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华娱之黄金年代 (老徐牧羊)



仿佛一夜之间,冯导非常熟悉的老百姓就让他感到了陌生。他的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我随便拍的片子(《非诚勿扰》),就大卖,我用心拍的片子(《一九四二》),就赔钱。”

说完这话他去拍了《私人订制》,仿佛是要争口气:你们这些傻×观众,不是喜欢喜剧吗?那就随便拍给你们看看好了。

为了保证压倒性的票房,他不惜用了自己最得意之作《甲方乙方》的设定。票房确实是不错的,但评价还是分了两极。

它有着冯导熟悉并拿手的、贺岁喜剧片式的“冯氏幽默”,也有讽刺意味浓重、在《大腕》《手机》里用过的小段子,还有一些政治性的、针砭时弊的东西藏在边边角角里。

他一边说着“群众里有坏人”,隐晦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一边又想挣这些傻×群众的钱。就是《让子弹飞》里姜文说过的,“我怎么又能站着,又能把钱挣了。”

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使得《私人订制》看起来不伦不类。

当然也就没有得到观众的青睐。

这种矛盾其实经常发生在文艺工作者身上,就是所谓的瓶颈。

我的作品是要出自本心,还是要考虑受众?

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平衡,如何突破,则来自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所以经常有大拿说:当你的才华撑不起野心时,那就潜下来好好修炼吧。

但冯导好像没有…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去怨天怨地、到处炮轰了。

《一九四二》票房惨败,他撕观众,说观众根本不懂什么叫好电影。

《私人订制》口碑仆街,他撕影评人,称跟影评人势不两立。

《老炮儿》口碑不差,票房丰收,他撕同行。

原因是《老炮儿》最初20%的排片,不及同期上映的其它电影。

他作为监制的《命中注定》上映,护女主汤惟,撕李安,8年前汤惟被封杀的时候,不站出来,新片上映却借此炒作,冯导真是用心良苦!

这次《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环顾四周,他又把目光对准了院线!

仿佛只有这样做,他的作品才能得到关注!

他完全背离了电影创作本身——电影终究还是要靠观众说话的!

到了最新这一部《我不是潘金莲》,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冯导内心,还存在着这种矛盾。他的才华,还停留在过去,而他的野心,再也不能收敛。

或许是华艺的鼓吹,也或者是能压制他的大拿们纷纷远去,他觉得自己熬出头了!

可是,他的才华撑不起自己的野心,撑不起自己想要成为大师的夙愿!

最简单的例子,《我不是潘金莲》冯导玩了个噱头,做了一个突破:挖了一个圆。

圆形画幅好看吗?

好看,构图非常精美。

但对这个故事的情节推动,有什么帮助呢?

其实是没有的。

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掩盖范演技的尴尬。而其他的,比如偷窥感,比如犹抱琵琶的朦胧,比如影射时政的寓意,我相信都是做出“要用圆形画幅拍”这个决定之后再给它找的理由。

冯导以前的电影没有以摄影见长的,或者说他的电影不是像张一谋(《大红灯笼高高挂》《三枪》)和王佳卫《东邪西毒》《花样年华》,对摄影有更多要求。他的电影始终集中在故事,即剧情层面。

如何在固定时间里给你讲个精彩的故事。这是冯导的诉求,也是他的强项。

可惜最近几年他的作品已经偏离了这个选项。

第一百三十二章日常

“我总觉得,管谁叫大师,是骂这个人。你想啊,来了一个国画大师、气功大师……感觉都是骗子。大家怎么叫我都行。不用标签!只要我的我片子一出来,大家觉得:冯晓刚的?这个可以看。我觉得这个比较实惠!”

这句话是当初冯晓刚导演在宣传《唐山大地震》的时候说过的。

估计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几年各种扭捏着,就是想往大师的路子上走!

沈临的说法没有问题,冯晓刚距离真正的电影大师始终差了一点。

无论是他呕心沥血知执导的《一九四二》或者这次玩起了圆弧镜头的《我不是潘金莲》。

《一九四二》他想表现的是依托战争背景的人们的苦难,伦、理,肉体心灵之间的折磨,死亡等问题。它的价值在《战争启示录》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我不是潘金莲》,说真的,跟国师二在1992年拍摄的《秋菊打官司》差不多类型,但两者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

隔了二十四年了!

冯晓刚如今的水平还是比不上当初的张一谋!

