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 (白色十三号)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白色十三号
- 入库:04.12
“对于权威人和权力的质疑与挑战需要极大勇气,对于媒体行业尤其如此……”
写到这里,这名亚裔记者忽然停下了敲击键盘的十根手指,不知道为什么,思绪突然飞到了他生活和工作的那个国度,尤其是权力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他最大的感慨就是美国的媒体到底姓什么呢?
《聚焦》是一部极度写实的电影,他看过相当多北美媒体的报道,有自由派的、有右翼的、有保守派的等等,都非常承认这一点。
电影留给他最深印象的还是媒体对于强权的抗击……
作为一个南方自由派报社的记者,这位亚裔的大脑不可避免的被一些腐朽的东西侵蚀过。
亚裔记者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一些被这部彰显媒体自由和力量的电影刺激的胆大妄为的念头,不停的往外跳,跳着跳着他就脑袋发热,双手十指不自觉的落在键盘上面,敲击成了一篇文章。
“每年一度的某台过后,某个新闻节目总是说这台晚会: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获得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某主流报纸总会在头版发表文章《传递正能量》,并配发评论《向着梦想或者理想进发》;某评论社发表评论员文章《普天同庆》……”
“但是,在普通人为主体组成的社交平台中,大家对晚会的评论却是别样的,吐糟不断。眼看着晚会被捣鼓成了加长版的联播新闻,估计绝大多数人在观看的过程中,心头上的草泥马都一再跑过吧。那么,为什么大家所看到的与主流媒体上所评价的是两样的?两者难道不是同一台晚会?难道是一个分裂的社会吗?”
“主流媒体姓什么,一目了然,而那些不想改姓的媒体,只有一个下场!广电部门要求外资企业不能在境内提供视频服务,将全面封禁!”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不接受也得接受。更何况,更高的指示还说了,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统治层意志、反映XX主张,至于评价,还是不说为好。”
“忽然想想,某规划局前副局长好冤。当年因为违规建设,他向过来采访的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是准备替我家老大说话,还是准备替公众说话?’结果,一语天下惊。这番话被当成雷语,迅速传遍全国,副局长一下就成为了网络红人。现在看,副局长才是真正的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家,他早早就预见到了一些事情……”
“不得不感慨,时局变化太快,快到目不暇接,快接不住一直往下狂跌的眼镜。很好,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都应该高呼万岁,谢主隆恩!”
写到这里,亚裔记者之前的正儿八经的影评忽然写不下去了,最大的无力感出来了,他觉得自己就像太监评论皇帝的X生活一样,自己不行,却对别人说三道四……
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历史总是在往前发展的,今胜于古,后胜于今。但是,眼下的现实,却让他这个媒体从业者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媒体和舆论方面,今天还不如昨天,甚至不如前天。
长长的叹了口气,亚裔记者将后面的内容单独划出来,保存到了一个掩藏文件夹里面,刚才脑袋一热写下来的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发表出去,否则肯定会丢掉饭碗,说不定终身都无法再从事记者这个行业。
亚裔记者连做了几次深呼吸,终于逐渐冷静下来,继续撰写开始时的那篇正儿八经的影评。
他双手十指如飞,又有文字出现在了文档之中。
“墨菲·斯坦顿的这部影片非常现实,也非常具有警示意义——腐败的滋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土壤:作恶被自上而下的包庇,所谓的权威名誉又被错误的尊崇维护……”
《聚焦》自从在多伦多电影节开始展映来一直受到不同寻常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影片取材自一桩真实的丑闻,更因为丑闻涉及了诸多神职人员。
或许,本不该对神职人员的道德堕落过于吃惊。
理性的思考下,很多人应该知道,神职人员也不过是一群普通人,其中有人犯错,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人不会因为加入教会,就会瞬间成为道德完人,毕竟加入教会距离真正的灵魂皈依还有相当漫长的过程,社会长久以来对于这一过程的忽略,导致大众对神职人员抱以过高的期望,甚至常常将其等同于信仰,因此丑闻的爆发,就变成了信仰的破灭,对于虔诚者来说,吃惊都不足以概括其内心的崩溃,随之而来还有愤怒和失望,一如影片中记者迈克在拿到铁证之后的发狂和萨莎奶奶阅读报道后的落泪。
在多伦多待了几天,参加过几场宣传活动之后,墨菲也准备返回洛杉矶。
第756章 体制之恶高于个人
由于“加朵”号在洛杉矶进行例行的保养,墨菲和盖尔·加朵只好乘坐航班返回洛杉矶,好在飞机头等舱的条件也不错,可以保证足够的舒适度。
小罗伯特·唐尼和詹姆斯·弗兰科等人,还继续留在多伦多电影节为《聚焦》这部影片造势,有台前的这些明星,再加上影片良好的口碑和天然携带的话题性,也可以继续吸引媒体和影迷的关注。
“CAA那边得到的消息……”
头等舱里人很少,盖尔·加朵就和墨菲坐在相邻的座位上面,她一直在说关于影片和天主教方面的话题,“梵蒂冈方面已经就这部影片召开过几次枢机大主教会议了。”
这些杂事一向都是盖尔·加朵在负责,墨菲听到后,不禁问道,“他们在商讨应对策略?”
