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可以用颜色暗红,取其厚重;国画可以用偏黄,取其明快;打印谱常常用偏亮色,以求得展览时印屏的干净整洁。”
“书画用宣纸较厚,易吸油,多用较湿印泥,容易上章,厚度适宜,立体感强,能压住整幅字画。”
“而篆刻用的纸张比较薄,比如连史纸,如太湿则会使印文模糊,甚至出现渗油的现象。用干印泥,则可使印文清晰有神,力显各派篆刻艺术之特点。”
说完拿起田黄石,仔细把玩道:“至于印石优劣,比起印泥好坏,有过之,无不及!”
第124章 第二道难关(舵主想不起来了怎么办加更)
“印章历史由来已久,上至战国,即有滑石治印,然多粗劣,多为殉葬印。而后元末,王冕以花乳石奏刀,印石始入艺术之林。印石品种,可谓琳琅满目,大江南北,多达数百余种。”
欧阳研究篆刻几十年,难得分享经验道:“市面上印石多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老挝石居多。另有雅安绿、西安绿、丹东石、青海石、萧山石、仙居石、金田黄等其余石种,不一而足。”
“主要还是四大名石,为首自然是石中之王,田黄。”
说着拿出一块交给鲁善工道:“寿山石分山坑、水坑、田坑。其命名、种类、产地、优劣等研究颇为科学,历久完善,已自成体系,如你手里这块就是老坑荔枝冻,早年偶得之物,算是上品。”
鲁善工手接触印石的瞬间,金手指再次发动,瞬间吸收对方篆刻之精髓,水平再次提升。
“第二乃石中之后,青田石,约分十大类,封门石、白垟石、岭头石、武池石、季山石、塘古石、尧土石、旦洪石、老鼠坪石、其他类。以青绿典型,名贵石种如封门青、黄金耀、灯光冻、山炮绿、北山晶等。”
“第三是昌化鸡血,四大类,分别为昌化田黄石、昌化鸡血石、昌化冻石、昌化彩石。其中昌化鸡血石盛名已久,其他石种多以色泽、质地区分命名。
“最后是巴林石,较之昌化,诸多相似,质地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上品稀少,大部分作为练手之用。”
看着眼前锦盒八九块各种材质的印章,皆是欧阳心爱之作,鲁善工自然不能放过,每块拿起仔细研究,吸收荣宝斋大掌柜毕生篆刻心得。
“这波经验刷的爽!”
鲁善工脑中闪过各种信息,不光是刀法和布局,更重要是篆刻手感,还有对印石的领悟理解,短短十几分钟,好像吃完几颗十全大补丸,瞬间满级!
“印石多为文房用品,其用途大致可分为印章、手玩件、摆件;雕工则常见钮雕、薄意雕、高浮雕、圆雕。”
“薄意雕多粗工,精品少见,盖因薄意多难得其神韵;钮工多古兽,评判其优劣,多从布局、精细度、巧色利用、力量感等入手。”
“高浮雕创作常见于摆件,早前以礼品属性居多,故多大而粗,而今多收藏属性,小而精,最为受喜爱。把玩件题材颇多,如古兽或雅玩,多摩挲于掌,故讲究圆润饱满,不刺手,多为圆雕。”
欧阳喝口茶,拿起一块田黄,把玩道:“对于书画家来说,好的印石有缘者居之,极品百年难得一见。”
“田黄当之无愧乃石中之王,鸡血石分昌化鸡血与巴林鸡血,价格现在也居高不下,青田石中极品灯光冻,光照下灿若灯辉,久不得见。”
“老坑寿山荔枝冻早已绝产,价值不菲。就连老挝石中水洞桃花及顶级北部料,价格一直走高,不可小觑,潜力巨大。”
“众多印材石种,缺蓝少绿,雅安绿因其色翠绿正,且大料难寻,其纯净章料而今可谓是价同黄金。青田蓝星,亦是一枝独秀,可观可品。”
说到痒处,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刻刀和原石,亲自演示道:“篆刻有三贱:一为粗,印石颗粒粗糙,肌理内混杂异物,表面无光泽,入手感觉涩滞,更无细腻温润可言。”
“二是松,松散不致密,轻碰即伤,软弱如干泥,难以篆刻,属于蚀变、固压程度较差的反映。”
“三就是脆,刻之即剥落崩渣,软硬不一,篆刻时刀不入,或出现石质坚滑的拒刀等情况,难以表现刀痕效果。”
鲁善工看着欧阳右手持刀,左手紧握青田石,居然也不用印床固定,更没有提前用墨打稿,单刀直入,胸有成竹。
“说完三贱,印石还有三贵。第一是方,长方或正方体最适合做印材,扁材次之,条材更次之,随形为最次。”
“然后是高,印章要以手抓握,且高档石材一般都有印钮,太低就有局限。”
“最后不用说,一个字,大!高档石材价格与体积重量的比例是几何级数,越大的印材越稀有,价格越高。”
鲁善工灵机一动,追问道:“当年白石老人最喜欢的四枚印章,白石、齐璜、人长寿、三百石印富翁都是什么石材?”