这也是《秋菊打官司》能拿下金狮奖,而《我不是潘金莲》却连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都没能入围的原因!

其实看网友对这两人称呼就知道了,张一谋——国师;冯晓刚——护舒宝!

说道票房,《英雄》的全球票房是多少?14亿人民币!

2002、2003年全球票房就卖出了14个亿,是唯一一部获得北美周冠军的电影,并且是两周冠,同时日韩票房登顶。

李安奥斯卡作品《卧虎藏龙》也没有这么高的票房!

算了,拿这两人比较,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国师!

……

京城,四合院。

沈临看着媒体对于冯晓刚的各种评价,有点蛋疼。

这次的公众集体谈论冯晓刚,应该就是沈临开的头。

如果不是他装逼说什么‘冯晓刚无限接近大师’,也就不会有这种事!

“你当时怎么想的?”

赵莉颖盘腿坐在沙发上,看了眼沈临,随口问道。

“我就是实话是说了,完全没有炒作的想法。”

“那现在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了!”

沈临立刻回答,两人一问一答,倘若有旁人进来压根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些什么。

“要不你发个声明…”

才提出建议,赵莉颖立刻住了嘴。

不可取,先不说沈临这个时候发声明无异于火上浇油,而且沈临肯定也不乐意。

“我发什么申明?我又没说错话,就你觉得冯晓刚那样的导演能算得上大师吗?”

大师这个词,算是国内对于某个行业大拿的简称。

单说国内的一票导演,能称之为大导演的除了张一谋、陈恺哥、姜温、冯晓刚外,还得加上沈临。

但真要算大师的话,公认的只有张一谋、陈恺哥,沈临虽然在拿奖还有票房上完全不属于这两位,但是资历远远不够,所以,称不上大师。

冯晓刚独创了冯氏喜剧,确实在商业类型片里面独领风骚,但也仅仅只能这样了,一旦进入其他题材,差的就不止一星半点。

美工出身虽然给冯晓刚带来了不同于学院派那股陈腐匠气,但也限定了他的上限,他的审美、阅历决定了他这辈子的最高成就或许就是世纪之交的三部曲《不见不散》《甲方乙方》《没完没了》

一旦介入好莱坞模式,他就变得不会导演了!

“可他是冯晓刚,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我的伯乐,更是你的引路人!”

赵莉颖看了看沈临,后者依旧保持玩手机的状态。

“你倒是说话啊!”

“我能说什么?”

沈临有点无奈的放下手机,看了眼自己媳妇:“渣浪都把采访放到微博首页了,我现在要是跳出来说什么‘我认为冯晓刚是当代的大师’,你不觉得太谄媚了吗?”

“那也比什么都不做强吧!”

莉颖嘟囔了一句,然后转移话题:“你怎么想到接拍《战狼2》的?”

“…我什么性格你不知道?吴景都快哭了,我拒绝的了吗?”

沈临白了眼赵莉颖,后者乐得牙龈都露出来了。

好半天,莉颖才止住笑:“…对了,鹿含怎么样了?他后来又没有找你麻烦?”

“沃特?他找我麻烦?”

沈临看了看赵莉颖,脸上写满了‘你在开玩笑吗?’

“我不找他事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还敢做什么?”

“我听说他那个经纪人可厉害了,能把他打造成国内第一小鲜肉,肯定有手段!”

“然后呢?”

“…我不是担心他的脑残粉嘛!”

“再怎么有手段,小作坊也斗不过大的传媒公司!”

沈临真的不在乎鹿含团队的反扑,“而且,他们团队因为之前的一部《鬼吹灯》番位的事情跟华艺方面交恶,现在又因为《战狼2》跟我们发生矛盾,我真的很怀疑你说的他那个经纪人的智商!”

“…还没恭喜你呢,《摸金校尉》的票房超过了《美人鱼》,成为国内票房冠军!”

小两口纯属瞎聊,想到哪就说到哪。

《摸金校尉》上映18天,累计票房达到36亿,成功将《美人鱼》的33.4亿的票房成绩甩到影史第二。

“意料之中的事情!”

沈临一脸的臭屁,仿佛上映前觉得《摸金校尉》国内票房最多三十亿的不是他一样。

“你觉得《摸金校尉》的最终票房会有多少?”

“这个要看《长城》给不给力了,不过,我估计应该能有四十亿以上的票房成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