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临总算恢复了几分风采!
渣浪的记者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在您看来,《神奇动物在哪里》算不算一部好的电影呢?”
“真要我评价?”
沈临纠结了一下:“我还是不说了,毕竟这部电影我还没去看过。”
第一百三十章讽刺(第三更)
采访继续。
沈临显然不想多提《神奇动物》,虽然这个档期,《摸金校尉》的最大对手就是《神奇动物》,但目前为止,自己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这个时候评价落后的一方无论是道义上还是舆论上都不合适。
万一被对方借机炒作呢?
而且,他真的没看过《神奇动物在哪里》。
也不是《哈利波特》的粉丝!
“那很多媒体说你不应该在大学校园宣传‘利己主义’这个说法,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有时候真的很讨厌那些媒体包括你们渣浪,总喜欢断章取义,我什么时候宣传‘利己主义’?我只是在回答那位学生问题的时候说了句‘成人只分利弊’怎么就成了利己主义了?就你说,为什么华师大会成为众矢之的,还不是因为冯晓刚、范兵兵需要话题,《我不是潘金莲》需要话题?摆明了就是剧组想借这次事件宣传一下!”
“那按照您的看法,华师大很明显处于弱势一方…”
“…可冯导是我前辈,而且说实在的,如果换了是我本人,我可能也会这么做!因为电影需要宣传,需要话题度!”
“你这句话就是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
“好吧,我以后再去大学路演,一定跟大学生们谈理想、谈未来,坚决不提电影本身!”
沈临举手投降,当然,不可能就此结束,他接着补充道:“…我只是觉得大学生都是具备自我判断能力的成年人,他们可以理解我所说的,也能明白我所想要表达的,所以,我才会那么坦白,换了其他场合,我还真不一定会说那样的话!”
“那沈导,您是利己主义者吗?”
“没到那种程度,我是个很现实的人,在我看来,为了确保电影能够盈利,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利用舆论很正常,但是,一旦触犯到法律或者道德底线,我就会停止,所以,勉强来说,我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利己主义者!”
“据我们所知,《摸金校尉》应该是《盗墓笔记》系列电影的前传,做完这个系列,您还会尝试别的题材吗?”
“当然,导演本来就应该尝试各种题材的电影。”
沈临回答的很果断:“《盗墓笔记》系列结束,我应该还会尝试一个新的系列电影,等那之后,估计我的导演经验也足够了,就可以拍摄一直想拍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了!”
“战争题材?您说的是之前您提过的《长津湖战役》?”
“差不多吧,反正就是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
“为什么非要等到您四十岁之后?”
“因为我现在没法站在客观的角度拍摄这样的战争戏…”
“对了,沈导,您知道吗?听说冯晓刚导演最近好像有拍摄《长津湖战役》的想法,你就不怕项目雷同?”
“没事,冯导会带着他那个时代独有的看法,我呢,拍摄的时候,也会带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看法…”
“最后一个问题,沈导,您觉得冯晓刚是个什么样的导演呢?”
“…一个无限接近于大师的导演!”
……
冯晓刚真的很憋屈,每次市场上出现票房大卖的作品,总会有一堆的谣言。
比如这次的《摸金校尉》,网传冯晓刚在出席《我不是潘金莲》京城站路演的时候,有媒体采访问其关于《摸金校尉》高票房的看法的时候,冯导先对《摸金校尉》表示了肯定,但他同时不敢“小钢炮”本色,“对于《摸金校尉》的高票房很不理解,越来越看不懂大陆的电影市场了。”
各家媒体开始煽风点火,说冯晓刚就是为了《我不是潘金莲》叫屈!
甚至公开吐槽:‘干脆成立一个冯晓刚电影保护月算了!’
真实情况是冯晓刚当天对《摸金校尉》交口称赞,直言《摸金校尉》这样的电影代表了华语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它票房越成功越表示华语电影更能走向世界!
MMP,毙了狗了,什么玩意都能跟老冯扯上关系!
当初《那些年》票房大卖,直接干到了国产电影影史最高,有媒体询问冯晓刚的看法,后者表示恭喜沈临。
后来《泰囧》票房大卖,直接掀翻同档期的《一九四二》。
有媒体询问冯晓刚的看法,冯导也很有风度表示:‘买票看了,也乐了,恭喜徐争赢了票房。我也是打那儿过来的,路还长,再接再厉。’
再然后,沈临的《唐人街老手》成为内地第一部破20亿票房的作品,《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更是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星际穿越》《超体》包括之后获得戛纳金棕榈的《卡罗尔》,只要是沈临的电影票房大卖了或者获得奖项,媒体总会关照下冯晓刚的看法。
没办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沈临算是冯晓刚一手引进门的,另一方面,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冯晓刚的电影引领了最主流的商业片时代。
这次,冯晓刚的《我不是潘金莲》正面PK沈临的《摸金校尉》,原本很多人以为会势均力敌,结果前者一个照面就被秒杀了!
