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山本右京心里面还有一种奇怪的想法,那就是张一飞刚上车的时候,好像并不会开方程式赛车,他就是在跑圈过程中一步步摸索出来,所以才会有这种类似进化的夸张进步。
但是这种想法真的可能吗?一名就连方程式赛车都没有摸过的车手,就敢来丰田车队试训,而且眼看着就要通过试训了,这真不是在演戏?
第130章 丰田青训车队
山本右京秉着不敢相信的态度,再一次翻开手中的张一飞档案,上面职业记录一栏,明明白白就只有一条,港岛卡丁车锦标赛冠军。
说实话,如果不是丰田方程式车队起步太晚,压根不会要这种卡丁车手试训,他应该去的地方,是本田铃木车手学院,从一个学员做起。
但就是这么一位“新手”,却做到了200km/h的速度过弯,并且不出意外的话,他很快就要达到试训合格标准。
如果他还能按照这个“进化速度”下去,最终半个小时试训跑完,张一飞的最快圈速可能会达到1分34秒左右,这离佐藤琢磨创造的赛道记录,差距只有10秒!
十秒对于方程式赛车来说,依然算很夸张的差距,但对于一名试训学员来说,这已经算很不错。因为之前试训有澳洲卡丁车赛事经历的车手,最快圈速也离赛道记录有十秒的差距。
赛道上面张一飞还在提升着自己的圈速,随着时间的变化,他感觉自己对于这辆赛车的操控越来越得心应手。
其实有着上辈子作为职业车手的经验,场地的速度、过弯路线、操作什么的问题都不大,更多是一种驾驶习惯的适应。
幸好张一飞已经有过系统化的卡丁车训练,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这么快的适应方程式赛车。而且随着跑的圈数增多,弯道特性也逐渐的了解,自然就能把车速给一步步提升。
张一飞不知道跑了多久,他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速度变化上面,直到他看到场边出现了一面黑白方格旗。
黑白方格旗又称赛结旗,车手一旦经过此旗之后便代表比赛结束,这也是F1的旗语之一。
所以当张一飞通过这面旗帜后,就放慢了自己的车速,然后把赛车开向了检修车道。一般经过激烈的驾驶之后,赛车都需要技师团队检修车况,如果是正式比赛,还需要把赛车给开到赛前检录处,接受赛后检测。
停好下车,丰田车队的技师们就开始检修车辆,毕竟车头被张一飞给撞过,这对于高精密化的方程式赛车来说,不彻底检查一番可能会留下什么隐患。
要是比赛过程中前导流罩什么的掉落卡住轮胎,那可能就是赛道上面的重大安全事故了。
车队经理武田纯子也已经在这里等候,一看到张一飞下来,她面带微笑的走了过来,伸出手说道:“恭喜你一飞君,丰田青训车队欢迎你的加入。”
青训车队?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张一飞当场愣住了,因为他试训的是丰田青训营,而不是丰田青训车队。
这听起来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前者是一个培训学院,就好比日本著名的本田铃木学院一样,只是让你在这里学习赛车,表现好才有机会拿到奖学金,以及获得正式签约车队的机会。
所以不能说加入本田铃木学院,就相当于加入了本田的车队,丰田青训营也是亦然。
这里将会试训来自亚洲各地的卡丁车手,但最终只有不到五个名额,能成为丰田青训车队的成员,甚至更进一步成为未来F1车队成员。
张一飞最初的目标,只是试训通过进入青训营,这样至少自己未来的职业训练有保障。结果现在没有想到,自己能更进一步拿到丰田青训车手名额。
成为签约车手,就相当于不用自己再自费训练了,而且就连方程式赛车,都将由丰田车队进行赞助。
要知道卡丁车训练已经算花费不菲,但跟方程式赛车相比,那又是一个弟弟诞生。方程式赛车如果完全自费的话,花费将是天价。
就单单拿轮胎来说,丰田内部供应价格一套四条不会低于五千块,一个星期训练强度大的话,单轮胎就要换四套,这就是两万块钱。
也就是说,一个月轮胎费用就在八万,再算上油液损耗跟人工费用,那画面太美张一飞都不敢想。
而且方程式赛车职业训练,支出远远不只是训练费用,因为你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基地训练,还要去参加比赛的。
就好比之前张一飞参加卡丁车赛事,都要从港岛前往澳岛,方程式赛车的参加范围就更广,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
这个时代方程式比赛要多少钱张一飞不清楚,但之前的卡丁车比赛,如果到欧洲参赛的话,一个分站赛事花费就在20万左右,这还只是一个分站而已,全程跑下来得准备两百万。
