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喷神 (浙东匹夫)


但那时的苏勤,毕竟还没有彻底放弃治疗。
他自己说完反方总结陈词的时候,一度还觉得自己颇有气场,有理有据。
可是,冯见雄这一锤定音下来。苏勤知道,刚才对胜利的幻想,统统都是不存在的。
主席台上的主持人田海茉,也是一样心情激荡:“从专才和通才,谁更容易被机器消灭这个角度来辩,简直是闻所未闻啊。但是看他的那些论据,貌似都是真的。”
她的认识,其实比苏勤更加深刻。
因为苏勤刚才还在比赛,是不可能现场验证对方说的论据是不是真的,也没法和法庭辩论一样质证。
但田海茉和评审团的其他评委,却是趁着双方嘴炮的空挡,第一时间把冯见雄那本英文版的《连线》和其他纸面证据拿来看了。
所以,她们知道冯见雄的证据是真的。
“这个冯见雄对前沿科技的敏锐度,简直是太可怕了。没想到一个05年时正反方还势均力敌、湾湾的白执中还靠其获胜的辩题。仅仅过了一年,就因为硅谷的最新科技趋势变化,变成了一个没什么值得辩的搞笑话题。”
好几个评委的内心,都升起了一股悲凉。
辩题的命题,太落后了!
今天的场景,简直就像是在1990年,让金陵大学和湾湾大学辩“苏联制度会不会崩溃”这种辩题,当时或许能厮杀得难解难分,但一年之后苏联灭亡的铁证一摆出来,为苏联站台的辩手就被坑了。
“努力学习”,依然是一个优秀的品格。
但是“只有努力”的人,以及“只有努力”的专才,在机器也能学习的那一秒钟,就已经注定输给了自己的其他同类。
未来,是属于能够作,能够找目标,定目标,质疑,问问题的人。而不是只会被布置作业,然后光靠努力就能解决这些作业的人。
天道和真理,站在了冯见雄这一边,着实让他胜之不武。
……
“冯见雄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这不光是口才和辩术的问题了吧,眼界也太开阔了。”
“就是就是,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是半专业的辩论爱好者,这个题目去年台巴子和港灿辩的视频,我是上土豆千辛万苦找来看过的!但是哪怕是去年的国际大赛,大家也都只是扣定义,玩玩文字游戏,完全没有冯见雄今天这场比赛的脑洞啊。”
场下的吃瓜群众们疯狂传说着冯见雄的牛逼,似乎唯恐大多数小白听不懂其精微奥义的牛逼点所在。
等小白们的情绪被扇动得差不多了,该全体起立喊666了;那些半瓶水的高级粉丝又会卖弄自己的见多识广,帮冯见雄喊“基本操作,喊666的都给我坐下~”
场面一度混乱,直到评审团完成紧张的讨论。
田海茉心情复杂地拿着一个信封上台——是信封,不是平时的一张纸,所以显得很郑重。
打开,抹平,深呼吸,然后宣布。
“现在我宣布,今天比赛的获胜方是:法学院队!让我们一起恭喜她们……然后,有请周校长为法学院队的代表颁奖!”
“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是:正方四辩,冯见雄同学!”
“本届‘希望杯’的最佳辩手是:法学院队,冯见雄同学!”
田海茉错落有致地宣布完三条讯息,然后看着今天莅临现场的多位校领导先后给冯见雄虞美琴他们颁奖。
田海茉的心里虽然有些空荡,却也不至于失落,只是觉得一个时代似乎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始了。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周副校长轻咳了一声,把本届杯赛最佳辩手的奖牌挂在冯见雄脖子上——那是一块铜质镀金、像大号纪念币的玩意儿。然后从旁边的司仪女生手中接过奖状,也郑重地双手递给冯见雄。
冯见雄毕恭毕敬地拿过。
周校长是个50岁出头的秃发男,平时官腔打惯了,所以哪怕此刻说话确实发自诚意,也依然不免带出几分居高临下:
“你们表现很不错,这一届的新生,给学校的辩论圈带来了不少新生力量啊。希望你们历练两年,后年能在国内大赛上,跟华东赛区的传统两强,金陵、复旦一决高下。”
周校长说完,旁边几个工作人员,包括担任校辩论队教练的老师,也都凑趣赞赏,谈笑着劝冯见雄应下这桩差事。
毕竟,他和虞美琴只是大一的新生,虽然锐意进取,总要再磨砺两年,才能真正进入全盛状态吧?
