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由来地,李知心突然跳得很快。
第17章 饮冰
酒精会使人心跳加速吗?
在酒吧里上二楼之前,季寒请李知喝了一杯苹果白兰地。
他不常喝酒,酒量也不算好,走出酒吧时,眩晕感就伴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一齐涌入脑中。直到从林潮生车上下来,目送车子驶离,被秋夜里的凉风一吹,李知才清醒了点。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把那天晚上心跳加速的原因归结为酒精,并没有过多思考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多看林潮生好几眼。
回到家,李知小心地把蛋糕包装拆开,看着里面精致的小星球,有点舍不得破坏这个造型,于是放进冰箱里冷藏了一夜。
第二天,看到林潮生一大早发信息追问蛋糕好不好吃,李知才万般不舍地把小星球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到茶几上,用小锤子敲碎了一小半白巧克力外壳。
里面是裹了淡奶油的海绵蛋糕和一层黑色的奥利奥碎,蛋糕中间还插了一个很小的宇航员造型的装饰。
李知尝了一口蛋糕,口感细腻绵软,茶味浓郁,还有一股淡淡的清甜,像柑橘一类的水果。这时他才记起昨天林潮生告诉过他蛋糕是伯爵红茶味。
他随即回复林潮生:好吃!
李知并不是吝啬的人,平时买的新鲜水果零食都会带到学校分给同学和朋友,但眼前这个被敲出一个缺口的蛋糕他却不想和任何人分享,就算吃不完也要放冰箱里私藏。
李知临近中午才去学校,毕竟还没开学,懈怠点儿也很正常。走到学校外面的那条美食街附近,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买章鱼小丸子的店铺门口排队。李知敢肯定他没有认错人,那是林潮生,穿着最简单的黑上衣灰裤子,却在人群里格外瞩目。
正准备上前打个招呼,李知又看到他旁边还站了一个个子稍矮的男生……小魏?应该是他,和昨晚在酒吧里见到的那人身形很像,他原本看起来年龄就不大,再加上这身白色长袖青绿色休闲裤的打扮,更显得十分稚气,颜色明晃晃的,跟截刚露头的小葱似的。
林潮生买到了章鱼小丸子,转身把盒子递给小魏,两人又向前走了。
李知怔怔看了几秒,转头回学校了。在去往实验室的那条小路上,他闻到了一股桂花香,但气味似乎过于甜腻,令他有些呼吸不畅,于是加快了脚步。
他把钥匙插进门锁,拧了一下,没拧动,里面有人比他更早到。
李知打开门,看到有个短发女生正坐在电脑前,背对着他,于是叫了一声“师姐。”
黄炎转过头,见到来人,笑道:“来了呀。”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就准备各忙各的。
“对了,”黄炎又说,“我前两天和你说的那篇科普文章可以开始写了啊。”
“好。”李知点点头。
还没回学校时,黄炎就给他分配了任务,让他写一篇关于黑洞的科普文章。
前几年自媒体兴起,学院开通了一个天文科普账号,由李知的导师负责,导师又交给几个学生运营,日常发一些科普文章和天文知识,逐渐有了一些名气,被评为年度十大科普类大V。后来这个账号就成了他们师门的传家宝,一代传一代,迄今为止,运营成员已经换过好几茬了。
这个任务对他来说没什么技术含量,只需要把脑子里的知识整合出来,稍加润色,再配几张图就可以了。
李知在哈勃网站上找了几张黑洞的图片,又登陆外网搜了几个与文章无关的词汇,浏览了一些文字和图片,有点吓人。他关掉浏览器,又不自觉地对着黑洞图片发起呆来。
他转而思考林潮生到底是不是gay,这是个很玄妙的问题,一时思考不出来。林潮生的室友应该比较了解。李知打开手机,找到对应的联系人,打字打到一半,觉得说辞还是应该稍微委婉一点。
李知:问你个事儿,林潮生是单身吗?
那边大概正在上网冲浪,很快就回复了。
陶承予:???
李知:随便问问
这条消息发出后,对面过了两分钟才又发来消息。
陶承予:当然是
陶承予:你放心,他没男朋友!
我放心什么?莫名其妙。认定了林潮生是gay,李知心里又有些别扭,他昨晚话里的意思应该是不喜欢小魏吧,那喜欢什么样的?
