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陋巷之春 (MODERCANTA)


  此外,知青返城的情绪越来越厉害,又因为父亲身份的恢复,姐姐不久就能调回原来的大学。
  我很高兴,高兴之余,又十分郑重地给他们写了封长信,我想告诉他们,我要结婚了,对方是我喜欢了很久的人。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父母的回信,他们在信里夹了新照的合照,并且说祝福我。但姐姐一直没有回音。
  1975年4月6日
  姐姐打了我。
  她问我知不知道和芝林结婚意味着什么,我说知道。父亲和母亲已经平反复员,但是芝林家里还没有。我这时候和芝林在一起,会让父亲难做人。
  可是君家那些虚无缥缈的声名在过去十年里已经破碎不堪,我们都是普通人,我有我的自由,而且我相信,父母会理解和体谅我的。
  姐姐的行李还在脚边,她看了我很久,说:“省知,你会后悔的。”她的眼睛像是经历了许多教训的洗练,变得冷冽无光,使我感到陌生。
  我说不会的,我喜欢芝林,芝林是很好的人,我想一直和她在一起。
  我不会后悔的。
  1976年1月6日
  父母走的时候,我只有十三岁。十年过去,我看见父亲老了很多,母亲也风华不再。
  在城西的火车站,我们拥抱了很久。
  “省知,你好吗。”父亲说。
  母亲也轻声重复了一遍:“省知……你好吗?”
  我说很好。
  他们慢慢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就流下眼泪来。
  我和芝林在小寒这天结了婚。
  因为成分的原因,民政局没有给我们登记。但是母亲还是很高兴地给我做了一桌菜,这顿饭就是我和芝林的婚礼。
  姐姐住在学校里,没有回来。我拉着芝林朝父母鞠了躬,麓存是芝林兄长,代表许父许母坐着,我和芝林也朝他鞠躬。
  麓存一直把我当朋友,还没有被这样毕恭毕敬地对待过,他抿着嘴,努力忍着不笑,等我们鞠完了躬,还故作大方地摆了摆手,意思是说不必多礼。满座人都笑起来。
  母亲很开心,屋里没有钢琴,她就轻声唱了一首《友谊地久天长》,唱得还是那样好听。
  芝林在对我笑,我也对她笑。我感到幸福。
  1977年12月13日
  结婚两天之后,周总理去世了。
  而之后,毛主席也去世了。我记得毛主席去世那天,天格外昏沉,将雨未雨,仿佛天空要倾塌下来,教人看了便十分悲伤。
  那一年是失去的一年,我们都在沉重的心情之中勉力前行。
  今年民政局终于补办了我和芝林的结婚证,而且我们还有了一个孩子,父亲给他取名叫翰如。
  翰如出生不久,国家就发了文件,说高考恢复了。这是我和芝林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父母很高兴,劝我们备考,争取能读上大学。
  父母体谅我们,乐意帮着带孩子,麓存也经常带些奶粉来,有了他们帮助,我和芝林才能在下班后抽空看书。孩子还没有断奶,他的父母却要拾捡起中断多年的学业,有时候想想,也不禁失笑。
  1979年3月4日
  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可是芝林的政审没有通过,不能和我一起去读书。经过商量,芝林决定报名重考,而我踏上去往北京的火车。
  一年中我只能在假期能够回家,其余时间则像浮萍般飘荡在北京,这太寂寞。我想念家人,芝林,麓存,还有孩子。
  上周芝林和麓存来北京看我,真是开心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值春天,我们一起去了西山,山景极美,芝林说,金燕西和冷清秋的西山,是书里的,而活生生的西山,现在属于我们。我和麓存听了都笑起来。
  我们照了相,每人留一张,约定说等老了,再凑在一起看,瞧瞧谁变得最大。
  南边开始打仗,许多人都报名参军了,麓存也是。据说死的人很多,都说是有去无回……(笔迹中断)我和芝林都有些担心。
  临走前麓存悄悄拉住我,对我说:“ 省知,你要对芝林好。”
  他说芝林想去北京,自己是知道的。
  他要让他的妹妹去北京。



