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多数车手学院,包括欧洲那些顶尖学院在内,都是这种招收标准。车手在试训之后才能进入到车手学院,不过赛车费用什么的还是自己出,就跟进入学校交学费的模式差不多。
同样跟在学校一样,最优秀的那一批车手,将会得到“奖学金”,这笔奖学金的数额很庞大,可以抵消在车手学院的学习费用,也算是车队对于潜力车手的培养。
其实认真来说,中国职业赛车的落后,除了本身汽车工业发展落后外,还有就是对于车手培养体系的赞助不够。
众所周知赛车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完全靠着车手家庭自费支撑,其实是很难的。而欧洲发达国家这方面补贴很高,就拿英国来说,只要跑到英国雷诺方程式前三,那么政府将给予赛车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补贴。
如果再加上车队跟赞助商补贴,车手几乎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跑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赛车运动如此发达的原因。
哪怕就是赛车运动的“发展中国家”,比如说俄罗斯跟墨西哥,都有很强悍的赞助商体系。
俄罗斯的SMP银行,墨西哥电信这种行业巨头,他们直接挖掘有潜力的小车手,全额赞助送往意大利比赛,这方面国内就很少有行业巨头愿意赞助青少年车手发展。
其实培养车手以及开发赛车运动,如果运营得当的话,烧钱是烧钱,但其实并不会亏本,只赔不赚的话,F1车队早就全都倒闭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掉脑袋的事情都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往小的方面说,全球观众这么多,花钱赞助广告效果很明显,否则车手服跟赛车上那些“小广告”,就不会要价惊人。
往大的方面说,赛车运动对于提升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很有帮助,能让汽车厂商去研发更尖端的技术,也能提升本国车企在世界的地位。
八十年代日本车系的崛起,就跟各种参加国际赛事有关系,让世人产生了实力强悍的印象,从而成为了跟德系、美系三足鼎立的架势,这也是一种品牌效应。
“我觉得这份合同很有诚意,没什么问题。”
卢宁平不是什么商业鬼才,他觉得合适就直接说了出来。以他的职业经验来看,丰田车队的条件,对于一名毫无成绩的新人卡丁车手来说,已经足够的优厚了。
张一飞也是这种想法,说实话他都没有料到丰田车队的合同这么优厚,一般情况下能免费培训就很不错,这样能为自己节省一大笔钱。
但最吸引张一飞的地方,是丰田答应为以后的职业赛事提供技术支持。
也就是说张一飞未来赛车,可以获得丰田赛车团队的帮助,这不单单是金钱上面的节省,专业团队带来的技术优势,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丰田车队现在对于潜力车手可谓是求贤若渴,开出的条件让张一飞这样的新人潜力车手简直无法拒绝。越是如此巨额投入,就越能看出丰田在F1上面的野心,难道他们打算复制八十年代本田六连冠的辉煌?
所以张一飞没有提出什么异议,直接就签订了跟丰田车队的合同,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面,他将以丰田青训车手的名义训练,以及征战世界各地的赛场。
合同签订之后,当天晚上丰田青训车队还为张一飞举办了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上面,还出现了三名在张一飞到来之前,就已经试训通过的车手。
这三人中有两人是日本的本土卡丁车手,不是每一个日本卡丁车手,都有佐藤琢磨的实力,他们的实力很一般,只获得了青训学员的身份,未来训练都将自费。
另外一位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卡丁车手汉克,曾经获得过澳洲卡丁车锦标赛亚军。他就是之前试训成绩最好的车手,只比张一飞的圈速慢了几毫秒,他的成绩是1分34秒57,也拿到了丰田车队的青训车手合同。
这几个人的年龄都在15到17岁之间,最小的就是这个澳大利亚卡丁车亚军,年龄才15岁。但可能是白人长的比较老成,张一飞感觉说他25岁都有人信。
而且相比较其他人的祝贺,这个白人家伙感觉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傲慢,好像高人一等似的。
这种态度就让张一飞心里面有点不爽,你跑的圈速还不如我,装什么逼呢?
