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妮可和刘秘书在旁边看得瞠目结舌:这特么是什么眼神?什么口才?什么角度?眼光也太毒了吧?
还有这种操作?
潘华想了想,打趣道:“那小冯你自己觉得自己算是出来买的还是出来卖的?”
冯见雄也不恼:“我是读书人身上还有那么两三根雅骨,犯贱发痒耐不住寂寞,所以不纯求财。赚的比你们少,也认了。”
“好说,好说。那就谈谈你们的打假方案吧。”潘华热忱地主动发问。
冯见雄见对方已经认可了他这个人,也就不惮指出对方措辞中的一个错误:“潘总,可能您是没看清楚我当初传真的方案,我再稍微强调一下:我们不是来打假的,我们是来给贵公司提供‘商标驰名保护整体解决方案’的。”
潘华还自以为见多识广,笑着说:“我知道,我知道……整体解决方案嘛!这几年那些一站式打包的事务所也多起来了,无非就是给我们个‘包年打假套餐’嘛!这些年仿冒我们的假货太多了,哪一年我们不得开支个千把万教训教训……”
后世到2015年前后,l干妈打假最激烈的时候,公司一年的打假经费涨到了3000万之多。
不过眼下06年公司的营销规模还不到后世全盛时的一半,加上潘华有意在冯见雄面前低报预算,好让冯见雄不敢狮子大开口,所以下意识就只说公司一年的品牌维护经费只有1000万。
冯见雄对这个数字不是很清楚,但知道潘华肯定是往少了报的,他也懒得直接戳破。
他快刀斩乱麻地说:“一千万一年,也不少了。不过光靠来一个案子打一个官司,太被动。贵公司就没想过年内就让自己的品牌变成全国驰名么?”
潘华当然知道冯见雄是想代理这个事儿,所以他自然会好好压价:
“全国驰名,我们也有在做的嘛。有了驰名,就有海关主动保护、还有跨类保护,这些好处我们都懂?
目前无非是吃亏在我们这商标注册下来才六七年,历史不够悠久,加上辣酱毕竟不是全国所有省份的人民都爱吃的,所以覆盖面和知名度还差点火候。
但是我们合作的事务所都说了,绝对不会误了08年驰名的大事!到时候我们的注册商标勉强也有10年了,上面再给造势,肯定是能过的嘛——目前在辣酱这个行当,国内谁做得比我们好?只要辣酱行业还出驰名,那就肯定是我们家嘛!”
听潘华这番话里的语气,就好像品牌代理事务所是可有可无的,只要花上区区100多万,然后别的什么都不干,在那儿躺三年,等商标自己驰名就行了。
要是真如他所说的这么简单,那冯见雄的重要性确实会无足轻重很多。
可惜,冯见雄的反应完全出乎了潘华的预料。
冯见雄完全没有讨价还价和强调自己重要性的意思,而是用一种轻蔑的夸张语气震惊:
“3年?潘总,如今电商发展这么快,快消品品牌洗牌也那么激烈,听说连米国人那边的亚马逊都在准备开快消品零售,说不定你们的辣酱还能被米国人热捧炒作!等三年黄花菜都凉了!早就被假货淹没了!
你原先委托的法务顾问单位,居然告诉你还要3年才能驰名?这种意见也太不负责任了!你难道没看我的方案么?我说的是让你半年之内就驰名——到07年春节之前,就驰名!”
冯见雄这番话说完,史妮可自然也要帮衬着扫盲解释几句:“潘总,您可能不知道,国家外经贸部门对驰名和非驰名品牌的保护力度是大不一样的。
如果是全国驰名的品牌,全国海关在出口商品过关检验的时候,如果查到出货单位和品牌报备不合、也拿不出经销代理合同的情况,那么海关就会主动依职权扣押这些疑似假货的东西,然后主动联系驰名品牌持有单位核实。如果是非驰名商标,那就只有贵公司亲自派人去搜集情报、主动申请举报请海关查扣了。相信贵公司目前每年对于查访假冒也是疲于奔命吧……”
好在潘华也懂一点儿驰名的好处,连忙制止了史妮可后续的普法废话:“这事儿我知道!驰名了有多大好处我都知道!不用你说。”
于是史妮可后续那十几条法条解读的废话,也就没必要再说出来占用篇幅了。
潘华最后想了想,说:“那这样吧,一会儿我叫上李总,咱一起喝一个。你爽快点给个价钱。合适了,你就把具体方案说一下,能委托的,我们就当交了这个朋友!”
