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独立电影人 (superpanda)


  张世杰王中敏:“哎哟我的兰生祖宗,这个东西拍不了的。”
  “我真希望拍出来啊。”谢兰生灌一口啤酒,颈间喉结上下一滚,“想着万一有人要呢。”
  “喏,你也知道,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没人要吧?”
  谢兰生不说话,打了一个酒嗝。
  隔了半晌,他才说:“反正,一共就16家制片厂,都走一遍呗。”
  “哈哈,随便,想试就试。”张世杰王中敏也是几口啤酒,“我看你啊,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到了黄河也不想死。”瓶子里的最后一滴滚入咽喉,又苦又涩,谢兰生“哐”一声把它撂在桌上,用瓶子底吱嘎吱嘎地磨坚硬的玻璃板,好像那是坚不可摧的一道屏障,“无论如何都想拍了。”他的故事,他的人物,他的画面,他想拍出来。那些事、那些人,无数次地在脑海中徜徉、飞翔,鲜活鲜活的生命力呼之欲出。
  只要想想血便沸腾。
  “……朋友,你怎么拍。”
  在过去的40几年拍电影都需要厂标。拥有厂标才意味着拥有摄制电影的权利,而厂标,只属于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其中北影上影长影八一四家早已分地而治,珠江、广西、潇湘等等规模较小。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可以摄制电影。
  谢兰生想想,压低声音,问张世杰和王中敏:“哎,你们知道……摄影班的孙凤毛么?”
  张世杰和王中敏道:“好像听过。”
  “据说他在自己拍呢。没工作,也闲出毛了。”
  “啊???”
  谢兰生又继续解释:“自筹资金,自寻设备……我在琢磨,实在不行,我也可以——”
  “谢!兰!生!”张世杰王中敏简直又惊又怒,“你疯!球!了!!!”
  “……”
  张世杰用粗胖手指哐哐哐哐地戳桌面上的那块大玻璃板:“你发癫了!这叫地!下!电!影!!!没有厂标!!!孙凤毛有病,你也有病?!”
  谢兰生也震了一下。
  地下电影,好可怕的四个字啊。
  然而,也不知是鲜红鲜红正在怒放的石榴花给刺激的,还是刚刚又苦又涩喝着劣质的酒精给刺激的,抑或二者都有,谢兰生的倔劲上来,故意拧歪着,眨眨单眼,抖机灵,说,“地下就地下呗。我拍出来,谁能知道?”
  他挺崇拜孙凤毛的。
  大排档里,录音机又在播放美国乡村的音乐了。建交以后,因为苏联这个“共同敌人”中美两国蜜里调油,大家可以听到这些新鲜的歌儿了。
  谢兰生很清楚,“自己拍片”已超越了1990年的自由,然而,在这中西文化初碰撞的懵懂年月,孙凤毛的这种背叛,让谢兰生感到心惊肉跳却又心驰神往。
  王中敏也呆呆地看:“你疯球了……你真的疯球了……”
  “……”真的是喝高了,说话做事十分随性。谢兰生用右手反手握住啤酒细长的瓶颈,抄起来,一个用力,“哐”地一声将它砸碎在地面上。刹那之间玻璃崩溅,那一片一片小小的、薄薄的、在阳光下绿莹莹的、并且有点儿剔透的碎片好像玉石一般。
  他砸了瓶子,此时也是微微一愣。他两只手按着膝盖,看着面前满地狼藉,还是说了刚想说的:“我不管,我就拍。嘿,非拍!”
