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儿子就得养啊,所以18年我写了当时略微有些违心的《重回80当大佬》。
在写那本书之初,其实我还是比较厌恶官场的,实话实说,最初大纲根本就没想过什么外交学院、跟基辛格谈笑风生。是后来为了赚钱,及时按反馈修正,修修补补,居然写了个首日精品。
说良心话,我根本没想到,也不觉得我配得上那个成绩,一直是很惶恐,觉得德不配位。后来80大佬的成绩走势也证明了,一本首日精品的,到将近300万字,也就五千均,可见我后续水平是有点高开低走。我是把喜好各种要素的读者都吸引到了首订上,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之所以订只是为了看高逼格的官场文。
但高逼格的官场文注定是不能写下去的,所以其实80大佬后半本我只是迎合了那些爱看商战文的读者,其实那本书综合来看,首日有个2000均,就算是大家捧场了。
但是,因为80大佬的意外走红,我在18年底,因为加更压力巨大,把本职的专利代理人边缘化了。因为80大佬的年收入,是明显超过了专代本职,能超过七八成。
不过众所周知,就像律所经常需要挂好多律师证,专代事务所也有规模需要,比如你要达到某个资质级别,你就得有10个以上的代理人把执业证挂在你这里。
所以我名义上一直是有工作的,事务所主任也理解我,我把话说开之后,每天应个景接接电话处理一些咨询,但不再主动花精力去接业务,拿一份很轻松的微薄底薪。反正事务所总是需要我这张证的,继续给我交社保也没什么。
80大佬被意外404之后,我当时就有些危机意识:
我的本职丢下还不满1年,虽然这一年里之前联系的客户丢了不少(有些还转介绍给了同事去跟),
知识结构也有点老化(专代这种活儿,你一年不干,就离技术前沿脱节比较严重了,比如我现在连杭州这边企业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专利申请到什么程度了都不知道,什么东西有新颖性什么东西没新颖性,我稍微看看都看不出来了,这个行业不是只懂法律就能做的)
当时我想过搏一把,如果新书能接续上来的话,也没必要再急着重新捡起来(捡起来也很累的,基本上前三五个月都要慢慢学习、掌握前沿技术情况,然后才能回到稳定接单的节奏里)
所以《科技之神》的时候呢,急躁了一点,后来没成绩只能立刻结束。
因为我写《科技之神》时的状态,跟写《学霸终结者》和《喷神》是完全不同的。
《学霸终结者》和《喷神》的时候我没有儿子,我可以放飞自我。现在放飞自我,我养不活额外的负担。
不过,经过四个月的经验,我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写书的方式和水平、节奏确实太落后了,这不是开新书能解决的。我现在需要的是静下来慢慢学习,轻松一点调整。在目前这本书的创作中慢慢学习
然后,也要分出一些精力,去重新试图接一些单子,把生活维持下去。
何况,人说过的话要算数,这一行一贯的行规是,上了三江的书没有200万字,是对不起编辑的,我不能做无信的事情。
三江强推一套走完,那就至少250万字,等等。
《科技之神》什么都没上,我直接结尾也没欠任何人,那个是心安理得的。
这本么,一句话,人无信不立。穷一点儿,我大不了写慢一点,边赚点别的钱边写,边学习边写,总要写到那么长,把故事写完。
我特么都说了些什么。
完全是想到哪到哪的杂谈,大家看着乱就当我瞎说呢。(刚才晚饭不小心喝了点天猫试用装,老婆买了个只有一两的泸州老窖,其实才10块钱,我好奇喝了。或许明天早上看到这章废话我就后悔了)
第6章 雷达站还要花钱买?
