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一个劳改犯……”
常队长气的踢了他一脚,这种时候了,还有心思关注这种不相干的事。“只要能治好你儿子,你管他是不是劳改犯。快去!家乐和你二叔一起,这不靠谱的!”
杨传厚正在打坐,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这大半夜的,怎么会有人在外面?他翻身下炕,披上外衣准备出去。就听到常队长的喊声:“传厚!杨传厚!有急事找你!”
他出去打开大门,常队长气喘吁吁的说:“传厚兄弟,我二叔家的孙子发热了,烧的厉害。张叔不是会医术吗,我想请他去看看。”
“好,我去叫他。”
把张乐易叫起来,情况一说。张乐易琢磨:“应该是风寒,我去看看。”
“那我们现在就去!”
“等等,我找点药带着,省的再回来一趟耽误工夫。”
“我先去看看,老叔你们可快点!”
常队长去他二叔家一说,老太太不同意:“他一个劳改犯懂什么?万一治不好呢?”真不愧是母子,想的一样,说的话也一样。
“你又懂什么!我看老大说的有道理,先让他看看,人家是大地方来的,说不定有真本事。等会儿人来了你别乱说话。”
杨传厚扶着张乐易急匆匆赶到。常队长招呼他们:“来,都让开!让老叔给根儿看看。”
张乐易上前,给根儿把了把脉,又扒开嘴看了看舌头,检查一翻。常老爷子在一边探头问:“怎么样,老哥,能治吗?”
“是风寒,问题不大,能治。”
常家人揪着的心稍稍放松一点。
“打盆温水来,找块布巾,把孩子衣服解开。传厚,按我和你说的,给孩子用温水擦手脚、脖颈、腋下、股沟,先给他降降温。我配点药,家里有陶罐吗?”
“有!好久没用了,我去找找。”根儿他妈急慌慌窜出去。
“柴胡4分、防风2分、连翘4分。”没有称药的小称,只能按比例用手掂量着配了。
“陶罐找来了!”
“把陶罐洗干净,放进去药材,加3碗水,先大火煮开了,再小火煮一刻钟,熬成一碗。熬好的药分成2份,先喂半碗,隔2个时辰,再喂半碗。”
根儿他妈去熬药,这边一室寂静,只有杨传厚给孩子擦身体、洗布巾发出的一点声音。过了一会儿,药终于熬好端过来,喂下去。
“给孩子穿好衣服,不用擦了。”
一屋子人眼巴巴的看着,大气都不敢出。许久,张乐易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和后脑勺。“开始出汗,这就好了,等汗出透了把湿衣服换下来,就没事了。”
众人长吁一口气,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老哥,多亏你了,不知道该咋感谢你。”常老爷子说。
老太太在一边念叨:“谢天谢地,菩萨保佑。”
“娘,啥菩萨保佑,这不是多亏了人张叔吗?”豹子打断他娘,在心里悄悄嘀咕:啥都是菩萨保佑,好事菩萨保佑,坏事还是菩萨保佑,菩萨要是真能保佑他们,根儿就不会生病了。
“是哈,多谢他张叔。”说这就要给张乐易作揖。
“别,大嫂,受不起。我们先回去了,明天我再来看看。以后孩子要是再有着凉发热,别捂着,得给他退热。用2片生姜,3片白萝卜,3根芫荽根煮水喝,能出汗退热就好了。”
“谢谢叔,辛苦你了,这一晚上没睡觉。”
“别这么客气,乡里乡亲的。治病救人是好事,少睡点觉不碍事。”
村子就这么大,谁家有点什么事,不出一天就能传遍全村。知道张乐易能治病,并且看起来医术还不错,他在村里的地位变得不一样了。俗话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大夫,谁还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别管他是不是来劳改的,一位能真正治病救人的大夫,是受人尊敬的。
过了一段时间,看到村民们的这个反应,常队长生出一个想法,他找来李大石和邹平。
“叔,找我们有事?”他们不兴开会那一套,只有有重要事的时候,三个人才会凑到一起。这还没到春耕的时候,能有什么需要商量的事?
