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你亲笔签名。”夏哲又说。
“成啊,这都不算个事儿。”肖飞笑道。
得了肖飞的承诺,夏哲便十分跳脱地返身跑到楼上,不由分说把正在自习的徐凤娟给拉了下来。
“人我给你带来了,你可别忘了你的承诺!”夏哲对肖飞挥了挥拳头,拉着尹静的手便走。
“叫我什么事啊?”徐凤娟有些羞涩地看着肖飞。
“走,去操场上说吧。”肖飞当先走向不远处的操场大门。
徐凤娟犹豫了一下,还是跟在后头走着。
两人来到足球场上,站定了,肖飞就将一部小巧玲珑的手机递到徐凤娟面前说:“送你一个小玩意。”
“这是什么?”操场上光线有点黯淡,徐凤娟将手机接了过去,却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手机。”肖飞说。
“手机?”徐凤娟有点茫然。
她脑子里现在对“手机”是没有半点概念的,这个时候的人们,说起移动电话,还是习惯性地称之为大哥大。
这是港台片带来的深远影响。
“就是移动电话……”肖飞慢慢地解释着,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手机,如何收发短信。
徐凤娟是个很聪明的女孩,自是一学便会。
“以后,你想跟我说什么的时候,可以给我打电话,也可以给我发短信。”肖飞说。
“嗯,我知道了。”徐凤娟紧紧地攥着手机说。这么新奇的电子产品,她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自然是十分的喜欢。
“我的号码你记住了吧?”肖飞又问。
“我记住了……”她将他的手机号又复述了一遍,十个数的手机号,她记得很清楚。
是的,这时候的手机号还是十位数字,要到1999年的时候才会升级到11位,并一直延续使用到肖飞重生之前的时候。
第197章历尽艰辛,上机印刷!
ps:三更已毕,继续求大大们支持,看在俺这么努力的份上,给点动力吧!拜谢了。
十月二十八日,深夜十二点。
刘泽来坐在河西省第一新华印刷厂的客户接待室里,他两眼布满血丝,嘴上起了好几个大泡。
这都是睡眠不足加上过度焦虑所导致。
经过紧张的编校排版、送审工作,翰墨图书策划公司的两本新书终于完成了前期的一系列工作,可以上机印刷了。
因为印刷的量十分的巨大,刘泽来考虑许久,跟肖飞商量后,决定还是找一家国营大厂来做。
原本,刘泽来是打算找中原晚报印刷厂的,可后来他一考虑,晚报印刷厂不仅设备陈旧,而且承担的印刷任务十分的沉重,估计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来接这么大的单子。
而且,晚报印刷厂一直是印刷报纸的,印刷书籍他们也不擅长。
所以,刘泽来就找到了第一新华印刷厂。
这个厂是河西省最大的印刷厂,号称设备最先进,实力最雄厚,河西省内很多的出版社、杂志社都是他们的客户。
刘泽来是通过河西文艺出版社总编付明德找的第一新华印刷厂的一个副厂长。
那厂长拍着胸脯向刘泽来保证,绝对保质保量准时完成这个任务。
双方就签订了印刷协议。
刘泽来按照协议缴纳了第一笔定金。
原本说的是十月二十六日翰墨文化的两本书就可陆续上机印刷的,刘泽来跟欧阳泊江、李澎三人二十六那天上午早早就来到了第一新华印刷厂。
首先印刷的是《陆地行走的鱼》单行本。
这书在当日上午顺利地完成了制版、晒版等工作,就要上版开始印刷的时候出了问题。
新华厂的工作人员通知刘泽来。说是接到上级通知,要赶印一批重要的资料。所以,翰墨文化的书要往后放一放才能继续印刷。
既然是上级硬派下来的任务。那谁也改变不了,刘泽来心想,那就等一等吧。
这批重要的资料一直印刷到二十七日早上6点多,才宣告结束。
刘泽来心想,这次该轮到我们了吧?
他一直守在印刷厂里,根本就没挪窝儿,书不上机,还没印出来前,他都不准备回去休息。
这是本公司策划运作的第一个项目。不管怎么着,他都要保证不出任何的意外。
但让刘泽来感到气愤的是,意外再次发生了。
第一新华印刷厂的工人干完上级派下来的重要活儿后,居然自发地下班了,车间里一个工人都找不到。
他询问值班人员。
对方告之:这批工人连轴转工作了一天一夜,累坏了,怎么着也要歇一歇;而接班的工人还没有来到,耐心等一会吧。
刘泽来心想,也只能这样了。他也知道。上一批工人干的时间太长,继续工作的话容易出事故不说,也保证不了图书的质量。
他想,等等也好。
就这么心急如焚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等到接班的工人到来。
噩耗再次发生了。
印刷机竟然出了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这一修便又是很久、很久,一直到了现在。都深夜十二点了,他还没等到机器修好的消息。
让刘泽来最感到气愤的是:安排自己公司图书印刷的车间机器出了问题。可以再协调到其他车间去上机印刷嘛;他去协调了几次,对方都告诉他。这是已经安排好了的单子,如果调整的话,会打乱厂里的工作秩序,这是绝对不行的!