“可以,不过我觉得我还是先报价、然后承诺结果比较好。如果想听我的详细方案,听完之后可就不能反悔了——因为但凡被我发现你们想窃取我的思路,找别人单干,哪怕你们最后成功驰名了,我也有办法举报死你们造假。”
第35章 你管老子成本多少
律政剧上往往有那些牛逼蛮横到不近人情的大律师,被塑造得几乎和武侠片里的世外高人或者科幻剧里的疯狂科学家差不多难相处。
但现实世界中,但凡有律师这么搞,那么横死街头将会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原因无他——武侠世界的世外高人,一身绝学别人是无法复制的。
疯狂科学家的成果,也有独门的科技装备乃至专利法律、垄断技术的财团巨头保护。
但顶级大律师的创造性成果,却是没法筑起技术性的垄断壁垒的——
哪怕某个律师在世人都不能搞定外资投资国内传媒巨头这件事情时,发挥了他绝顶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一套vie资本架构。或者在苹果公司都不知道怎么把钱留在海外避税时,发明出“三明治避税结构”。
但是,在赚完第一笔钱之后,这套方式方法总归会被圈子里的聪明人想明白,然后模仿。随之而来的就是垄断地位的消失、利润的急剧缩水。
世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会保护律师在“发明新的犯罪方法或者钻空子方法”方面的原创利益的,这是发明型律师最苦逼的地方。
所以,要想在没有制度保护的情况下,依然细水长流把钱给赚了。
要么靠建立起无可辩驳的口碑和威望。
要么同时辅之以对潜在客户群的威慑,让客户心存忌惮,产生一种“如果不通过xxx搞这个事情,会不会被人盯上、从中作梗搅黄了?”的错觉。
冯见雄此时此刻对潘华那恰到好处的拿捏和威胁,一张一弛,正是此道的妙法。
潘华当然可以选择听了冯见雄的方案之后,找报价更加便宜的事务所,把其中关节想明白了之后,再慢慢把问题解决了。
但冯见雄也把话撂在那儿了:要是听了我的计策,却不花钱请我,哥有的是办法不计成本杀鸡儆猴,到时候把你们弄虚作假运营品牌的丑闻都曝光出来。
而绿世界,对于这种正当的报复,容忍度还是很高的,几乎是形成了一种行业自律。
国法虽然不会保护“发明新犯罪方法”的人,但国内有智商有资格发明新犯罪方法的顶尖大律师,毕竟就只有这么几百个而已。这么一小撮人,通过全国的律师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互通有无,很容易形成分赃默契,谁也不太敢作出坏了行规捞过界的事情。
潘华原先为了打假、运作公司其他法务活动而联系的律师事务所,并没有牛逼到如此高度的。所以他对于这种顶级大律师圈子的思维模式并不是很了解。
刚刚被冯见雄威慑了一下,他内心也是有点不痛快的。
但是,很快他就得不痛快也得给我痛快了。
……
潘华很是重视地把冯见雄下午说的内容,大致地上报给了当总经理的大表哥李林。
李林平时主抓市场工作,按说是没时间听法务谈判的细节的。
但听表弟说,来者自称可以“风险代理运作品牌快速驰名”的事儿,而且收费可能非常昂贵、听了详细方案之后就不能反悔了。李林也被这些闻所未闻的奇怪条件搞得有些好奇,这才纡尊降贵亲自会客。
于是当晚的酒桌上,便是一派觥筹交错的和谐景象。
冯见雄口才了得,又是一番变着花样的说辞,表达了他发自肺腑的“农民企业家和读书人只是人生追求不同,并无高低贵贱”观点。然后把李林也说得心有戚戚焉,觉得这个律师沟通起来真是舒服,一点酸气都没有。
当然,这种话术普通人肯定是学不来的。
因为冯见雄说这话时是真心发自肺腑,连他自己都相信了的。
就跟杰克马说鸡汤时一样。
所以他的气场才能浑然天成,让农民企业家如沐春风,感受到不卑不亢、刚柔并济的尊重。
要不是史妮可对冯见雄太了解,知道他平时是怎么样一个人、知道他是何等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就几乎连史妮可都要骗过去了——其口才之恐怖,一致于斯。
然后,冯见雄才图穷匕见地报了价:
“2000万。只要李总应了这个预算,我保你贵公司的‘l干妈’品牌,在07年过年之前拿到驰名——可以风险代理哦,前期可以根据实际布局成本,分批开支30%。剩下的七成,驰名之后收取,不驰名不要钱。”
“2000万?你怎么不去抢?你当我们平时没咨询过不懂行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