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琅琊榜]倾余生 完结+番外 (总有刁民想害朕)


  本来殿上也是准备了论礼双方的席位的,可是那四位没说几句便激动起身,仿佛不慷慨激昂手舞足蹈便没法表达清楚所思所想一般。他们一站起来,苏先生这样有礼的人,总不好大喇喇的坐着和他们论,只好陪着站起。
  站了这么久,陛下该心疼了。
  到底还要说多久……?列战英看看自己旁边另一位满脸生无可恋的木然的同袍一眼,思绪又不能自控飘散开去。
  难怪蒙大统领今天没来。自己还奇怪以他和苏先生的交情,这样的场合居然说要当值巡视。多半是上次誉王献王论礼已吃足了苦头……那次听说论得更久,毕竟人多。要不是后来周玄清老先生赶到,还不知要论到什么时候。
  其实列小将军有所不知的是,当日就算周玄清到了,对面献王那方也并不想干脆认输的。只不过周玄清不是孤军奋战,誉王那还有一群给他帮腔的,对方想要耍赖啰嗦自然会被人堵回去。
  如此又你来我往的论了半个时辰,四位名士中姓莫的那位年事略高,论了这么久已自疲累不堪,说话便有些颠三倒四不慎缜密了。被梅长苏抓到一个漏洞驳得张口结舌,期期艾艾地道“不、不对,老夫的意思是……”
  旁观众人中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虽然被萧景琰一眼横过来立刻闭了嘴,可莫老先生还是听到了,顿时面皮紫涨,嘴唇抖了两下紧紧闭住,对着御座上的皇帝长揖到地,一言不发的转身走了。
  剩下陶、李、罗三人在他身后喊了两声没喊住,互相看看,再看看兀自气定神闲面带微笑的梅长苏,知道今日无论如何辩不赢他了。倒不如借此机会顺坡下驴,也跟着走为上计。
  当下对梅长苏道:“苏大人好口才,我等拙嘴笨舌说不过你。可天下万事抬不过一个理字,你便胜了今日这场论礼,也赢不过天下人悠悠之口。”
  梅长苏微笑道:“今日论礼是几位先生承让。不过几位纵然才高八斗,却也不能代天下人说话——天下人会怎么说,还要听了才知道。苏某深信,只要新法推行开去,就算几年几十年间难免非议,但总有一日会被人人视为理所当然。说不定到时几位的后代子孙中,还有人会感激今上与苏某今日的所作所为,令他们免于与挚爱不得光明正大相守之苦呢?”
  “谁……”那罗姓的本想骂“谁会像你一样厚颜无耻”,但话到嘴边想起这可不连皇上一起骂进去了,因此悬崖勒马。想想再无其他话可说,于是也学莫某对天子作了一揖,转身而去。
  待剩下二人依样葫芦退出殿去,萧景琰站起身来,目光依次扫过神色尴尬气闷的反对派众人:“如何,诸卿对论礼的结果可有异议?”
  那几位都有些茫然。要说结果,输赢显而易见。可真的就此要修改大梁律法,让男子与男子也可成亲?
  他们踌躇,殿中其余人却没那个耐性了。与梅长苏平素交好的几个武将当先就七嘴八舌地道:“回皇上,臣等没有异议。”“那边输得人都跑光啦,还有什么好说?”
  沈追想了想,也离席躬身:“朝堂论礼,非同儿戏。既然莫李陶罗四位先生认输而去,那自然就是苏大人胜了。该当遵守先前议定的——颁行新法。”
  蔡荃立刻跟上:“臣附议。”
  殿中众人大致分为三派,赞成的,反对的,居中观望的。
  此时见梅长苏胜得毫无悬念,赞成的自然欢喜,居中的也觉沈追说得有理——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这朝上都是大梁顶尖的人物,谁还好意思输了混赖不成?
  于是一时间殿上“臣附议”之声此起彼伏,直有几分当年萧选寿宴上翻赤焰逆案的光景。
  所不同的是萧景琰答应众人奏议答应得心甘情愿,脸上的笑容几乎压不住,抬了抬手止住众人道:“如此,那就请三位尚书加紧修订完善新法,争取早日颁行天下。今日都乏了,散了吧。”说罢踏下玉阶,“苏卿留下,朕有几句话说。”
  众人一听不约而同露出古怪的神情——苏大人朝后被单独留下已是司空见惯,但两人承认私情后这还是头一遭。但转念一想,皇上不日就要和苏大人成亲了,这时说几句话有什么大惊小怪?大家坐了一下午实在都腰酸背痛,个个忙不迭的加快步子出了大殿,只盼早一步迈出宫门,寻个无人的地方不顾体面风度的抻抻筋骨。
  其中以列战英脚程最快,须臾间便到了众臣停放车轿之所。远远就见蒙挚倚在车旁与坐在车辕上的甄平说笑,列战英一见之下心生不忿:我在里头坐了半天的禅,你们倒惬意!
