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生命,它也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物,反观你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思考你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哟?领导来视察工作呢?”
突然门一开,走进一个中年人,梁海生摆摆手道:“来到正好,一会就像去漆器组找你,来坐下。”..
“这是闵俊生,漆器组组长,他就是鲁善工,琉璃厂玩瓷器的天才!”
鲁善工站起身,跟对方打完招呼,大家重新坐下,闵俊生道:“原本是来给老曲送点刚调好的生漆,结果遇见你们。”
说完伸出手,把漆盒递给曲峰,鲁善工看见对方的手上都是老茧,还有很多红点,明显就是过敏导致。
“哎,没办法!”闵俊生看见鲁善工的目光,笑道:“手上会经常沾满各种漆,碰到身上还会引起过敏。但是为防止戴手套手滑而引起的文物损害,只能赤手刷漆,毕竟手才有感觉。”
“说起这个,你比我们更不容易!”曲峰小心翼翼放好漆盒,感叹道:“采漆基本在三伏天,害怕白天漆被太阳晒起皱,割漆还都在晚上。从深夜十二点到第二天黎明,老闵经常只戴一个头灯在漆黑的没有月光、伸手不见五指的山峦里作业,下面是陡峭嶙峋的山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坠下。”
“按照一棵树十个口割四十刀,一宿割六十棵树来算,有的时候六七个小时下来也就能装一矿泉水瓶那么多的漆,行业里流传着百里千刀一斤漆,不易啊!”
“哼,知道不容易就省点用!”闵俊生笑骂道:“没几天就跑到我那边打秋风,你以为大漆都天下掉下来的?”
“你……”
曲峰一瞪眼,骂道:“你小子,好容易在领导面前给你表表功?还不知道好歹?”
“废话,我们漆器组的功劳实打实摆在明面上,用你表功?是不是领导?”
鲁善工看着几个人斗嘴,忍不住笑起来,看似开玩笑,其实也是一种难得放松。长年累月工作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状态不好的时候不敢动文物,你端着它的时候,中间就容易出问题。有的时候可能一上午就工作一两个小时,心里很焦灼。
“你们都不容易,特别是闵师傅。”梁海生对鲁善工介绍道:“这些只是开始,为修复好一把清宫旧藏金陵易少山斫古琴,所有构件都要翻开,上面的漆都脱落殆尽的,他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为修那把琴,还专门买了一把斫琴学习乐理和演奏。九年时间,一直坚持学习。修复过程中,不能违背古琴基本的演奏功能。如何演奏自己也得懂。”
曲峰接话道:“木器组修复的大多是实用性家具,有些审美价值不高。有时看到一件家具,很丑,老想给它改了。老有那种冲动,理智告诉这事你不能干。一个丑陋的东西,你每天还得按照它丑陋的方式给它修复。直到慢慢接受,丑陋也是一种存在。”
“起初的待遇也让我特别沮丧,当时在望京租房,点半起床赶班车,总赶不上,老打车,月工资一千四百多,根本不够花。”
“提取文物前需要一连串手续,再研究文物伤况,做实验、拍照、记录、化验、进一步论证,再试探性地去修。累,烦琐,就是烦琐,老是这个流水作业。尤其要是干旧活,天天一个样。要是经验不丰富也麻烦,更寂寞。”
“特别是去年拍的电影,把从来没有被人关注过的咱们推到风口浪尖上!”
闵俊生借着话头道:“外界把咱们想象成超人,其实造成很大压力,咱们也是人,也要吃饭,要面对经济压力。我一直认为从事的是高危行业,而且是绝绝对对高危。”
“本来可以得心应手的问题,到一级文物身上,恰恰是由于它的身份,反而没把握。你会双手颤抖,问题是有些东西永远不碰不行,只有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去把握。当这种压力变大了,很多人不就宁可不动它。”
“对,太对了。”曲峰站起身,拿起旁边一把圈椅道:“比如一把黄花梨六方扶手椅子,从构成关系上讲,它变宽,一宽就显得不好看,空荡荡的,但是它又有个办法把这个空给破掉,它的横截面就跟梅花儿式的六瓣。一下子不空了,所以你必须要改。”
梁海生摆摆手,沉声道:“什么叫旧?当你界定了旧你再谈修旧如旧,对不对?历史的痕迹要不要?”
“比如说《芈月传》摆了很多生锈的青铜器,绝对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当时的贵族会给家里摆一对生了锈的东西吗?有人认为残缺是美,但有的残缺真的不美。”
“观众进故宫,红色的墙上掉下来几块墙皮,他们会觉得它美吗?不会,他们只会觉得咱们的工作不称职!”