第132章 正式职业训练
这只是一场小型的欢迎仪式,基本上就跟吃顿饭差不多,所以结束时间也很早。
结束之后张一飞并没有去到丰田训练基地提供的单人宿舍,而是跟卢宁平回到了之前入住的酒店。
因为现在试训已经通过,卢宁平也没有办法在丰田青训营呆下去,他的使命已经算完成,将搭乘第二天早上的飞机回到港岛,继续他在追风俱乐部的教练生涯。
“一飞,我的能力只能照顾你到这一步,接下来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收拾东西的时候,卢宁平略带伤感的说了一句,以后的职业生涯道路,就将由张一飞一个人走,他在方程式赛车上面无法提供更多帮助。
“放心吧卢叔,我自己没问题的。”
说实话,这次离别张一飞也有些伤感,下次再见到卢叔可能要一年半载之后。
而且想要让卢叔再次成为自己的教练,估计得到打造自己赛车团队的时候,这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这时候卢宁平从口袋里面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张一飞说道:“这里面是我跟你爸在花旗银行帮你办的卡,里面有一百万存款,接下来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如果钱不够了再打电话给我们。”
丰田青训车手,只是免了张一飞的训练费用,但如果张一飞未来要参加职业赛事,依然需要支出高昂的赛事费用,这一百万就是给未来参加方程式赛车做准备的。
所以张一飞也没有客气,直接从卢叔手上接过这张银行卡回道:“谢了卢叔。”
“其他也没什么好嘱咐的,记住你现在已经成为职业车手,未来很多事情要像个男人一样的去面对。”
卢宁平拍了拍张一飞肩膀,从今天开始,张一飞就算是正式的职业车手,不能再用以前那种小孩子的眼光看待。未来的一切,都需要张一飞自己用男人的肩膀去承担。
听到这句嘱咐,张一飞脸上微笑没有说话。男人不是靠嘴上说的,是要未来在行动中展现自己的担当。
接下来卢宁平还交代了一些琐碎的事情,就让张一飞回到丰田青训基地,因为明天早上就会正式开始训练,他不想耽误张一飞的训练时间。
面对卢宁平要求回到训练基地,张一飞也没有矫情,跟卢叔简单拥抱了一下就算告别,没有说第二天送送这类的话语。
因为张一飞知道,自己只有跑出成绩,才是对他们付出最好的报答。
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到青训基地,张一飞入住了单人宿舍,这是典型的日系榻榻米风格的房间。
不过还好,张一飞并没有什么认床的习惯,而且宿舍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设备提供都很不错。毕竟在赛车这种烧钱的游戏里面,住宿条件花的这点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早上八点,张一飞就开启了在丰田车队的正式训练,跟卡丁车不同,方程式赛车对于身体素质要求更高。之前就半个小时的车队试训,张一飞几乎都可以用脱水来形容,而且颈部肌肉无比的酸痛。
这要是放在正式比赛里面,张一飞目前的身体素质,很可能承受不住这样的高G值重压,以及高温脱水带来的后遗症,会出现间歇性黑视,严重甚至会直接昏厥。
为了适应未来的比赛节奏,所以方程式车手,包括F1车手都会进行大量的日常训练,一般来说,保证每天不低于八个小时的训练量。
这个训练量放在任何职业体育里面,都属于很高强度的水准,所以赛车远远不是看起来的那么轻松,也不能用平常开车兜风那种眼光看待职业赛车。
没有任何一项成功是容易的,能成为车神、车王,他们的背后同样有着无比艰辛的汗水。
丰田青训基地的车手训练,主要分为体能训练跟实际操作两个部分。
其中体能训练,又分为力量、耐力跟协调反应能力三大类。每一项都将有专门的体能师制定训练计划,同时搭配营养师保证车手的身体所需。
力量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提高车手力量,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方程式车手为什么身体要求这么高,简单说一点,那就是这个时代的F1赛车,是没有转向助力的!
没错,F1赛车的转向助力2001年才正式引进,之前方向盘简直重如牛!
这个时代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特别是在过弯时候,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
想想一场F1比赛距离可能高达三百公里,每时每刻都要精准的控制方向盘,没有麒麟臂怎么搞?
除了基本力量训练之外,方程式车手特别注重颈部肌肉训练,因为赛车过程中,车手的躯干部位都是用安全带固定在驾驶位上,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加速度,都可以靠座位跟安全带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