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拾朝 (公子优)



二毛也被他的态度吓一跳,忙问:“这是什么重要文件?我看见,就放在书桌柜子里。我只听你讲的原样拿出来,连页码都没搞乱。”

李惊浊也不知道那具体是什么,只是这些手稿并不像那些邮票册、雨伞、台灯或者盔甲,柳息风并不曾主动展示给他看,也没有提起过。柳息风既然将这些手稿收在柜子里,就应该是不便让人随便看的。

“这是柳先生的东西,放回去,等他自己来处理吧。”李惊浊说。

二毛本来是抱着稿纸,现在听了李惊浊的话,觉得手里的稿纸有如黄金,便改抱为端,像端着件文物似的往屋子里走。他一边走,一边好奇,上面是写了什么东西,连小李大夫都这样看重?看看总不要紧吧。看看又不会把这些纸看少几页,更不会把上面的字都给看跑了。二毛这么想着,于是边往书房走就边看起来。他这一看,便惊奇起来,因为纸上有三个字,他真是太熟悉了,从没有这么熟悉过。

那三个字是:太平镇。

二毛平时也看点《故事会》之类的书,现在发现这稿纸竟然在讲太平镇的故事,一下没忍住就站在书桌边看了起来。这页正讲到六十年代,太平镇旁边一座村庄,一个小青年路经土地庙躲雨,一时起坏心眼,对着庙里供的像撒了泡尿。二毛觉得搞笑,继续往下看。那小青年放了水,舒服了,一出庙门,一道惊雷劈下来,吓了小青年一跳。从此小青年就成了傻子,整天疯疯癫癫。二毛看到这里,忽然停下来,这事情怎么像在哪里听到过?

李惊浊和其他人一起搬了趟东西,回来的时候见二毛还没有出来,便进书房去找。哪知二毛不仅没将手稿放回去,还坐下来,当在自己家一般坐在书桌前面,看柳息风的手稿。

“你在做什么?”李惊浊走过去。

二毛抬起头,敲着稿纸,说:“小李大夫,这个故事我听我爸爸讲过哇!”

李惊浊没有看稿纸,而说:“收起来。”

二毛怕他不信,拍着稿纸激动道:“真的,我想起来,这还是你家的事!你爷爷有个弟弟,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是送给别人家养的那个弟弟。他的崽,就在土地庙撒了泡尿,出门就被雷劈了,一辈子变成傻子。你爷爷没有跟你讲过?”

李惊浊将稿纸从二毛手下抽出来,放进柜子里,说:“不要看了。”

二毛见他态度比方才又冷淡几分,讪讪道:“不看了,不看了。”

李惊浊心中有些烦乱,却不便表现出来,只说:“大家搬这么久也累了,一起去我家吃杯茶。”

二毛连声答应,又说:“我去买条烟,发去大家一起抽。”

李惊浊说:“我去买吧。”

二毛说:“我去,我去。”

李惊浊不想让二毛出力又出钱,也不想做费时间的推让之举,便跟二毛一起去小卖部。一路上,李惊浊的脑子一直控制不住地在转,他必须像不去看柳息风的手稿一般克制自己,不去问二毛柳息风究竟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他知道柳息风会记录这些故事,也许这只是柳息风和他祖父的谈话记录。可是,如果那不只是谈话记录,而是……

已经很久没有过的各种各样的猜测与怀疑再次涌了上来。

走了一段,二毛忍不住搭话,因为他看小李大夫只顾闷头走路,便觉得气氛太僵硬。乡里乡亲,怎么能不亲热呢?于是他说:“红烧鱼块先生原来姓柳啊。”他才说一句,忽然想起什么,恍然大悟,“哦!这个柳先生是不是就是开春住进来的那位柳作家?我听人讲起过他哩。怪不得家里那么多书,那么多纸笔。讲起来,柳作家住得好好的,怎么要搬到小李大夫家里去?”

李惊浊的思绪被打断,听此一问,便找个理由说:“柳作家借我书看,我免他房租,两个人都划得来。”

二毛点点头,说:“小李大夫也是读书人,喜欢看书。”

两人又无话了。

二毛再寻话头,说:“柳作家是个作家,那他写过什么书哇?也不晓得他有没有文章登上过报刊杂志,说不定我还看过哩。讲起来,他今天写的那个故事倒是写得好啊。虽然那个故事我已经晓得了,但是他一写,我就像亲眼看到一样,跟别人讲的,就是不同。”

李惊浊知道柳息风驾驭文字的能力非同凡响,容易让人沉浸,可是……他会像写小说一样记日记吗?那他一天到底要写多少字?

