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古斋有一副八言对章,白藕粉地,四面皆有红片,而不甚红,且质地多于红,唯独顶上之红,艳夺新割之鸡血,每方石章不重样,制作精巧,乃镇店之宝。
说到这里,英古斋就因为一块田黄方章,差点被卷进一宗震惊全国的大案!
民国二十八年,英古斋杨掌柜从外地收购来一副印章,高约十五厘米,六厘米见方,是一副大印昌化石章,特殊之处是一面红、一面黄、一面黑,另一面是黑红黄,古玩行人给它起名叫“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印章。
既是天然产物,又巧夺天工,雕琢精细,质地莹润,红呈鸡血,黄如蜂蜡,黑似漆墨,确是稀世珍宝,人间罕见之奇物。
得此奇珍异宝,从来秘不示人。他知道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喜爱书画,讲究玉石图章,而且平易近人,性格豪爽,便将此宝献给他欣赏。
张伯驹见这副昌化石印章,欣喜若狂,重金收购,遇到知己之友,便拿出来给大家玩赏。
民国三十年前后,张伯驹携夫人去沪上,带去这副印章,在朋友中观赏。原本财不露白这句古语,张伯驹很明白,但他豁达大度,不把它当回事。
可惜帮派头目和汪伪政府勾结,探听到张伯驹手中有此奇珍异宝,便设法暗算,突然将张伯驹绑架!
夫人潘素接到绑匪打来的勒索电话,开口就称拿三百万来赎人。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可远远凑不到这个数目,唯一的办法似乎只有变卖字画。
但潘素深知张伯驹嗜字画如命的脾性,不敢贸然动那些字画。几天后绑匪主动联系,称张伯驹已绝食几天,要求潘素去看看张伯驹,并劝家里宝贝那么多,卖掉一些换成钱来赎人,命比什么都值钱。
但绑匪没想到的是,潘素被带去见张伯驹,张伯驹却严肃地叮嘱她:我的命可以丢,可以让他们撕票,但字画绝对不可以卖,你要动它们让我知道,我死也不会出来!
面对绑匪的软磨硬泡,倔强的张伯驹始终不肯答应变卖一件藏品。绑匪无奈,又不想撕票后人财两空,双方就这样僵持几个月,赎金一降再降。
最后绑匪在僵持中逐渐失去耐心,撂下了狠话:七天内没送来40万,就等着收尸。
后来最后总算筹齐40万,这场持续八个月的马拉松式绑架案终于得到解决。
就是因为这种热情,在动荡年代,他经手收藏保护的历代顶级书画名迹起码就有118件,被时人称为天下第一藏。
在战乱年代,保护这些国宝并不是一件轻松事,为保护手中珍贵的字画,张伯驹吃不少的苦头,甚至几次险些丢性命。
老人最后把所有宝贝无偿捐给故宫,没有留给后人一件,到现在也是景仁榜贡献最大之人,乃爱国文人之典范。
英古斋是琉璃厂金石印章的金字招牌,自己刚让华诚拍卖收集极品印石线索,没两天对方就主动找上门?
下午出门,来到茶馆,见到纪华诚和杨兰杰,英古斋第五代掌柜。
“善工老弟,咱们都是琉璃厂混饭吃,以后可要多多亲近啊!”
四十出头的杨兰杰很开朗,刚见面就热情拉着鲁善工套近乎,纪文峰一拍两人肩膀笑道:“都是自己人,边喝茶边聊。”
看样子纪文峰跟对方关系不错,难得在琉璃厂遇见年轻掌柜,别看杨兰杰也年过不惑,但对于动辄花甲,甚至年过古稀的其他老掌柜来说,已经算是年轻一代。
“都是自己人,我就开门见山!”杨兰杰看着鲁善工,正色道:“这次有求于鲁老弟,听说善工堂要上拍三件何朝宗?”
鲁善工放下茶杯,笑道:“不错,一件鹤鹿老人,一件达摩渡海,最后还有一尊观音。不过都是由碎瓷重新拼成,杨哥有兴趣?”
“岂止是有兴趣?简直惊为天人!”
杨兰杰一拍大腿,满脸震撼道:“宝贝我已经见过,甚至上手把玩也没有发现任何破绽,天衣无缝,绝对堪称巧夺天工。”
“特别是鹤鹿老人,听说有几处微小破损,经过老弟妙手回春,居然看不出丝毫,这份手艺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何朝宗是什么人?德化窑代表人物,堪称千古瓷雕第一人!象牙白在老弟手里得以重现,乃百年之幸!”
鲁善工笑而不语,看来对方的确很喜欢何朝宗,马屁拍个不停?
纪文峰给鲁善工满上茶,插话道:“你前脚刚打电话说要找极品印石,杨兄后脚就急匆匆来看何朝宗,因为是杨老爷子七十大寿,所以……”
看见鲁善工恍然大悟,杨兰杰解释道:“没办法,我家老爷子一生信佛,特别是痴迷达摩大师,家里收藏不少佛像,整天念叨就差一尊何朝宗。”
“何朝宗百年难遇,特别是达摩和观音,找几十年都没有缘分遇见。没想到这次在家门口有缘,居然能见到达摩,你说老爷子能不激动?”
