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对那个内乱时代的抗争体现了他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气概,但这种震撼人心的抗争只能以悲剧收场。
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原作的后半部了。
而肖飞所写的《亮剑》只选取了作品的前半部,也就是前16章,与电视剧版的亮剑一样,都是到了建国就授衔之后就戛然而止。
但肖飞在写作的时候,其实是扩展了不少情节的,这些情节多来自于亮剑电视剧,把小说里的一些故事的细节扩充丰满了许多。
这一改变,增加了小说的画面感。
除了张明远的评论,戴侯英也写了一篇评论,但她所写的角度却是从肖飞这个人着笔。
《我所认识的肖飞同学》。
这是戴侯英的评论题目。
戴侯英回忆了认识肖飞的过程,高度评价了肖飞的人格:他热情他腼腆,他重情重义,他勇敢他为人真挚,他具有无匹的上进心。
他的才华虽野生野长,但却是天然美玉,不掺杂一丝一毫的世俗气息。
他的叙述自自然然,但却有着一种抓人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的便读了进去,那一言一语一字一句直入人心。
戴侯英评论肖飞的《陆地行走的鱼》,主题是“逃离”,但表现的却是一种人性的回归,主角李现伟一直在试图挣脱命运的束缚,但他最终却发现,枷锁是他自加于己身的,只有放下,才能获取。
戴侯英评论肖飞的《亮剑》:这是一部难得的革命战争小说,它的写法是创新的,它的故事富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它很好读,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若是拍成电视剧的话,想必也会十分的精彩。
收获的程编辑也写了一篇有关《亮剑》的评论。
程编辑开玩笑地说,他很气愤,这样一部好作品,肖飞居然没有投给《收获》,而是选择直接走出版途径。
程编辑评论道:《亮剑》是一部很男人的大作,它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好汉子形象,虽然里面的剧情有不少略显狗血可供商榷的地方,但它很好读,它能让我们热血沸腾,进而产生些许豪迈情怀,滋生出些许一种名叫“民族自豪感”的东西,这就足够了。
程编辑说,一个19岁的孩子,先写了部史诗一般的《陆地行走的鱼》,继而又能写出一部风格迥异题材大相径庭的《亮剑》,这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很少见的。
作为最早发掘出肖飞的编辑,刘泽来也受邀在《文学报》上发了一篇文章:《论肖飞乡村小品文的艺术风格》,对肖飞在《中原晚报》上发的系列小品文做了分析评论。
除了以上四人的文章,《文学报》还选发了两篇自由来稿。
其中署名“刘破军”的作者的评论题目是这样的:《与肖飞商榷<亮剑>中的一些历史失真点》。
这引起了肖飞的注意。
文章下面附有作者的通讯地址,上面显示,刘破军是北京大学历史系96级学生。
96级可不就是今年刚考上大学的新生吗?
肖飞认真阅读了一下这篇唱反调的文章。发现,这位刘同学混淆了历史跟小说的区别,认真地一条一条地将《亮剑》中的一个个战斗故事扒出来,跟真实历史中的史实对号入座,并得出《亮剑》所讲述的故事有不少是失真的,是与史实相违背的。
肖飞心说,大哥,我写的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啊,即使有些情节上的夸张,也没什么的吧?
北大历史系的刘破军同学吗?没准明年大家还能做同学吧?
第201章《第一次亲密接触》
看完《文学报》上的评论,肖飞总体来讲还是比较满意的。
能有这样近乎一边倒的肯定和赞誉是很不容易的。一般来讲,越是轰动性的文学作品其争议性就越大。
像余华的作品,读者口碑很好,卖得很火,大家都很推崇。但在主流评论家那里却饱受诟病,被极度贬低。
他们说,余华的作品没有思想性。
他们说,余华的作品非主流,表现的内容太阴暗,是苦难贩子。
他们说,余华的作品格局太小,不够史诗不够大气。
总之,爱你的人带你到天堂,恨你的人送你入地狱。要想找出一部作品的缺陷,那还是很容易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那得出的结论自然就完全不同。
肖飞放下报纸,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来钟。
寝室里的其他几人都去了教室。
他拿出稿纸,打算写一篇东西出来。
收获的程编辑昨天寄来了信,向他约新作,并强烈要求,以后有了新的作品,一定要投给收获。
他都不再要求“有了高水准的佳作”再投给收获,而是只要有新作就投过来吧!