“这个故事他写了多少页?”等李惊浊反应过来,这个问题已经被他问出口。他有一丝后悔,却也有一丝畅快。他太想知道了。

二毛想了想,说:“差不多三页纸吧。”

李惊浊终于忍不住问:“这个故事有题目吗?还是像写日记一样,写了日期和天气?”

二毛刚要作答,李惊浊却又立即道:“不要告诉我。”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该问。

二毛看一眼李惊浊,觉得小李大夫翻来覆去,有点神经兮兮。

李惊浊也发觉了,说:“不好意思。”

二毛倒不在意,说:“我也不晓得小李大夫在想什么,我就这么讲吧,那个故事,不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怎么讲……哦!《水浒传》!《水浒传》小李大夫你看过吧?”

李惊浊不解其意:“看过。”

二毛说:“柳作家写得就像《水浒传》,里面不止一个正主,三页以后,就是另外其他人的故事了,但是这个另外的人,跟那个对土地庙撒尿的傻子又是认识的。就比如,讲了黑旋风李逵,就再讲及时雨宋公明。”

李惊浊知道二毛在讲什么了,二毛讲的,可不就是长篇小说?

“不过土地庙的事情后面我就没看到了。”二毛继续讲,“应该也是讲太平镇这一片的人吧……”

李惊浊听了这句,打断道:“什么叫也是讲太平镇这一片的人?”

二毛说:“哦!我忘记讲了,柳作家这个故事,就是写的太平镇啊。”

李惊浊下意识地说:“真的?”

二毛说:“太平镇三个字立在纸上,又不会动,我认不错的。”

李惊浊想,柳息风难道是在记太平镇这一片发生过的事?那些稿纸,到底是所谓的笔记,还是要发表的作品?一瞬间,余年和他的对话在他耳边响起:

“你少给他讲故事。讲多了,要出事的。”

“能出什么事?”

“有灵感的时候还好,但是谁会永远有灵感?没灵感的时候,你说他能干出什么来?”

“把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故事?”

余年当时没有回答他。

此时李惊浊也没有回答自己。他本就不是武断的人,更怕错怪了柳息风。

而且,他不知道这件事的边界在哪里。许多作品都有原型。只要是人,就受环境影响,各种环境。如果柳息风来太平镇,就是想以太平镇为背景,写一部小说,也没有什么,即便用几个旧故事,也不过使作品的真实感更强些……可是如果他整本小说都像今天二毛看到的这个故事,写的全是李家真正发生过的故事……

这个猜测刚一冒出来,李惊浊便感觉到一种不舒服,一种复杂的不舒服,它没有切实地被侵犯、被利用或者被欺骗那么严重,但这它却像一种掺了水的混合物,将稀薄的被侵犯感、稀薄的被利用感与稀薄的被欺骗感全部混杂在了一起。

李惊浊想到要去问柳息风原委,可却又不敢提及因为自己的疏忽,有人翻过他手稿的事,也不敢提及自己也知道了他手稿的内容与形式。但是如果没有缘由,便贸然去问,柳息风一定什么也不会讲,或者,讲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

一直走到小卖部,李惊浊也没有想清楚。

二毛拿了条烟,李惊浊也跟着叫老板拿了一条。回到李家,李惊浊便开始心不在焉地发烟,一人一包,二毛一看,把他拉到一边,说:“小李大夫,你这么发,能发几个人?”

李惊浊心思不在烟上,说:“那怎么发?你来发吧。”

二毛说:“一人发一根,剩下的留着以后发。有的是用烟的时候。”

李惊浊把整条烟都给了二毛,说:“我不懂这些。”

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去找柳息风。

进屋去,浴室没有人,柳息风也不见踪影。

等他出了屋,只听见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在喊:“妈妈,妈妈,这里有叉叉,叉叉,三个叉叉。”

他妈妈拉住他,说:“这是别人家墙壁,不要跟着画叉叉。手上石头,赶快丢掉。”

李惊浊走过去一看,他们家墙角不知为何,被人画了三个叉。

二十五拾规定

李惊浊想到以前看过有新闻讲,有小偷踩点时,便会在门口做标记,不同标记有不同含义,等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便进屋偷窃。这三个叉不知道是谁画的,可能是附近的小孩,也可能是有人故意做的记号,李惊浊觉得不安全,便让二毛借了一把油漆刷,将那三个叉刷掉了。

外面的人烟也抽了,茶也吃过,都散了,现在天也黑了,李惊浊还是没找到柳息风。他将自己家和陈宅的所有房间全部检查了一遍,想不出柳息风还能跑到哪里去。洗个澡,也能把人给洗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