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鲁善工听完灵机一动道:“故宫国宝西周提梁卤是不是就是出自尊古斋?”

“没错,当年宝熙曾将一尊提梁卤送到尊古斋寄卖,西周初期,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两端有兽头,口的下端有花纹,盖的里端有金文四个字,字体齐整。”

“造型端庄,花纹清晰,卤的色泽是纯青翠色,莹润如玉。黄掌柜鉴定,这尊提梁卤必然出土于帝王之陵墓,不然不会有这样好的色泽。因为帝王的陵墓建造坚固,不会进水,器皿多放在石几上,不受土侵,在地下埋藏两三千年,才会出现这种锈色,堪称国宝。”

杨兰杰感叹道:“咱们是没有赶上好时候,当年琉璃厂遍地都是黄金,就看你敢不敢弯腰捡!”

“黄伯川聪颖过人,胆大心细,那个年代他敢买太监拿来的东西。东西往往是从宫里和王府里拿出来,买他们的东西,容易吃官司,钱好赚官司打不起,可黄伯川不怕。”

“听说当年有人去尊古斋,拿出两件青铜器:权和衡。在出土青铜器中,尚未见到秦汉的权和衡,每件都刻有“始建国“三个字。”

“他大胆断定始建国是王莽建立新王朝时的年号,距今一千九百余年,保存完好,实属难得之珍品。马上数千元将它们买下。”

“可惜后来被马衡看见,也很喜欢,结果没过几年人家成为故宫院长,无意间查到两件东西其实是某博物馆失盗文物。”

“马上派人将尊古斋的权衡没收充公,送到故宫博物院收藏,黄伯川没办法,只能对这件事只字不提,当老朋友问他权衡的事时,他总是说送给马衡,因为他的名字叫衡,马衡将它们收藏在故宫。”

第223章 追寻宝藏

鲁善工哈哈大笑,老掌柜就是好面子,玩古玩的都一样,宁可打眼往肚子里吞,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任何丑事。

杨兰杰摆摆手道:“我佩服他不是因为生意做的大,而是人品。老爷子真心热爱文物,特别是对金石爱好成癖。在同行中保证:他黄伯川不搞破坏,破坏古物是土匪,凡是卖出去的好东西都留底样,留给后人研究参考,不能把祖宗留下的东西都卖给外国人。”

“但凡尊古斋收藏的金石、古印、古工、陶片等珍贵文物,黄伯川都用纸把它拓下来或者照相,编辑成册,保存起来。”

鲁善工眼前一亮,要知道拓片是一门手艺,在刻或铸有文字、花纹图案的石、玉、铜、陶等器皿上,蒙上层绵纸,捶打,使之四凸分明。

再稍上墨,使之显出文字、花纹图案来。手艺好,就能拓出文字。花纹图案清晰、墨迹均匀,不走样的好拓片,跟印谱一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尊古斋有位谭师傅专门拓拓片,手艺好,深受黄伯川的器重。”说道这里杨兰杰想起什么,低声道:“要说这个谭师傅可不简单,当年传言跟孙殿英有点关系!”

“孙殿英?东陵大盗!”

鲁善工心中一喜,追问细节,杨兰杰继续道:“传闻谭师傅有位本家弟兄在孙殿英部下当师长。1928年东陵盗案件发生后,他到尊古斋找谭师傅。谭师傅把他介绍给黄伯川,他们之间做一项秘密交易。”

“谭师长拿来些珍宝钻翠。具体都是些什么,传说甚多,有的说是珍珠、翡翠、钻石,成簸箕地端。有的讲茶盘中放着核桃大的珍珠,还有的说:西太后那双珍珠鞋,也是其中的一件,风言风语,五花八门。但究竟是些什么,至今仍然都是传闻,谁也说不清楚。”

“黄伯川只研究金石文物,不懂珠宝翠钻,找到懂珠宝翠钻的王月波。王月波是他多年的好朋友,在琉璃厂开设恰宝斋珠宝玉器店。二人商量合伙做这项生意,经他们俩人的手,将这批珠宝钻翠卖给义文斋珠宝玉器店。”

“孙殿英盗东陵墓的消息很快传出去,各报馆争相刊登,引起博仪和平津各地的清室遗老遗少们的悲愤,他们在溥仪居住的张园,摆设灵堂,供上乾隆、慈禧的灵位,行礼叩拜,痛哭流涕,像办丧事一样进行祭奠,并通电蒋某人要求严办此案。”

“那时的平津卫戍司令是阎锡山,查办盗陵案。孙殿英根本不出面,四处送礼,打通关系,最后逍遥法外。但事情总要有人被黑锅,结果把买赃物的义文斋的经理、恰宝斋的王月波和尊古斋的黄伯川投进监狱。”

“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几个也被放出来,堂而皇之回到琉璃厂。黄伯川将尊古斋关闭,由西琉璃厂搬到东琉璃厂,在最大的旧书铺宝铭堂旧扯,开设通古斋古玩铺。”

“好家伙,当时有九间门面,院里有一百多间房子,后院有花园,大院后门通琉璃厂双鱼胡同,比原来的尊古斋宽大得多,阔气得多。”

“当时震惊整个琉璃厂,被称为黄百万!”

