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稻谷推回家安置好,项邵闻还得上山把牛赶回牛棚。
小安和原本想跟过去,可是阿爷得煮饭,那院子里晒了一天的稻米要全部收起来,如果他不帮忙,一会儿闻哥儿回来还得忙活。
于是小安和把他的闻哥儿送出门口后,转身折回院子拿起簸箕将稻粒铲起来往大缸里倒。
倦鸟归巢,挨家挨户烟囱升起袅袅白烟,大家都忙着准备晚饭,这累了一天下锅的米还得多放两筒呢。
爷孙三人围在饭桌上吃晚餐,项邵闻开口,说:“阿爷,明天要不先把一部分稻子碾皮了,我后天去县里卖给米行。这样分批卖几次,不用太辛苦。”
丰收的时节村里出的车几乎都被大米占满,要一下子把全部的大米运出去卖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项阿爷同意了项邵闻的想法,第二天赶早,天蒙蒙亮公鸡还没啼叫时,项家第一批晒干的稻子就送进稻谷机。
稻谷机是手动碾皮的,舀起几瓢进去,手臂转动,一下一下将里面的稻子磨去皮。白花花的大米从出口洒落到大缸里,磨完一次,就得清除留在稻谷机内的稻皮,接着把没去皮的稻子舀进去,不断循环。
小安和今天没和阿爷下田,他寸步不离的跟在项邵闻旁边看他磨稻子。时间久了,小孩儿还会态度严肃地要求项邵闻去休息,小安和撒起娇来比女娃娃还招人心软,项邵闻有时没磨得没办法,就转身去吃些东西暂作休息,于是这磨稻子的事就落到了小安和手上。
小安和个头低,手够不着转动的手柄。他从屋里搬出小凳子站在上面,磨稻谷需要消耗很大的臂力,小安和一开始还斗志昂然,没多久人就焉了。
项邵闻见小孩儿尝到苦头,好笑的把人抱到一边。
“这下肯乖乖待着了吧,小和有这份勤劳的心很好,但是呢,有些事还是留给大人做才适合。”
被严重打击到积极性的小安和郁闷的待在旁边,他看着项邵闻比他高大许多的身体,心想他要等多久才能长大。
小安和忧郁问:“闻哥儿,我还要多久才能长大呀。”
项邵闻边磨稻子边回:“该长大时就会长大了,小和现在八岁,再过几年就好了。”
“几年是多久?”
“慢慢等,我陪小和长大。”
小安和腆着脸,小身子又朝他的闻哥儿扑过去。
小孩儿软软撒娇,“闻哥儿~”
项邵闻垂眼,摸了摸小安和的脑袋,知道小孩儿又有事要跟他商量了,“怎么了。”
“明天去县里可以不可以带上我呀?”说着小安和摸了摸软乎乎的屁股,阿爷说坐车去县里屁股会被颠得很疼,可是他不怕疼了,他要跟着闻哥儿去卖大米!
项邵闻有些犹豫,见状,小安和更加不安了。短短的手扒拉着他闻哥儿的腿不放,大脑袋不停蹭着对方的腰腹,“带我去嘛带我去嘛,闻哥儿~求你了~我都没去县里看过~”
项邵闻叹气,晚上问过阿爷,阿爷抽着水烟瞟了小安和一眼,“带去就带去吧,这次去吃了苦说不定以后就不吵着跟去了。”
躲在房间里偷听的小安和欢呼一声,掀开帘子朝屋外的阿爷大喊,“谢谢阿爷!”谢完又补了句:“我不怕吃苦!”
