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玩宝大师 (青木赤火)


  “我既然答应帮你,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也不太痛快。”才朋玺继续说道,“不过很可惜,这辆车是车行租赁来的,配的司机。租车人没有抵押身份证,而是直接抵押了二十万,看来就是刻意不想让人知道身份。”
  余耀摇摇头,“看来真有可能是洗钱用的,鞭长莫及了。”
  “你能做这些,老朽还是很佩服的。拍卖结束,约上隋大夫一起坐坐,我就回燕京了。”
  余耀点点头。
  其实有件事他一直想问问才朋玺,但之前时机不到。既然才朋玺走之前肯定得招呼他,那就再找机会问吧。
  才朋玺年纪到了,玉器上又有这么深的造诣,他想问问才朋玺听没听说过一个人。
  郎先琨。
  鬼眼门土字口掌眼。
  之前遇上滕昆吾的时候,他还没问萧影各个字口的掌眼姓名,后来问出金字口掌眼衣铁寒的时候,便就全问了。
  而且,萧影对郎先琨知道的还稍微多一点儿,因为当年郎先琨是除了大掌眼许太炎之外,和隐字口掌眼萧左奇关系最好的。
  郎先琨在玉器方面,有一手见工知人的绝活儿,一看工手,不管有没有款儿,立即就能判定作者。
  当然了,玉器行里,存在着大量的无名匠人,但郎先琨也能根据工手,判断出匠人大致所在的地域,是哪一个派别的工艺。
  判断这个,可比判断年份难太多了。首先脑子里得有历史上的匠人名单和工艺特点,再者你不可能谁的玉雕作品都见过,感受、联想、分析能力需要特别强,还得心细如发,放不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余耀正在想着,才朋玺突然“咦?”了一声。
  余耀不由抬头看去,此时上拍的,是一件白玉虎纹瑗。
  瑗(yuan)不太常见。其实玉瑗和玉璧、玉环形制基本一致,只不过,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意思是说,如果边比孔大,那就叫璧;如果孔比边大,那就叫瑗;如果边和孔差不多大,那就叫环。
  现在一般就把孔小的叫璧,孔大的叫环,基本不用这个瑗了。但这件白玉虎纹瑗,是西周的玉器,拍卖行必须准确命名。
  从大屏幕上看,玉质很白,如此白度,在西周的玉器里并不多见,两面纹饰相同,工艺极佳,双勾阴刻线,勾勒出侧身行走的虎形,同时还用线条表现了虎身的斑纹。
  虽然实物很小,摆在展台上,看不清,但是从大屏幕的图片来看,工艺起码是没问题的,应该到代。
  “怎么了老先生?”余耀心想,就算这件西周白玉虎纹瑗是难得精品,起拍价高,定到一百六十万;但对才朋玺来说,也应该不至于惊讶。


