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全本校对] (术小城)


  沈奇点点头:“穆勒教授这个比喻很恰当,对,减配版。实际上所谓的减配版是标准版,因为论断(3)可以看成一款新产品。”
  “其实就是两款长度不一样但外造型大致一样的车身,搭载同一套动力总成系统,然后分别出售,好吧,大众经常这么干。”穆勒教授果然是德国人,一语中的。
  “哈哈!”沈奇大笑,说到:“所以我买了雪佛兰。”
  穆勒和沈奇一合计,就这么干,先推出低配版的“穆勒—沈定理”,满足市场上的基本需求,抢先占领这个细分市场。
  高配版的“穆勒—沈定理”将在不久后推出,到时候给它取个新的名字,“穆勒—沈近迫定理”是个不错的选择,从而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巩固“穆勒—沈”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及品牌效应。
  “穆勒—沈定理”的修订工作很快完成。
  “……证毕,我们得到如下定理:
  令X是巴拿赫空间,则下诉论断等价为:
  (1)如果x*∈S(X*)在S(X)上达到它的范数,则x*是单位球B(X*)的ω*可凹点;
  (2)X是强光滑空间。”
  最后检查了一遍论文,穆勒教授亲自上传论文到arVix上预录。
  论文正式投递的任务交给了沈奇。
  论文名是《巴拿赫空间可凹点和强光滑空间的问题》,穆勒和沈奇均是第一作者。
  论文的篇幅为24页,其中包含了“穆勒—沈定理”的完全证明。
  当然了,“穆勒—沈定理”是穆勒和沈奇单方面宣称成立的,至于最终能否载入IMU的数学定理大全,需要IMU说了算。
  沈奇认为这篇论文的质量非常高,属于四大期刊级别的论文,于是他投去了《数学年刊》。
  与此同时,“穆勒—沈近迫定理”的证明工作也在同步开展,这项工作主要由沈奇完成,因为是沈奇提出来的。
  转眼又是一个星期三。
  今天早上,法尔廷斯习惯性的浏览arVix,发现了一篇名为《巴拿赫空间可凹点和强光滑空间的问题》的论文,论文作者是他的同事,以及普大数学系的一位博士研究生。
  “哦,这样证明的……‘穆勒—沈定理’,运用到了逼近紧的闭凸子集,以及巴拿赫空间的RNP性质与鞅理论。看样子老艾伦今年终于可以发一篇论文了。”法尔廷斯全文看了遍这篇论文,觉得没什么问题。
  格雷德·法尔廷斯是德国人,他成名很早,1983年证明轰动一时的莫德尔猜想,那时的法尔廷斯才29岁。
  1986年获得菲尔兹奖时,法尔廷斯也才32岁,他的太太也是一位数学家,他的老师是20世纪数学界教父级的人物——格罗滕迪克。
  名师的弟子,娶了一位数学家夫人,法尔廷斯这辈子周围的人全跟数学相关。
  作为当今数学界的顶级大师,法尔廷斯是最权威数学期刊《数学年刊》的主编。
  下午,数学系大楼三楼咖啡厅,例行的咖啡时间。
  法尔廷斯端着咖啡杯,走到穆勒和沈奇的小桌旁,坐下。
  “asso@@,*helü@*fulB。”法尔廷斯跟穆勒说了句德语,看表情似乎在调侃。
  “daf@@aeü,@@ol!”穆勒不高兴的怼了法尔廷斯一句。
  沈奇懵逼了:“两位教授能说英语吗?”
  “老艾伦,你终于发论文了。”法尔廷斯说到。
  “你比我还老一岁,老格雷德!”穆勒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表情。
  这两德国老头挺可爱……沈奇偷着乐,做学问的人做到六七十岁的老头阶段,有时候跟六七岁的小孩一样顽皮。
  “艾伦,你今年一整年好像都没发过一篇论文,或者出过任何一本学术专著。”法尔廷斯说到。
  普林斯顿有1200名教授或兼职教授,每年发表或出版的论文、学术专著数量为2300多篇(册),人均接近两篇(册)。
  现在已是10月,穆勒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一本专著都没出过。
  在普林斯顿,论文或学术专著的数量、质量虽然不跟房子、职称挂钩,但这里毕竟是学术至上之地,论文或学术专著在多数教授心中占据重要地位。
  “等等,格雷德,你刚才说我终于发论文了,有这么快吗?”穆勒问到。
  “应该是预录,艾伦,难道不是你上传《巴拿赫空间可凹点和强光滑空间的问题》这篇论文到arVix上的?”法尔廷斯倒奇怪了,随即恍然大悟的看着沈奇:“是你吗,沈奇?”
