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周叶]小团圆 (小乐清水子)
- 类型:BL同人
- 作者:小乐清水子
- 入库:04.09
战队和传媒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唯一不太欢喜的是主持欢迎会的司仪。这司仪和周泽楷同时代的,主持过几次全明星赛,主持经验丰富,对周泽楷的认识也很丰富。他在台上问周泽楷,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选择以这种方式重回职业圈?周泽楷举着话筒长长地嗯着,叶修在他旁边,把手里的话筒凑近了,接过话说,刺激,好玩,当选手拿过冠军了,再当老板拿个冠军玩玩。
司仪和周泽楷都看他。
叶修也看着他俩,说接下来是不是该问我同样的问题了?我同上。
司仪坚持着,不畏艰难险阻,继续向周泽楷发问,问他新赛季给战队定了什么目标。
这次周泽楷不拖了,直接去看叶修,叶修反倒搞不懂了似的,举着话筒,把话说得看直播的人都听得到,问周泽楷看他干啥。
周泽楷也通过话筒说,你来说。
大老板下了令,镜头都移向叶修,叶修严肃起来一张脸,清清嗓子,做什么报告似的,说我们的目标得保密,全国人民都看着呢,被对手探听去了,多不好。
镜头又都移给周泽楷,周泽楷说,嗯。
司仪对叶修接受采访的一贯路数也有一定的认识,不抱丝毫侥幸,已经做好了叶修说“凑合凑合先升个级吧”“来年再说夺超级联赛冠军的事”这种话的准备,连圆场应对的话都想好了,没想到叶修就不如他的愿,没准备不行,会被带到沟里去,有准备没用,还是被带到沟里去。他就搞不懂了,都是些常规问题,这些非常规的回答都是怎么来的?不仅叶修,还有周泽楷——虽然现在要改口叫周老板了,别以为他不记得了,这俩一唱一和的套路,不就是十赛季全明星赛上的复制么,干什么,想让他温故而知新么?
司仪一边脑中过山车,一边打着哈哈说叶修大神,不对,现在该叫叶老板了,还是这么幽默。其实他快憋死了,好想骂人,但在这心情中竟生出了一丝好久不见的怀念,如同被SM的痛苦中生出的一丝快感,仿佛有病,又在有病中过了把瘾。
新的管理层团队和原有选手的交替、融入,往往要有一段磨合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选手状态的不稳定和成绩的上下浮动。但人们通过比赛见识到的盛熙战队,基本滤掉了这个阶段,仿佛一台上了油、经过了精细保养的机器,有新机器的灵巧和劲头,又保持了旧机器的磨合度。
两个多月过去,截止到十一月上旬,过去两三年里一直在四、五名徘徊的盛熙战队,自打赛季初排头名领跑,就没下来过。
大家不禁感叹,盛熙的比赛是换了一拨人在打么?虽说他们原来的表现也很不俗,但给人感觉,整个战队的水平梗在了一个坎上,差一点,始终跨不过去,难道换了新东家,新东家的叶修吹了口气,这道坎就过去了?
要让因为周泽楷和叶修对盛熙产生了关注兴趣的内部人士来解读,姜还是老的辣,同样的选手,调教方式不同,收的果子也必然不同。尤其调教的手段出自老板,实行起来的效率比之队长,又更紧了一层。盛熙的队长是什么职业?神枪手啊,没看人家接受采访,被问到对新老板的看法时激动地说,当年就是因为看了周泽楷的比赛视频,才走上神枪手的道路……学习演练战术,全靠叶修的战术思想做指导……而且,根据联盟每月更新的各战队银装数据来看,盛熙的银装数量已有大半年的时间停滞不动了,却在本赛季开始的头两个月里,就增加了三件银装。这种程度的增补,在B级联赛中足以形成巨大的优势。选手精进,装备加强,盛熙的成绩,有什么好意外的。
战队成绩亮眼,上门想牵扯点关系的人就多了。原来和周泽楷合作过的某电脑配件品牌计划推出新的鼠标键盘系列,找上了周泽楷,提出由周泽楷和叶修以他们的新身份,共同代言该系列。负责项目的经理亲自飞到杭州,到了不谈事,先请周泽楷和叶修吃晚饭。
经理是北方人,按北方酒桌上的习惯,诚意够不够全看酒喝得够不够。周泽楷是很有诚意了,叶修呢,经理助理捧着醒酒器,都对接到杯口了,叶修把杯口用手掌盖上,还是那句话,实在喝不了。
经理以为叶修的“喝不了”是指酒量浅,但多少能喝点,一般人不都这样说么?他便说那就不勉强叶总了,你随便喝个一两杯,意思意思就行了。
经理助理接了老板命令,醒酒器还是锲而不舍地悬在杯口上,叶修还是捂着杯口不放,说一杯也不行,喝一杯就得让小周把我搬回家了。
觉得叶修说得夸张,经理大笑,随同的人陪着笑几声,经理转而问周泽楷,真的么,叶总酒量真这么差?