首先排除小魏,接着排除他自己。等等,为什么要排除我自己?李知又开始在脑子里胡乱分析。
校园里远离公共教学区的湖边有座钟楼,每隔六小时响一次,在实验室刚好能听得很清楚。钟声悠长,铛铛响了六下,李知听到钟声才反应过来,一下午时间就这样被消磨掉了,我到底在干什么?
坐在他斜对面的黄炎仍在敲键盘,李知顿时感到有些心虚。
黄炎是课题组唯一一个女生,但科研能力很强,并不逊色于组里任何一个男的。她平时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基本都待在实验室里,朝八晚十,比上下班打卡还要稳定,而且乐在其中,她自言在实验室里能让她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有黄炎做对比,组里其他人常常用科研废物、学术垃圾来自嘲,事实上,能考到这个学校来,脑子都还挺够用的。
李知也是如此,但他做事全靠责任感支撑,性格也太过懒散,因而格外欣赏这种全身心投入的人。
黄炎走过来看了一眼他电脑上的进度,有些惊讶,“你这是……发了一下午呆?”李知以往在组里总是任务完成度最高、出错最少的那一个。
“嗯,不好意思……”李知抓了抓头发,歉意道:“我晚上回去能写完。”
“没事,反正现在还是假期呢,摸鱼也正常,”黄炎无所谓地说:“明天再发吧,这个也不着急。”
见李知垂着头,依然无法释怀的样子,黄炎又道:“你不知道,之前有次我们和老板在他办公室里打了一下午牌呢。”
“真的啊?”李知抬起头,有点难以置信。
导师名叫陈飞岚,听起来像是什么武术大师的名字。李知和导师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导师基本不坐班,经常很忙,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参加学术交流的路上,偶尔才来实验室里查个岗,叫来几个学生交待一下任务和细节。
两人交流最多的一次是在上周,陈飞岚指出了李知拟定发表的文章里有几处不足,口吻十分严肃。李知有点怵他,毕竟他平时看起来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完全没有隔壁组的林老师好相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葆有无限的热情。
“是啊,还有林老师呢,挺有意思的,”黄炎又问,“你会打双生吗?下次带你一起。”
双生?李知摇摇头,没听说过,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法。
“很简单的,到时候我教你。”
“哎,你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啊,看起来情绪不太对。”黄炎关切道。
李知闻言,脸上的表情有些僵:“没有……”
黄炎疑惑着打量他一眼,“不方便说的话我就不问了。”
李知关了电脑,准备离开实验室去吃饭,没想到黄炎走过去也把她的电脑关了。
“你也走?”
“是啊,我不能按时下一次班吗?”黄炎起身,笑着反问他。
李知也笑了:“当然能。”
“我明天早上要去一趟观测站,还有些数据要处理。”收拾完东西,黄炎先走出去,李知锁门。
两人边走边随意地聊天,黄炎突然一拍脑袋,“还有件事我差点忘了,下周六去天文馆,老板说要带上你……”她又说,“回头我把资料发给你,你准备准备啊。”
李知愣了愣,顿觉惊喜:“好。”
他知道学院这学期和市天文馆有一个公益性质的合作项目,但没有特意了解过。像这种侧重于理论的学科,学校拨的科研经费本就比不上别的理化生专业,再加上和企业商业合作的机会也不多,压根儿赚不了多少钱,如饮冰吞檗,最终支撑他们坚持走下去的还是热爱,不然这份坚持就太痛苦了。李知刚进入这个领域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现在倒是越来越喜欢了。
第18章 救命
尽管师姐没有催他,但李知回到住处后,还是第一时间把那篇科普文章写完了。整理好文档已经是十一点多,李知困得睁不开眼,临睡前,他又把黄炎发过来的资料浏览一遍,对公益活动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市天文馆与庭院在周六下午合作举办一场名为“捕捉星星”的活动,名字听起来很有童趣,这也确实是为小孩子举办的。天文馆届时会邀请庭州市附近县城里的一百二十名留守儿童免费到馆参观,并进行志愿讲解。
活动流程也简单,先由导师做一场简短的讲座,然后再让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参观馆内的各个展厅。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交由天文学院的志愿者协会负责,选拔出的志愿者也院的,不过也有一些其他学院的天文爱好者。
李知浏览完活动策划案,又草草地看了一眼志愿者名单就睡了。这是一项挺有意义的活动,应该没什么问题,也不会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