第43章 43
  1979年7月6日
  麓存牺牲在四月,而我们六月才得到消息。
  芝林就快要高考,还是和我一起去了趟云南。听麓存的排长说,最后一眼看见麓存在掩护队友时被火焰喷射器击中,整个人一边烧着一边掉进了沼泽。就像一团火掉进水中,火与生命一同熄灭了。
  幸亏和他同住一个猫耳洞的战友还留着他的一点遗物,托排长带给我们。那位战士烂裆烂得厉害,不好意思见我们。
  边境战局正紧,山林潮气极重,尘土湿热,远远传来许多炮声,昼夜不息。排长递完东西,就匆匆往外赶,一边挥手,催促着我们快走。
  麓存遗物很少,几件破得不成样的衣服,一个统一分配的水杯,还有我们西山的照片——已经被磨烂了。我和芝林拿着遗物回了N市,替麓存作了一个衣冠冢。
  他离开我们只三个月,却已经是生死两隔。
  明天芝林就要上考场了,天气越来越热,可今天我们还是在墓地站了一早上。芝林拉着我的手,眼睛发红,但是没有哭。
  十多年来,我们都逐渐学会了坚强。
  离开的时候,她对我说,她一定会来北京,一定会来见我。
  1980年10月1日
  有了烈士家属的身份,芝林的政审很快就通过了。她比我聪明,其实可以去更好的学校,但还是和我待在了一起。
  我们年岁一样大,但现在却是我高她一届,我有时开她玩笑,说我们做了半辈子同学,现在我是她学长啦,她也笑着,却并不反驳我。
  有了芝林,在北京的日子也终于有了色彩。我们走过很多地方,天安门广场,未名湖,北海公园。麓存忌日的时候,我和芝林一起去了西山。
  西山比去年又多了很多的建筑,游人如织,山野繁茂。恍惚间我觉得麓存还仿佛就在身边,还能对我和芝林讲诉那许多的趣事。
  麓存,我们爱你。你是我们的伙伴,朋友,亲人,你有我和芝林所不具备的坚毅,勇敢和善良。在火车站送走你时,我从未想过你会不能回到我们身边。我和芝林给你送去祝福,这祝福却没能够庇佑你。
  你临别前给的话我不会忘记,我和芝林会很好地生活下去。将来等翰如长大了,我们会告诉他,他的舅舅是个英雄,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翰如会和我们一样,永远记得你。
  1981年4月25日
  大学很美,也很快乐。
  先生们说话都十分有趣,为人也和蔼。只是我的姓冷僻,似乎只要打听一下,就都知道我是君垚的儿子,因此那些先生便常在课业上考问我。我的学问当然比不上父亲和姐姐,真是惭愧,已经不知道第几次在课上丢了他们的面子。
  许多同学都开始写诗,传单和诗集满学校地乱发。我和芝林也收到两份集子,有的写得很歪,有的写的很好。我们曾经参加过几次诗社,领头的都是些年轻人,虽然有些高谈阔论,但也算得上意气风发。
  学校生活十分忙碌,一直把翰如交给父母教养,实在是过意不去。我和芝林快毕业了,等工作定居,就要把翰如接过来,不能再麻烦两位老人。
  不过翰如的生日我们总没有错过,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去的。这孩子看见谁都不笑,整天板着张脸,不知道像谁。
  1982年2月4日
  这次过年和芝林在家里待了挺长时间,我的日记本也要写完了。
  翰如还是不爱说话,整日都很沉默。芝林和我有些担心,我们说好了,以后要好好照顾孩子,一定要让他活泼些,让他快乐,没有烦忧。
  我们希望他可以不要再吃父辈的苦,能够自由地去享受幸福,自由地去爱。
  马上就要和芝林回北京了,离麓存的忌日也不远,希望以后上西山的时候,能年年带着翰如一起去。
  祖国的春天就要到来了,明天将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
  第二天,他们死在了去北京的路上。
  那天正好是立春。那是春天的伊始,是新生与轮回的起点。



第44章 44
  君省瑜在父亲的葬礼上第一次看见她的侄子。
  那时候宽敞的大堂里摆满了花圈,这孩子坐在很前面的位置上,身边的一个刚好是最大且最用心思的,中间是纯白菊花拼成的“音容宛在”四字,一旁恭恭敬敬挂着正楷书就的挽联:君垚先生千古。
  人群来来往往,虽然气氛肃穆,但多少还有些热闹。可这个孩子却安静坐着,垂首看着自己的双手,脸色很平静,看不出在喜悦,也看不出在悲伤。
  只这一点,他就和他的父亲半点也不像。
  君省瑜走到他跟前,并没有蹲下来,只高高站着,说:“翰如,我是姑姑。”
  那个孩子听到声音,抬头看了她一会,然后回答道:“姑姑。”
  君省知夫妇死去时,他们的孩子只有四岁出头。因为长久的分离,君翰如对他们并没有什么记忆。而君垚梅望的短暂教养,在未来二十多年里迟早也会变得淡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