欧阳放下刀,用毛巾擦干净手上的石粉,重新拿起印谱,翻到前几页,展示道:“白石乃老人最常用精品印之一,乃田黄老坑冻石,最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齐璜之印是青田极品封门青,淡青如春天萌发的嫩叶,质结细腻,最宜走刀,尽得笔意,了无杂质,故曰清,为难得之珍品。”
“三百石印富翁最为少见,听前辈提过是一块罕见的巴林桃花冻。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
“至于人长寿,乃鸡血大红袍!”
鲁善工暗自叹口气,果然如此,能被齐白石从几百方印章中选出来的四枚,岂能普通?
每个都是极品石材,特别是最后一方人长寿,居然是鸡血大红袍?
昌化鸡血,血色能达到鲜、凝、厚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结或斑布均衡为上品。
血量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为中档,大于30%者为高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珍贵难得。
全红或六面血为极品,红而通灵的鸡血石称为大红袍,百年难得一见!
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杨大大加更)
换句话说,要想完美修复松石苍鹰图,下一步最大难题就是重现四枚印章。
刀法不用说,今天吸收众多经验心得,回去刻苦练习,总能达到目标。难就难在石材,每块都是四大名石中的极品,就算在百年前的民国也是难得一见,更何况是现在!
去年佳德秋拍,赵之谦刻青田石自用印章,为五斗米折腰,最终1207万元成交,创造文人篆刻的最高纪录。
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直是文人孜孜以求最高境界,但是一直为生计奔波的赵之谦,却难以活得随性洒脱。故意去掉一个“不”字,其中有多少无奈。
有道是:千般道路万般难,请客容易款客难。说时容易做时难,做官容易发财难。朝内无人莫做官,你自容易我自难。识得秤来没肉卖,天下无如吃饭难。
要说印章,最牛逼的肯定是玉玺,皇帝老儿的私人印章,九五之尊,权掌天下!
2010年宝岛举行的拍卖会上,一方清乾隆青玉螭龙玉玺,乾隆御览之宝,以新台币4.3亿元落槌,折合人民币约1.018亿元。
买家是国内煤老板赵心,这方印玺是目前所知的八件“乾隆御览之宝”玉玺中最大的一件。
2011年春拍,清乾隆御宝“信天主人”交龙钮白玉玺拍出1.2162亿元港元。
2011年12月6日,一方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圆玺在保利秋拍中以1.61亿元成交,成为迄今最贵的皇帝玉玺。
这件玉玺以和田白玉精琢而成,在乾隆为太上皇帝期间,共刻制不同尺寸的太上皇帝玉玺20余方,但印面几乎都是方形或长方形,唯有这件拍品是圆形,独一无二。
此方圆玺经常钤印于内府收藏的书画之上,如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宝岛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唐寅的《品茶图》等都有此玺钤印。
按照纪文峰研究,藏印玺的大都是顶级藏家,根本不打算将所藏拿出来再卖。这是一个非常高端的黄金板块,乃宫廷收藏的最高境界。
收藏家走到这个阶段,文化修养很高,对书法篆刻有深厚领悟。现在市场上连珐琅彩、粉彩的拍卖轻松过亿,皇帝印玺怎么能不贵?
闭上眼睛,幻想一下,你手里握着当年乾隆用来亲手按在圣旨上的玉玺,一纸令下,四海臣服,生杀大权,一言九鼎。
那种感觉爽不爽?
直到今天鲁善工才真正明白篆刻的意义,方寸之间,融于全部艺术精华,凝结一处,难度可想而知。
印章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君王授予官位的一种凭证,印本身就是一种授予、一种职责,也是一种权力、一种约定、一种信任、一种承诺。
国人称印为信,代表诚信,所以说心心相印,就是心意相投,互相沟通,相互信赖。
其实印章受到国内重视不过近几年时间,最早大师作品被岛国人趋之若鹜,疯狂抢购,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在岛国地位尊崇,乃顶级门类。
相似小说推荐
-
猴年马月盗格日 (商不奇) 花城出版社情窦初开的年纪,一次意外带给郑能谅匪夷所思的能力,只要与异性发生身体接触就会灵魂出窍,进入可以选...
-
修士的厨神生活 (食颜而肥) 起点VIP2018-10-15完结灵气复苏的时代,得修真传承,以炼器入道,与美食相伴,在吃喝间寻觅长生。 修真和美食更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