关注胜利者,当然也要关注失意者,尤其是失意者还是冯晓刚。
被誉为国内三大导演之一的冯晓刚!
眼看着‘冯晓刚开喷《摸金校尉》,声称看不懂市场’这类言论愈演愈烈,冯晓刚坐不住了,直接在微博上写道:“本人从未在任何场合发表过任何有关电影《摸金校尉》的看法,电影我是包场看的,我觉得片子不错,还给沈临发了祝贺短信。”
沈临看到了这条微博,赶忙转发,顺便写道:《摸金校尉》票房大卖,靠的是观众宽厚,也靠同行成全护持。电影上映就收到冯导的祝贺视频,当然这只是我们私下交往的聊天,不可能拿出来一一公开致谢。请大家相信中国电影人的气量和风骨,让电影回归电影!
沈临和《摸金校尉》如今正处在风头浪尖上,这条微博才发出去,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原本沈临以为这件事就此完结,结果却又更多人拿出了证据证明沈临公开声称‘冯晓刚不算电影大师!’
这次骂娘的是沈临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冯晓刚(第四更)
渣浪专访沈临,三天前放出去的。
沈临接受渣浪的采访,只是为了解释下愈演愈烈的倒沈风潮。
效果很好,《摸金校尉》的票房连续三天逆涨,上映第二周,票房报收12亿,截止12月4号,上映两周的《摸金校尉》累计票房达到31.4亿,距离打破《美人鱼》的票房纪录仅剩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海外票房持续飘红,北美两周拿下2.7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这种时候,全民都在称赞《摸金校尉》,夸奖它已经不是新闻,必须要找到新的新闻爆点,批评《摸金校尉》绝对是不错的新闻点。
可关键是批评的人必须得是德高望重或者在圈内具备一定地位的人。
冯晓刚是个很合适的人选,他给人的感觉就很像会说酸话。
于是,甭管他有没有当众评价过《摸金校尉》,在一干不负责任媒体的报道下,冯晓刚就成了嫉妒后辈的典范代表。
好在现在人人都有微博,冯晓刚出面澄清自己从未在任何场合下评论过《摸金校尉》,沈临也晒出了冯晓刚恭喜自己的短视频。
按理说,这样的结局应该是全民称赞的大团圆收尾。
可惜,大众不满意,媒体不满意!
还有不少人拿出了证据,说沈临认定冯晓刚不是电影大师。
对,他是说过这句话,但他原话是‘冯晓刚无限接近于电影大师!’
虽然意思相差无几,但表达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
很多人把冯晓刚跟张一谋相提并论,这个论调应该是07年《集结号》上映之后,一堆媒体鼓吹的。
当初宣传开拍《唐山大地震》时,媒体总是会把冯晓刚和张一谋并提,“最好的中国导演”云云。
那时候的国师刚忙活完奥运会开幕式,作品也只有一部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样的毁誉参半。而2009年上映的《三枪拍案传奇》更是成了国师的“污点”之作。
张一谋在观众心中的口碑不断下降,而冯晓刚凭借《集结号》的成功在不断上升,终于成了媒体通稿中,与张一谋并列的“最好的中国导演”。
很纳闷怎么冯晓刚怎么就一夜之间从一个贺岁喜剧片导演成为“中国最好的导演”了?
华艺的宣传团队真的很厉害!
冯导1958年生人,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是有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的。
冯导是文艺工作者:忧国忧民,对年轻一代感到困惑和担心。
所以,他拍了《一九四二》,冯晓刚作为一个父辈,跟我们说:看见没?你老子当年受了多少苦。
但《一九四二》最终失败了,并且败给了一个搞笑喜剧《泰囧》。
相似小说推荐
-
近身兵王俏总裁 (亦声) 黑岩VIP2017-07-28 社会一代雇佣兵王回归都市。张口,能撩妹泡妞。出手,能定人生死。他可以划船不用桨,远航无需...
-
貔貅养成系统 (自然收藏) 创世VIP2017-09-30 异术超能他被貔貅附体,发誓将貔貅养大,为了改变女朋友的命格而上门冲喜,为了一个女鬼不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