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生在唐人街 (陶良辰)


  “嗯,跟我去趟公司,找几个懂地产业务的人跟你一起去……”
  这桩异常随意的生意,就算是被敲定下来了,只能双方的人谈妥,要说放心,苏木不至于傻到对一位只见过两次面的人完全放心,于是派人跟他跟对方商谈。
  史柱隐约明白苏木的意思,但他心里没鬼,爽快答应。
  **************
  说起苏木在华夏的产业,目前总共分为几个项目,分别为家电制造、酒水饮料、食品加工、地产、互联网、投资等主要方面,从没想过要在华夏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他看来目前规章制度压根不成熟,很容易让好好的公司出现问题,何况他不缺钱,最近从美国的那些银行里贷了上百亿美元出来,就是为了投资。
  每个项目都有人负责,他抽时间去各座工厂、参股的企业考察,先在沪市看了看,等到跟那个楼盘的开发商签订好协议之后,就撒手交给了史柱,既然这方面经验,不如交给懂行的人来,尽管史先生也手忙脚乱,但各种大张旗鼓,弄得还挺不错。
  坐车出了沪市,又去折江那边的工厂考察,对于华夏当地的互联网产业市场,苏木相当看好,人多意味着市场大,不足之处在于官方的支持力度太小,各种配套设施更不上,网民数量也极低,这跟电脑的售价过高有关系。
  华夏的食材比美国便宜一大截,可美国人能够负担得起的电脑,在华夏绝大多数居民们看来就是很大一笔开销了,这不是降价就能解决的事,关键在于得到官方提倡,正计划捐赠五万台电脑给大约五百到八百所学校,配置不用高,主要作用是让更多人了解到电脑。
  一批最早接触互联网的年轻人,有些已经用上苏木让程序员们专门针对华夏市场进行开发的两款产品,分别是聊天程序以及浏览器服务,微软公司的桌面操作系统在这边被广泛盗版,以至于OWO浏览器不需要多推广,架设服务器,提供服务就可以,官方早已授权了……


