色的。不过在这儿堆了有几天了,上面的一层已经晒干了。
看来收完秋,要尽快处理这些,不然上面都干透了,下面的却发霉了。
而且秋天雨水也不少,如果淋上几次雨,不透风的话,会全烂掉的。
“嗨,小兄弟,你们这是弄的青贮饲料么?咋个卖法?”
杨元光顾着低头想事儿,马路上面突然停下一辆轿车,一个人摇下玻璃,伸着头喊道。
第52章 新商机
停在路边的车上,下来一个近五十来岁的男人,身材精瘦,穿着老式黑色夹克,蓝色牛仔裤,棕色皮鞋。
这人关上车门,蹲在马路沿儿上,从上衣里兜掏出烟,遥遥递向杨元:“嗨,小伙子,来,抽颗烟,我搭你个话!”
这人操着一口浓重的平廊口音。
平廊县和武灵县一样,同属云州市管辖。但是那边的说话口音和武灵这边有很大区别。
搭个话,就是想找杨元问个话。
杨元走上前接过烟,这人给他和自己点燃后,冒了口烟,指着打谷场的玉米秸秆:“小伙子,这是你家的?准备弄青贮饲料哇?”
杨元心里满是疑惑,但面上不露声色,点了点头道:“是哩!”
“哦,可弄的不少咧!那你们这个青贮,咋个卖法?一吨要多少钱?”
杨元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道:“呀!这我也不知道哩,这我家里弄的,我还在外面念书哩,这是学校放假了,回来耍几天。这价钱我也不是很清楚!”
“噢……,小伙子是在读大学了?好好念,以后有肯定大出息。”
杨元赫然:“哎,现在大学生也不行了,随便找个人都是大学生,毕业了都不好找工作哩。那个,叔您家里是养啥的?”
“养牛滴,肉牛!”
“喔,叔是想买俺家这个……青贮饲料呗?
要是要的量大的话,我回头给您问问,您给留个电话,到时候给您回信。就是不知道您平时买的价格多少?
你看我也不懂,不敢给您个确定的价格!”
“好咧!小伙子,你回去给我问问你家大人。
你放心,我家里养了五六十头牛咧,一头牛一年能吃12吨秸秆哩,你算算,量还能小咧?
我平时都是在豫省买的青贮饲料,价钱倒不贵,一吨150,可运费贵哩,都快赶上秸秆的价钱咧。
你回去说,只要是这个价,那以后,青贮我都从你家买。有多少要多少!”
杨元心里暗暗吃惊,面上依旧不露半点。
“哦,那个叔,我常年在外面念书,也不懂这个。咋您养的牛,吃这么多青贮秸秆啊,不是喂草么?”
杨元装了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模样。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虽然都是搞养殖的,但是养猪和养牛可不一样,杨元不清楚里面的道道。
这人倒是没多大疑心。
他家小子都结婚了,回家照样啥事不懂。
有次回家,指着院里晒着的荞麦问他娘,这黑乎乎的啥玩意儿?能吃么?
这读书读的,除了整天坐在电脑前,啪啦啪啦的敲键盘手快了。
农家活儿,是啥也不知道。
“嗨,哪有那么多草?割这么多牛吃的草,还不累死个人。你以为是村里人放养的牛呀,赶坡上让它吃就成。
养牛场牛都是不出圈的,都是干草和青贮搭配着喂得。干草要从蒙省往回运。那边有大草原!
不过牛爱吃青贮,那玩意儿香,适口性好!
嗯,打个比方说,这青贮啊,就跟人吃的白面一样。
那干草,就是玉米面窝窝头!”
杨元笑呵呵道:“叔,你这话可说错了,现在玉米面窝窝头在大城市里,可比白面馒头稀罕!”
“嘿,城里人那是平日里饭菜油水太多,时不常吃点粗粮换换个口,清清食道,觉得还挺有味儿!
你要让他们半点油水不沾,一天三顿,光喝稀糊糊,吃糙面窝窝头。
用不了半个月,你看他还会不会惦记着减什么肥!啥肉都急着吃!”
两个人都乐了。
杨元从自己兜里掏出烟,给他递了根续上:“那叔你养那么多牛,咋不自己也弄青贮呀?这玉米秸秆不都现成的么?”
两人聊开了,这人也没什么好瞒着的。
“自己弄不划算啊!光是材料设备一套下来就不少钱。”
这人指指打谷场上的玉米秸秆:“不信,你回家问问你家大人,投了多少钱。
再说养牛场就够我忙乎了,哪有时间?算下来,还不如我直接买做好的青贮合算呢。
说起来,你家大人有眼光啊!咱们云州没有做这个青贮的,就整个晋省都没几家。”说着竖了个大拇指。
“你回去好好和你家大人说说,放心,只要价钱合适,那就不愁卖,到时候我给你介绍几家养牛场,有几家规模比我的还大,养上百头牛咧!”
杨元乐呵呵的道:“好哩!那先谢谢叔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无敌修仙在校园 (山村小伙夫) 黑岩VIP2018-07-20完结仙尊重生校园,爆惊天丑闻,被美女偷窥,该如何应对?怎么说呢?这是一个让各位大大爽了又爽欲...
-
女总裁的终极保镖 (拉姆哥) 凤凰书城VIP2020-08-28完结“不许贴近我!”“不准睡,这是我的床!”“不许你跟别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