这是大多数人的正常想法。
对于这种期望,冯见雄当然是要给面子的:“谢谢周校长的期望,不过两年是不是太久了,我看就今年干掉金陵复旦,明年就能去星岛了。”
“今年……呃呵呵,好,有志气!”周校长脸色一僵,并没有打击冯见雄的自信,“有志气是好的,那你现在就该先开始了解对手的实力。”
校领导呵呵了几句就先走了,田海茉也顺势讲了几句收官的话,宣布本届杯赛结束。
冯见雄的老朋友、丁理慧学姐拿着话筒,也不见外,从旁听席上几步窜过来,让他说两句。
“自己想到啥说啥吧,我的提问我回去自己再录剪。就说说获奖感言、点评寄语就行。”丁理慧非常干脆,反正校台只是广播,不是电视,所以纯音频的剪辑不要太轻松。
冯见雄如今已经和她当了半年多的“同事”,大家都是知道工作底细的,再拿腔作势就没意思了。
冯见雄清了清嗓子,换上一副很悲悯的语气:“其实我觉得今天的获胜,还是有点胜之不武——‘未来社会究竟是通才更吃得开,还是专才更吃得开’,这个题目和‘科技进步究竟是让人发展更全面还是更狭隘’其实是有很多共通性的。尤其是当我们从科技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时,这两个问题几乎重合了。
所以,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我轻松赢了田学姐带队的商学院时,就已经说明我在这方面很有造诣了。苏学长应该只是不服,认为自己的水平比田学姐高,他的队友也比商学院的更强,所以还想试试。但结果果然很可悲。
其实,越是深入反思这一组辩题,我越是能感受到一股社会的趋势:因为未来的机器也能学习了,而且学习速度肯定是比人类快,比人类更能不眠不休,所以和机器比专精是没有前途的。
人类唯一的优势,是至少目前看来,‘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还不会自己给自己定目标,定评判体系和数据标识。所以人工智能只能当专才,而人类可以突然奇想做一些跨圈联想性的事情,可以做通才。
曾经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靠吃苦和毅力出头的机会,正在越来越渺茫。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要吃苦和毅力,而是一个人不能纯粹只有吃苦的毅力,而没有爱好和理想。因为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要成为通才的,一个原始人既要会打猎也要会采集,社会分工本身虽然高效了,却违背了人类的基因。所以重复钻研一样事情才会让人痛苦,需要用毅力去解决。
而只要一件事情是痛苦的,这里面就有资本的市场,资本嗅到这种需求,就会想办法发明一种机器来帮人类完成这种反人性的工作。只是曾经的我们不以为重复钻研型的脑力劳动可以被机器攻克而已,但现在的进展已经说明我们错了。
所以,如果一个人毫无理想、爱好和天才,他只是单纯地比别人能吃苦,那么他被机器消灭的未来,并不会太远——纯粹的努力者,他们出头的时代在20年内就会终结。虽然很残忍,但这是事实。这不是我说的,我只是站在了天道这一边。”


第12章 人在江湖飘
“这个冯见雄!口才倒是不错,说话的时候嘴上就没个把门的么?简直乱弹琴!”
一个三十来岁的精瘦突兀男人,一边听着校广播台的访谈节目,一边拍桌打凳地生气,心情颇为复杂。
他叫黄劲松,是文学院的一名副教授,此前也是校辩论队的总教练——金陵师大的辩论队,历年水平摆在那里,没有代表国家参加过国际大赛。所以校领导不可能和武大复旦那样投入巨大资源,整一个不从事任何其他教学工作、100%全职带辩论队的教练。
所以这个黄副教授,平时还是要承担一些文学院的课程的。只是拿一份额外的津贴,兼着辩论队教练的活儿。
对于冯见雄这厮,他自忖还是有些了解的,但是没想到今天那小子又说出这么出格的话——也就是刚才他在广播里听到的那番、冯见雄被丁理慧采访时说的话。
冯见雄居然把自己连胜田海茉和苏勤说得那么理所当然、天道昭彰,似乎谁跟他辩论就是逆天找死。
而且,居然还在周副校长面前夸口,说没必要等两年,今年就要制霸华东赛区、获取国际大赛参赛资格。
听听,这像人话么?还有没有点尊重前辈的姿态了?目无尊长!
让这种人当校队的队长,还怎么团结同学、团结各个院的英才同舟共济,形成一支默契的校队?
黄副教授本能有些不爽。
不过十年的教职经历早已让他不会轻举妄动,也犯不着为了别人的事儿当出头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