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的火车票很难抢,但清城作为东部的港口城市,经常会作为一列火车的始发站,所以李戴很轻松的买到了回渔州的火车票。
李戴的父母都是企业的普通职工,收入也比较一般,对于李戴的这份工作,李戴的父母都觉得非常满意,在省体工大队当教练,虽然赚不到大钱,但好歹是正式在编的,这等于是抱着一个铁饭碗,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对于当父母的来说,他们最希望的还是儿女可以平安健康的过着安稳的生活。
餐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
“尝尝这炖的鸡,你爸听说你今天回来,早晨的时候特意去菜市场杀的,两年多的大公鸡。我回来炖了三个多小时,才把这鸡给炖烂!”
“吃点羊肉,这羊是今天造成刚宰的,肉买来的时候还冒热气呢!”
李戴的妈妈不住的给李戴添菜,恨不得把桌子上所有的好吃的都塞到李戴的碗里。
而李戴的爸爸则是关心了一下李戴的工作情况,不停的嘱咐李戴工作一定要踏踏实实。
随后李戴的父母又开始唠叨着,让李戴快点找个对象,二老闲着无聊,甚至开始算计开了清城买房要花多少的首付。
李戴只能坐在一旁赔笑,清城好歹也是二线城市里的强市,房子的均价已经破了两万五,时光是首付都可以在渔州市买一套不错的房子了,这可不是李戴这种家庭能够承受的起的。
春节出门拜年,是一种习俗。李戴家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李戴在省城捧上了铁饭碗,所以在拜年的时候难免会对李戴问东问西。
而李戴也拿出了他和于菲菲,还有林飞翔的合影,大大的显摆了一番。对于渔州这种四线城市的人来说,林飞翔和于菲菲可是高不可攀的超级大腕,李戴能够和他们合影,显然是混的不错,在亲戚们看来,李戴算是有出息了。
春节过后,李戴又参加了同学聚会。现在大家才毕业一年,全都是刚刚参加工作,同学之间也没有那种攀比的习气,互相之间还是叙旧居多,如果再过几年的话,同学聚会怕是没有这种纯洁的气氛了。
……
李戴欢欢喜喜的在回家过年,与此同时,举重队的副主教练马广义,却提着两茅台和两条中华香烟,敲开了省体育局人事科刘科长家的大门。
“老马,咱们认识也有十几年了,干嘛还这么客气。”刘科长一边说着,一边给马广义倒了杯茶。
“这不是过年了嘛。”马广义双手接过茶,开始和刘科长寒暄起来。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半天,马广义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开口说道:“刘科长,咱们体工队今年的招聘计划,准备什么时候上报人保厅那边?”
“人保厅”就是汉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像省体育局这种省级事业单位招聘正式员工的话,每年都得提前向人保厅里报计划,详细的说明招聘的是什么岗位,而且还有名额限制。至于特殊人才引进的名额,也得经过人保厅的最终批复才算数。
刘科长大有深意的看了马广义一眼,他早就猜到马广义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大过年的来送礼,肯定是有所求,只见刘科长微微一笑:“按照往年的工作安排,二月底的时候,会将招聘计划报上去,不过你也知道,正常情况下,报上去20个人,能批下来10个人的名额,就很不错了。怎么?老马你有什么想法?”
“嗨,也没啥想法。”马广义笑了笑:“我有个外甥,以前也是运动员,去年刚刚办好了退役手续,现在还在待业呢。我琢磨着让他努努力,考体工队的教练,就是不知道今年的招聘里,教练岗位都有哪些,我好让我外甥针对性的准备一下。”
“教练肯定是招一些的,目前也还没有确定招多少。”刘科长抿了一口茶,接着说:“体育教练属于特殊技术岗位,每年也都是单独进行招聘的,特别是一些专业教练,因为要参与到专业项目的训练中,最需要的还是各个训练队主教练的认可。你那个外甥以前是什么项目的运动员?”
“他就是练举重的。”马广义接着说:“以前也在咱们省队里训练过一段时间,不过成绩一般,最后还是回到下面市队去了。”
市级的举重队一般以青训为主,运动员也基本上都是青年运动员,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向省队提供人才。而那些水平一般,没有能够通过省队选拔的运动员,往往都会比较早的选择退役。
运动员就是这样,越往高走,会有越多的人被淘汰,而到了冠军,则只有一个。如果天赋一般,注定无法取得好成绩的话,还不如早些退役转行,也是多一条出路。
想到这里,刘科长开口问:“那你外甥也应该很年轻吧?”
