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测试选拔的主要科目,包括中文、历史、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综合素质等。
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极度偏科者破格参与,并有可能获得最终资格。
总的来说,考试结构和华夏差不多,但中文的考查标准较高,且存在一定的硬性要求。
至于东帝汶本土的大学生,因为数量太过稀少,所以在经过东帝汶国立大学、和教育部的初步筛选之后,林寒助学基金会将会直接采取面试制,选出五个品学兼优者,送往天朝学府深造。
......
维克克省,某“县”。
今年十岁的沙维尔·古斯芒正坐在驴车上,跟着父亲一起到县城赶集,准备出售一些玉米,然后买点日用品什么的。
驴车上面,载着身形瘦弱的古斯芒,以及他那看起来像是五十多岁其实只有四十岁的父亲,当然还有一些长得不怎么好看的玉米。
古斯芒坐倚在一堆玉米上面,低头看着手里一张不知从哪撕下来的纸片,时不时地挠挠头,似乎正在思索。
纸片上面画着的,赫然是一堆三角形、圆形,以及一些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
半晌,驴车对面迎来一个穿着草鞋的大叔,老古斯芒见状,连忙甩了甩小皮鞭,让驴车停下。
“鲁瓦科兄弟,能告诉我今天玉米的价格吗?”
鲁瓦科走到旁边,耸耸肩说:“今天的玉米价格也不太好,只有11美分,你这里有多少斤?”
老古斯芒微微一叹:“一百二十六斤半,这么长时间,不卖不行了。”
“唉,希望明年能好点吧。”鲁瓦科摇了摇头。
说完,鲁瓦科却注意到旁边的小古斯芒,见他挠头的样子,当即过去拍了他肩膀一下。
“嘿,小古斯芒。一斤玉米11美分,126斤半,告诉我能卖多少钱?”
小古斯芒正专注着手里的纸片,闻言怔了一下,却头也不抬地说:“13.92美元。”
鲁瓦科笑起来:“还是那么快,你确定没算错?”
老古斯芒不满地皱起眉头:“我儿子可从来没算错。”
事实上,这也正是他带小古斯芒出来赶集的原因。
作为古斯芒一家学历最高者,小学毕业的小古斯芒,拥有无与伦比的数学天赋,算数飞快。
最起码在父亲看来,这孩子可比计算器实惠多了。
所以,在前不久经济拮据的条件下,他英明神武、机智无比地中断了儿子的初中学业,跟他一起种地、赶集。
除了数学课本被小古斯芒硬生生撕走半本,余下的课本,也都被他直接卖掉了。
即便是那半本数学课本,也让老古斯芒颇有些不满:学那些奇奇怪怪的玩意有什么用,卖菜用得到吗?
鲁瓦科摸了摸下巴:“我刚刚在县里听说了一个事,说是华夏来的一位大人物,要在东帝汶设立一个奖学金。”
“东帝汶的初中生,只要能在今年的升学考试中,取得前5%的成绩,就有机会获得那位大人物的资助,去华夏留学......”
听着鲁瓦科的话,一旁的小古斯芒身子明显一动,整个人都仿佛静止一般,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鲁瓦科继续说道:“我看你家的小古斯芒很聪明......”
老古斯芒摆了摆手:“他也就数学好,其它学得不怎么样的。”
小古斯芒没说话,只是头低了下去,看不见他的表情。
鲁瓦科说道:“我听说,极度偏科的学生,如果真有特长的话,也是可以被破格选拔的。”
老古斯芒还是不以为然:“那也不行啊,他从初一退下来,又不是初三,怎么参加升学考试?”
这时候,小古斯芒忽然抬起头,语气很坚定:“我要跳级!”
“跳级?”
老古斯芒一愣,随即一巴掌拍在他额头。
“啪!”
“你咋不上天呢!”
小古斯芒捂着头,有些委屈:“我能提前两年上小学,就不能再提前两年上初三吗?”
第156章 刀耕火种
在收购杰科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争议。
如一部分知识分子纷纷抨击计划支持者是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等等。
但这些人的发声,到最后也只是带来了一点微小的麻烦,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为什么?
