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要补充有机质、土壤微生物.....这些都是水磨功夫,想把这种土地改造成良田,就算不计成本,也至少花费四五年的时间。”
林寒微微点头。这一大片土地,改造成良田万顷,供养东帝汶几个省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即便有高级生物权限,改造成优质耕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江主管看林寒的神色,忍不住问道:“你不会是打算先修复、再耕种吧?”
“那倒不是,边种边修复也就差不多了。”林寒说道。
“万象实验室在土壤修复等领域,也是身经百战了,有很多十分独到且高效的技术......如果和你们农平高科合作,我们有把握,在下次播种的时候,这块土地就能满足基本的耕种条件。”
“三年之内,这里就会变成最优质的农田,而且也用不着不计成本地投入。”
第157章 亿万生命
江主管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道:“三年,一边耕作一边修复,还不用高投入?”
林寒说道:“没错,而且这其实只是保守的估计。万象虽然不能和农平高科比,但在国内做的工作,人们还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
他接着又说道:“江主管,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展开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打造一个东帝汶的苏杭富庶之地。”
农平高科是隶属于华夏信托集团的子公司,而华夏信托,则是由当年邓公亲自倡导、批准成立的巨头国企,在全世界都拥有莫大的影响力。
此外,农平高科本身也拥有着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经验,杂交水稻种子的销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
不管政治、经济还是技术层面,农平高科对林寒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合作伙伴。
江主管想了想:“如果我们展开合作,农平高科需要哪些投入?”
“粮食作物的粮种,以及对东帝汶农民的耕作技术培训。”
林寒继续说道:“除了粮食作物,这片农业区还会加入一定比例的咖啡豆种植,产出的咖啡豆将会在加工之后,销往华夏。”
咖啡豆是东帝汶最有名的特产,但由于缺乏加工技术,所以只能作为原料出售,利润微薄。
如果在东帝汶本土进行咖啡豆加工,无疑会极大提升相关的利润,同时还能为当地人民创造就业,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农平高科方面。还需要为农场提供部分关键的咖啡豆加工工艺......总的来说,就是土地、设备、经营、管理等都由我方负责,农平高科主要负责一部分技术。”
江主管问:“对于这片农业区,你具体打算怎么做?”
林寒说道:“万象科技、农平高科、劳滕省省政府、东帝汶中央政府、华人商会,将会共同成立一家‘劳滕农业公司’。”
“万象科技占股70%,承担大部分生产运营活动,农平高科提供一部分技术占股15%,东帝汶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占10%,几家大型华人商会,占股5%......”
这样一家企业,涉及大量华资,以及东帝汶官方资本,在政治上绝对是力量雄厚,加上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只要能做起来,前途必然十分光明。
江主管稍微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下来:“我现在可以答应你,不过详细的合作内容,还要经过公司的进一步讨论才能决定。”
林寒哈哈一笑:“那是当然。”
......
敲定了劳滕农业公司的计划之后,万象开发区中三百平方公里的农业区,便正式成为公司名下的农场。
招募农民以及耕地恢复工作,迅速展开,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劳滕农业开出的工资很高,最起码比绝大多数贫农的收入,要高出很多。这让大量的东帝汶农民尤其是劳滕省农民,趋之若鹜,纷纷赶过来应聘。
不过,劳滕农业的选拔还是比较严格的,首先是刀耕火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农民不要,光这一条要求,就刷下去至少一半的应聘者。
经过几轮筛选之后,农民们还要接受农平高科的短期培训,学习华夏的精耕细作,以及简单的算数,还有就是让他们学会写自己的中文名字、德顿语名字,方便日后管理。
短期培训之后,学习能力、性格有问题的农民便被刷掉,剩下的这些基本就算是东帝汶的“农业精英”了。
“农业精英”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播种、施肥,但播种的却不是农作物,而是树木。
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长期的刀耕火种,早就光秃秃一片。
树都没几棵,涵养水土自然无从谈起。
按照林寒的设想,将来的劳滕农场,除了生长繁盛的农作物之外,各种树木也必是穿插田间,整整齐齐,一道又一道的亮眼绿色。
劳滕农场内,施肥用的都是澳洲进口的有机肥,覆盖农场全境。
这些有机肥虽然对粮食产量增幅较小,但胜在无污染,且富含有机质,更利于耕地的恢复。
上百万颗树种,整齐地种在既定的位置,将广阔的农场划分为许多个小型的方形农田。
随后的某天中午,阳光明媚之际,林寒独自驾驶着五凌宏光,来到农场的中心位置。
他看着窗外的依然有些荒凉的广阔农场,随即闭上眼睛,一种玄妙的感知便联结了附近的大片圆形场地,半径十公里......