这让肖飞很感慨:收获对于自己这样一颗光辉灿烂的新星,如今也是有需要的啊!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足以帮这家大型文学刊物撑场子了。
只是,给收获写什么。
这是个问题。
肖飞不愿意随便拿出一篇去糊弄对方。
他想,还是等等再说吧。
肖飞脑子里倒是一直想写个东西出来,他觉得再不写。恐怕就要迟了。
这篇小说的名字就叫做《第一次亲密接触》。
它是痞子蔡的作品,被称为网络文学的开山之作。
这小说在网上连载之后立刻引发了轰动。被无数人追捧,一红就是很多年。
这小说出来后。作者痞子蔡(蔡智恒)也一举奠定了其华文网络文学之父的地位,后续的多部作品都十分的畅销。
《第一次亲密接触》据知于1998年的3月开始在bbs上发布,在两个月时间里陆续连载完毕,追看的人越来越多,粉丝无数。等网络连载完毕,实体书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出版,卖得十分火爆,更是长期占据台湾畅销书榜的头名位置。
当然,《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火热也第一时间延续到了大陆。
自1999年一直到2000年的最初几年。这小说在大陆热浪滚滚,上网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读。
很快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电视剧出来了,又是火得一塌糊涂。
那时候,无数的女孩给自己取网名“轻舞飞扬”,小说里的经典语句成为最流行的网络语。
现在才是1996年。
肖飞觉得,提前一年多让这篇小说出世,应该也是可以的。
毕竟。他在《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这篇文章里,提出了网络文学的概念,并预言。网络文学将是未来时代的重要文学载体。
由他这个首倡者来完成网络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也算是应当应分之事。
既然是网络文学,肖飞现在考虑的是。应该将这部作品上传到网络bbs上去,使其更加的原汁原味。
富有历史纪念意义。
今后的文学史上。说到网络文学这一分支的时候,自己上传《第一次亲密接触》到国内的网络上这一事件也必将被浓墨重彩的描述吧?
但肖飞知道。这时候上传文学作品到网络bbs,绝对是个苦逼活儿。
网速太慢了。
要想一次发大段的文字上去,简直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段段的上传,每一次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即便如此,肖飞还是决定干了。
这可是开宗立派的好机会啊!
至于传统的文学圈子会如何评论他这一举动,说他自甘堕落也好不务正业也好,都不管了。
他决定,向学校提出一个新的要求:给自己弄一个单间的宿舍。他要在宿舍里扯一条电话线,买一台电脑及调制解调器,自己上网!
肖飞铺开稿纸,开始写下题目。
《第一次亲密接触》。
作者:肖飞。
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肖飞并不打算原封不动的照抄原作,他只需攫取原作的意境和故事核以及经典的词句,进行改写就是。
那些有明显文化差异的东西是要做认真修改的。
这点绝不能含糊。
嗯,主角不能叫痞子蔡了,干脆叫痞子肖好了。不过,这好像有点自毁形象。
不管了,这小说里的男主的确是个有点闷骚的大男孩嘛!这时候,王朔的痞子文学正在国内盛行着。
自己这也算跟风了一把吧。
肖飞一面想着,一面写着。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写下了四千余字。
发表在网络上的原作只有5万来个字。
出版实体的时候也没有注水,仍然是薄薄的一小本。
不过,就是这么一本小书却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感动了整整一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肖飞却打算往里面注点水。
比如,把一些细节再细化一点。
适度地加上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的时候多一些煽情的渲染。
嗯!如此一来,字数也就上去了,能够凑合到十万字以上,这也算是有了那么一点厚度,像一本书的样子了。
肖飞在重新构思的过程里,也想到了是否修改一下故事的结局。
这故事里,轻舞飞扬最后居然死掉了。
不得不说,悲剧的结尾是十分震撼人心的。如果将之最后再反转一下,反倒又画蛇添足之嫌。
肖飞想了很久,决定,还是忠实于原作的结尾好了,只有死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左手里有一个帝国 (饥饿的蚊子) 起点VIP2016-01-31 异术超能 吊丝的逆袭! 当田心发现他的左手掌里面有一个帝国之后,美女是他的,财富是他的,...
-
医道特种兵 (丹古先生) 磨铁VIP 都市他,不高,不帅,不富,却能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对他刮目相看,是什么让他如此有魅力。他,屡犯奇险,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