之前买“哈尔科夫号”这种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航母来做主题公园,为的就是路演一把,让敌人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真心以为顾鲲是一个胸无大志只想捞旅游业钱的家伙。
顾鲲将来真要跟北国合作,怎么也得拿出“伊萨科夫号”这种新货才略微够格。
有了“哈尔科夫”实现盈利的铺垫,年底之前顾鲲再大把撒钱,敌人的怀疑就小得多了。
在账目上为“伊萨科夫号”留出了2000多万美元的预算后,顾鲲看着剩下的3800万,稍微画饼瓜分了一下。
为此,他还把几个最主要的手下,全部喊来,一起商量一番。
因为罗海莉本来就在放暑假,闲着,所以她办手续很快,如今距离顾鲲通知她已经过去几天了,她也已经赶到兰方,所以今天一起参加了内部的商讨会。
唐佳作为“兰芳文化”暂时挂名的总经理,帮幕后大老板主持了会议,参会的还有高健雄、罗海莉、林莺和陈丽。
龙五目前还在国外避风头,就不参加了,以他的文化水平,对于旅游业开发规划也提不出什么建议。
至于“兰芳文化”的办公地点,目前就是在萨武洋的外贸公司楼上租了一层写字楼,暂时还没盖自己的房子,就算想盖也没那么快嘛。
唐佳率先发言:“我们这几天要拿出一个项目投资规划,到大公那边过目后,由即将成立的文体旅游部审批、到建设部备案。
大家群策群力一下,说说你们觉得兰方搞旅游业、主打吸引华夏对公旅游团、兼顾吸引日韩游客,最缺的是什么。为了广开言路,老板希望你们先发言。”
顾鲲手下这些人,除了唐佳,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商业才华,只是来群策群力头脑风暴一下。
估计也就罗海莉,虽然身为体育生,但毕竟是出自交大这种名门,相对而言稍微有两把刷子。
此时此刻,为了取信于新老板,罗海莉率先打破了冷场:
“我觉得,要搞旅游业,肯定是先解决交通问题吧。国内这两年有句话很火,叫要想富先修路,兰方这边也可以整备一下城市道路设施,主要是需要一个机场。
我看现在国内来的旅游团,都是15天的游船游团,太浪费时间了,能抽出15天渡假假期的人能有多少?那些只想玩三五天或者一周的客人,直接就因为没有机场被堵在国外了。”
说完之后,罗海莉惴惴不安等了几秒钟,观察大家的反应,见大家比较安静,还以为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连忙补充:“当然我没算过造新机场需要多少钱,如果不划算的话,暂时利用古晋那边的机场、然后提供船只接送应该也可以吧。”
“你说得很对,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机场。”顾鲲怕打击了大家的信心,当然要立刻开口予以肯定。
何况罗海莉的建议,本来就跟他的买买买计划的一部分想到一块儿了。
顾鲲还主动帮忙解释:“机场的建设成本也没你们想得那么高,如果只是先弄一条跑道的话,我还问过国内的施工单位,大致是三四百一平米。
我们修2400米的道降波音737/空客A320这样的中型飞机,只要1500万人民币就能搞定。至于3000米以上、降747的跑道,兰方目前不需要,我们没有跨洋旅游客户。”
机场跑道可比高速公路麻烦多了,为了确保刚度防止沉降,要先把松软地层全部挖掉,搞夯基层铺石层砂石层路面层一层层做。还要在路面和砂石层里各自埋设各种电子监控的传感器、地埋式引航灯光。
所以这玩意儿90年代中期的造价,比之十几年后也就便宜了不到一半。因为国内能做这个的施工队不多,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里的占比也不高。
不像造个高速公路,人力成本能占一大块。以至于后世人工暴涨后,高速工程的造价要比90年代贵好多倍(当然也不排除钱去了莫名其妙的地方)
顾鲲看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就继续分析:“国内目前机场建设的总造价贵,主要一个是航站楼和登机设施的建设比跑道还舍得花钱,另一个就是地皮麻烦,一个机场动辄能轻松花掉几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这些问题,我们兰方都是可以回避的。首先我们地广人稀,两千多平方公里国土才八万多人口,我可以请求大公低成本清空一个能够找出足够面积平摊区域、人口稀少的离岛。
至于配套设施,可以就只造一个相对低成本的指挥塔台、一个候机大厅,航站楼就不要了,让游客坐接送车、通过舷梯登机好了。这样算,总现金支出应该不会超过2500万人民币。”
其他人都静静听着,没有质疑。
唐佳想了想:“只有一条跑道,是不是不太合规?一来是无法同时起飞和降落,吞吐量效率会低很多,二来是意外时没有备份。而且我们接待的都是高端奢侈游客,舷梯登机会不会让人觉得简陋?”
顾鲲:“舷梯有什么简陋的?佳佳,这就是你的刻板印象了。我们国内一贯觉得航站楼高端,是因为北方游客不喜欢登机的时候吹风。机场上很空旷,风是很大的,飞机舱门离地十米,风力就能有七八级。
但兰方在热带,没人会怕吹风冷的,你去大马的机场看看,他们的舷梯还带遮阳棚。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这么搞,或者把遮阳棚装饰一下,缠一点热带藤萝植物,弄得南国风情一点,客人绝对不会觉得low,只会觉得这是有情调。
相似小说推荐
-
桃运小村医 (楚青鱼) 青豆小说网2020-07-21完结失恋,离职,欠债,亲人病危……落魄青年只身回乡,受尽白眼与羞辱,却意外从祖...
-
神级外卖狂人 (海边椰子树) 黑岩VIP2020-07-24完结外卖小哥叶鸣,遭人羞辱、暴打昏迷,却被一名女神级冰山美女捡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