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全本校对] (术小城)


  今天是沈奇收作业的最后期限,十二份作业交齐了。
  埃菲尔铁塔作倒影处理后与原像一同展现,这道黎曼几何的题目有一定难度。
  只有三位学生运用高斯·博内定理成功证明了,埃菲尔铁塔和它的倒影是弯曲空间。
  另外九位学生或多或少出现了错误判断和解释。
  抄作业在普林斯顿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后果严重到会让一位学生信誉全失。
  沈奇相信他的男孩子们不会抄作业,他逐一批改十二份作业。
  “约翰,B。”
  “阿尔希拉尔,B。”
  “卢卡,A。”
  “斯蒂芬,A。”
  “杰克·马,A。”
  沈奇认真负责的批改作业,学生们的导修课作业成绩是要留档的。
  “杰克·马,我再看看,嗯,A+。”
  沈奇越看杰克·马的作业越开心,这小伙子可以的,他在黎曼几何中的微分处理得有我大二时的水平了吧,必须跟他添个+号。


第249章 咖啡时间
  大师级就是不一样,沈奇的爱才之心越来越深。
  导修班上的12位男孩子名义上是穆勒教授的学生,但沈奇跟他们接触的更多。
  沈奇现在的身份是普林斯顿博士研究生,他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教授。
  又带了两节导修课,沈奇将12位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大致摸清楚了,并利用咖啡时间逐一和十二位男孩子聊天。
  普林斯顿数学系的规矩是,你可以不上课、不发论文、不出学术专著,但绝不能不喝咖啡。
  咖啡这玩意喝多了上瘾,在国内很少喝咖啡的沈奇来到美国后,最近几乎天天喝咖啡。
  每个月两次的穆勒团队学术例会,要喝咖啡。
  沈奇单独找穆勒交流学术问题,要喝咖啡。
  每逢周三,一下午的时间都是咖啡时间,博士研究生必须去数学系大楼三楼的咖啡厅,和教授们一起喝咖啡。
  教授们说,博士研究生如果缺席咖啡时间,博士毕业答辩就不给你过(手动滑稽)。
  喝咖啡在普大数学系是一种文化,这种咖啡文化的重点并不在咖啡本身,而在于交流。
  普林斯顿数学系鼓励原创精神,同样重视团队合作与充分沟通。
  本科生没资格去数学系大楼三楼的咖啡厅,沈奇邀请他的导修班学生来公寓喝咖啡。
  普大分给教授的房子往往带一个很大的书房,不少教授喜欢邀请学生来自家书房喝咖啡,探讨学术课题。
  沈奇租的这间公寓没有书房,就一个卧室加一个客厅。
  沈奇将客厅布置了一番,摆了张圆桌,搁了块黑板,同时接待十二位男孩子有些挤,招待五六个没问题。
  沈奇大前天在公寓里请约翰·M·格罗斯顿喝咖啡。
  这位小伙子是英国人,从小接受贵族教育,18岁之前读的都是男子学校,普林斯顿是约翰·M·格罗斯顿就读的第一所男女混合学校。
  约翰·M·格罗斯顿从来都是西装革履,沈奇没见他穿过其它类型的服装。
  英国小伙说他不准备读研,普林斯顿本科毕业后将返回英国接手家族生意,他家是搞金融服务行业的。
  前天的客人是卢卡,这位意大利小伙子家里是搞服装生意的,生意做的不小,在米兰、都灵、罗马等意大利大型城市开了旗舰店,在巴黎、纽约、东京以及中国魔都也设了分店。
  沈奇问卢卡,你家卖衣服的,你为啥要学数学?学服装设计或者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不是更合适吗?
  卢卡说数学很有趣,几何超迷人,学着玩呗,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滚回意大利老家卖衣服。
  昨天,斯蒂芬·科里也说了类似的话。
  这位来自科罗拉多的美国小伙子家里是务农种地的,也搞畜牧业,养马放羊什么的。
  出身农村的斯蒂芬说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不想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毕业后想去纽约、洛杉矶等大都会当白领,理想的职业是IT工程师。
  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去不了大都会,那斯蒂芬只能回到科罗拉多的乡下种地养马,他家拥有4000英亩的土地,相当于7个普林斯顿大学的面积之和。
  沈奇都想叼人了,搞了半天斯蒂芬你是大农场主的公子,狂霸酷拽又有钱的西部牛仔不当,你去做苦逼的IT男?脑子坏掉了吧?