鲁善工沉默不语,这还用说?肯定是靠倒卖慈禧随葬品大发横财,不过这条线索挺重要,不知道能不能留下点什么。

送走杨兰杰,回到家开始查询资料,当年孙殿英从定东陵和裕陵内盗得的宝物,号称价值2亿5千万两白银,现在学者再研究发现实际上价值远远不止此数。

历史学家考证能查找到的资料,当年所盗宝物除分赃外,主要有五大去向:售卖、上缴、罚没、贿赂、秘藏。

拿出纸笔,开始画线索图,规划寻宝线路,售卖最大流向,不少宝物可能仍流落在民间,但更多的流落在海外。

当时孙殿英的交易主要在京城和沪上,那里地方洋人多,能卖上价钱,师长谭温江将部分珠宝玉器等物运来京城,价值十万元左右。先由谭温江的弟弟谭荣九卖珍珠于廊坊义文斋,由掮客王振波介绍,得款约6000元。

军需处长李德禄后来交代,孙殿英派两名武功枪法不凡的副官王登瀛、戴世禧护送,带走五大箱宝物。到沪上后,在祖籍汴梁的鲁干卿开的豫商公馆。

当时沪上文物贩子很多,都是为洋人服务的。经鲁干卿牵线,名叫吴世安的掮客看上这批稀世珍宝,介绍给洋主子,并谈妥价格。

交验后洋人将所带的大约1/4的部分现款交给李德禄,余款是一张大额美钞支票。李德禄觉得面额太多,要求拆分成五张。

不曾想这是青帮头子黄金荣设的局,等李德禄去银行取款时,被告知支票是假的。孙殿英曾由牛七爷引荐加入青帮,与黄金荣是同辈,但未去过沪上。

孙殿英知悉黄金荣黑他的宝物后,气得咬牙切齿,但也不敢惹黄,后派人雇黑道杀手,将做局的吴世安干掉。

在沪上吃过黄金荣暗亏后,孙殿英把销售的重点转移到津港,他当时租界内建有自己的公馆。销赃对象还是外国人,交易地点多设在英法租界内,具体出手多少,无法统计。

东陵盗案曝光后,迫于舆论压力,孙殿英先是采取嫁祸于人,金蝉脱壳的办法,后又主动上缴少量宝物,以迷惑外界视线。

当年他上交给顶头上司徐源泉的报告里的附录物品清单:鼻烟壶大小式共5个,赤金全珠镯1副,珠10颗,珠翠蓝红宝石18个,赤金八宝镯1副,大小宝石15件,珊瑚18件,翡翠各种宝石15件,玉镯3支。

明显是想避重就轻,推卸罪责。徐知道孙的意思,本想私吞,但后来看到军事法庭要动真格,担心受牵连,便才主动要求上缴给法庭。好笑的是,在事件平息后,徐源泉很为自己的行为后悔。

经过整理,终于发现几处可疑,首先是被京城警察没收,谭温江与黄百川交易宝物,具体数量不清,最后下落不明。

第二是义文斋掌柜从谭温江弟弟谭荣九手中所收珍宝,曝光后交出,由时平津卫戍总司令朱绶光将之转交京城总商会会长保管,但也下落不明。

第三宗是被海关没收,1928年8月14日,查获即将运往法国的宝物三十五箱,由京城吉贞宦古玩店长张月岩报关,预备运往法国,报价2.2万元。

由于货主没有在场,军法处通知海关暂行查封,并通过公安局询问张月岩,查清货物来源,最后也消失不见。

这只是沧海一粟,孙殿英所盗获东陵宝物数量,应该还有大部分没有现身,好似人间蒸发。

第224章 绢寿八百

孙殿英当时曾将所盗宝物进行了清点分类,挑选出两箱宝中之宝,暂不出售,准备秘藏。

后来想起自己拜把子兄弟田海泉,请他代为保管。田海泉时任晋军旅长,驻在包头。孙殿英便安排自己的亲信、下属旅长杨明卿去办这件事。

将两箱宝物送到田海泉处保管的时间,有不同说法,但不论何时托管于田海泉,孙殿英将这两箱宝物秘藏应该不假。不过这两箱宝物中的精品,在田海泉的手里最后被人黑了!

宝物丢失后,田海泉曾跪着向孙殿英哭诉,请求宽恕,称一箱被偷,一箱被调包,并递上被调包的那只箱子,箱内尽是破烂玩意儿。

孙殿英当然明白田海泉黑下宝物,气得咬牙,后来孙殿英的军队进驻包头以东地区,便秘密派人去暗杀对方,宝藏到底流向何处,至今不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