“过了年就26岁了。”马广义开口说道。
“练举重的。那最好也的去处可是你们举重队啊!”刘科长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随后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
“老马,我可能帮不了你了,你们举重队去年不是来了一个新人么,好像姓李,还是局长亲自签批,通过特殊人才引进来的。所以今年肯定不会再给你们举重队名额了,而且不只是今年,或许未来的连三年,你们举重队都很难进新人了。”
马广义叹了口气,他知道刘科长说的是实情,李戴的到来挤走了他外甥的工作机会。
马广义颇为委婉的说:“所以我才来找刘科长你,看看你有什么办法么,或者是别的训练队里,有什么好的门路。”
刘科长低着头,沉思起来,片刻后,他眼神一亮,终于想到了办法。
第九十七章 独当一面
刘科长的动作让马广义心中一震,他知道刘科长已经想到了办法。
刘科长压低了声音:“老马,咱们相识十几年,我也不瞒你,要说办法,我还真是有一个。”
“什么办法?”马广义急切的问。
刘科长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据我所知啊,青年队那边,有一个田径教练的空缺。”
“是青年田径队么?缺的是什么职位?”马广义立刻问道。
“铅球组的主教练。”刘科长接着说道:“虽说是铅球组的主教练,其实整个铅球组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专职的教练,这个教练可是什么都要做的。毕竟是青年队嘛,人员流动大,不可能像成年人队那么正规的训练,一个教练也就够了。而且人多了,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编制。”
“刘科长,您可真会开玩笑。虽然是青年队,运动员水平比成年人低,但能够单独负责一个项目的话,也得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教练,我那外甥又没有什么执教经验,关键还是练举重的,和铅球完全不沾边啊。他可担不了此等重任。”马广义倒是有自知之明。
“我没说让你外甥去,你外甥连教练经验都没有,怎么独当一面?我是说让你们举重队的那个新来的去,安排他去青年队当那个铅球的主教练,这样你们举重队不就有位置空出来了么?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写申请要人了,你外甥岂不就有了机会!”刘科长开口说。
“让李戴去当青年队的铅球主教练?那岂不是让他独自带队了么?这相当于是晋升啊,这晋升的也太快了吧!”马广义没有说话,而是在心中思量起来。
李戴现在是省举重队的体能教练,如果去青年田径队当铅球项目主教练的话,层级上像是降低了,但实际上却是晋升了。因为李戴将会负责铅球这一整个项目,到时候要完全独当一面,工作的重要性远不是一个体能教练可以比拟的。
在体工大队中,派教练去青年队执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历练,也可以说是教练培养体系的一部分内容,正常情况下一个新的教练,如果想要得到这种机会,最起码得连续工作个三五年,而且期间的工作还得非常优秀才行。而李戴才来了一年,如果能够获得这种机会的话,等于是破格提拔了。
马广义的内心深处,并不希望看到李戴被破格提拔,但是李戴不走的话,他外甥又不可能来举重队,这让他心中非常的犹豫。
片刻后,马广义开口问道:“李戴也才刚来了一年,资历尚浅,而且他又是体能教练,对铅球训练未必真的在行,领导会让他去青年队么?”
“这个叫李戴的教练,去年是不是被借调去了北口训练基地了么?而且我听说国家队的教练对李戴的表现非常满意,让他多留了一个月。国家队的那些教练一个个眼高于顶,不会看错人的,能被国家队教练看中的人,职教咱们一个省的青年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刘科长笑着说道。
马广义听了这话,心中却有些不是滋味,连国家队教练都肯定了李戴的能力,说明李戴真的不是等闲之辈。
对面刘科长则接着说道:“关于这个青年田径队铅球组主教练的位置,除了李戴之外,也有其他好几个人选,局里会综合各个方面进行考量,然后才决定最终派谁去。所以你得去做宋光明教练的工作,让他向局里推荐,尽可能把那个李戴说的好一些,比如说说工作能力有多么突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有多么的团结等等,这样才有更大的机会,将李戴派到青年队去。”
相似小说推荐
-
巨星家族 (大佑佑) 起点精品频道 VIP2018-08-17完结 5W收藏136.77万字 795.2万总点击 29.32万总推荐已过不惑之年的沈秋山意外...
-
大江东去[三部全] (阿耐) 改革开放40年献礼 热播电视剧《大江大河》原著小说改革年代平凡人物命运交响曲:大江东去 作者:阿耐《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