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华娱之黄金年代 (老徐牧羊)



尽管《长城》上映首周末,国内票房报收4亿,跟预计表现没有出现太大的偏差。

票房跌幅稳健,但日趋滑落的口碑势必会影响到《长城》的后续票房表现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首周票房出炉,《长城》票房报收6亿,而且票房在一众影评人的渲染下变得愈发岌岌可危,几乎呈断崖式下跌!

有评论表示,从《英雄》开始,每逢张一谋推出新片,都会得到评论界两极分化的评价,此次的《长城》也没能幸免。

很多媒体集中表示:“批评张一谋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而这种批评有时只是为了表明姿态。”

还有媒体人表示,“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勇敢的导演一些鼓励和宽容呢?”

《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长城》对于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中国文化的海外输出,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张一谋的电影一直在努力向世界观众展示中国文化,这样的视野是进入全球市场竞争阶段的中国电影所需要的。”

官媒盖棺定论,当然,肯定是因为张一谋的地位还有中影的公关,估摸着景天的神秘背景也起到了部分作用。

再加上某些影评人真的就是刻意装逼,说什么‘张一谋已死’,举了一堆的例子,从张一谋早期的现实主义剧情片对比现如今的《长城》。

乐事方面也添了把柴,直接发布了一张警告函,要求该影评人删除微博、置顶道歉,否则将追求法律责任。

很多五毛纷纷把这件事推举到了国家程度:“好莱坞电影大肆在中国捞金,影评人一致对国外电影叫好,中国人自己导演的一部魔幻电影处女秀就恶语相加。崇洋媚外的那些人,自己心里极度自卑,就见不得中国人好,见不得中国自己强大起来!”

更有一堆的通稿帮助《长城》洗地,‘影评人不应刻意唱《长城》反调’或者‘抽样调查好评高达84%观众“不再信豆瓣”圣诞再约《长城》’

甚至连一向不怎么喜欢对媒体表态的张一谋也亲自下场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日常(倒数第二波)

“文艺片,走高大上路线,当然越深刻越好,你越是让人死去活来虐心死了,你越得奖;但如果我们讨论的是重工业系统,讨论的是主流院线最大众化的电影,国内很多电影人就觉得太肤浅了,不屑于去写去做,所以这一部分都让给美国人了。但是你知道美国人这几十年就靠这类电影,把他们的价值观输入进来影响了我们的年轻人。他们很成功,而我们始终不屑。”

“我们对于本土电影的评判标准特别严苛,但对于外来电影,我们又用另一套评判标准,好像都能理解了,都能换位思考了。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是我特别明显的感觉。说到底,我们就是不爱惜自己的艺术家,不爱惜自己的创作!”

“这么多年板砖拍得我都习惯了,我对自己有自信。《长城》这件事做到这个程度,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觉得如果它成功,尤其在海外成功,真的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说真的,《长城》这部电影没有让阿里卷进来估计就是中影还有旺达乐事最大的错误。

微博上,一堆的大V各种调侃《长城》。

豆瓣上也有一堆的大号引流潮流‘嘲讽张一谋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嘲讽中国式大片,更加安全无虞’。

《新华网》特意撰文为《长城》洗地:‘影评人对电影的评判标准高于普通人,视角更有批判性,这都没问题。但影评人的专业性,非要通过与普通观众唱反调来体现?观众说某部影片画面精美,影评人就骂它是“加长版MV”;观众说某部电影故事精彩,影评人就说导演已放弃艺术追求;但如果观众说某部电影晦涩难懂,一定有影评人摆出“看不懂说明你没文化”的姿态…’

按理说有这样的话题度,应该能保证《长城》的媒体关注度,票房也应该会有增涨,就算没有增加,也应该不会下降才对。

没卵用,张一谋对最主流的观影群体吸引力还是不够。

然后,《民人日报》客户端出现了一则《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恶评伤害电影产业》

很多人猜测是不是大甜甜背后的神秘力量牵扯了进来。

当然,之后《民人日报》紧接着刊登了一则评论《中国电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度量》,两篇思想完全迥异的评论,很多人表示看不懂,作者则亲自留言:以这条为准。

也就是说之前那条批评豆瓣、猫眼评分的文章是算不得数的。

可惜,那篇指责豆瓣刷分的文章还是被各大媒体报章不加分辨地转载,刷爆了网络。

‘恶意影评是一把双刃剑,博眼球能赢得一时的利益,但实际上却是饮鸩止渴,大浪淘沙终将被淘汰。批评应该是基于事实,不是站队。摆事实讲道理,是电影批评起码的起点。’

这条评论没几分钟就冲上了微博热搜榜榜单。

……

京城,四合院。

“啧啧,大甜甜真有那么强大的背景吗?”