  有些美国人的脑子就是坏掉了,在东方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情,对这些美国人来说属于常态。
  中西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肯定是存在的,沈奇也在慢慢了解并尊重西方人的三观及生活习惯、宗教信仰。
  普林斯顿的学费非常昂贵,普大的学生家里大多是中产阶级以上,不乏富豪家庭。
  纵然普林斯顿有一系列的奖学金政策、学生资助政策、学业贷款政策,但家境富裕的学生毕竟占据一些优势,他们只用达到普林斯顿最低的录取要求就够了,不必将录取成绩刷到接近满分的变态程度。
  在普大读书期间,富家子弟无须担忧学业贷款能否还清,更不需要去打工赚取生活费,他们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业及社交中。
  美国同样存在贫富悬殊的情况,有钱人的孩子顺理成章的接受精英教育,美国的孩子有时候也会拼爹。
  穷人家的孩子当然也有机会接受精英教育,完完全全得靠自己。
  沈奇今天接待的学生是杰克·马。
  在已布置的三次作业中,沈奇给了杰克·马两个A+和一个A,他认为杰克·马是十二位男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位。
  “我家穷啊,很穷。”杰克·马的特点是哭穷,他每次见到沈奇都会哭穷。
  “杰克,你的英语口音跟美国白人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你从小在美国长大?来自哪个城市?”沈奇问到,他尝试了解杰克·马的家庭背景。
  “我出生于旧金山,住在旧金山最贫穷的街区。”杰克·马说到,不住的掏手机看时间:“奇,你看,我等会儿还得去打工。”
  “兼职了什么工作?”沈奇问到。
  “今天是对外公开日,我准备去给游客当导游,一个小时能赚10美元呢。”一谈到钱,杰克·马就神采飞扬。
  沈奇掏出一张10美元纸币搁桌面上:“我给你10美元,你陪我聊一个小时,我想这比你当导游轻松多了。你就当这是小费好了,不必有心理负担。”
  “哇,老板好有钱!”杰克·马两眼放光,情不自禁说了句中国话,算不上字正腔圆,却也流利。
  在美国收小费太正常了,杰克·马才没有心理负担,他非常自然的将10美元收入囊中。
  “所以杰克你是华裔,祖籍哪里?”沈奇切换到中国话模式,他并不奇怪杰克·马会说中国话,他早猜到杰克·马是华裔。当然了,也有些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不会说中国话,不识汉字。
  “我妈是南方人,我也不知道我亲爹是哪里人。”杰克·马说到,略显忧桑。
  “哦?”
  “我妈怀孕两个多月的时候来到美国,但我亲爹现在也没来美国,我鬼知道亲爹是谁,我妈跟我说我亲爹已经死了。”
  “你姓马,是跟母姓?”
  “不,我后爹姓马。”
  “你的中国话说的这么溜,所以一定有个中文名吧?”沈奇以大哥哥的姿态,尝试一步步进入杰克·马小弟弟的内心世界。
  “英文名Jack·Ma,中文名是马克杰,我妈叫我阿杰。”杰克·马收了钱之后体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他知无不言,反正就是把沈老板伺候舒服就OK了。
  “阿杰你家在旧金山是做什么的?”沈奇又问。
  马克杰:“卖水果的,开了个很小的水果档,也就是路边摊。非技术类的中国移民在美国只能干这些事情,开超市,做餐厅,卖水果,主要的活动范围限于唐人街。但是如果,有钱那可不一样,在美国只要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美元是最公平的,它对所有肤色的人种一视同仁。”
  “阿杰,你这么爱钱,按理说不应该选择数学专业,除非你后期转入应用数学,那倒是有发大财的机会。”沈奇对于马克杰的定位是,聪明、机灵、对追求财富有强烈欲望。
  “对啊,我当然是要发大财的嘛,嘿嘿嘿。”马克杰并不掩饰对财富的渴望。
  “阿杰,其实你很有才华,你来自于一个普通的华人家庭,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上普林斯顿,这并不容易做到。来,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做道题吧。做出来了,我再加十美元,做不出来,你今天最多也就是收获十美元了。”沈奇在黑板上画了个几何图案。
  “这……老板,你这十美元好难赚呀,比我当导游辛苦多了!”马克杰发现自己被坑了,沈老板好有心机啊。
  历经千辛万苦,烧死了无数脑细胞,马克杰极其疲惫的离开沈奇的公寓,手中紧紧攥着来之不易的二十美元。
  沈奇看着黑板上的答案笑了起来,人才,人才难得。阿杰这种人才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持续关注。
  沈奇的角色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切换,上午他是导修老师,下午是博士研究生。
  跟任何一个星期三一样,数学系大楼三楼的咖啡厅高朋满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