用手指着曲峰道:“我记得2009年你的作品云翼也在一个展览上被一位藏家高价买走?在这个城市的另一端,你不是还有个小的工作室,平时也没停止自己的创作?”
“在我看来,故宫的慢和外面的快,匠人工作的守和艺术创造的破,对你们这些手艺师傅而言并不对立。这么多年,内心肯定找到平衡点,才是现在这个状态。真正的大师一定接受所有,才有海纳百川的力量。”
第228章 皇帝的高科技
鲁善工环视这间普通工作室,可谓是地价最贵,但条件普通的70平方米的平房,地面依然是大石砖铺就,坑坑洼洼的裂缝和凹陷处散落着一层扫不起的木屑。
这些木屑可能来自宋代的佛像、明代的家具或清代的屏风。斜躺在案上的刨子,使的是寻常人家不用的硬木料红木,年纪比曲峰还大,是师傅的师傅用的。
要说文保科技部的办公坐落于的西三所,这里是慈宁宫大佛堂北面的一片院落群,清朝时是先帝嫔妃的居住地,所谓300年没进过男人。如今仍然是故宫的未开放区,不见喧闹的游客,红墙绿树掩映,一晃神儿还以为真穿越回几百年前的紫禁城。
宫墙之外,是日新月异的都市,而西三所里,被修复的文物和修复他们的人都遵循着古老技艺自己的节奏。
梁海生看见鲁善工饶有兴趣的表情,趁热打铁宣传道“除大型展览,修复匠人不用面临其他工作常见的截止时间。在活儿干不下去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傅会建议年轻人去院子里转转,因为硬干还容易捅娄子。”
“比如在画纸上描摹一朵盛开的牡丹,把捡到的枯木头雕成一个小痞子,给老师傅画一幅肖像,都是这里的修复师尝试过的减压方法。”
“新闻上经常说的现在年轻人因为加班导致的过劳死,咱们故宫仍能享受到绝不加班的待遇,因为这项工作最要不得的就是疲劳。于是每到下午5点,劳作一天的修复师会在小院里排成长长一队,等待刷指纹后下班。”
曲峰和闵俊生对视一眼,心里十分惊讶,堂堂故宫大总管居然亲自放下架子拉人?
鲁善工笑而不语,上班地点是清幽的宫里,接触的是常人难得一瞥的国宝,每天5点准时下班,不时还可以穿越历史,如果能在故宫修复文物应该算得上繁忙现代都市中难觅的好工作。
“按照故宫文物修复延续至今的师徒制,在第一年里,原则上不能碰文物。刚进来那会,我的工作就是慢慢跟着师傅学习技艺,看师傅干活儿、打下手,做一些复制品。”
曲峰笑道“原本以为进来后能接触到大量艺术精品,自己的艺术修养能得到很大提升。但每天的工作中,见的最多的却是自己不太欣赏的一类器物——清宫留下的装饰繁复的木制品。”
“最初对这种工匠式的东西是反感,好像是在不厌其烦地做一个东西,比如说密,能达到密不透风。这样的东西让人觉得技术真好,但格调不高。”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还记得自己手头走的第一件文物是15米高的清代木制佛塔,我只负责补配塔檐上缺损的龙头,拇指大小的龙头,一模一样的,老师傅要求严格,雕了15个,花了1个半月。”
“第二件是清代的文渊阁十二围屏。其中一扇破损很严重,只剩下诗词屏心,下半部分的三块雕龙版都缺损了,需要补全。我领到一块方形的小雕龙版,另一位老师傅刘师傅,负责补全一块圆形的大团龙雕龙版。”
“当时想自己科班出身,一小块透雕单体龙也没什么难的,一边雕还一边自我陶醉。等雕到八成的时候,去看刘师傅的团龙,发现不太对,人家的就是生动,相比而言自己的就看着挺刻板。”
“老师傅扔下一句话你这龙,身子上的曲线的感觉,不顺畅,没有劲。”
众人哈哈大笑,大家都是手艺人,虽然不是同领域,但手感都是相同的。所表现的这种东西的美感,恰恰是隐藏在技术细节里,同样是刻一道线,你没有体会,就是照猫画虎,大概差不多,但没有生气。如果你真正体会到这条线,你能知道它从起来到收,这中间轨迹、力度和律动的变化。
相似小说推荐
-
猴年马月盗格日 (商不奇) 花城出版社情窦初开的年纪,一次意外带给郑能谅匪夷所思的能力,只要与异性发生身体接触就会灵魂出窍,进入可以选...
-
修士的厨神生活 (食颜而肥) 起点VIP2018-10-15完结灵气复苏的时代,得修真传承,以炼器入道,与美食相伴,在吃喝间寻觅长生。 修真和美食更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