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戴不由得摇起了头。
第九十九章 不听话的运动员
根据李戴的经验,如果能够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能力都在150以上,如今这五名运动员,能力值全都在100以下,这就说明他们距离国家一级运动员还有很长的距离。
在铅球项目上,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12.50米,而一级运动员则需要16.20米的比赛成绩,两者相差了3.7米,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水平差距。
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成绩是以标准铅球的重量来计算的,标准铅球重7.26公斤,也就是16磅,而青年级的比赛里,U20级别所用的铅球是6公斤的,U18级别偶尔也会用6公斤铅球,但绝大多数是使用5公斤铅球。
“能力值都不到100,天赋也很一般,哎,这大概是我所训练过的,最差劲的运动员了。”李戴心中难免升起了一种失望的情绪。
但在训练工作上,李戴却没有半点的马虎,即便是他所训练的这五名运动员水平不高,而且天赋也比较一般,可李戴依旧很希望可以训练出成效。
铅球的训练属于田径项目中比较基础的一门训练课程,很多地市在中考的时候就会考到铅球这个项目。李戴这种运动训练专业出身的教练,铅球的训练是必学的内容,所以在铅球专业训练方面,难不倒李戴。如果换做是马广义外甥那种运动员非科班出身,就未必能够应付的了铅球的训练了。
李戴并没有马上开始训练,李戴这次是独当一面的主教练,所以他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这五名运动员的水平情况。
李戴先来了一次队内的小测试,让五名运动员轮流上阵扔铅球,通过这种方法,李戴也大致了解了这五名运动员的实力到底如何。
望着成绩单,李戴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这侦测器还真准,就这个成绩,也对得起他们不到100的能力值。”
队内测试赛,每个人有六次机会,而最好的成绩竟然没有超过14米的,绝大多数的成绩都在13米左右,这距离一级运动员16.20米的达标成绩相距甚远。
当然,这个测试是没有爆发力光环后的测试,李戴希望知道运动员们的真实实力,所以在测试的时候,并没有装备爆发力光环。
“太差了,实在是太差了!”这些糟糕的成绩让李戴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是李戴第一次独当一面,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是一群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
“我要让他们提高,我一定能让他们提高。”李戴平复了一下心情,仔细的思考起来。
“技术,首先还是得从技术方面入手,要完善他们的技术。”李戴掏出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列出了第一条的训练目标。
年轻运动员,技术差是常有的事情,这种技术差指的主要是一些微小的瑕疵,可能看起来对最终的成绩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小瑕疵累加起来的话,就变成了大问题。
“我得把他们的动作录制下来,然后通过看录像,才能够找到他们技术的不足。”李戴想起了在北口训练基地时学到的方法。
省青年队里没有那么北口训练基地那么好的设备,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没有设备。青年队每年得到的财政拨款比较有限,也没有广告代言等额外收入,自然买不起昂贵的设备,就连很多训练器材都是从体工大队里淘汰下来的二手货。
当然,即便是有设备的话,也轮不到李戴,他毕竟是初来乍到,资历浅经验少,肯定没有资格使用好设备的。
李戴只好用手机摄影,还好铅球运动中,运动员是不会离开投掷区的,手机也能够比较清晰的拍摄下运动员的动作,如果换做是110米栏这种竞速运动的话,手机拍摄的画面就糊了。
……
“赵占山,你推求的时候手腕用力不当,你的手指太过于放松了,这样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会较差。握球的时候手指要紧张一些,注意手指和手腕的力量要协调。还有你在滑步后有明显的停顿,你左腿摆动的太高了,落地不积极,右腿没有完全发力,滑步后的重心下降太大了,去给我做五轮快速蹬地,每轮五十次。”
“秦磊,你推铅球的时候,肘关节总是不经意的开始下降,肘部放的太低的话,身体重心会提前转动,推求就变成了抛球。先去做两百次正面推球的练习,然后配合上滑步做两百次抬体阶段的练习。”
“罗峰,你滑步的距离太短了,这样蹬地和摆腿的力量不够,同时也这两个动作也缺乏结合,还有小腿收的不积极。先去一边做两百次持球蹬摆的动作练习。”
“陈健康,你滑步的时候身体重心不平衡,上下起伏太大了,你右腿明显没有蹬直就开始收小腿,你的重心应该先向后移动一下。还有,你滑步结束后,投掷姿势也有问题,上体过早的抬起,这样身体的重心就会下移到两腿,可你右腿拉收的动作明显不完善,收的距离太短了。你先去做二百次的收腿练习,要持球做。”
“王斌,你推球时候右腿蹬地不充分,髋部没有及时的转正,这样你用力的时候,两脚前后之间的距离会变大,而且左脚制动范围太大,容易出圈犯规。还有,你推球的时候,身体有一个小幅度的想做倾斜,这同样是由于两脚之间的距离太大,造成了左侧身体支撑不稳。一会把你作弊固定住,做五百次原地推球。”
李戴将五名运动员的问题一一指出来,然后亲自指导运动员改进各自的技术。
李戴本以为,在自己的指导下,这五名运动员一定会很积极的改进自己的技术缺点,认真投入到训练当中,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李戴明显的能够感觉到,这五个人完全是在应付了事,李戴看着的时候还表现的认真一些,李戴一转身,五个人就开始偷懒起来。
“罗峰,我说了你多少遍了,收小腿的时候要积极一些,怎么就记不住呢!”