怎么就不知道变通呢?
思想怎么就这样僵化呢?
肖飞对于这一情况也很无奈。他时刻跟刘泽来保持着电话联系。
有了手机就是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只是,手机的信号太差了,得不停地来回走动着找信号。
话筒里的声音也是时断时续,模模糊糊。
即便如此,肖飞还是第一时间掌握了新书印刷工作的最新进展。
肖飞也很急。
按照原本的计划,两本新书是打算在十一月初上市的,各地的书商都在催促着要求尽快发货呢!
肖飞心里急,却不能表现出来,他还得安慰刘泽来:“泽来兄,不要着急,既然出了事故,那就面对好了。”
“可是,实在不能再晚了啊!我刚去车间转了转,发现维修人员已经走了,机器却还是没修好,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刘泽来苦恼地说着。
肖飞皱了皱眉,说道:“泽来兄,你身上带的有钱没?”
“有,有五六百块的样子。”刘泽来说道。
“那你去看看今晚值班的厂领导是谁,给他塞点钱,让他通融一下,帮咱们调个车间,看能不能行得通。”肖飞果断说道。
“啊?!这样合适吗?”刘泽来吃了一惊。
送点烟酒、请客吃个饭,还是这时代主流的行贿方式,直接塞钱,刘泽来自己还真没做过。
而且,让他感到憋屈的是,自己明明是顾客,是给对方增加产值利润来的,居然还要向他们行贿。
这没天理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去尝试一下吧。既然已经上了人家的贼船,那就得想法子解决问题。”肖飞说。
肖飞这个电话是走到寝室外打的,夜深了,空气冰冷,他的心却是一阵的燥热。
他想,难道还要我自己去办一家印刷厂不成?
办一家大型印刷厂,投资却是相当大的,只是各种机器设备的购买恐怕都要几百万元了。肖飞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值当。
但,若是没有自己的印刷厂,以后类似这样的龌龊事儿估计不会太少。
而且,肖飞知道,印刷厂的利润其实也是相当可观的,现下这一行的竞争也并不激烈,做大做强后,不失为一个可以持续经营的产业。
不说肖飞躺在床上思索。
刘泽来听从了肖飞的吩咐,直接去了第一新华印刷厂值班领导的办公室,塞给对方三百块钱,请求将自己公司的图书调整到其他车间去做。
那值班领导收到钱后,眉开眼笑,办事效率陡然提高了不少,亲自跑到厂区为翰墨的图书协调奔跑。
到了28日凌晨一点,在刘泽来又付出给夜班工人的二百元辛苦费之后,《陆地行走的鱼》终于被调到了其他车间上机印刷。
第198章两书同耀畅销榜
不管怎么说,一番波折之后,翰墨文化的两本新书总算是先后开始上机印刷。
刘泽来为了确保新书印刷期间不再生意外,在《陆地行走的鱼》和《亮剑》上机印刷的日子里几乎没离开过第一新华印刷厂。
一个车间两条生产线,虽然第一新华印刷厂的生产线已经高度自动化,效率还是相当之高的,但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最多也不过才能印制成两万三千余册,就是三班倒,最大印量六万册撑死了。
而《陆地行走的鱼》跟《亮剑》两书的总印刷量在一百万册以上。
若是一天印六万册的话,是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才能印刷完毕的。
这个时间有点过长。
为了争取第一新华印刷厂更多的生产线支持,刘泽来不得不把身价放到最低,每天拿着好烟提着好酒求爷爷告奶奶地恳求厂子里的领导。
这个时候,国营企业下岗潮已经席卷全国。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左手里有一个帝国 (饥饿的蚊子) 起点VIP2016-01-31 异术超能 吊丝的逆袭! 当田心发现他的左手掌里面有一个帝国之后,美女是他的,财富是他的,...
-
医道特种兵 (丹古先生) 磨铁VIP 都市他,不高,不帅,不富,却能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对他刮目相看,是什么让他如此有魅力。他,屡犯奇险,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