项邵闻进屋,对上小安和亮晶晶的大眼睛。
“闻哥儿~明天记得叫我早起噢!”说完,不用对方催他睡觉,自己乖乖的拖了鞋爬上床躺好。小孩儿肉肉的身子在床上滚两圈,便甜滋滋的入睡了。
项邵闻给小孩儿盖被子,小小的毯子盖在肚皮上免得夜里着凉。
他在床头坐了片刻,听到小孩儿做梦都叫他的名字时,不由摇头低笑。
作者有话要说: 小崽准备要长大一点啦(≧?≦)/
谢谢零度沸点X3投雷,脆皮鲸鱼、我是孤狼的浇灌~
第11章 十一只鸡
要去县上卖大米的这天,项家屋里早早就亮起了淡黄的灯光。
小安和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跟项绍闻去水井边洗漱,灶台前阿爷已经把今天的粥熬熟,三个大瓷碗两碗装得满满的,一碗装了堪堪一半。
滚烫的米粥搁在院子外的木桌上吹风,小安和洗漱完进屋把腌萝卜咸菜端出去。
天色渐渐转亮,远处田野里升起零散的白雾。这时候在院子里边吹风边吃早餐还是舒服惬意的。
项绍闻清点了今天要扛去县里的大米,装了满满的三大蛇皮袋。小安和过去想试试有多沉,结果是真的沉,任他怎么推拉扯都挪不开丝毫距离。
爷孙三人吃完早餐,项绍闻一人扛起两袋米,阿爷扛起一袋米,往村口处等候的车赶去。小安和紧巴巴地跟在后面,他对闻哥儿一个人扛起两袋那么重的米深深折服,闻哥儿真的太厉害了,他什么时候也能像闻哥儿那样强壮有力。
小安和郁闷的戳了戳自己肉乎乎的肚子,脑袋一甩,赶紧跟上已经走在前面的两个人。
他们是村里最早出发的一批人,丰收的时段出县的三拐车会增加几辆,小安和跟着项绍闻上车的时候,同一辆车内也就只有另一个赶早去县里卖大米的人
。
这人恰巧是项绍闻的同班同学,成知。
项绍闻在班里向来少言寡语,成知也是个低调沉默的人,两人没有什么交集,也就仅仅知道他们似乎是同学关系。
大人没开口说话,小孩儿也找不到什么话说。三拐车在山路中颠來颠去,小安和被颠得差点从座位上掉下去。
一开始他还觉得好玩,没半个小时就觉得小屁股疼了,身上的肉肉好像随时都要被抖下去一样。
小安和垂着脑袋奄奄的,他正想和项绍闻说他不舒服,大脑袋就被对方揉了揉,接着被他的闻哥儿抱到腿上坐好。
“闻哥儿~”小孩儿声音软软低低,没了平日里的精神,听着怪可怜。
项绍闻一手护着大米袋一手抱紧小孩儿,“再坚持坚持,下车后就好了。”
小安和皱着包子脸点头,想到这才过了半小时他就想哭,可是这回是自己吵着跟过来的,他不能哭,要跟闻哥儿说的一样,坚持。
小安和将大脑袋埋进项绍闻的胸膛,有时车颠得狠了对方就会拍拍他的脑袋以示安慰。
路上不舒服,小安和没精神说话,在他难受得今夕不知是何兮时,对面的成知突然递过来两颗糖。
成知看着小安和,对项绍闻说:“要不给小孩吃点东西转移注意力。”
项绍闻略一思忖,把糖接过塞给小安和,“多谢 。”
成知微微摇头,“不用客气,车坐久了大人都受不住,别说这么小的孩子了。”
小安和盯着手里的糖,直到脑袋又被轻拍一下,他忙从项绍闻胸前抬头,明亮清透的大眼睛看着成知,软软说:“谢谢哥哥。”
成知浅浅笑了一下,“我叫成知,是你哥哥的同学。”
小安和抬头看看项绍闻,又看看成知,脆生生回:“我叫项安和,是我哥哥的弟弟。”
项绍闻和成知都被小孩儿这句话逗得微微失笑,小安和被两人笑得害臊,忙撕来一块糖送进嘴巴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这糖一入口,小安和愣了愣。成知给他的糖居然是软糖。
软糖可是稀奇少有的糖,因为太贵了,大部人都舍不得买。第一次尝到软糖的滋味让小安和格外珍惜,他都不敢咬碎嘴巴里的糖,糖块含在嘴巴里吸溜吸溜,软软甜甜的,好好吃呀。
小安和把另一块软糖放进兜里,他要留这颗给闻哥儿,已经吃过一颗不能再贪了。
软糖吃得再慢也有吃完的时候,小安和咂咂嘴,迎上成知的目光充满感激。
“谢谢成知哥哥!”
一路颠簸,总算进了县。
正逢赶集日,一条长长的街头涌动着出来赶集的人。道路两边摆满了摊子,一摊挨着一摊,有卖瓷碗陶缸的,有卖鸡鸭家禽的,有卖衣服帽子的,有人讨价还价的、有人只看不买,十分超嚷,一派热闹。
小安和见到这种场面,惊得话全都咽在肚子里。这是他头一回见到这么多人,哎,他都看到那个蓝衣服的大叔踩到前面大婶的脚后跟啦!
项绍闻和成知得把大米扛到米行卖掉,由于一下子扛不了全部,小安和就留在原地负责看守大米。
闻哥儿把米袋尽量抬到不占路面的地方放好,小安和一手攥紧一袋,左边是他们的,右边是成知的,嗯,他要好好看守,不能出任何差错。
一个漂亮又白净的娃娃在街头一角看大米,很快引来不少人围观。
小安和有些怕,可一想到闻哥儿那么辛苦,内心又滋生无限勇气。
有人问,“小娃娃,你是要卖大米吗?”
“小娃娃,你这米多少钱一斤,我跟你买了,多给你算钱。”
“小娃娃,你家大人呢,怎么把你一个人丢在这,特缺德了。”
“小娃娃,你跟俺回家吧,俺家缺个娃,有个人陪俺家娃热闹热闹。”
小安和:“……”他冒了一脑门的汗,心想闻哥儿怎么还不回来。
好在刚给他念完不久,项绍闻跟成知就回来了。两人把大米扛到肩上,项绍闻还腾出一只手牵住小孩儿。