“不是!”盖尔·加朵直接摇头,“CAA欧洲分部隐约得到过一点关于会议的消息,梵蒂冈方面在讨论谁最应该为天主教从去年开始爆发的一系列丑闻负责。”
墨菲马上明白了过来,“这是有人想要借势上位啊。”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教会也不会是例外,历史上各大教会因为内斗分裂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盖尔·加朵拿到的也不是很确定的消息,“可能是吧,据说以方济各红衣大主教为首的一批人,与教宗本笃十六世不是一个派系,想要谋夺……”
她耸了耸肩,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墨菲能够听明白。
“信仰啊!”墨菲叹了口气。
盖尔·加朵接了一句,“信仰不是形式上对一个神的崇拜,不是行为上对一个教会的忠诚,而是来自内心的真、善、美,这才是信仰的本质!”
恋上墨菲之前,盖尔·加朵也是一个信徒,不过信仰的是犹太教,后来在墨菲的影响下,虽然还挂着犹太教徒的名,但实际上早就脱离这种信仰了。
她又说道,“如果理解信仰的本质,知情人员就不会认为揭露教会丑闻,是对信仰的挑衅,恰恰相反,这是对信仰的坚持。”
“可惜……”墨菲摇摇头,“我做不到内心的真、善、美。”
“所以啊,你是个没有信仰的人。”盖尔·加朵颇为无奈地说道,“还影响到了我,我也快变成了没有信仰的人。”
墨菲不禁笑了起来,盖尔·加朵刚才说得确实有些道理,如果理解信仰的本质,那位劳主教就不会认为用《圣经》语录、主的名义来攻击调查丑闻的人员,是对信仰的维护,恰恰相反,这是对信仰的亵渎;至于那些涉案的神职人员,更是与信仰不沾边的一群人,在亵渎儿童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背叛了信仰,尽管他们仍然穿着牧师的外衣,仍然能把《圣经》倒背如流,仍然狂热崇拜上帝,但都无济于事了。
对信仰认知的集体扭曲,无形中构建起了一个滋生和纵容犯罪的体系,从牧师到主教,从律师到警察,谁都不能免责,这就是丑闻迟迟未被揭露的真正原因。
由于信仰认知的扭曲,教会丧失了自我纠正的能力,而必须依仗外力来更正,也就是一群被认为没有“信仰”的人,来帮助一群号称有“信仰”的人重回正途,谁才是真正的信仰守护者,一目了然。
而这桩丑闻中的受害者,何尝不是信仰认知扭曲的群体?他们是如此轻易的就被牧师们性侵,就因为他们神职人员的过分信任,其中一个受害者的母亲,甚至还拿蛋糕来招待性侵自己儿子的牧师,这是对信仰尊重吗?这是愚昧啊!
信仰是一种道德共识,而教会只是一个以崇拜神为名义的人类组织,它不能替代信仰,事实上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一个人有没有信仰,决计不能以他是否加入教会来判定!整个社会对于神职人员的道德败坏如此反应剧烈,归根结底,也是对信仰认知的偏差啊!大部分人轻易的就将他们看作了信仰标杆。
当信仰成为一种职业,一种利益集合体,里面什么肮脏的东西都会有,掩饰它就是为了维护利益,听说过佛教徒之间互不攻击的理论么,理由差不多,都是在外人面前维持该宗教信仰高大全的形象,以吸引更多人膜拜,自然遇到丑闻要掩盖了。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想象的那么奇妙,更不是某些人描述的那么美好,在如今这个时代,不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容易的,连孩子们的生活都过得不易……
相似小说推荐
-
都市拳皇养成 (流年浅浅) 17KVIP2017-04-07 都市小说全荒原本是个自幼失去双亲的苦命少年,出于身世无奈,自小学会隐忍。不过人穷不能志...
-
我是大娱乐家 (撕文服毒) 起点VIP2016-11-16 都市生活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