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家伙在推销方面真是个人才,就是那灵光一闪,让苏木看见了他身上的闪光点,给了个施展出来的机会后,没想到还真成功了!
最近,史柱正懊恼于自己前几年的决策,假如当时跟现在一样想办法卖房子,那还愁没钱把巨人大厦盖起来?
这栋大厦从1993年开始建造,当时地方上为了扶持巨人集团,先后两次批给他四万平方米的土地,一平方米才一百二十五块的低价几乎等于白送!
说起来,当年苏木在浦东新区拿地,价格其实比事先预计的价格高了一大截,后面卖出的价格反而没有他拿地时候高,也不是没有补偿,考虑到他为沪市带来大量就业和潜在税收,前年还低价补偿给他一块地,补贴后五百一平米的价格着实不算高,面积高达七十万平米。
1993年那会儿,史柱脑子抽了风,将巨人大厦的规划高度,从三十八层不断加高到七十层!要建全国最高的楼!
建设资金大约需要十二亿元,当时手中只有一亿元现金的史柱,将赌注押在了卖楼花上。而正是在1994年巨人大厦开始卖楼花那段时间,官方开始对过热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卖楼花方式受到一定限制,直接导致去年年末,已投入三亿多元的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柱成为“首负”,这才有了去美国找苏木融资的故事。
也正是由于不准提前卖房,使得现在他正帮忙卖的这个楼盘,没有提前被预定,全都是现房,留到现在才卖。
说来好笑,最近燕京某些区房价涨到两千八百块一平米左右,官方报纸急忙发声,指责说房价太高,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们的正常生活,下令开始严控!
其中,“百姓望楼兴叹”这句话用得最好,由此可见买房嘛,除了没房改之前那会儿,什么时候都没便宜过……
商人重利。
史柱一没偷二没抢,也没拿刀逼着人们买房子,别人求着他卖,说不卖貌似不太好。
忽悠人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连自己也一起忽悠了,有了人领头,这天几位房产销售员们,一起出现在他的临时办公室里,听了半天,可算是明白他们意思。
开口问这帮销售员,脸上带着笑容:“怎么,你们都想低价拿房子?这事吧,我说了也不算数,你们也该知道,我在为一位美国大老板打工,卖多少钱、怎么卖,那是我老板应该考虑的事。”
最近卖房子,每套百分之一的提成,这帮销售员们没少赚钱。
听史柱这么说,都以为没戏了,想不到他话题一转,补充道:“不过我会替你们跟我老板求求情,都是自家人,功劳和苦劳都有,你们先去吧,等我老板回来我跟他说说。
前提是你们继续努力,只要赚到钱,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哪天房子快卖完了,给你们一人留一套,价钱肯定便宜,最多就卖给你们两千九一平!”
包括那位楼盘老保安的儿子,全都大喜过望!立马挂起笑脸!
别人拿房子,现在三千三都不止了,今天开始就要三千四一平米,低了压根不乐意卖。
哪怕以两千九一平米的价格,拿下套八九十平米的中等户型,在他们看来都意味着四万块以上的利润,哪有不开心的道理?
顿时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拍胸口保证一定更加努力,争取把房子价格卖上三千五一平米!
等送走这帮人,史柱久久无语,随即深叹口气,自言自语说道:“原来房子这么好卖,苏老板这一来一去,可不就是赚了几千万……”
最近几天忙着处理这个楼盘的事,今天才有功夫静下心来仔细琢磨,觉得既然这个楼盘成功了,为什么不能再找个地段好点、房子好点的楼盘,继续重复这种销售模式呢?
已经有了经验,销售人员也是现成的,假如放开了卖,这两天就能把数百套房子全部卖完,为了买房子,都有人打起来抢名额,几乎等于是在躺着赚钱。
史柱套路深,那些买房也不是完全无辜,个个觉得买房能赚钱,一窝蜂挤过来,把房价抬得越来越高,这种情形就像是如今才九百多点的上证指数,在短短几天内暴涨三百点,里面全是泡沫!
有冤大头接盘还好,用跟股票类似的“击鼓传花”的游戏,早先出手早落袋为安,但万一哪天经济下行,没人再愿意买房子,不少投资客难道要用房产证去买东西?