第177章 金尔珍
  “没什么,这件玉瑗我有点儿兴趣。”才朋玺略顿,才应了一句。
  “您之前在预展上没注意到?”
  “预展不是光和你聊天去了么?”话音落,才朋玺直接举牌,首先加了一手。这件西周白玉虎纹瑗的加价幅度也高,是五万。
  说实话,这件西周白玉虎纹瑗,虽说是高古玉,而且玉质很白,工艺极佳,但终究受形制所限,到不了太高的价格,一般来说,两百五十万应该就到顶了。
  拍卖行也并未将这玉瑗作为玉器场的压轴拍品。
  这件玉瑗到了两百四十万的时候,曾有过短暂冷场,在拍卖师叫出“第二次”的时候,才有人加了五万。两百四十五万。
  不久后,才朋玺叫了两百六十万的竞价。
  无人再争,一举拿下。
  不光余耀有些意外,才持璜也是,他甚至还问了一句,“爷爷,您那件西周龙凤玉瑗,玉质不差于这件,而且工艺更复杂,拿下也没花这么多钱。这件您怎么好像志在必得?”
  “当年是当年,行情不一样。”
  “您不说这次不拍东西么?”
  “我也没看完,不知道还有这么件东西。”
  才持璜不再多问,因为显然才朋玺没说实话。
  这样一件东西,才朋玺可能会喜欢,但不会喜欢到高出行价拿下的地步。以他的人脉和资源,寻摸这么一件类似的玉瑗,以更低的价格拿下,也不算难事儿。
  余耀更不会多嘴,老爷子喜欢,又不差钱,拿了也就拿了。
  玉器场的东西,开门的居多,也没什么漏儿,余耀直到压轴拍品上台,也没出过手。
  而压轴拍品,是一方田黄印章。
  起拍价高达三百六十万。
  虽说一两田黄十两金,但其实田黄的价格因为品质和重量的不同,差别极大。这里加个重量,不是简单加的,珠宝玉石类的东西,同质本就越重越贵。
  这里说的重量,是因为田黄有个行情特点,大块的少,超过四十克,价格会翻跟头,而不是相应地增加价格。
  而品质的决定作用最大。田黄是名贵的印章石料,就拿印章来说,同样的重量,有的万儿八千的就能买到,有的百八十万也不够。品质只有两个字,但是包含的东西太复杂,三句两句的很难说清楚。
  所以,外行才好蒙,特别是自负的外行和听风就是雨的外行。
  这一方作为压轴拍品的田黄印章,首先个儿就不小。根据展示的数据,方底,底边5.8厘米;上面是瑞兽钮,整体高度5.3厘米,净重280多克。
  质地是白田黄,黄得比较清雅,萝卜纹细致,净润无杂。
  印文十个字: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这句话是论语里的,孔子说的话,不全。
  完整原句是: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大体意思是:就读书做学问来说,我可能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是,身体力行地去成为一个君子,那我是没有做到的。
  这印文是个加分项,字数多,内容也很有意义。
  但上述所有这些,仍然不足以让这方田黄印章有如此高的起拍价。
  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刻印章的人。
  印章方边一侧,还刻了一遍印文,也落了款儿: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己酉春,吉石刻。
  行楷,古雅劲拙。
  这是一方清末民初的田黄印章,刻章的“吉石”,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尔珍。
  金尔珍,字吉石,号少芝,书画家,嗜好金石篆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嗜好什么东西,很容易鼓捣出名堂来。
  他和吴昌硕有点儿相似,也是“诗书画印”四项全能,同时两人也是拜把子兄弟。嗯,在文人身上用“拜把子”有点儿粗豪了,义结金兰,人称少芝四弟。
  金尔珍的书法,受苏轼影响很大,也颇见功力。而他的国画,主要以山水和梅花为主,他特别喜欢梅花。
  金尔珍的印章作品,有过拍卖纪录。以田黄印章来说,十年前就出过逼近千万的高价。
  当然,高价有高价的道理,肯定比天和秋拍的这一方更出彩,但这一方的起拍价定在了三百六十万也是合理的。
  “我见过这方印章!”才持璜忽然开了口。
  “嗯?”余耀和他之间隔着才朋玺,却也不由侧身看了他一眼。
  才朋玺似乎有点儿心不在焉,注意力并没有在这方印章上,双手交叠,拇指轮转,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方印章余耀肯定是不能拍的,以他目前的财力来看,太贵了。
  不过,才持璜虽然说了一句见过这方印章,但似乎也没有拍的意思。余耀“嗯”了一声之后,他从才朋玺身后探过头来,问余耀,“这印章保真,你想拍么?”
  余耀也从才朋玺背后探头,“行价,没意思。你见过,当时怎么不拿下?”
  “金尔珍和不少倭国人交好,还收过倭国徒弟,这印章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曾经送给倭国人的;但是,我听说收藏印章的原主,在二战时期为侵华造势,大力鼓吹,我听着就腻歪,所以不要!”才持璜解释道,“真是没想到,居然回流华夏了,还能碰巧再遇上!”
  才持璜的性子还真有点儿意思。
  “那你还问我要不要?”
  “谁知道你·······”
  此时,才朋玺突然咳嗽一声,两人也便停了交流。
  这方印章,最终是六百多万成交的。
  接着,最后的拍品是一件清末的翡翠鹦鹉佩,应者寥寥。
  玉器场结束后,才朋玺立即起身,对才持璜说道,“走,先去交款把拍品取了。”
  “这么急?”才持璜一愣。余耀笑道,“老爷子既然钟意,还是早取了为好,一起吧。”
  才朋玺点点头,先行迈步。
  出了拍卖厅,余耀和才持璜陪着才朋玺到了结算处。
  余耀确实也有点儿好奇,为什么才朋玺如此钟意这件西周白玉虎纹瑗。同时,拍卖时在下面看不清楚,他也想亲眼看一看这件东西。
  其实,很多拍卖都不能终场后立即取走拍品,但这次天和秋拍推了一些新举措;比如那件黄花梨架子床,弄到拍卖展台上现场组装,也是难能。
  才朋玺查验玉瑗,余耀站在一旁审视之时,眼神忽起变化。


第178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
  这件西周白玉虎纹瑗,好像有点儿不对劲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