“秦磊,肘部抬高,给我把肘部抬高!铅球是推出去的,不是抛出去的!”
李戴一遍遍的强调着,可这五名运动员却仍然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原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就是不去改正各自的缺点。
李戴第一次遇到了不听话的运动员。
第一百章 解决方法
严格意义上说,运动员和教练之间并不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而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运动员和教练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和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单纯的说,医生和患者之间,就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要共同努力去战胜病魔。
然而国内的体制将医疗变成了一个商业性为主的行业,医生养活自己的方式不是靠技术,而是开药、开检查和增加医疗器械的使用,这也使得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单纯,原本应该在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却站在了对立面。
教练却没有医生的烦恼,无论是在体校里、大学里,还是在各级的体工队、训练队里,甚至到了国家队那种层面,体育教练都是靠财政拨款来养活的,而运动员同样是靠财政拨款来养活的,仅凭着这一点,运动员和教练之间,就不会出现医患的那种矛盾。
除此之外,国家还有明确的规定,运动员获得的比赛奖金、通过广告代言获得的收入,教练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中分一杯羹,这也大大的调动了教练的积极性,培养出一位世界一流的运动员,对于教练来说不仅仅是意味着名气和地位,更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滚滚而来。所以在这种制度下,教练对运动员自然会尽心尽力。
运动员和教练是相互依存的战友,但却不是平等的战友,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年龄上,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巅峰时期就那么短短的几年,如果这名运动员无法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取得成绩的话,他们也就意味着再无翻身的机会,岁月催人老,老天爷不可能再让运动员年轻一次。
而教练却可以当一辈子,甚至熬得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水平就越高。带第一个运动员没有出成绩,还可以带第二个,带第三个……有时候训练的运动员多了,总是会遇到那个一个天赋卓绝的。所以和运动员相比,教练是有退路的。
这就好像在战斗里,一个人要冒着生死努力朝前冲,而另一个人却可以见势不妙再退回来,等待下一波的援军。
运动员职业生涯很短暂,而教练的职业生涯却很长,运动员是熬不过教练的,正因为如此,运动员不可能自己摸索着进行训练,他们必须要听从专业教练的指导,他们不能放过任何一次让自己提高的机会。在运动员这一行,无论什么运动,不听从教练的刺头,都很难混的下去。
李戴却没有想这么多,也没有分析的这么透彻,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运动员听教练的安排进行训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运动员不听话,那就是运动员不对。
李戴过去一年的职教生涯中,也曾经遇到过不听话的运动员。比如蒋爱国,整个举重队没有一个教练愿意和他合作,但是蒋爱国经验丰富,他在训练上的水平比不教练差,所以他有资格让教练不要来指手画脚。
相似小说推荐
-
巨星家族 (大佑佑) 起点精品频道 VIP2018-08-17完结 5W收藏136.77万字 795.2万总点击 29.32万总推荐已过不惑之年的沈秋山意外...
-
大江东去[三部全] (阿耐) 改革开放40年献礼 热播电视剧《大江大河》原著小说改革年代平凡人物命运交响曲:大江东去 作者:阿耐《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