这次的经历,给了史柱非常大的商业启发,忽然间他觉得哪怕苏木反悔,不愿意投资给自己,以后估计也饿不死了,不仅只是沪市的房子难卖,全国都差不多,有的是楼盘让他去接手。
一个合格的炒房客,就这样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诞生了……
第423章 南海岛泡沫
苏木的燕京之行还算顺利,住在钓鱼台,还跟恰巧到来的法国财政部长一起逛了逛这座城市,买了些古董、小吃,也顺便在规划中的闹市区拿下几块地,打算用来建造商场和住宅。
这个年代交通算不上方便,国家有跟曰本新干线一样建造超级铁路的打算,可惜兜里没钱,还处于发展经济的摸索时期,看不到多少高楼,许多地方路面也不宽敞,路上最多的依然是自行车跟摩托车。
他在华夏散心游玩,美国那边的公司又出了点事。
主要是OWO和Bee这两家公司,今年七月份的营业额下滑严重,再加上一帮空头们拼命煽风点火,导致市值在短短两天时间里跌去了百分之九!
一下子,苏木再次损失许多钱,市值跌回了今年三月份的水平,诱发原因是大股东之一的投行摩根士丹利计划减持百分之三股份,理由是套现投资其他产业。
他现在手里有钱,完全可以吃下这部分股票,之所以没有出手,主要是因为最近贬值,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他更加有利,苏木迫切渴望回购更多股票,入手价格高了意味着损失。
今年以来纳斯达克依旧不温不火,看不到回暖的苗头,能够花更少的钱去回购股票自然更好。
占据的市场份额太高,并且还在以恐怖的速度向其他国家扩张,用户基数在这呢,公司其实没有出问题,他只是暂时不希望股价涨得太高而已,预计如今依然是值得入手的低位,正野心勃勃地试图往纳斯达克市场砸五十亿美元到七十亿美元。
看好华夏这边的市场,更看重美国的经济前景,鸡蛋被装在好几个篮子里,短短两天损失了三四十亿美元,他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时候待在钓鱼台的房间里,听见传来敲门声,他回了句:“请进,门没锁!”
有位穿着深灰色西服的年轻人走进来,旁边还跟着位斯斯文文的中年男性。
苏木没见过这位中年人,但他认识那位穿西装的年轻人,算是在华夏期间的小秘书,昨天从大会堂离开时候有人说了,遇到事情跟这位姓赵的小伙子说一声就行,能解决的肯定帮忙。
“苏先生,你要的东西我帮你找来了,还从北大找了位研究过当年那件事的教授,有什么想了解的问他就行,我就在外面等着。”姓赵的秘书面带笑容对苏木说。
苏木客气道:“没事,你也坐坐,忙来忙去挺累的。”
“哪里的话,我应该做的,先去帮你们泡杯茶……”
赵秘书出了门,留下这位来自于北大的中年男教授。
身材瘦弱,个子挺高,今天稀里糊涂被找来,连去换身衣服的机会都没给,原先以为要跟那些上面的人见面,路上才知道原来是见从美国来的华人世界首富,介绍一些有关前两年南海岛房地产泡沫的具体情况。
苏木想在华夏从事房地产开发生意,史柱一天一个电话,楼盘热销情况已经得知,性格还算稳妥,准备先搞清楚情况,再决定什么时候开始让地产公司动工开建。
谈到这个年代的楼市,就绕不过1993年发生于南海岛的房地产泡沫,那里是华夏楼市政策的一块试点,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导致全国各处的房地产开发计划一蹶不振,苏木找不到详细的资料,就只好趁着这次机会找人帮忙问问了。
二十世纪,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几大支柱产业中,房地产都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在出口、内需、制造业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华夏试图用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挺正常。
人们所说的房地产行业,可不仅仅只是房地产而已,还会带动建筑材料、建造公司、装修、银行等产业的发展,带来不计其数的就业机会,并且增加官方财政收入。
苏木站起身,伸手对这位中年教授说:“请坐吧先生,你经历过1993年的南海岛房地产泡沫?”
“嗯,我叫做宋楠,北大金融系教授。”
先自我介绍完,跟苏木握手打招呼,可能是不常跟人打交道,正襟危坐回答道:“1991年为了写论文,我去那边待了两个月,后来房价崩了,我也去过几回。
做了些研究,但肯定不如那帮开发商们了解得透彻。”
“没事,能不能跟我说说当时是什么样?”苏木问他。
“什么样?大概就是一帮国企都疯了,在政策支持下疯狂涌过去开发房子吧,总人数不过才六百五十多万的南海岛上,在短短五年时间里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相似小说推荐
-
都市系统来修仙 (好好的吃饭) 起点VIP2018-09-18完结总推荐2582这是一个拿着都市系统的人在仙侠世界里修仙的故事。“系统,这画风不对...
-
铁路子弟 (曲封) 掌阅VIP2018-09-09完结身为铁路子弟的建筑设计师齐栋梁重生回到了八十年代,面临父亲面临的危机,他利用前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