颖宝一边刷着微博,一边说着什么。

沈临正在耍刀花,压根没听清自己媳妇嘟囔什么玩意。

没办法,既然答应了吴景,再怎么不情愿,也要努力做好!

“…沈临,你知道大甜甜的背景吗?”

“我怎么知道?我也不关心这个!”

沈临放下手里的木头刀,起身打开冰箱,取出一瓶冰水,灌了一口:“你别听风就是雨,我看了那篇评论了,《民人日报》后来不是撤销了那篇报道嘛!”

“撤销?什么时候的事?”

赵莉颖赶忙问道。

“就是今天上午吧。”

沈临很随意应了一句。

“沈临,你觉得《长城》怎么样?”

“我觉得就那样吧,张一谋的风格表露无遗,可惜剧情太经不起推敲了。”

沈临不是很想聊这个话题,这几天无数人在微博上@沈临,想听听他对《长城》的看法。

妈蛋,我哪敢有看法!

好在这段时间《摸金校尉》最密不可分的宣传路演,沈临基本上能推辞的尽量推辞,窝在家里研究‘熊孩子’这个角色。

但是大家还是不会放过他,毕竟截止12月20号为止,上映一个月的《摸金校尉》国内票房成功突破四十亿大关,或许是为了表明自己并没有看不起国产电影的意思,《长城》上映之后,《摸金校尉》的口碑反而进一步提升,豆瓣评分高达8.6分!

“对了,颖宝,上个月的金马奖你有去现场吗?”

“上个月吗?好像没有,怎么了?”

“没事,我们公司拿到了不少奖项。”

尽管沈临是重生者,也为中国电影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但最基本的框架还摆在那,他的所作所为最多只能算顺应历史的潮流。

所以,这一届的金马基本上跟原时空没有任何区别。

《八月》拿下了最佳影片,吊诡的是《八月》的导演赵大磊却没能凭借电影拿下最佳新导演;

《七月与安生》马斯纯、周东雨并列影后;

《不成问题的问题》范为获影帝;

冯晓刚靠《我不是潘金莲》拿了最佳导演。

其中的最佳影片《八月》,还有《七月与安生》两部电影的制片方、出品方包括发行方都是赵莉颖工作室。

四个最重量级的奖项,扎堆颁给了这几个来自大陆的电影人,毫无疑问,对于大陆电影界来说,是收获最丰富的一年,当然,这也是大陆电影和大陆电影人的光荣。

电影是钱堆出来的艺术,没有市场,就谈不上电影艺术,港片衰了,内地市场起来了,台弯电影年产只有十来部。

不颁给内地电影,他们还怎么服众?

金马毕竟不是HK电影金像奖,后者完全封闭!

“你怎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你不是对金马不感兴趣吗?”

颖宝合上手机,好奇的问道。

“我感不感兴趣是一回事,它有没有给我提名则是另外一回事!”

沈临坐回到沙发上,“不过我还是想不通金马怎么敢这么干,他们就不怕岛内的反对势力吗?”

“…我还是觉得范兵兵挺可惜的,居然错失了金马影后!”

“…你很喜欢范兵兵吗?”

沈临面色古怪的看了眼自己媳妇,没听说她跟范小胖有什么瓜葛呀。

第一百三十七章非洲

从第一部电影《失恋33天》算起来,沈临入行已经五年了。

这五年来,他拍摄了十余部大卖的作品,他没有捧新人的习惯——纯素人,同样也没有使用大牌明星的习惯。

除了在拍摄《卡罗尔》的时候用了巩利。

闻名遐迩的四旦双冰,除了徐静磊跟他合作过,还只是以客串的方式,其余几个他都没有接触过。

也不能说没有接触过,只是正常的工作上没有过接触,赵微曾经找过他表示想要加盟他的电影,被沈临直接拒绝了。

周迅、章紫怡则完全没有交集。

尽管沈临很欣赏章紫怡的演技,但章紫怡本身的气质很难让她跟其他演员搭配,典型的大青衣,往那一杵就是绝对主角,很难找到跟他配戏的男演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