这是无比荒凉的一片区域,贫瘠的土壤之中,各种微生物明显偏少,表现得也并不活跃,相比于青林山那样的森林土壤,简直是死气沉沉。
对于植物来说,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各种有机质,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养分,意义非同小可。
那些埋藏在泥土之中的树种,也都沉睡着,也不知是否进入发芽的状态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
在林寒的意志驱动下,原本死气沉沉的微生物们,迅速亢奋起来,仿佛一层密集的浪潮,从泥土中汹涌喷薄,没多久就冲上了覆盖在土壤上的那一层有机肥中。
从原本贫瘠的土地,一转眼就来到了有机质充沛的有机肥之中。
这些早已饥渴难耐的微生物,很快就陷入狂热地状态,开始疯狂地分解有机质,展开生命的大和谐,分裂繁衍。
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指数级的增长速度,让原本萧条稀疏的微生物群体,在有机肥的供养下,迅速繁衍、成长壮大....
高速的有机质分解,让地表开始微微发热,甚至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雾。
与此同时,均匀分布在田间的树种,也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它们吸收着营养、水分与热度,迅速发芽,从泥土之中冒出点点的绿,仿佛是分布在夜空中微亮的星,生机盎然......
当时间到了下午,天色隐隐有些发暗的时候,原本贫瘠荒凉的土地上,已经多出了亿万的生命......
第158章 翻译家阿玛拉
高级生物权限的影响效果,最长可以维持九个月。
在这九个月内,劳滕农场内的树木植被、各种微生物都会以远超常态的速度,欣欣向荣。
随着树木根系在土壤中的延伸交错,以及大量微生物的渗透流转,原本因刀耕火种而变得无比贫瘠的土地,逐渐变得肥沃起来。
这种变化是如此显著,以至于农平高科的工作人员都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干的工作难不成都是假农业?
无怪乎他们这么想,高级生物权限的效率实在太高。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几乎以直观察觉的速度,全面恢复生机。
照这个进度,别的不说,单这里的地价,涨得恐怕比华夏的房价还快。
别人都是炒房地产,万象炒田地产!简直是开天辟地,完整颠覆了农平高科一些工作人员的三观。
这个时候农平高科才意识到,自己能在劳滕农业占15%的股份,还真是人家的情分。
甚至可以说,包括农平高科、东帝汶中央政府、劳滕省政府等多家机构持有的股份,其实都是万象半卖半送出去的。
资金、技术这些东西,对万象来说都是次要的,人家之所以拉投资,本质上只是通过经济手段,扩大自己在政治层面的影响力而已。
如三星集团,渗透到韩国的各行各业,根系庞大实力雄厚,其市值巅峰,甚至接近全韩公司总市值的三分之一,直接间接地养活了差不多一半的韩国人。
就像那句话说的,韩国人一生必须经历三件事:出生、死亡,以及三星。
三星一旦崩溃,韩国的经济就会崩溃,韩国自然也会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韩国总统,见到三星董事长,有时都得鞠躬示意,向大佬低头。
三星集团的大佬如果犯法,韩国的政府和司法机关,第一反应都是帮忙擦屁股,而不是去审判一番。
因为一旦进行公开审判,韩国的司法尊严与国民利益,二者很可能无法兼得。
这对于审判者来说,无疑是坠痛苦的事情。
当然坠坠痛苦的是,三星的股权结构中,外资占比高达55%,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国资本......
劳滕农业的发展气象,让东帝汶政府与华人力量,开始尝到了一点甜头,纷纷更加大力地支持林寒的行动。
相似小说推荐
-
这个食神来自地球 (黄金战士) 起点VIP2018-04-12完结李清明穿越到了一个类地球的平行世界,作为一个华夏小吃货的他,意外发现这个世界,居然没...
-
我的美女老师 (伯爵) 酷匠VIP2017-08-09完结清纯靓丽的班主任竟然是个靠身体上位的狐狸精,我不小心得罪了她,被她处处刁难,本来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