周泽楷抬手把叶修面前的高脚酒杯勾过来,放到一边,把门口站着的服务员招来,收走杯子。才对经理点点头道,真的。
【周叶】小团圆(下,24)
杯子都抽走了,再要回来倒上酒逼人喝,未免太强人所难,叶修这顿饭最后还是以茶代酒做收场。饭局上经理助理提到了代言的事,探周泽楷和叶修的口风,叶修只说不喝,周泽楷只喝不说,看着好像领导带着专门替他喝酒的秘书来赶场子一般……
周泽楷铁定是要喝酒的,没法开车,叶修不会开车,饭店离他们的住处不远,两人打车来的。散场时一伙人在饭店门口作别,送走了外地来的请客人,周泽楷说走一走,正好醒酒。能提出这种要求,说明他酒喝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人很清醒,动作配套,只是思维稍稍有点煮沸的活跃。
叶修说好。
这一年都说是暖冬,已经到了十一月中旬,秋意还拖着尾巴迟迟不走,白日晴暖,到了晚上也不会冷,只有些高远清爽的凉意,人在飒飒的街道上走着,很轻易便生出了想一直走下去的念头,走了十分钟,又十分钟。
周泽楷把夹克外套脱了,卷起来提在手里,衬衣下摆系在皮带底下,也拽出来,松松垮垮地搭着。他和叶修开头聊了几句,他问叶修对这广告的意向,叶修说有人送钱,当然要接下来了,签合同的时候可以让他给咱提供些实物赞助,连换鼠标键盘的钱都能省了。这份精明称得上跟周泽楷不谋而合。
然后他们不再说话,散步的速度,散步的心态,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悠闲似的。
其实并不清净,饭店挤在一条繁忙的路上,走到哪里都像进了散场后的电影院,呼啦啦,乌泱泱。在商场和超市蜂拥进出的人在华灯下如同一大摊墨迹,快速地泅满街道,再快速地消失,往复,这时候就要感叹中国人真多了。但他俩都寂寂的,便显得热闹离得很远。有个玻璃罩子罩下来,将人拢住。
路过一间购物中心,周泽楷问叶修渴不渴,他的口味偏淡,晚上的菜味精放多了,这时威力显现出来,木了舌头,干了喉咙。周泽楷快渴死了,叶修却没什么感觉,说不渴啊。他吃惯了的。
周泽楷把夹克给叶修拿着,说要去买点喝的,让叶修原地等着他。叶修看着周泽楷从两个花坛之间穿过去,很快混进人堆没了影。
没几分钟,周泽楷一手举着两支高大的甜筒回来了。
他管这叫喝的?叶修怀疑是不是今晚的酒后劲大,周泽楷刚才没事,现在醉了。
周泽楷把叶修臂弯的外套抽走,交给叶修一个甜筒,两个甜筒同款同色,没得挑,叶修收着就要走,周泽楷拦住他,说吃完再走。他俩就站在花坛边上,看着挂着各异面孔的人来来往往。他们吃着甜筒。
周泽楷真渴了,吃冰淇淋的风格像吃软面包,大口大口咬着嚼的,他吃了一半,叶修还在那转着蛋筒的圈,心不在焉地舔着,哪边化水了,就多舔两下,他想起苏沐橙曾说过,冬天的冰淇淋好吃,好吃么?还不是那个味……
大晚上在闹市区轧马路吃冰淇淋,让周泽楷和叶修的关系看上去好像进化成一对还不错的朋友。事实也确是如此。
于公,外面把周泽楷叶修看成一个共同体,他俩老板齐心和睦的姿态也做得很足,有应酬大都联袂出现。于私,两人住上下楼,还在一栋楼里办公,有顺风车可坐,叶修也犯不着天天挤地铁,都在杭州的时候,他们时常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加班。这使得他俩几个月里在一起混的时间,比过去的几年都多。而在一起呆习惯了,很多事就不由自主地成双成对了,不用应酬时在俱乐部或家里吃饭,干脆也凑到一桌,菜都可以多点两个。难得时间充裕了,周泽楷会做饭,叫叶修上楼来吃,叶修就用洗碗来付饭钱。这就是周泽楷和叶修的不同了,叶修没得吃,能凑合都凑合,饿不死就行了,周泽楷没得吃,只好自己做,单身的时间长了,厨艺也练出点模样。吃过饭难免要多呆一会,打两盘游戏,或是商量战队的事,偶尔也会被什么话题牵引着,谈到对方身上,周泽楷会问叶修和家里怎样,这些年过得怎样,不出意外得到很好、还不错这种等于没说的回答,但总要问一问。叶修被问了,不能白被问,也要问回去,当然关于周泽楷那短命的婚姻,他从没涉及过,大概总觉得那是最不能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