  走到近前时便故意绷住了脸,沉了声调与二人招呼。蒙挚笑道:“可算论完了,我值都下了好久了。如何?”
  列战英长叹一声,正准备吓吓他们,甄平已满不在乎地道:“还能如何,自然是我家宗主胜了。”
  列战英撇嘴道:“你怎么知道?人家今日来了四位有名的老先生呢……”
  甄平道:“再有名,能比麒麟才子有名?何况老先生们真的不算什么,我们宗主当年可是连兵刃都不带就只身劝得峭龙帮退回北方。你想想……”
  列战英连忙摆手。他对苏先生虽也敬仰有加,可对江左盟这些弟兄们追忆“我们宗主当年”那劲头实在敬谢不敏,打断他道:“是是是,苏先生赢了。皇上留他说几句话。”
  转头对蒙挚道:“蒙大统领,去校场?我骨头都酸了。”
  蒙挚尚未回答,甄平已接口道:“去校场干嘛?待宗主出来,咱们一块儿回苏宅啊。我陪你松活筋骨,晚上咱们再好好喝几杯庆祝庆祝!”
  列战英听到庆贺二字,想起不久之后皇上和苏先生大婚,那才是一场天大的庆贺,忍不住裂嘴笑道:“好,就是这么办!”
  
  
  8.
  殿中众人去尽,萧景琰走到梅长苏跟前。从他坦承两人情意到现在,见他垂着眼不看自己,口中淡然道:“皇上有何吩咐?”顿时醒悟这是要和自己秋后算账。
  他本想着两人如今已过了明路,再不必每次都屏退下人藏藏掖掖了,可现在看来……怕是还得屏退一次。
  待宫人也都退出,萧景琰方才摸摸鼻子笑道:“还在生气?”
  梅长苏冷眼相向:“这么大的事,皇上倒是学会独断专行了。”
  萧景琰嘟囔道:“我怕事先跟你说了,又被你几句话劝回去……”
  梅长苏依旧绷着脸:“那好,如今木已成舟,我自然也不必再劝。皇上若没别的事,可否容臣告退?”
  萧景琰连忙拉住:“你都说木已成舟,还生什么气?你要是不赞同,又干嘛提议论礼,还亲自下场?”
  梅长苏将自己衣袖从他手中扯出,冷然道:“你以为我想?”
  那天在殿上乍然听到萧景琰这异想天开的敕令时,他也大吃一惊,也下意识就想出言反对。但到底萧景琰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都是为了他,迟疑了片刻,殿上就已呼呼啦啦跪下了一大片。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连被点到名的三位尚书都没接旨。
  蒙挚列战英等几个平日交情格外好的频频向他看过来,忧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只需要他稍微点头表明态度,他们立刻就会站出来毫不犹豫的支持。
  可若自己出言反对呢?
  就像草拟政令文书本是中书省的职责,他原该协同三部办理此事的,可萧景琰却偏偏避开了他这中书令——是想孤军奋战出个结果,再让他坐享其成?还是料到他会反对,不愿用谕旨强逼他赞成,也不愿令他落下个抗旨的罪名?
  把太医宣上殿来,显然是表明态度坚决不容商榷,就算自己真出言反对多半也劝不转来了,何况……看看周围一片以头抢地哀求疾呼的同僚,他何忍加入到其中,让萧景琰真的成个孤家寡人?
  可萧景琰的朝堂这么些年绝对当得起君明臣直四字,他何尝这样一意孤行过?
  他这样不管不顾的强行修改律法,百年后史书上会如何说?若有哪位大臣真的因此有个三长两短,朝野间又会如何议论?
  缓冲折中之法梅长苏脑子一转就已想到,即使不能让反对的众人心服口服的接受,至少也能不落话柄。
  就只自己这一站出去……此事就再无转圜余地。推行新法势在必行,而这婚姻大事与人人皆休戚相关,一旦颁布整个大梁上下震动,不知会生什么乱象?一想到是因为自己守不住君臣分际才导致的这一切,就难免心中惶惑不安,难免去想将来九泉下见到父亲母亲,他们会怎么说?
  犹豫踯躅间,三位尚书已接了旨意。萧景琰丢下一句“此事就这么定了”便打算退朝,周围或高亢或悲切或急迫的劝谏声愈发声嘶力竭。
  他于是只好把千头万绪的顾虑放在一旁,出班揽下这摊子事。
  不过这番曲折却不必告诉萧景琰,更不必让他知道那天看他朗声大笑时,心里其实有那么一丝丝痛快。
  总之自己刚刚跟人论战了三个时辰,这时什么都不想和这始作俑者说。
  萧景琰听了他这句“你以为我想”却不知领悟到了什么,眉开眼笑地直接张臂抱住了他:“我知道,你是看不得他们要死要活的逼迫于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