“没有大事。你们应该也听说过,来劳改的张乐易治好了根儿,最近村里人都在议论。我琢磨着,让他当个赤脚医生。”
“那感情好,咱们村里还从来没有过大夫。大家看病太难了。下马庄那个赤脚医生,看病不怎么样,每次去找他都推三堵四,让人恼火。”
“那他的公分怎么算?”李大石不愧是会计,考虑事情的角度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我是这么想的,以后不用他上工了,全年每天给他算八个公分。找他看病的不收钱,要是拿药就给个成本。
“八个公分不多呀。”
“给多了怕有人眼红。工分就先这么着,看情况以后再加。”
常队长去杨家找张乐易,他们商量定了,还得问人家自己同不同意。
“行,我当然同意。药也不用给钱,我这里的药都是去山上采来的,没有成本。”
“叔你能同意就好,药钱还是得给,采药可不容易。”
二道沟有自己的大夫了,真是可喜可贺。这个决定不单对村里人有利,张乐易自己也受益。
来年2月,杨传厚再一次来到县城年大那里。这一次他带来5颗炮制好的人参和一些其他药材。
“兄弟,你可算又来了,我都盼你好久了。这次带来什么好东西,还是细粮吗?”这种大客户可不多见,他印象深刻。
杨传厚指指带来的2个大麻袋。“一点药材。”
年大打开麻袋,2包都是防风,他有点失望。“就这些?”
杨传厚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
看到人参,年大很惊喜。“这个好!”他接过去细细一看。“30年的野山参,根须完好,是上品,就是你这包的也太随意了。”
“东西好就行,怎么包不重要。”
“那倒是。30年参龄的一般500块钱一两,你这几只品相好,算600一两,5只一共4两是2400块钱。加上防风300,还是要小黄鱼?”
“给我20根,剩下的给钱吧。”
他需要去买药材,灵力升级,可以开始尝试炼丹,需要的药材很多。最好是能再淘几本医书,不过这个很难,很多老中医都被□□抄家了,家里还有的肯定都藏起来,不敢拿出来卖。
空间里最基础的丹方是养气培元丹,是修真者初入门固体培元所用之丹药,可以祛除体内杂质,疏通经络。普通人吃了能祛除暗伤旧疾,消除病灶,补气补血。通俗点讲就是江湖骗子常说的:包治百病,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小病吃了能好,大病吃了见效。
所用药材还算常见,主药是熟地、当归、人参、黄芪、牛黄、首乌、灵芝、不死草、半枝莲等;辅药有藿香、赤苓、清夏、柴胡、苏叶、木瓜、白芷、广皮、檀香、扁豆、三仙、木通、泽泻、竹茹、山药、砂仁、白术、甘草、木香、川连。其中主药是必不可少的,辅药可以适当增减替换。
“年兄弟你这里药材种类多吗?”
“我这不存药材,去年收上来的都转给别人运往关里了。现在只有年后这一个多月收的,现在不是采药的时候,总共没有几种。杨兄弟要买什么药?”
“家里有药方会制药丸,需要的药材品种很多,量也不少。”
“那你到收购站或者医院去找找,做出药丸来记得先卖给我。”
“好说!医书哪里能买到?”
“现在搞运动搞的,明面上是买不到了,去回收站碰碰运气吧!我要是遇上也帮你留意着。”
“那就先谢谢年兄弟,放心,药丸一定优先送到你这来。”
杨传厚从年大这里离开,先去了收购站和医院。收购站里也没有,去年收的都上交了。县医院里有一些,只是县医院药房很小,除了人参不需要买,其他药就只有几种,人家还只肯卖给他一半,怕药材一时补充不上来。
又去了回收站,给看门的工作人员递了一包烟,说是想找点报纸旧书糊墙,人就放他进去了。烟是好烟,去年陈爱国送过去的谢礼里面的,只是家里人都不抽,就被他用来办事送人情了。回收站东西杂乱,他从一堆废纸里找了半天,没找到有用的,就随便拿了一摞报纸走了。这里太小,东西有限,看来还是要去外面才能找到。
他还想去其他地方看看,世道乱,也是能淘到好东西的时候。而且他必须去找珍贵医书祖传秘方什么的,要不然他的丹方怎么拿出来?
第20章 温馨日常
瑷珲县有个运输队,队里有几辆卡车。为了安全,运输队每年3月到10月上班。想运货的要到县里打报告申请,由运输队主任安排。想搭车的话简单点,拿着介绍信直接找运输队主任或者司机师傅,车上只要有空位就能搭。其他时候这里的人去外界只能步行或骑马。
最近的火车站是在500里外的省城火车站,步行去省城对他来说并不难,但估计罗利泽不会同意,还得等下个月或是想其他办法。
明义正在院子里练拳,其他三个人一人一个小板凳,坐在一边看的津津有味。是杨传厚常打的那套拳,经常跟着看,他从小就会了。只是他早晨贪睡,坚持不了每天早上起来打拳,闲来无事时就练几遍,多年下来打的也是虎虎生风,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