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厅瞬间鸦雀无声。只有陆煊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
“抱歉或许我没说清楚,但是,请提一些正确的问题。”
“……”什么是正确的问题。在场的众人差不多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同意为他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提问。
他们甘心吗,当然不甘心。这些人虽然不是贵族,但是在各自的国家也都是衣食无忧的人。突然间被绑架到万里之外,谁能一下子接受的了。但是很显然,这位总督大人根本就没打算给他们拒绝的权利。那位被拖走的英国研究员是什么下场,他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们没人想要实验一下。
“还有什么问题吗?”陆煊的声音再一次响起。这时候,整个大厅都没人做声。菲尔德想了一下,轻轻的松开妻子的手,然后走了出去。
“总督大人,我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在什么地方?具体的待遇有哪些?”
“你们看,这才是正确的问题,我们现在来详细的说一下这些问题……”
宴会最后,宾主尽欢。一群研究员,在上百名侍卫的‘护送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不管他们适应不适应,这里都是他们的家了。
并不需要立即开始工作。陆煊给了他们十天的适应期,让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
于此同时,陆煊找到了正准备度假的席尔瓦。
“真是遗憾,席尔瓦。你的假期需要延后了。我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你去做。”
席尔瓦很想拒绝,表示自己的钱够了,不想玩命了。但是他现在不敢这么说了。因为之前,他为了一箱金子,把自己也卖出去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不再是陆煊的合作伙伴了,而是陆煊的属下。现在陆煊的话,是命令了。
每当想到这里,席尔瓦就想掐死自己。这看到黄金走不动道的毛病,终究是把自己陪进去了。
他不是没想过带着自己的黄金逃离这里,随便找个国家享受生活。但是陆煊派人一天十二个时辰盯着他。黄金是他的随便花,但是想要带着黄金走,呵呵……
“说吧,老板。要我去绑架谁?”
“这得看你的了。我需要造船的工匠最好的那种。有多少要多少,有问题吗?”
“‘……现在欧洲各国正在海军竞速,造船的工匠有都是重要的人才。而且介于上一次任务,我的行动已经被人察觉,现在这些工匠的保护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席尔瓦,不要这么泄气。我会给你足够的帮手的。”
现在这个年代,人才的掠夺还没到后来那么激烈。但是陆煊却非常清楚,很多时候,历史的进程其实是由极少数人驱动的。
一众新式火枪的出现,可能会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一种新式战舰的出现,更有可能改变海上争霸的局势。这些科研型的人才,往往隐没在时代的背后。但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些无人知晓的人员,往往掌握了这个时代前进的密码。
陆煊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储备技术研发型的人才。让这些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工作,生活,然后顺理成章的把知识传递下去。
所谓种田,不单单是搞基建。这不是大唐,在这个时代,海上已经是群雄并起了。想要不被拍死在沙滩上,除了有枪有炮,还需要有一个健全而完整的研发体系。
进而衍生出更多的需求,更高的识字率,更普遍的文化教育,乃至一个完整而成熟的教育体制。
粮食,火炮,军火,都能够用钱买到。但是陆煊更想自己掌控这些技术。这才是他种田的核心思路。
第160章 五年计划(求订阅)
时间流逝,转眼就是一年。辽阳所有的一切,总算是勉强走上了正轨。不管是海上的航运,还是路上的交易,都开始稳定的反馈辽阳。
同时,船厂,兵工厂,也已经开始尝试自主生产第一批的船只以及军火。所有的一切都已经上了正轨。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陆煊的钱多的花不完。辽阳海边的所有港口,都在他的直接控制之下。对各种商品贸易,都征收重税。然而税收虽重,买卖却是络绎不绝。
因为这些港口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的守规矩。税收说多少就是多少。实际上,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实,律法能够一丝不差的落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陆煊的税更高,但是仍旧有大量的商队愿意来这边做生意。因为只要交了钱,这买卖做得放心啊。