  沈奇说到:“预录是穆勒教授操作的,正式投递论文是我操作的。”
  法尔廷斯教授发来贺电:“那我应该祝贺你们了,艾伦,沈奇。在我看来,‘穆勒—沈定理’的证明没有任何问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你俩姓氏命名的这条定理,将会被广泛引用于巴赫拿空间相关的课题研究中。”
  “格雷德,看来你也没那么讨厌。”穆勒说到。
  “法尔廷斯教授说没问题,那应该没问题了。”沈奇觉得问题不大了,IMU请的评审专家不可能比法尔廷斯教授更专业,顶多是持平。
  “投去哪家期刊了?”法尔廷斯问到。
  沈奇笑了笑:“《数学年刊》。”
  “是吗?”法尔廷斯有些意外。
  法尔廷斯是这家期刊的主编,稿子应该还在走流程,没到他最终批准录取的程序。
  “那得按规矩进行正式评审,我需要回去再研究一下这篇论文。”法尔廷斯严肃认真的说到。
  “老格雷德,你刚才不是说没问题吗?”穆勒教授又不高兴了。
  “我说了不算,审稿人说了才算,我又不是审稿人。”法尔廷斯端着咖啡杯走了。
  《数学年刊》是普林斯顿数学系,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数学期刊,为四大期刊之首。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成立之初,研究大楼正在修建,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首批研究员没地儿做学问,便在普林斯顿数学系大楼借宿了几年。
  普大数学系、物理系,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之间关系处的不错,两家的科研人员经常走动,法尔廷斯之前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数学部呆过几年。
  《数学年刊》编辑部设在普大数学系大楼,就在沈奇喝咖啡这层的楼上。


第252章 被命名
  法尔廷斯回到咖啡厅楼上的编辑部,在《数学年刊》投稿系统中查询论文《巴拿赫空间可凹点和强光滑空间的问题》。
  这篇论文处在编辑初审状态中,所以没有流到主编这里。
  法尔廷斯直接改状态到“审稿人评审中”,然后将穆勒和沈奇的论文发去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数学部。
  穆勒和沈奇跟法尔廷斯同属一个学校一个系,原则上法尔廷斯应避免成为穆勒和沈奇的论文审稿人。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是独立的私人研究机构,虽然关系很近,但高等研究所和普大不是一家机构。
  法尔廷斯觉得穆勒和沈奇这篇论文写的不错,有深度,具备推广性。
  法尔廷斯给穆勒和沈奇的论文《巴拿赫空间可凹点和强光滑空间的问题》找了两位审稿人,皆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
  奇文共欣赏,两位审稿人一位是菲尔兹奖得主德利涅,另一位是沃尔夫奖得主桑德斯。
  算上拥有最终裁决权的主编法尔廷斯,两位菲奖得主、一位沃尔夫奖得主组成的联合评审团非常豪华。
  《巴拿赫空间可凹点和强光滑空间的问题》这篇论文投递之后,沈奇还是挺挂念的。
  一个星期之内,沈奇在数学系大楼遇见了法尔廷斯三次。
  “嘿,法尔廷斯教授,你好。”
  “奇,你好。”
  “我和穆勒教授的那篇论文,状态还是‘评审中’。”
  “等消息吧,年轻人,不用心急。”
  “好的,法尔廷斯教授,再见。”
  两人间的对话大致如此,沈奇也不清楚到底谁是审稿人,评审进度如何。
  “不过想想也是,一个新定理的认可,怎么着也得审十天半个月吧,甚至几个月。谁要是一个星期审完,我还不敢信呢。”
  今天是论文“评审中”的第八天,沈奇习惯性的登陆《数学年刊》投稿系统,日常刷一刷。
  这一刷可把沈奇惊吓了一下,“评审中”被他刷成了“评审通过”。
  沈奇赶紧进入电子邮箱,并没有收到《数学年刊》编辑发来的新邮件。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我和穆勒教授的这篇论文,8天内就通过了审稿人评审,连改都不用改了?”
  “这可是‘穆勒—沈定理’啊,哪个审稿人这么敷衍?”
  沈奇跑到数学系大楼四楼的《数学年刊》编辑部,找到法尔廷斯,问到:“法尔廷斯教授,我和穆勒教授的那篇论文,就这么通过了?”
  “过了,状态马上可以改为‘已收录’。”法尔廷斯确定的说到,并伸出手:“恭喜你加入‘命名俱乐部’,奇!”
  沈奇有些犹豫,并未立即跟法尔廷斯握手,又问:“既然已经通过了,那我现在可以知道谁是审稿人吗?”
  法尔廷斯:“安德鲁·桑德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