第421章 涨价!
  苏木去了燕京,在那边有一场会议等待他去参加,召见具有影响力的华人同胞是传统,对方都找上门来了,他总不能强行拒绝好意,刚好算是去旅游。
  沪市这边。
  九洲地产公司跟那个名为“君王府”的楼盘开发商们签订好售房协议后,先支付了一半的钱,尾款将在三个月后打给对方,主要是怕工程质量或者手续有什么问题,压着一半的钱,就算到时候对方推卸责任,谁怕谁还不一定。
  美国的三角债挺少,那边的商业发展两个多世纪,早已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更加尊重契约和法律,信用体系也早已建立起来,不是苏木手底下的员工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坑实在太多,不多长几个心眼可不行。
  就比如一家空调外壳生产商,约定时候是一种品质,真正送货过来时候又是一种品质,变成用手就能戳破的那种,不愿意签收,对方竟然还上门耍无赖。
  主要是因为违法犯罪的成本太低,要是跟美国一样采用带有惩罚性质的法律判决,这帮商人们肯定不会再敢明目张胆地去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因为一次管理不当,被罚到破产的美国企业不在少数,使得商人们都小心翼翼,力求将最完善的产品推广到市场里。
  而这边,明知道是犯罪,但可能赚到一千万,事后只需要罚款两百万,如此恐怖的利润,谁还管是不是犯罪了?
  这个年代华夏的市场挺庞大,可就是不完善的商业规则让苏木经常头疼,许多在美国不常见到的小问题接连出来。
  拿那次空调外壳的事来说,虽然找到了另一家工厂委托生产,但却耽误了一个季度的生产,成功错过夏天销售高峰期,损失何止上亿!
  那家塑料厂,却什么赔偿都没有,只是少了他的订单,还有第一批没被签收的货物而已。
  来到华夏做生意这么些年了,好的地方很多,比如工人工作认真、官方热情帮忙处理各种问题、原材料便宜等等,坏的一面也不少,主要是民营商业体系刚建立没几年,各种商人素质普遍不够高,缺乏法律和安全规范意识。
  他准备这次进京时候提一提,东西质量不好还情有可原,但食品饮料、以及医药品质安全不过关,那可真就是谋财害命了。
  这两个产业苏木都在做,调查同行们,把产品带到实验室去化验时候,查出不少问题,好比婴儿奶粉,许多家企业的产品达不到国家规范标准,甚至还含有有害物质!
  君王府的楼质量挺不错,商品房刚开始发展没多久,在各个方面抓的比较严,苏木进京去参加会谈,留下史柱以及公司的员工一起帮忙想办法,将这些距离机场不远处的房子给卖掉。
  用于前期宣传的启动资金给了一百万,传单全都不发了,史柱正在从其他方面入手,给原来那帮销售员们洗脑上课,教他们应该怎么把房子卖出去,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挨个给以前留下电话号码的那些有购房意向的人打电话。
  “不好意思先生,我是君王府楼盘的销售……对对对,上次见过的。
  没,我不是让你买房子,只是想告诉你我们楼盘涨价了,三千一平米。周围有个商场即将开建,官方也打算大规模开发,房子早就被抢光了,就还剩下四十几套。啊?现在来看房?行吧,但不一定有……”
  对方突然说要来看房,明明前几秒才说房价贵,这让销售有点懵。
  不仅买房子的单纯,卖房子的同样单纯,绝大多数地产销售都是发发传单,然后等着客户上门,很热情地去推销,好像在求着他们买。
  史柱干过推销,很清楚应该怎么让人买东西,不仅加价了,还花钱雇来一大帮外地人,就在售楼处里走走看看,有人在门外放风,见到潜在客户上门后,立马招呼一声,让他们投入演戏模式。
  几位销售也够狠,连亲戚都不放过,挨个打电话告诉说自己这边房子涨价了,估计还得涨,买到就是赚到,有了发财的机会不能忘了亲戚,所以才冒着丢掉工作的风险通知他们。
  假如有人上门,就告诉他们有房子,那岂不是摆明了房子还多?
  没说一定没房,对于购房意向强烈的那些顾客,当场就签约了,另外则告诉其他人还有新房子,但是要等等,不一定轮到他们,而且下次买估计得按照三千三一平米的价格。
  一平涨三百,一百平岂不是三万?有客户当场就急了,打电话让老婆提钱过来,还骂骂咧咧说“当老子没钱咋滴?我今天偏要买!”
  能怎么办,按三千一百块每平米的价格卖吧!
  消息第二天就扩散出去,有人说为了买君王府的房子,买家动手打了销售员,就是因为没房子。
  还有人说现在价格低,以后还要再涨,现在买到时候转手就能赚好几万,消息起初只在小范围内传播,一传十,十传百,陆陆续续有客人上门。
  果然,房子突然之间好卖起来了,销售都告诉他们没房子,要登记排队,价格也悄悄涨到三千三,最早买房的那些人乐坏,逢人就说自己眼光好。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手“饥饿营销”,搞得买家愿意塞钱给销售,想从他们这里拿到低价房,哪怕价格不低,肯卖给自己也行。
  因为就在三千三之后,还有人说肯定继续涨,信誓旦旦表示自家亲戚当官,说了有座学校要建在这,出门就是地铁口,到哪都方便。
  这种消息传开后,买房的人更加多,毕竟是沪市,有钱人不算少,最富的一位一口气拿了八套房!最奇葩的是一位销售,竟然也上钩了,在史柱面前扭扭捏捏,问能不能用三千一平的价格卖给他一套,还很不好意思,市场价三千三都不止,在他看来这是自己在占便宜,哪里会去考虑前些天才卖多少钱?
  如果史柱愿意,要不了两天就能把房子全部卖掉,但是效果出乎他预料,现在想的是能不能让利润更大一点……


第422章 炒房客的诞生!
  以前。
  开发商和售楼处是一体的,开发者们花钱找人来帮忙将房子卖出去,这是再合理的不过的事情。
  到了史柱这里却玩起了花样,售楼部里的这些推销员们大多还是那批老员工,也有他从南边紧急抽调来的得力干将帮忙,说是开发商,但其实这个楼盘跟以往那个开发商,已经没关系了,一半的定金都打进了对方的账户里。
  在这帮人口中,把房子卖给人们,完全就像是亏大了一样,要是这个年代的其他地产开发商们过来,一定不会相信掏钱买房的人笑嘻嘻,而卖房的竟然是一副深仇大恨,好像受了不少委屈才愿意把房子卖给他们的幽怨表情。
  “商圈房”、“地铁房”、“学区房”等概念被提出来,这帮潜在购房者们哪里听说过这个,得知房价还要涨,而且还暴涨,连开发商都不愿卖房子,想留在手里等待升值,消息一出周围许多居民们被美好前景吸引,各种托关系来买房子,一买就是好几套的还不在少数!
  靠近虹桥机场,地铁从不远处通过,位置本来就不算差,在这个年代来看可能是高价房,史柱正在偷换概念,将“未来”也搭进去一起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