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赛事花费里包含车手跟团队的生活支出,差旅费用跟赛车租赁运输费用,零部件的消耗等等。
哪怕就是后世中国首位进入F1的车手马青骅,跑了一年方程式都因为资金的压力,不得不半途跑中国房车锦标赛赚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中国车手基本上都“全能”,拉力赛的能跑场地,跑场地的参加过方程式,有F1水准的结果反过来跑房车锦标赛……
因为职业赞助环境太差,国内赛事又少。很多车手不得不“跨界”跑更多赛事,来赚取奖金跟不同品牌的赞助费。
没办法,要恰饭的嘛,都是生活所迫……
“很意外是吗,你刚才的试训最快圈速是1分34秒11,跟赛道的最快纪录差距不到十秒,这已经证明了你的潜力跟实力,所以我代表丰田青训车队,欢迎你的加入。”
武田纯子再次发出了邀请,这次张一飞才回过神来,他将加入丰田青训车队,再次成为了一名职业车手。
“谢谢。”
张一飞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伸出手跟武田纯子握在一起,但是张一飞微微颤抖的手臂,透露出他此刻激动的心情。
毕竟进入F1,是张一飞两辈子的梦想,哪怕青训车手距离F1正式车手还有很远,但至少自己终于步入了方程式赛车的职业范畴。
之前在港岛练习卡丁车,虽然一直是按照职业模式训练,张一飞也明白卡丁车是方程式赛车的“摇篮”,但是那种感觉始终有点不对劲。
第一点就是追风俱乐部的本质,其实就是港澳富豪们,为子女置办的大型“游乐场”,并没有那种真正的职业氛围。
第二点就是卡丁车速度太慢,车手的年龄太小,让张一飞没有一种融合感。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他都有一种自己在殴打小朋友的感觉。
丰田青训车队就完全不同,这是国际顶尖汽车厂商组建的职业车队,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人员配置,都是按照真正职业标准来打造的。
只有加入这种车队,张一飞才算得上一名真正的职业车手!
第131章 合约达成
“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去到之前的休息室,商谈具体的签约事宜。”
武田纯子感受到张一飞的激动,对于年轻车手这种表现,她也不止见过一次,所以很能理解张一飞。
“没问题,随时可以签约。”
张一飞毫不犹豫的就答应,这就是他的选择。
起身来到之前的接待室,等待了片刻之后,武田纯子拿出丰田车队的青训车手合同,交到了张一飞手中。
合同有日语跟英文两个版本,因为哪怕就是日本厂商的方程式车队,其实也是以欧洲车手为主。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丰田训练营,基本上都是以英语对话为主,因为大环境就是如此。
张一飞接过合同单独看了起来,没有转交给旁边的卢叔过目,因为卢宁平虽然在港岛五六年了,但英语也仅限于勉强听懂几句的水平。
就这点水平,还是因为担当卡丁车教练,需要更好的参考学习欧洲经验现学的。所以合同文本,只能张一飞自己来看,最后把合同关键点转述给卢宁平。
赛车合同张一飞上辈子签过不少,所以他不像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卡丁车手,很快就扫完合同文本,得到了其中一些关键信息。
“卢叔,这份是一年期合同,如果签约的话,我将成为丰田青训车队的车手,他们将承担我在丰田青训营的全部费用,甚至去到国外比赛,也能得到丰田车队的技术支持。”
“合同期限内没有底薪跟赞助分成,但是能分成赛事奖金,如果拿到雷诺方程式或者更高级别,比如说F3这种好成绩的话,还有额外奖励。除开这些之外,其他的都是一些车手合同常规内容,没什么好说的。”
张一飞只讲了重点,因为卢宁平也曾经是职业车手,车队合同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
而且青训合同相比较正式车手合同,内容也要简单许多,毕竟不涉及商业利润分成。
卢宁平仔细听着张一飞所说的合同内容,他感到很满意,说实话,这份合同的条款,比他之前心里预期要好得多。
最初卢宁平的心理预期底线,就是张一飞只要能试训通过,进入到丰田的青训营就可以,哪怕最终需要自费都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