因为东帝汶全国130多万人口,文化人也就十来万左右。
那些占据90%比例的、几乎不识字的、月收入只有几十美元的、长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东帝汶贫农,其实对杰科岛的传统象征内涵知之甚少,而且根本就毫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粮食,而不是所谓的“精神食粮”一类。
他们最多知道:最东面那个挺有名的小岛,被一个来自华夏的大人物给买下来了。
倘若只是这样,他们可能也会有些不满。
但随后政府发布消息,说那位买下杰科岛的华夏企业家,决定为东帝汶学子提供一笔规模颇大的奖学金,而且还是家庭贫困者优先。
于是贫农们的那一丁点不满,顿时烟消云散,转而开始赞颂大人物的慷慨。
除贫农之外,剩下的十来万文化人中,有大约三万是华人。
这些华人一来并不认可东帝汶传统,二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东帝汶华人大多经商,经济状况优越,可以从林寒的投资计划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
除去华人,再除去东帝汶其它少数民族,剩下的那几万文化人,又大多是政商界人士。
而林寒已经向各级政府机构、各大政党、重要人物等,或明或暗地许诺了不少股份,从给个人的十万分之几,到给政府的百分之几,雨露均沾。
一家石油公司,哪怕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股份,也至少是数千美元的价值。
而东帝汶一年的人均收入,也就才一千多美元而已。
这些人满心盼望着勘探队能找到油田,而且储量越大越好,对于区区一个小岛,自然不会有什么感觉。
剩下那些发声的人,主要也就是在万象开发区计划中一无所获的少许底层知识分子。
这一小撮人,面对涉及众多的庞大利益相关者团体,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
当然,一边享受着万象开发区的各种利好,一边指责林寒、当局的人也并不是没有。
......
在劳滕省买车颇为麻烦,方便买到的,基本也就是一些实用型车,好一点的车就得去首都买,再好的就只能去澳大利亚了。
最终,考虑到东帝汶比较糟糕的道路状况,林寒选择花费几千美元,买了一辆大名鼎鼎的国产神车——五凌宏光。
开着五凌宏光,林寒和农平高科的几位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了劳滕省万象开发区的农业区。
农平高科,是华夏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由多家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农平院士共同成立,并以袁院士的名字定名。
同时,它也是入驻东帝汶的华夏企业中,影响力最大的华夏企业之一,长期为东帝汶提供一定的农业技术援助。
下车之后,几个农平高科的工作人员,跟着林寒在农业区行走,时不时地驻足观察。
走在林寒身边的,是农平高科驻东帝汶分公司的一位主管,姓江,看上去三十多岁,额头很宽,鼻梁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江主管,你觉得这块土地怎么样?”林寒边走边问。
江主管扶了一下眼镜,沉吟道:“可以说是质量很差的土地。”
“树木稀疏,植被破坏......自然肥力低下,而且存在严重的水土问题,是典型的迁移农业产物。”
迁移农业,又称刀耕火种,是人类最原始的农耕技术,直到现在,依然在许多落后地区流行。
所谓刀耕火种,就是用刀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植被,而后用火焚烧。
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用翻地,同时将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农作物全部依靠土地的自然肥力生长。
这种竭泽而渔的耕作方式,对土壤消耗极大,并且会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水土状况。
刀耕火种式的农业,一般持续不了太长时间就要转移阵地,种一波换一个地方,故被称为迁移农业,或者“游击农业”......
东帝汶的农业生产活动,就有很多人采用这种方式,只是随着近些年政府的倡导宣传,以及华夏的帮助,才渐渐有人抛弃传统耕作方式。
尽管如此,长期的刀耕火种,对土地造成的伤害却是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
大面积的劣质耕地,也是东帝汶时至今日,都无法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江主管犹豫了一下,随即说道:“林总,恕我直言,我很不理解你为什么会收购这样一片质量低劣的土地,而且还是用作农业开发。”
林寒随意地笑了笑,问:“江主管,如果要恢复这片土地的话,大概要做哪些事情?”
“恢复?这可是个大工程。”江主管摇了摇头。
“首先要重新覆盖植被,巩固水土,涵养自然肥力。但由于土地质量问题,覆盖植被也是困难重重,不会比修复荒漠容易太多。”
相似小说推荐
-
这个食神来自地球 (黄金战士) 起点VIP2018-04-12完结李清明穿越到了一个类地球的平行世界,作为一个华夏小吃货的他,意外发现这个世界,居然没...
-
我的美女老师 (伯爵) 酷匠VIP2017-08-09完结清纯靓丽的班主任竟然是个靠身体上位的狐狸精,我不小心得罪了她,被她处处刁难,本来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