说完端起茶杯,看着鲁善工恳求道:“老弟念在老人一片向佛之心,能不能成全?”
鲁善工跟纪文峰对视一眼,没有说话,杨兰杰自然也是聪明人,站起身从包里拿出两个锦盒,放在桌上。
“我也明白是强人所难,毕竟宝贝已经准备上拍,何朝宗又是抢手货。听说老弟喜欢印章?正好英古斋有点存货,请指点指点?”
鲁善工心头暗喜,等着就是你这句话!
说实话钱对于善工堂来说不太重要,一是失传手艺,二是名气。其实打响名气也是想多积累人脉关系,从而得到接触更多极品的机会而已。
难得有缘分,自己需要极品印石,对方主动上门。慢慢打开锦盒,吃惊道:“这是……”
第128章 升级!
封门青,赵之谦的二金蝶堂!
巴林石,吴昌硕的七十老翁!
鲁善工惊喜的看着两方印章,都是长方形,造型规整,八厘米高,特别是印石,皆是难得一见之极品。
杨兰杰微微一笑,通过鲁善工的表情已经知道这次交易有希望,拿起封门青,笑道:“二金蝶堂,这枚印章乃英古斋早年珍藏,赵之谦源出汉铸印又融合新意。”
“蝶字密得只留几个斑剥的小红点,二字却又疏得留下大片红地,就象他的绘画作品一样,安排有致,毫不零乱,该密处尽量集中,该疏处则留出大片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密不杂乱,疏不松散。”
“虚实对比,充满韵味,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以厚重凝练的刀法,表现汉铜印古朴的气息。”
鲁善工暗自点头,不愧是一派篆刻大师,感叹道:“汉铜印妙处,不在斑剥,而在浑厚。”
“不错,没想到小友居然对篆刻有如此深厚造诣!”
杨兰杰一挑大拇指,不由赞叹道:“赵之谦诗、书、画、印,堪称四绝的多面手,篆刻三十岁前学浙派,之后学皖派并直接研究汉玺印,涉猎权量诏版、泉布镜铭、瓦当石碣、汉传封泥,凡能为其篆刻服务的无不广为吸收,为已所用。”
“开创以北魏书体刻朱文款识,以汉画像入款的新风。实现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之抱负。影响和启迪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堪称一代宗师。”
鲁善工伸出手,接过封门青,金手指发动,进入幻境,眼前闪过各种场景。
只见年过花甲的赵之谦,右手持刀,紧握刀干,五指向内用力,刀锋内斜,由前方向怀内走刀。
以刀锋一角入石,以入石刀角作支点,用力往所刻方向推杆,刀刃徐徐入石,直至前刀角全部入石或部分刀刃入石,再前移接第二刀。重复第一刀的运动过程,刀刀相接,直至完成所需切割的线条。
“平推法!”
鲁善工仔细观察,用心体会,这是另一种刀法。清人许容在《说篆》一文中总结篆刻用刀十三法,姚宴更是总结出用刀十九法,各有利弊。
只见赵之谦动作行云流水,力透金石,切刀时利用刀锋下长短、运力轻重以及刀刃入石的角度不同,线条有的凝重简练、有的刀痕恣肆、有的有的浑厚质朴、有的轻灵蕴藉,变化丰富。
刀法富于节奏感,韵律感十足,特别是过程中的轻重起伏、徐疾顿挫与毛笔书写的动作很相似,线条边缘残损漫漶,有锥画沙般的质感,既充满笔墨情趣,又显得沧茫浑朴,金石韵味十足。
“不愧是以书法入篆刻的一代宗师!”
鲁善工敬佩之极,飞快的吸收大师经验,因为齐白石也曾经花十年时间临摹赵之谦,所以算是一脉相承,取长补短,水平提升更快。
杨兰杰看鲁善工痴迷的表情,没想到对方居然真喜欢篆刻?刚得到纪文峰消息,说善工堂四处收集印石,原本以为是要送人,毕竟是玩瓷器出名,隔行如隔山,并没有多想。
结果今天一见,眼前这个年轻人明显对篆刻十分痴迷,甚至造诣不浅,这让杨兰杰很迷惑,不过这样更好,交易成功的把握更大。
拿起另一枚印章,展示道:“至于吴昌硕,那更不用说,百年篆刻第一人,西泠印社头把交椅!”
“这方七十老翁,乃是吴昌硕亲手为英古斋所刻,作为祝寿贺礼,意义非凡。”
“文字排列左靠,边栏下厚右实,四字方结,朴拙大方。从印面观察,侧刃单刀双刻,爽利自然,多数似为一次刻成,只有少量线条交接补刀加刻。”
相似小说推荐
-
猴年马月盗格日 (商不奇) 花城出版社情窦初开的年纪,一次意外带给郑能谅匪夷所思的能力,只要与异性发生身体接触就会灵魂出窍,进入可以选...
-
修士的厨神生活 (食颜而肥) 起点VIP2018-10-15完结灵气复苏的时代,得修真传承,以炼器入道,与美食相伴,在吃喝间寻觅长生。 修真和美食更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