海上贸易一开,财源自然就开了。这可不是一般的财源,陆煊组建了一只真正的舰队,彻底的封锁了周边的海域。在这一带,不允许海盗,私斗,以及打劫的存在。所有人,都必须按照他的规定,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交税。在这里,唯死亡与交税不可避免。
无数的瓷器,丝绸,茶叶成船的往海外运输。换回来海量的军火,白银,各种矿产。总兵府已经扩建了超过两百多个仓库了。但是还是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被囤积。
内陆的粮商也喜欢往这里运送粮食。因为陆煊不问价格,只要是粮食就收。至于大明各地,粮食减产,无数人吃不上饭的问题,没有人关注。所有人都只知道一件事,跟陆煊做生意,有钱赚。
而这种现象持续的一长,自然也就传开了。于是一个新的潮流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开始涌入辽东。因为这里有活干,有饭吃。于此带来了一个陆煊希望看到的结果,他的军队快速的扩张。并在一年之内,扩张到了四万人。
其实只要他想,随时能够拉起十万人的军队。但是那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不需要那种凑数的军团。要的是能够打硬仗的精兵。
四万精锐士兵,加上无限制储备的火器。陆煊现在的力量,已经远远超乎了大明那些高层的想象。实际上,只要陆煊愿意,他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彻底的平定整个辽东。李如柏那些军队,根本就没法跟他对抗。
甚至大多数的明军,其实在日夜期盼着陆煊能够打过来。因为那样他们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投降,然后去陆煊军中吃肉。
不过陆煊始终没有动手。只是不断的储备物资,开垦荒地,打造武器装备。这种储备又一刻不停的持续了三年。至此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
在这期间,大清也闹了几次幺蛾子。只可惜,接连死了两个领袖。大清的气运似乎掉光了。那些鞑子,完全没有了之前那种不可一世的感觉。甚至见到陆煊的军队,会出现畏战的情绪。而这种现象的原因内外都有。
代善跟多尔衮都被陆煊弄走之后。皇太极终于上位,这厮吸取了教训。再也不亲自出现在战场上了。这让陆煊再卖一个皇帝的想法告吹。
但是他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让那些鞑子感觉自被背叛了。以前的可汗都是带着他们冲锋陷阵的。怎么现在的皇帝,变成了一个胆小鬼。那些鞑子没什么文化,思想简单直接。反而更加的无解,皇太极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
他以前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怎么可能害怕打仗。但是他害怕陆煊啊......不要以为鞑子不迷信。实际上,这些深山的野人,密信的很。不用陆煊这边宣传,他们那边就自己出现了,陆煊天克大清的传言。
这事把皇太极气的够呛,但是又无可奈何。因为想要破除流言的最好方法,就是打败陆煊一次。但是打不过啊......
再从四年前那一战,大清伤了元气之后。他上位以来,跟大明陆陆续续的交战,就已经没有之前的那种压制力了。就算陆煊的军队不参战,那些大明的军户,都能够跟这些‘大清勇士’打个有来有回了。
因为受到陆煊的启发。辽东的那些总兵,都开始大规模的配发火枪。这东西,操作简单,杀伤力还强。关键是,想要让一个士兵拿着大刀砍死一个鞑子,你得需要付出大量的资源培训他。让他吃得饱,有力气,有胆色,有技巧,如此才能够跟鞑子肉搏。
但是火枪不一样啊。只要学会了基本操作。哪怕是只吃了一个半饱,拿枪的力气总是有的。手指一动,就有伤害。算起来居然挺划算。
陆煊这边也乐的看到这种局面。因为士兵更新换代,淘汰下来的武器,都成功的卖给了他们。节省了一大笔军费。陆煊自己则是拿着换来的钱,给军队换上了全新的火器套装。
............
京城,皇宫。
朱常洛站在湖边望着盛开的荷花,身后站着一个老太监。
“魏忠贤,你给朕说说。那位陆总兵,一个人把好处都占了,连点汤都没分给诸位‘大人’。怎么这些‘大人’一个个都这么安静呢?五年了,除了每天朝我这里递奏折,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制衡的了那个猎户?”
魏忠贤低头不语,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啊。那位陆总兵,简直就是个奇葩的。行事跟我大明完全不是一个画风啊。但是对方行事荒诞的背后,却另有一套规则。以至于短短的五年时间,对方就已经成割据一方。
最让魏忠贤纳闷的是,如今的辽阳,早已经成了陆煊的一言堂。但是他仍旧在坚定不移的维护朝廷,执行皇帝的命令。让他剿匪就缴匪,让他平乱就平乱。不管什么命令,都是一丝不苟的完成。而且辽阳现在已经完全的军费自主,甚至主动向朝廷削减了自己的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