  别说,这动作还挺有电影感。
  张世杰王中敏:“……”他们知道谢兰生是真的有点在发疯了。
  谢兰生借着酒劲,越想越对。
  这是他的个人情感。
  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承担风险甚至付出一切。
  那边,张世杰王中敏还在苦苦劝说,模仿译制片腔,试图缓和气氛:“嗨,我的老伙计,咱们老师说,这两个月就能分配制片厂了,到时就有工作,不用这么作死,啊?乖。”
  谢兰生没说话。
  对有些人来说,摄制电影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差事。
  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并非如此。
  他想讲故事,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被打动时从眼角处悄然落下的那滴泪。
  作者有话要说:
  小攻风衣走过街头被一群人驻足观看……可以参见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时!当然不如皮尔卡丹,毕竟人家是真洋人……而且还要再早10年。
  这篇文的一切背景,包括北电的二四制,分没分配,只要我没说是编的,就全是真的。
  风格可能更像我bg,比如上篇《别和投资人谈恋爱》,一半事业线,一半感情线,以前的BL都主感情,这篇可能不大一样。
  因为今年是中国的独立电影三十周年,想写一写这段历史,也写一写当中的人。它并不会简单评价黑白对错是非曲直,也不会说审查就是不对的或者对抗审查就是对的。各方都有各自立场,本文主要会说一说各个方面这30年的博弈、妥协、发展、反复,从历史的角度看看能为创作自由做些什么。
  感情线是甜甜哒。
  第一part是1991年,最后一part是2015年,那时主角45岁。


第2章 谢兰生
  待清醒时,酒后所言皆是妄语。
  “地下电影”一旦出事,谁又知道命运如何。虽然没有相关法律可后果也不好预计。
  还没等谢兰生深入思考什么,三月底,学校传来好的消息——他分配了。
  谢兰生作为北京电影学院85级的毕业生将与86级一起离校。
  他没有抢热门大厂,而是为了早日拥有上片机会去了位于湖南长沙的潇湘厂。他主动要冷门单位,学校自然没有不从,因此,他被分配的时间在同学里算比较早的。
  谢兰生的选择其实不难理解。
  曾经,一个电影导演必须先做几次场记,再一步步当上助理、副导演,执行导演、总导演,辛辛苦苦好几十年,这还必须一路顺遂,不曾遭遇任何意外。因为“导演”只有一个,大家都是论资排辈,只有这样才能显得选拔制度公平合理。厂标有限,普普通通的制片厂每年就能分到一两部,北影上影长影八一似乎可以多拿一点,有十来部,老一代的知名导演垄断这些宝贵名额,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无法得到任何机会。不过,前几年,电影学院在恢复高考后招的学生走出校门,竟然能在一些人才匮乏的“边陲小厂”受到重视接连越级,这让包括谢兰生的一些学生跃跃欲试。据说,最早,是广西厂几个青年建了什么摄制小组,拍其他人不要的片,还剃光头用以明志,最后效果十分不错,广西厂非常意外,其他厂也开始关注。
  谢兰生要远赴长沙,父母自然比较失望,然而饭碗才最重要,他们并未加以阻拦,更何况,“留京”通常需要后台,有门路的利用门路,没有门路的不择手段创造门路。谢兰生是北京人,还成绩好,他们班的一女同学因此以为他会留京,故作暧昧高深莫测,还跟学校说希望能跟男朋友分在一起,最后也被分到湖南,她没忍住,嚎啕大哭,而谢兰生一个月后才知道了这件事情。据说北电还算有良心的,某校为了打击恋爱故意拆了所有情侣。
  …………
  潇湘电影制片厂前身是湖南电影制片厂,创建于50年代,1980年改名“潇湘”。
  到潇湘后,谢兰生的首个工作是副导演,帮有名的鬼才李贤拍摄影片,影片名叫《财运亨通》。
  谢兰生很喜欢剧本。它描述了九十年代初中国人首次受到资本冲击时的心态,里面有1988年海南建省后的“十万大军下海南”,有“公职人员下海大潮”,也有1989、1990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业后的疯狂景象——本来推广无比困难还要强制党员购买的新中国首支股票“深发展”分红配股,股市从此疯狂起来,连寺庙都派僧人炒股,深圳政府限购、抽签、设涨停板——从10%涨停,到5%,到1%,到0.5%,都压不住人的热情。空气里全是钞票的味道,老百姓们几千年来首次见到涌动的钱。
  没有想到,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所有人都唱着歌儿到了指定拍摄地点,要开机时,整个剧组却被厂里十万火急叫回长沙,说,筹备期间太乐观了,上头刚刚提了18条修改意见。
  那没办法,一条条改,并且,在一次次的修改中,逐渐变得不伦不类。
  谢兰生是挺失望的。不过很快他便重新振作精神,因为不管如何割舍,他“副导演”这个头衔不是假的!!!
  拍片子这个梦,对谢兰生来说,早已铺金洒银,令他心驰神往。
  他尤记得两三岁时第一次看电影那天发生的事。
  当时,因为小叔有些门路,他随家人到洗印厂看“内参片”。所谓内参片,就是不在全国公映,而由专人引进、翻译,给首长们看的片子。当时文x还没结束,内参片远不若后来管理宽松,很难见到,基本是给中央领导观看的。
  而才三岁的谢兰生,看到荧幕女主人公被杀死的那一瞬间,猛地挣脱父母怀抱,“啊啊啊啊”地尖叫着,伸出小手,要将两位主角从尖刀下救出。未果,刺刀还是扎进胸膛,他便当即痛哭失声。小叔十分尴尬,赶紧把他拖出房间,他搅黄了极难得的看内参片的好机会。回到家里,他还止不住地悲伤、抽泣,中间一度有些窒息,这件事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家人取笑他的素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